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周梦臣要给嘉靖说的时候,既要通俗易懂,不要过多引申,符合明代人的知识结构。也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虽然说,在科学界后辈推倒前辈理论的事情,是家常便饭。
但周梦臣也不愿意成为被推倒的那一个人。
这就很考验周梦臣语言能力了。
周梦臣沉吟片刻,理清思路,说道:“陛下,欲知雷击之事,就必须知道什么是雷,什么是电。”
为什么嘉靖对周梦臣容忍度这么高?就是因为,周梦臣对于很多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都能说出一些很深入的道理,偏偏看上去好像真的一样。让嘉靖欲罢不能。
嘉靖说周梦臣为本朝东方朔,固然说周梦臣是宠臣。但也暗指了一点,那就是周梦臣如东方朔一般,博闻多识。
而今嘉靖如果是一个没见识的皇帝也就罢了。偏偏他不是,可以说嘉靖或许在某一方面不如当世学者专精,但是就知识面上,嘉靖不觉得自己输给当代任何一个人。不管古人之论,嘉靖都知晓。但也决计不至于,周梦臣说任何一个理论,嘉靖都没有听说过。
弄得嘉靖一方面更看重周梦臣之余,也在怀疑自己。比如《永乐大典》,真是无所不包吗?是不是成祖那个时候,很多书籍都流落民间没有收集。
当然了,他宁可相信。是世间有书我未读,也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出于周梦臣脑袋瓜子。
因为后者更让他接受不了。
虽然他隐隐约约感觉,后者才是真相。
嘉靖说道:“愿闻其详。”
周梦臣说道:“阴阳相斥则生电。”
嘉靖听了,有些似懂非懂?不明就里。
周梦臣说道:“凡物必有阴阳。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犹如磁铁一般,不过是磁铁表现的作为明显罢了。而且陛下也知道,阴阳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阴可为阳,阳亦可为阴。两者之间转化的过程就是电。”
周梦臣为这番话思忖了很久,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电是什么?现在的概念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具体到原子之间的电子运动。电子分两种:缺少电子的原子说为带正电荷,有多余电子的原子说为带负电荷。
将两者与传统阴阳思想挂在一起,非常容易理解。即便将来引申开来,周梦臣也能自圆其说。
第一百一十章 雷法乃万法之宗
嘉靖听了,还是不明白,说道:“还请先生细言之。”
周梦臣看了看周围,将一根筷子,拿起个布料,摩擦起来。不过片刻,将筷子点在刚刚的点心碎屑之上,然后将筷子轻轻提起来,果然发现上面沾了不少碎屑。
周梦臣给嘉靖解释道:“阴阳之间何以转化?我假设其中有一种东西,可以说是一种能力,一种气,或者别的什么。暂且称之为电子。电子盈者为阳,欠者为阴。故而异性相吸,阴阳互补,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而同姓相斥,反而会改变,这种状态。”
“当两个物体急速摩擦的话,电子运动混乱,反正将原本的平衡状态打乱,必然分出阴阳来。这个时候,这两样就已经带电,以异性相吸的原理,引动其他物质。”
嘉靖眉头微皱,他怎么也看不到电在什么地方,与声势浩大的天地惊雷相比,眼前这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联系在一起。他问道:“雷电就是这样的?”
周梦臣说道:“正是如此。”
他也知道嘉靖不大相信,于是详细说道;“天上之云,有上百里之大。因为风向不同,两朵云彩相互摩擦,就会积累电力,越来越多,在天空之中,得不到宣泄。因为物质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一般来说,铜铁这些金属导电,而木头,皮发这些东西不导电。电力太小的时候,是不可能隔空放电的。”
“当阴阳摩擦,电力积累到相当地步的时候,就能做到隔空放电。”
“而且异性相吸。大地对于云层之中积累的电力来说,就是异性,故而雷电会千方百计的从天空打下来。”
“雷电只要选择距离最近的途径,也就是说,在雷雨天之中,地势越高的地方,就越容易被雷击中,而太高玄殿,在宫城之中,本来就是仅次于三大殿的建筑物。有雷击下,也是正常的。”
嘉靖听了,不由感叹一声,说道:“原来如此,现在才知道为什么雷法是万法之宗。”
周梦臣听了,心头直冒黑线。
在道门之中,雷法是处于特殊地位的。表现是天意的象征。雷法也是最难修行的。嘉靖手中就有不知道多少修炼雷法的秘籍,只是嘉靖一个也没有修炼有成。这一件事情,虽然未必时时刻刻挂在心上。
但说起雷电的时候,难免心中嘀咕一下。
此刻听了,如果从周梦臣这个角度来看,就说得通。
阴阳乃是道家根本之大道,雷法是逆转阴阳而为之,自然是威力第一,最难修行的万法之宗。
只是周梦臣对这个用科学解释道法的行为,根本无力吐槽,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嘉靖说道:“不过,先生也说过,先生的学问最重实证,而今先生所言,都是道理之论,玄之又玄,而先生所言之证据,”嘉靖看了那一眼筷子,说道:“又太欠妥当了。让朕难以相信。”
嘉靖其实已经比较相信周梦臣了。
一来,嘉靖知道周梦臣一心一意想要推广自己的学说。只会想办法扩大自己学说的影响力,绝对不会骗他。
二来,相信有时候,也是一种习惯。
周梦臣之前很多事情,看起来匪夷所思,但是却能一一实证。嘉靖对周梦臣的相信,也成为一种习惯了。
不过,嘉靖这一问,倒不是想难住周梦臣,而是真得有些不大明白。毕竟这方面,周梦臣讲得有些太不直观了,不像之前的学问,几乎一目了然。
周梦臣说道:“而今臣没有准备,不能给陛下做实验,请陛下给臣一点点时间,臣一定会让陛下亲自感受一下,什么是电。”
嘉靖说道:“好,朕等着。”他微微一顿,说道:“不过,朕还有一个问题,就说先生说的是真的,这天上打雷,时间与地点,是可以测算,或者确定的吗?比如,今日,为什么雷击的是太高玄殿,而不是三大殿,或者说这太庙?”
周梦臣微微皱眉,只觉得这个问题,就好像刚刚嘉靖问的地震时间问题一样,一时间让他说不上来?
按理说,雷击的地点与时间,应该是可以计算的。
只是,这里面需要的计算量太大了,一点点细微的扰动,很可能就让情况变得不一样。大气运动是最典型的混沌运动。呈现出随机,敏感,不可测算特征。或者而今没有办法测算。
周梦臣不知道后世的科学家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而周梦臣明确知道,他是解答不了的。他唯一能知道,就是这样做的难度。
周梦臣说道:“臣无能,这个问题臣不知道。臣只能统计出一个概率,却不能做到确定。不过,臣不能计算出宫殿遭雷击的时间,但是却有一个办法,令宫殿在雷击之下,没有损伤。”
嘉靖说道:“说来听听。”
周梦臣说道:“那就是避雷针。”
“臣之前说过,金属导电。可以将一根铁棍固定在宫殿最高处,另外一端,插入地下深处。如此一来,就能将天空上的电,直接引导到地下去,如此就会避免对建筑物的破坏。”
嘉靖听了说道:“如此说来,雷可以引了?”
周梦臣说道:“正是。”
嘉靖举一反三说道:“朕不知道先生要做什么实验证明先生的理论。不过,而今朕倒是有一个想法,按照先生的说法,如果将一根铁链伸入云层之中,电也会顺着铁链而下,对不对?”
周梦臣说道:“对,是对。不过这个实验也有失败的可能。要引雷,首先是天空之中有雷。如果云层之中不含电,或者电量不足,自然引不下来。”
嘉靖说道:“无妨,试试不就知道了。”
嘉靖对外面说道:“黄大伴。”
黄锦听到招呼,立即走了进来,说道:“陛下。”
嘉靖说道:“传令下去,让下面人做一个雨天能飞起来的风筝,并用铁做引线,现在就给我飞上天去,这几日不许掉下来。明白吗?”
周梦臣忍不住暗道,这不是富兰克林的引雷实验吗?说道:“陛下,如此一来,手持风筝线的人危险之极。还请陛下预先做好准备。”
嘉靖对黄锦说道:“听见了没有,注意一点。”
黄锦说道:“奴婢明白了。”
虽然而今雷雨过去一阵了,但是天空的乌云还没有散去,或许一会还有雷雨,或许一会仅仅剩下雨了。周梦臣心中忽然期待起来了。希望天公做美,立即有一道雷打下来,向嘉靖证明,周梦臣观点是正确的。
不过,老天爷显然没有听到周梦臣心声。
外面的天空阴沉沉的。只是多了一个飞得很高的风筝。周梦臣去看过了。是铁线编织成的绳子,忍不住感觉还是宫中财大气粗,毕竟而今没有自动加工这种铁绳的工具,定然是工匠们,用手一点点的编出来的。
一根一两米的绳子,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工匠的心血。更加惊奇的是,没有用几个时辰,就已经打造好的,这速度真是快得惊人。
周梦臣心中暗道:“我也要回去缠铜线了。”
对,周梦臣想将电证明给嘉靖看,自然要回去自己缠线圈,手搓一台发电机来。当然了,也不过是一个模型样品而已。以军器监的工匠,很容易打造出来,但也仅仅是打造出来这个,至于将电引入更多的应用场景之中,却是一个比较遥远的事情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嘉靖脑袋里的两个小人
地震的余波很快就过去了。
毕竟这一场地震并不是太大的,北京不过是承受余波而已。真正损失比较大的地方,乃是宣大一带,因为地震震中就是北京以北的燕山之中,燕山之中一些边防设施有了一些损坏。
宣大总督想请朝廷拨款修缮。
夏言权衡了一番,还是给了三十万两。
这个数字并不是大方,因为宣大总督府要的更多,被夏言砍了好几折了。显然夏言以为宣大总督府,是狮子大张口。实际损失没有那么多,好在将以往的损失都报成天灾了。这样的事情,地方官员做的不在少数。其次,就是夏言觉得宣府虽然重要,但而今并不是太重要的。因为有大同挡在前面。再有就是朝廷而今虽然有了一点钱,但也没有在大加挥霍的地步。
没错。
在夏言铁腕之下,一连抄了好几个王府,手中进账数百万两之多。
但问题是,大明财政从来是一个无底洞,用多少钱都能花的精光。
夏言可不能这样花,毕竟他还要留下一二百两银子,作为复套大战的赏赐,还有就是重建东胜卫的经费等等。
总之,这一场地震,在夏言的处置之下,很快就到了收尾阶段,或许在京城以外的一些地方,还处于灾难之中,但是北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朝廷的脸面所在,而今已经看不出一点地震的样子了。
而嘉靖这一段时间却有了一个习惯。
那就是站在窗前,看在天空之中一个黑点。没错,那就是一个风筝。
将宫中寻得风筝高手,特制的防水风筝。十几个人每天换班,保持这个风筝在天空之上,只是这几日,天还是阴沉不定,偶尔放晴。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