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确了。周梦臣而今隐隐约约已经听到了风声。那就是宫内解剖尸体,或者做这样那样的实验。甚至嘉靖突发器想,有一个想法,都让冯保去办。冯保而今是嘉靖御用实验室主任。
    这个位置也很难有人替代。
    毕竟冯保与周梦臣有师徒情分,很多事情冯保不懂都能来请教。让周梦臣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别人就不行了。
    张居正说道:“这就是了。而今你要面对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你准备怎么改?另外一个就是你改革之中一些阻力。不过这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殷正茂之中闪过一丝寒光,中气十足的说道:“周兄好好想想怎么改?至于剩下的事情,我给周兄办了。不就是一群蛀虫吗?保准干干净净的。”


第三十四章 军器局改革计划
    周梦臣说道:“先将章程定下来再其他。”周梦臣翻了翻自己的手稿,说道:“我倒是有一些想法。还请诸位同年指点一二。”随即他叹息一声,说道:“当我知道盔甲厂一年才一万九千多件兵器。简直不可思议。诚然了。我后来看看了,也知道盔甲厂还承担一些维修工作。却更让我觉得不对。难倒京营之中连一个铁匠铺都没有了吗?需要我们来修?别得不说,工部不与京营直接联系,也就是京营要修一件东西,先退回兵部,然后兵部送过来。这一趟流程走下来。要一两年都有了。”
    “我首先要确定,我这里是生产部门,修缮的事情,从此不关我们的事情。”
    “不管是兵仗铠甲,还是火炮。”
    殷正茂说道:“那京营或者前线的武器出了问题怎么办?还有,如果不让修,造出来的东西不合用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那就在验收一项加强,工部每交付给兵部一批武器。都要找一些将领核验。保证质量,至于出了问题,让他们自己找铁甲修,修不了报废。总之,我们不修了。”
    在周梦臣看来,这是很明显的问题。
    在他印象之中,打起仗来从来是装备海战术。他虽然还搞不出坦克海什么的。但是这些冷兵器,盔甲,长矛,盾牌,等等武器。他并不觉得爆产量有什么问题。只要原材料够用。绝对能找到打光多少补多少。
    维修装备,占据大量人力,要知道周梦臣上下计算了遍,终于确定,在册八千工匠,而今只有三千上下。让周梦臣觉得富裕的人力,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了。
    张居正说道:“周兄,你没有考虑几点。第一,你这是将工部的权力送给兵部,还要引入勋贵。李尚书是绝对不许的。其次,你让京营可以报废。你信不信,你造多少?京营就报废多少?”
    周梦臣一时间瞠目结舌。
    顿时觉得自己脑袋不够用了。
    第二点,周梦臣很能理解。毕竟京营已经烂到这个程度了,上上下下腐败成风。如果让军中有报废武器的权力,估计全部换成钱了。
    周梦臣忽然理解了。为什么京营坏了的武器要返场维修了。
    至于第一点,却是周梦臣没有想到的。
    武器检验的权力,其实本来就不在一个部门。工部检验的权力在周梦臣这个工部主事手中,兵部那边入库的时候,也会检验一次。按理说五军都督府从兵部取兵器的时候,也要检验一次。
    只是而今武将没有权力。其实好与坏就是工部与兵部两个部分说了算。他们说好就好,说坏就坏。而一般来说,这种检查也形同虚设。兵部一般不会与工部唱反调。
    也就是这权力其实在工部手中。
    李尚书作为刚刚上任的工部尚书,绝对不允许自己部门的权力让给别的部分。不能带着下面夺权也就罢了。还大公无私的将本部分的利益让给别的部门。这样的领导,下面人谁跟你啊。
    周梦臣忽然觉得,做事情要比做实验难多了。
    张居正见周梦臣面露难色,说道:“你的意思我理解。这一件事情我们先放放,放到最后再说。”
    周梦臣用笔在手中的稿子上划了两道,说道:“好吧。”
    “其次,就是精简兵器,火器三般多种,冷兵器也有上百种,各种旗帜,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更是不少。东西多且杂根本不利于生产。只是我担心,火器精简太多,前线士卒会不会有意见?”
    周梦臣担心看上去很有道理的。
    毕竟不管生产多少兵器,真正用的还是第一线士卒们。周梦臣精简兵器种类。是为了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但是问题是,不给前线打一声招呼,就将他们习惯用的武器给换了。给他新武器。
    在周梦臣觉得多多少少的觉得不合适。
    安置后世的习惯,总要与前线将领做一些最基本的沟通吧。
    殷正茂大笑一声,说道:“周兄过滤了。前线的士卒给他们什么用什么?况且,你不会以为这三百多种火器,前线都在用吧,我可是打听了。很多火器在前线从来没有用,都是在仓库之中吃灰而已。”
    周梦臣说道:“那么生产这么多火器做什么?”
    殷正茂说道:“谁知道啊。开国之初各种火器也就几十种而已。”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将领与文官们显示自己的才能。就好像刘天和造出了三眼火铳,戚继光造出虎蹲炮。这还都是比较实用的武器。可以看成明军火器内部的更新换代。但是那些老武器,不会因为没有人用,就退出生产。
    毕竟,明朝根本没有现役,退役的概念。
    当然了,这还是造得比较好的。
    还有很多人造的火器根本不能用。或者仅仅在特定场合用一次两次。但是因为这一次两次的表现,或者说设计者的身份,就被朝廷列入了。
    于是越来越多。
    周梦臣到没有这个原因,不过他也感受到了,大明军队武器设计制造,与士卒使用之间严重脱节。如此怎么能造出好用的武器。
    周梦臣心中暗暗记住了这一条,暗道:“我要从前线搞一批老兵,专门试用武器。”
    周梦臣说道:“在生产上,我主要改革有这几点,第一就是分工,标准化,流水线。”
    周梦臣就将其中的门道细细说了出来。
    周梦臣搞出的标准化流水线,自然达到不了福特时期的水平。不过整体上来说,已经是非常优化生产,提高效率。
    “第二,就是引起机械。特别是木工机械。”周梦臣说道:“张兄,你也是看过我在武昌弄的那一套,当时是急就章。而今能高得比之前好数倍的机械。加工铁器或许还有问题。但是加工木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周梦臣不是没有想过搞加工金属的车床。但是这涉及到材料学很多领域。周梦臣也不大了解。
    毕竟很多时候隔行如隔山。木工车床,是金属加工木头,不过是一个思路,设计的问题。但是真正金属加工用的车床,就要设计到很多比较硬的技术了。周梦臣在这方面没有积累。
    当然了。木工车床既然有了。那么金属加工车床还会远吗?
    周梦臣对此好不怀疑。
    他仅仅是需要时间而已。
    张居正听了沉思片刻,说道:“如此说来,这一件是难点,就在殷兄手上了。”
    周梦臣说道:“这怎么说?”
    张居正说道:“而今军器局下辖大大小小的吏员一百多人,你看看你的计划中有他们的位置吗?”
    周梦臣细细想想了,苦笑说道:“真没有。”
    是的。周梦臣不会直接管理工厂。或许刚刚开始运行的时候,周梦臣要去蹲点。但是完全运转之后,周梦臣一定会放手的。问题是,周梦臣放手给谁?放手给那些吏员吗?周梦臣自然不愿意。
    不是周梦臣对他们有什么歧视。而是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他们对于这些厂子的管理,其实就是欺上瞒下,上挤下压,根本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但是在周梦臣改革之后的各厂负责人,最少是要懂技术,懂数学,懂流程。
    几乎就是现代一个车间主人了。
    这样的位置,这些玩弄手段是好手的胥吏能做吗?
    自然是不能的。
    “而今即便能用,我也不用。”周梦臣说道:“王恭厂火药厂的事情,我真不敢再有一次了。”


第三十五章 请改革军器局疏
    周梦臣而今一想到王恭厂那一出。已经觉得冷汗淋漓。在看过,工部的一些档案之后,冷汗更多了。
    无他,周梦臣差到工部下面火药库的爆炸记录。
    虽然天启年王恭厂的爆炸,可以说青史留名。但是并不是说,除却这一次之外,工部下辖的各种火药厂库就没有爆炸过了。只能说频率毕竟少,但是还是有的。只是明代管理越往后期越混乱,这种事故也就越多。甚至到了崇祯年间,弄得隔一两年就有一次。
    真不知道是事故,还是担心查账。
    周梦臣自然不知道之后的事情,但是依然查到某一爆炸,烟云呈灵芝状。大有遮天蔽日之态。
    做灵芝状与做蘑菇状有多少分别?
    爆炸威力如此之大。更不要说,周梦臣而今是工部主事。王恭厂在周梦臣的管理之下,如果出了事情,即便周梦臣不被炸死。难道就不负责任了。更不要说,王恭厂虽然有些偏。但是依然在北京城中。而今北京城外都已经有房子了。一旦发生大爆炸,会炸死多少人?
    一想到这里,周梦臣就不寒而栗,颇有几分咬牙切齿了。
    殷正茂眼睛微微一眯,好像是猛兽看见了猎物说道:“之前劝你,是觉得你还要用他们。不过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了。这些人就且看我手段吧。”
    周梦臣听了,也松了一口气。虽然周梦臣不用他们了,一下子砸了一百多人的饭碗。这些人放在后世,都能算是国有企业的中高层了。如果再加上他们的家庭牵扯的人不在少数。
    如果安置他们,周梦臣也有一些头疼。
    此刻见人有接手,周梦臣自然乐意。
    至于殷正茂能不能做好?周梦臣还是比较相信的。他不是相信殷正茂,毕竟他与殷正茂相交的时间还不长,虽然觉得殷正茂为人不错,条理清晰,但是这人做事如何?周梦臣却不知道的。
    他相信的是张居正。
    虽然而今张居正而没有成长成为后世大明首辅。但是而今他面对的事情,也不是后世的军国大事。张居正推荐的人,周梦臣自然信得过。
    周梦臣说道:“好,如此上面的事情我负责。下面的事情殷兄负责。等上下都打通之后,再推行改革。”
    随即几个人就周梦臣详细条陈进行了讨论。
    在周梦臣的中心思想上,进行了一些修改。形成了《请改革军器局疏》周梦臣誊抄一份后,立即上报自己的上司屠楷。
    屠楷看了一眼,二话没有说,就让周梦臣去找尚书李士翱。
    李士翱细细品读了,周梦臣的章程。也没有多说,直接工部的名义递给了内阁。
    毕竟这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大,这是涉及到了祖制,自然要上朝廷谈论的。即便说小,周梦臣的改革方案,也是要花一笔钱的。毕竟每年四万两的拨款,也不是一下子给的。都是按月发放的。
    周梦臣手中也没有小金库。
    即便上任工部主事有小金库,显然是中饱私囊的,军器局各厂账目上也没有多少钱。周梦臣整个改革计划,即便要钱不多,但是一些启动资金还是要有的。
    工部帐上也没有钱。即便有钱,李士翱也不会给周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