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是我取了你。你今后如何,我就要负责。所以,你一句老师我担待得起。”
孙承恩一番话,将周梦臣内心之中欣喜于骄傲一古脑的打翻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到了最后,他还是走了捷径。
孙承恩似乎看出了周梦臣的心思,说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考场莫论文,如果说我不知道你的文章,很难说中与不中,也有可能比现在的名次更好。或许名落孙山,但是我知道了,你就是最后一名。这两种选择,很难说那一个更好。不过事已如此, 你也不要多想了。你是天子宠臣,而今又有功名在身,不数年定然是国家重臣。”
“但是你要知道,为天子宠臣,与为国家重臣是不一样的。”
“为天子之臣,一心想着天子就行了。你之前所做所为,我不与置评,但是而今我希望你在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天下,吾等虽然为天子之臣,但也要为天下百姓请命,其中分寸,你要好好拿捏。”
“在你这个位置上,进可为三杨,退可为万安。你好好思量吧。”
所谓三杨,就是杨士奇等洪宣辅政大臣。他们与皇室之间的关系是真的好,仁宗待他们如同家人,将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辅臣之子,这种和谐的君臣关系,是明中后期大臣孜孜以求的。却难以得到的。
而万安是成化年间的首辅,并没有什么才能,是因为与万贵妃有亲被提拔上来,据说朝廷问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说万岁。被成为万岁阁老,与其他两位内阁大臣并称纸糊三阁老。
宪宗成化皇帝崇道,万安就与道士勾结,迎奉皇帝,做了不少士林不耻的事情。纵然宪宗对万安宠爱之极,但是宪宗皇帝驾崩之后,万安的下场也没有多好。
孙承恩这一番话,就是给周梦臣点明方向。
要周梦臣做三杨,不做万安。
周梦臣心中暗道:“可惜,嘉靖皇帝在,我是做不成三杨的。而我自己也不想做万安。只能做我自己了。”不过,孙承恩这一番话,也让周梦臣忽然警觉,有了进士身份。正式进入官场之中,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接下来该怎么做?周梦臣一时间还找不到方向。
周梦臣退出孙府,说道:“孙大人取士唯公,不市私恩,故而不见我等。却也是我等效仿的榜样。今日在朝廷为官,也要如孙大人一般才行。”
在张居正的带领下,在孙府门外行礼告退。
第十六章 金殿论道
孙承恩不见新科进士,倒是让朝廷内外传得沸沸扬扬的。
不过,这一件事很快被两件大事给压下来。却是曾铣在边关再次战胜鞑子,这是曾铣出任三边总督以来第二场胜战。在战胜之后,随即奉诏还京,商议复套之事。
于是京城之中,人人都想看看着为一年之内两胜鞑子,并雄心壮志,一心要复套大英雄是何等样子。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殿试。
虽然殿试很多时候都趋于礼仪性,但是依旧是大明科举最高的考试。让很多人看重。三年一度的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也要新鲜出炉的。这并不仅仅大明科举的盛事,也是北京百姓的狂欢。
所以与这两件大事相比,孙承恩的一点点事情,根本就是小事。
对于其他考生来说,这或许是他们唯一一次进出大内的机会。毕竟很多进士,一辈子未必能达到进入大内的资格。但是对周梦臣来说,却是很寻常的事情。毕竟他就大内上班。
当然了,也有不寻常的地方。
那就是周梦臣这一次要去紫禁城,而不是西苑。
说实话,紫禁城中,周梦臣还真很少来。原因无他,是嘉靖皇帝不想来。周梦臣也就去文渊阁借书几次,进过紫禁城。次数也不多。
不过,周梦臣看清晰的感觉到了一点,那就是紫禁城的红墙变得暗淡了一些。这似乎是将朱砂全部换掉的原因。
其他颜料所得到红色,远远没有朱砂那么亮。
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不过,这一件事情,也只有周梦臣这种有资格进出紫禁城的人才有感觉。其余的进士都没有感觉。
到了皇宫大内,就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之上安排了三百多张桌子,准备了笔墨纸砚。
因为周梦臣名次靠后,所以周梦臣被安排在最角落里面。周梦臣一侧就是长长的走廊。
周梦臣远远的看见空着龙椅。显然是嘉靖皇帝缺席了。
周梦臣对此毫无意外,毕竟嘉靖皇帝对皇宫万般厌恶,根本不想回宫。随即夏言开始大声说了一些,学成文武艺,报效天子云云的话。就好像教导主任在操场之上激励学生话语一般无二。
周梦臣对此毫无兴趣,而且即便有兴趣,在角落之中也听不大清楚。
忽然一声清脆的敲击之声,开始考试了。
似乎是为了防止下面的听不见。有几个小太监,举着一块木板,木板上写着考题。
周梦臣一看,乐了。
这个题目很长,洋洋洒洒数百字之多。
大体上来说,就是上古先王治事之道,古来相传,但是而今大家说的道统,却是宋儒一时之论,朕深疑之,那么到底真正的先王之道,是什么样子的?二三子,就这个问题,给我说说吧。朕可是会看的哦。
周梦臣不知道是嘉靖皇帝对这一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不是别的事情,就是大礼仪。对程朱之学,一直不满,才出得这个题目。还是嘉靖皇帝知道周梦臣要答题特别说的。
但是对于周梦臣来说,却是正合心思。
特别是周梦臣对嘉靖皇帝也是想当了解了。
人总是对未知的东西感到恐惧,但是对自己了解的事情却不会感到恐惧。
周梦臣而今就是。他当然知道,嘉靖皇帝想要杀他,一句话的事情。但是而今,周梦臣越了解嘉靖皇帝,越明白,只要拿捏住嘉靖皇帝要害之处,就不会被杀。
这就是君臣博弈之道。
而且周梦臣而今进士名额是板上钉钉的的,更进一步,却也是想都不想。
对此,没有什么期望。自然也没有指望这一篇策论。能提高他的名次。
说实话,写八股文,是很不舒服的事情。
要压抑自己的心思,按照朱熹那一套来。让周梦臣郁闷之极。
而今见这个题目,自然是随意发挥。
周梦臣也不敢写得太石破天惊了。他沉吟片刻,立即觉得有了。
撇开什么道统不说,周梦臣放飞自我,直接破题,百代皆行秦法。
不说什么儒家的道统,而是将朝廷各部门来历渊源,乃至于内外朝变革与权力制衡,这个角度,洋洋洒洒写了万字。
周梦臣也不管他跑题不跑题。反正自己写的爽就行了。
当然了,最后在总结历代朝廷结构变革之后,对大明而今的体制,进行了猛烈攻击,总结了财政上,军事上,中枢权力上,等十大弊病。
这固然是周梦臣随意发挥,却也是周梦臣对照现代很多部门权力,一一落实下来的东西。
写完之后,周梦臣顿时长出一口气,觉得心中爽快之极。
随即第一个交卷出去了。
三个阁老在前面监考,张治先看了周梦臣的卷子,随即皱眉,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说周梦臣说错了。但是各种分析一针见血。但是如果说周梦臣没有错。因为这上面根本没有任何儒家思想内容,恨不得能在脑门上,写道:“我是法家。”
当然了,这么多年下来很多东西,很难说是纯法家,纯儒家的东西了。
只是这些东西,却不是他们想要的。
甚至可以说是跑题。
看看别人怎么说,都是韩愈那一套,韩愈的意思是说,在三代的时候,君师一体,在三代之后,治权与师道分离,治权在君主手中,但是治道却在孔子手中,孔子传孟子,然后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这才道统的解释。
但是周梦臣一个字都没有写道统。
要么是周梦臣根本没有审题,跑题了。
但是想想,周梦臣八股文写的中规中矩,岂能不知道跑题不跑题。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了。
那就是周梦臣直接否定了,是以不写。
这让张治实在难以接受。
夏言说道:“怎么了?”随即接过卷子,细细一看,顿时皱眉了。鼻子里面哼了一声。
严嵩过来凑热闹,一看之下,心中忽然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夏阁老,这一篇文章?”
夏言说道:“放在最下面。”
幸好这是殿试,如果不是殿试,夏言绝对会让周梦臣落榜的。
不过,即便放在最下面如何?周梦臣毕竟是简在帝心的人物。
当三位阁老将卷子全部理过之后,送到玉熙宫之后,嘉靖皇帝第一句问道:“将周梦臣的卷子拿来看看?”
“这………………”夏言沉吟片刻,说道:“周梦臣的卷子不在前十之列。”
按照惯例,内阁呈给皇帝也只有前十卷子,原因很简单,这么多卷子,皇帝是看不完的,皇帝仅仅看前十意思一下便是了。
嘉靖皇帝眉头一挑,说道:“怎么,朕没有权力看吗?”
严嵩立即道:“陛下言重了。”他二话不说,从卷子最下面抽出来,说道:“夏阁老觉得周先生胡言乱语,不想扰乱圣聪。是以放在最下面。”
嘉靖皇帝看了一眼夏言。
夏言明知道严嵩在给他上眼药,却也没有辩驳。盖因他实在不喜欢周梦臣的文章。
嘉靖皇帝看了周梦臣的卷子,一看开头,顿时笑了。说道:“周先生的文笔还需要打磨啊,分明文不对题。”
但是嘉靖皇帝细细看下去,脸色顿时凝重了起了,本来放松的身体越来越绷直了。看得也越来越认真,本来是一目十行的看,而今却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反反复复的看。
似乎唯恐漏掉一两个字,就无法理解文章的意义了。
嘉靖皇帝也越发明白,这一篇文章保护符合儒家大义,却是真话。
第十七章 嘉靖对周梦臣刮目相看
虽然儒家一直以来是显学。但是谁都知道,真正做起来却是儒皮法骨。
别人不知道,嘉靖不知道吗?
嘉靖是大明皇帝之中,将权术之道玩得最溜的人。
权术之道,严格的来说,其实是法家的,或者说是道家的。
虽然嘉靖知道,周梦臣这百代皆秦政的论断。却是辩驳不倒的。真要说起来,秦法被儒家称了多少年残暴,现在说起来,秦代之后,用得都不是儒家所谓郁郁乎的周政,而是残暴无比的秦政。
这分明是在打脸。
这也是为什么夏言不想让嘉靖看周梦臣的文章的原因。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一点,嘉靖皇帝还不至于脸色微变。
原因很简单。
嘉靖皇帝作为大明的掌舵人,其实对大明内里的运行机制很了解的。百代皆行秦制度,听起来好像石破天惊,但是未必没有人不知道,只是不好放在明面上说而已。
让嘉靖是吃惊的是,周梦臣下面的文字。
周梦臣为了证明百代皆行秦制度,从秦之后,各朝各代的制度建设大体写了一遍,以证明他们万变不离其宗的,秦制度。
周梦臣的历史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后世学些的历史书籍。另外一部分却是今世读得一些史书。别的不说,要考时文,最少前四史是要好好读的。至于其他的史书,比起其他古籍,史书还是相当有意思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