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梦臣具体一个工匠一个工匠看过去,忽然问身边的吏员,说道:“所有工匠都在这里了?”
这个吏员姓刘。这个职位也是世代相传的,此刻脸色苍白,说道:“都在这里。”
周梦臣说道:“我来之前,没有细看。只是看了一眼。盔甲厂作为军器局最大两个厂子之一。在册工匠,有两千多人吗?刚刚有多少人?”
刘吏员立即跪在地上,说道:“大人饶命,不管我的事情。在册的事情已经是成祖那会儿的事情,而今场子之中满打满算不过八百人啊。这不管我的事情。”
周梦臣脸色有些难看。
他忽然觉得自己被降职了,刚刚还是以为能管八千人。而今就发现这八千人大有水分。至于有多少水分而今还不知道。不过想想,也在意料之中。大明军队都吃空饷,指望工匠不吃空饷可能吗?
周梦臣说道:“我刚刚说了,既往不咎。这事情不怪你。不过工匠需要重新造册。发钱的时候我要在场。”
第三十一章 王恭厂
周梦臣此言一出,这个刘吏员满心的不愿意。
是的,缺人的事情,不能全怪在刘吏员的身上,毕竟他上任的时候,人本来就不全。但是缺人的好处,却大多都在刘吏员手上了。
整个军械局一年拨款四万两,这可是从工部尚书口中说出来的。定然是没有什么水分的。
这四万两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付给工匠的工食钱,甚至这工食钱都是国初定下来的,与朝廷的俸禄一样很低。
什么?你说材料。
很抱歉,人家对外采购的事情并不多。最少在国初的时候,铁是自己开采的, 遵化铁厂关闭的原因之一,就是工部仓库放不下了。至于木材。工部在南方的关卡,专门有一项税,就是抽木材的。只能用木材交税。
虽然将木头从南方运到北京,运费恐怕比木头本身要贵。但是朝廷很多制度,根本不讲经济原则。
即便而今朝廷体制败坏不少。对外采购的事情做得也不多,更多是近乎于强买强卖的和买。总之价格可以压得很低,只不过承办的商人很容易倾家荡产而已。
在册两千人,实有八百人。就是说有一千二百人的工食银落到这些吏员手中了。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横财。
他们可不愿意割肉。
只是这个时候,却不敢多说。刘吏员只能说道:“属下明白。”
周梦臣也不说什么?一开始不好下重手,重要留些余地。如果这刘吏员等人真是一个明白人。周梦臣也愿意宽大处理。但是如果不老实,到时候再处置不迟。
周梦臣接着问道:“年例多少?”
刘吏员说道:“一万九千件。”
周梦臣一愣,语气之中带着不可思议说道:“一万九千件?盔甲吗?”
在周梦臣看来,这个数字太不可思议了。
不管这个厂子组织再差。一个八百人的厂子,一年下来仅仅打造一万九千件盔甲。这效率太低下了吧。
不,在朝廷在册的工匠有二千人上下,这算什么?在朝廷看来,一个工匠一年打十副甲就行了。这是做武器吗?根本就是造艺术品吧。
刘吏员说道:“并不都是盔甲,其中还有一些刀盾长枪之类,总计一万九千多件。请大人放心,我们一定能完成年例的。”
周梦臣听了之后,简直是无语了。
比起盔甲,这些武器更好打造好不好。
一万九千件居然还不是都是盔甲。这样的生产效率,让周梦臣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至于刘吏员还敢来邀功。周梦臣觉得,放一个小学生在他这个位置上都比他做的好。
不。派一个猪在这个位置上。也能完成好不好。
周梦臣捏着手中的枪头,放在一边的工棚里面,说道:“这里就看到这里,去王恭厂看看。”
周梦臣之所以不看了。一是因为,在周梦臣看来,冷兵器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周梦臣不想在这一件事情投入太多的精力。其次就是这个盔甲厂的一些,周梦臣都看不过眼。已经准备整个组织架构都要推倒重建。
一年生产一万九千多件武器,还不全是盔甲。周梦臣觉得他如果不做出一些改变,就是在侮辱自己。
既然决定推倒重建。那么就不用多看了。
反正将来的盔甲厂,大概除却工匠之外,其余全部要变。
周梦臣说走就走。可谓来去如风。
工部的作坊虽然并不是一个挨着一个,但也相距不远。很快周梦臣就到了王恭厂。
这一次周梦臣学精了。一来并没有下去看生产,先看数据。在册工匠四千多人。一问实际工匠不过二千多人。看样子比盔甲厂好一些,最少仅仅是吃了一半空饷,盔甲厂那边就吃了一半多。
周梦臣用告诫刘吏员的原话告诫了这边的人。
只能说勿谓言之不预。至于做不做,且看将来。
周梦臣又问王恭厂年例。
却是一个让周梦臣头疼之极的数字。
不是这个数字太大,也不是这个数字太小,而是这个数字太复杂了。
怎么说?
王恭厂的产品可以分为三种。
火药,火器,弹丸。
火器总共有三百多种,有些不大造,有些仅仅造一两百的数目。有的大炮,几千斤,有的是手铳。甚至有叫讯炮,压根就是二踢脚,用来传递消息的。之前刘吏员将盔甲数目与冷兵器的数目放在一起,说一万九千件,周梦臣还是能稍稍接受。
毕竟,在周梦臣看来,这些东西生产都很简单。
但是而今,火器数量总和,是三百多种总和。三万多杆。这个数字根本不能看。看这个数字能看出来什么?
火药也是有各种火药,周梦臣第一次知道,原来火药还有这么多配方。各个配方都不一样。林林总总有几十种不同的火药。但是总数却是不少,一年要二十多斤。
但是在周梦臣看来,数量也不多。
不过,王恭厂还有火药仓库。里面倒是储备了不少火药。
具体有多少。周梦臣也没有问。
最后就是弹丸了,一年二十多万枚。
看过之后,周梦臣倒是明白,为什么王恭厂空额比较少了,估计是王恭厂生产符合比盔甲厂要高不少。
不过,单单看这个数据,周梦臣也看不出来什么?
只能一样一样的看目录。才能知道是什么火器。甚至看目录也未必能知道。比如这个讯炮,单单写这个名字,谁能想到,就是一个二踢脚。
周梦臣干脆下令,王恭厂里面有的火器,每一样都送来一个样品。
房子里面放不下。周梦臣就在院子里面看。
“原来这就是大将军炮。”周梦臣首先看见的就是大将军炮。
很多人都以为大将军炮就是红夷大炮,其实是红夷大炮夺了大将军炮的名字。当然了,之所以这样,也是有原因的。大将军重两三千斤,在吨位上,在战略位置上都与红夷大炮相当。
只是,威力上有些不如。
或许大明能迅速仿制红夷大炮,其实不过是因为大明有生产大将军炮的底子。
周梦臣细细看了看炮车,已经铸造水平,轻轻摇头。
这让他很不满意,外面很粗糙也就罢了。他将手伸入炮口也感觉不到光滑地方,甚至有一些坑坑洼洼的感觉。这样的大炮,难怪有炸膛。
周梦臣将目光从这大将军炮身上转过来,一个个看过去,简直大开眼界。
这些火器大概能分为几种,炮,铳,火箭,雷。
炮就不用说。虽然各种形式有些奇怪,但是大体都是管状发射,不过是体型大小不同,名字不同。但是到了铳就很奇怪。不知道是他的老师刘天和简化了多管火器,变成了三眼铳,还是刘天和的灵感启发了其他人,搞出了很多种多管火器。
至于,火箭更是奇葩,什么百虎齐奔,一窝蜂,青龙出水,等等。在周梦臣看来都是一样的。
只是他们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百虎齐奔箭,就是一个大圆筒固定一百只火箭,最重要的是上面真画一只老虎,至于青龙出水,就是可以从船上用的大火箭,问题是上面真画青龙。
周梦臣一点都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
这些有什么作用吗?还是搞行为艺术?
忽然,有一门炮映入周梦臣的眼帘。周梦臣看得熟悉之极,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来。好一阵子才说道:“这是佛郎机炮吧?”
身边的人立即拍马屁说道:“大人,神目如电,这正是浙江刚刚送来的佛郎机炮。”
第三十二章 南倭隐忧
周梦臣之所以认识佛郎机炮,是因为这炮太有名了。有名到了周梦臣依稀记得历史书中都有插图的地步。
这是一种大明后期最常用的火炮之一。
周梦臣顺口问道:“这个要生产多少?”
身边的吏员有些尴尬说道:“大人,这个不用生产。您看这个是南边送来的样品。”
周梦臣问道:“为什么?是不能生产吗?”
这个吏员说道:“倒不是。这是南边浙江巡抚朱纨朱大人打海盗缴获的,说威力大,想要我们仿制,只是造不造,我们说了不算,要上面说了算。这不就放在这里了。大人要看所有火器,也就搬过来了。”
周梦臣听了,这才细细看看着门佛郎机炮,在角落里面看到一行字母,也不知道是不是造佛郎机炮工匠的名字。
周梦臣细细看了这佛郎机炮,果然这个佛郎机炮的工艺要比王恭厂的手艺好多了。
当然了,双方之间并没有代差。更多是一个用心,一个没有用心。
周梦臣说道:“你们这里,还用南边送来火器吗?”
“有。”立即有一个人说道。
片刻之后,周梦臣就看见一些他很眼熟,但是与大明火器风格不一样的火器,一根鸟铳,几柄手铳。都是火绳枪。从设计上来说,这比较成熟的,比起王恭厂那些夹把枪,火神枪,等乱七八糟的枪要成熟多了。
更是无形之中给了周梦臣一个提醒。
那就是他正处于大航海时代之中。
说实话,在北京的氛围之内,周梦臣很容易忘记这一点。
周梦臣问道:“浙江巡抚朱大人在浙江的情况如何?”
这个问题,对于这些吏员工匠太监来说,却是超纲了。他们哪里关注这一些事情。
殷正茂说道:“朱大人,是难得的贤臣,一到浙江用雷霆手段。力行保甲,剿灭海盗,浙江一时具静,这几个应该都是他的战利品。只是行事太过刚直,得罪了太多人了。”
周梦臣说道:“还有此事?”
殷正茂说道:“你不知道,我从其他同年哪里打听到的,弹劾朱大人的奏疏都已经在内阁堆积成山了。你知道夏阁老是怎么处置的?”
周梦臣说道:“怎么处置的?”
殷正茂说道:“全部驳回。一件不留。”随即叹息一声,说道:“有夏阁老在一日,朱大人在江南就不用担心朝廷有什么问题。”
周梦臣与夏言之间,并不愉快。但是周梦臣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夏言纵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的确是大明的定海神针。或许夏言的能力未必能达到历史上第一流的名臣。但是而今大明朝廷真是离不开夏言。
嘉靖后期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概括而言,就是北虏南倭,兵事连接。
但是夏言在的事情,却是没有的。
最少曾铣在边关,复套能不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