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说,皇帝给得这个奖赏,让周梦臣生出了更多的野心。
    他忽然觉得,直接大大咧咧的向儒学发出进攻,实在是太傻了。会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对。最好的办法,就是温水煮青蛙。一点点的替换。今日将天文学更拿下了,明日将理财上核心指导思想拿下来。就这样一样一样的来。
    慢慢发展自己。最后能完成科学对儒学的替代。
    虽然,还有不知道多少难关要一要攻克。但是周梦臣却看见了一丝丝曙光。
    不过,比起钱财。
    周梦臣而今最大的问题,是这一篇文章该怎么写?
    周梦臣回去之后,沉吟好一阵子,将张居正,瞿景淳,殷正茂,都找来了。将自己的手中的关于日心说的所有手稿都拿了出来。给他们几个人看,说道:“瞿兄,张兄,殷兄。这是我毕生之学,今日之事如果能成,我周梦臣在青史之上,也有一席之地,所以这一篇文章,乃是重中之重,我的文章,你们也是知道。所以请三位协助。”
    其实周梦臣最看重的乃是瞿景淳。
    瞿景淳的文章,即便是张居正也是佩服之极。当然了,张居正在政治上敏感性,也是一流的。这一篇文章想要尽量减少反对者,就要看张居正的斟酌了。而殷正茂,不过是被周梦臣拉上的。
    毕竟殷正茂也算是这个小团体中的人,就当是联络感情了。
    当然了,殷正茂的文章底子也比周梦臣好。
    瞿景淳看了一下周梦臣的手稿,皱眉说道:“这恐怕争议很大。”
    不过,周梦臣再怎么婉转的写,日心说的很多观点,与儒家之中的观点都有碰撞。瞿景淳一眼就看出来很多不妥当的地方。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所以才请瞿兄相助。”
    瞿景淳说道:“周兄说笑了。你的学说我岂能不知道,我只能给你润色一点,根基是不可能动的。该争议的地方,还是要争议的。”
    周梦臣说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想瞿兄相助,我知道这一篇文章是会引起争议的。只是有些根基之处,不得不争,但是有些地方,却是尽量不要有无妄之灾,这就是要瞿兄指点之处。”
    周梦臣当然知道,他这一篇文章是有争议的。
    最大的争议并不是这日心说的真伪。在座的各位几乎都确信日心说是真的。毕竟,这些人接触周梦臣之后,或多或少都渡过日心说,特别是周梦臣说明金星月相已经被验证了。
    自然是深信不疑了。
    最大的争议,乃是日心说在儒学体系之中代表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这一点最重要的了。
    日心说可以说打破儒家天人感应,但是又可以说日心说表现了,君臣各列其序的儒家样式。
    总之很多时候,都是一张嘴。全靠人说吗?
    但是这一张嘴,却又不能是胡说,最基本儒学素养要有的。否则就真变成了胡说八道了。
    所以周梦臣希望,这一篇文章,尽量不被抓住痛脚,并将该议论的地方向周梦臣想要的地方引导。
    瞿景淳说道:“我尽量吧。”
    张居正说道:“我知道周兄之意。我觉得,你这一篇文章,不应该在日心说上,应该在理学上。”
    周梦臣说道:“请张兄指点。”
    张居正说道:“如今南方心学崛起,北方士大夫多有不值之处,以为多以虚妄,大类老庄,非入世之学,遇事空谈心性,何以治国,所以北方士大夫多有实学这之论,大体是丘文庄之遗风。讲究经世济用之学。”
    “还有一些秉承理学的老夫子。对理学不传,也大有心绪。”
    “我觉得,你这一篇文章,最好以朱子格物致知,分株定理为因,进而讲经世济用之学,仅仅日心说附其上即可。如此你当为儒学之中开宗立派一代宗师了。”
    周梦臣听了,有些迷茫。
    殷正茂却已经说道:“好。”
    随即在他的解释之下,才理解张居正说的是什么。
    朱子根本立论是什么。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完整方法…论。
    但是王阳明读书,他发现一个人问题。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其实都是修身。修身之后,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是有一道深深的鸿沟的。
    两者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走通。
    于是王阳明在这个鸿沟之上,架了一道桥,这一道桥就是心学。
    只是心学立功之后,更多是讲究反馈于自己内心之中,是要人人讲良心,人人做圣人。似乎人人都是圣人了。整个国家与天下自然就平了。当然了,并不说心学不讲实际。但问题是,有几个人能如王阳明那般的境界。
    任何学说,大多时候都是说下限的,而不是上限。比如佛学。唐三藏取过来多少真经,但是最后发扬光大的反而是净土宗阿弥陀佛,凡念此四字,皆可登极乐。
    当然了,而今不是说心学的。
    而是张居正发现,周梦臣这套方法…论卡在格物致知之后,似乎可以成为理学的补充。
    前者,说心性,后者讲物质世界。而周梦臣这一套反复论,恰恰是想,如何改造物质世界。实学之说,盛行一时,但是根基不稳。毕竟经世济用作为口号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个学派根本思想,却有一些太浅薄了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实学虽然兴盛一时,但是根本不能与心学相提并论的原因所在。理学虽然凋零,但是还有很大的群众基础的。周梦臣的学说如果能将者之间联系在一起,一下子就有了相当多的支持者。


第七十一章 验天论
    周梦臣细细想来,忽然觉得这个思想体系,虽然还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但是整体上来说,却找不出太大毛病。
    周梦臣忽然想道:“这恐怕不是临时能想到的。”忽然周梦臣有些明白了。
    为什么张居正对自己这么好了。
    最少在武昌的时候,为什么前途远大的张居正,与自己一见如故,恐怕当时张居正就有一点想法了吧。
    当然了,这样想太过功利了一些。
    不过,当时张居正读书之余,一心在建功立业上有所建树。与周梦臣相交,自然是周梦臣有吸引张居正的地方了。
    周梦臣想到这里,就不再多想了。
    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少完人。不管当初是为了什么?现在风风雨雨走了过来,周梦臣与张居正早已是托妻献子关系了。之前的种种,又何必多想。
    周梦臣问道:“瞿兄,你觉得如何?”
    瞿景淳沉吟片刻,张嘴欲言,又缓缓的闭上了。似乎一直在斟酌语言,说道:“周兄,你可要想好了,此事一出,可以说是天下震动,人人都看见阳明公风光无限,但是你要先有阳明公的功绩,才能抵挡非议。而且不客气的说,阳明公的心学,其实之前也有继承,白沙心学,为其先声。而今你这一套,虽然自成其理,真要说起来。却是引数术入治道。知者知矣,不知者不过又是梅花术数而已。”
    “今后,非议将伴随终身。”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请瞿兄放心,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都不怪你的。”
    说实话。
    今日周梦臣有些意外。
    他本意是想将日心说确立为天文学上的官府思想。并没有想在儒家学说之争中插上一脚。
    只是张居正拿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一下子将重心给打偏。
    日心说反而不重要了。
    重要的周梦臣一套科学哲学与方法…论。
    在张居正的包装之下,这一套科学方法…论,一下子披上了儒家的外衣。成为理学的补充。这套体系潜力之大,可以与江南的心学分庭抗礼了。
    只是周梦臣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
    不过,他立即意思到这是一个机会。
    毕竟嘉靖皇帝不可能次次给周梦臣站台的。甚至可能只有这一次。
    他想要利用好。日心说反而不重要了。整套科学理论方法…论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思想上的战争,与现实中的战争,也是一样的。讲究主动权。
    对,周梦臣意思到了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自己日心说对天文现象的解释不对,而是儒学对日心说如何评价。之前周梦臣是尽量低调,将事情发了。但是而今张居正给了他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打进儒家内部。
    儒家从来不是一体的。
    内部之矛盾重重,即便而今真要说起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学派。单单能提起名字的学派,心学,河东学派,实学,气学,不要说那些说不上名字的。更是不知道都有多少。
    周梦臣儒衣一披,就没有人关注日心说了。
    反而关心周梦臣这一套学说了。
    而且周梦臣觉得听起来,简直大有所为,说不定真能做到张居正所说的,整合理学与实学,成为一大学派。倒是推广科学,自然是事半功倍。
    当然了。
    周梦臣内心之中还有一点点担心。
    那就如此一来科学思想与儒家思想搅和太深。将来会不会负面思想。
    不过,这个想法在周梦臣内心之中,仅仅是一闪而过。
    毕竟,而今最大的问题是将科学推广出去。至于其他的事情,放放再说。
    瞿景淳说道:“好,这文章我写了。”
    虽然瞿景淳答应下来,但是真正落笔的时候,却是周梦臣,张居正与他一并商议。
    三人一连商议了三日。这才写了出来。
    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可以说是字字珠玑。谈不上一字不可改,但也差不多了。凝聚了他们三个人的心血。
    这一篇文章的主旨,正如张居正所表明的。
    从朱子理学发端,由格物致知,引入科学方法…论。并引申到经世济用之学。而日心说,几乎是作为一个范例而存在的。周梦臣的核心思想,张居正的主体框架,瞿景淳文笔拿捏。
    可以说是三绝。
    瞿景淳看着这一篇文章,忽然笑道:“不错,此文一成,我瞿某人沾了两位的光,青史之上也算是有姓名了。”
    周梦臣说道:“瞿兄,你是要署名吗?我倒是不介意。只是这文章一出,风雨必至。”
    瞿景淳说道:“风雨能洗掉青史上的姓名?我署名定了。怎么你不愿意啊?”
    其实,周梦臣这一篇文章按理上来说,就是应该是他署名上奏,请人来写,就好像请了幕僚,幕僚本身是不署名的。不过,瞿景淳既然说了,周梦臣也只好答应。张居正更是当任不让。
    看着三个署名,周梦臣内心之中也是大为欢喜的。
    如此一来,瞿景淳,与张居正也是科学阵营之中的人了。
    周梦臣说道:“文章既成,只是名字该定什么?”
    什么科学方法…论,其实是周梦臣自己所想,这一套体系,为了切入儒家体系之中,还没有定命。
    张居正说道:“就叫验天论。”
    周梦臣听了,说道:“好,就这个名字吧。”
    验天之论,其实由来已久。很早天文学家们,就提出天文之要,在于验之于天。真要说这个词,应该是出于东汉三国之际。旧论新提。与周梦臣日心说种种,看见上去恰当好处。
    毕竟,而今文风在此。真要创建一个好无根基的新名字。听到的人只会觉得没有学问。
    于是,这一篇文章署了三个人的名字。就送进宫中了。
    周梦臣将文章送出去后,内心之中松了一口气,说道:“几位,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瞿景淳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