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嘉靖这一段时间,也无心问什么长生之道。更没有召周梦臣进宫。
    所以,杨继盛一找一个准备。立即在周梦臣家里找到了周梦臣。他是周家的熟客,家丁仆役根本没有阻拦,故而直接将杨继盛引到后院之中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杨继盛的想法
    正在后院里一处石桌上看书信的周梦臣,远远的看见了杨继盛,也看见了杨继盛手中提的东西,笑道:“杨兄,你来都来了,怎么还带了礼物过来,这也太见怪了吧。”
    被周梦臣这么一提醒。杨继盛才感觉手上有几分分量。
    杨继盛立即对身边的周家仆役,说道:“劳烦将这两只鸭子送到寒舍,告诉贱内,今日就不回去用饭了。让她与孩子们先吃。”
    这仆役看了一眼周梦臣,周梦臣微微示意,他立即答应下来,提着两只鸭子走了。
    杨继盛这才向周梦臣行礼,说道:“今日失礼,实在杨某囊中羞涩,这两只鸭子是给孩子们,不敢相让。”
    周梦臣轻轻一笑,说道:“何至于此?来人。”立即说仆役过来。周梦臣说道:“去便宜坊再点两只鸭子,让他们立即送过来。”
    杨继盛说道:“这就不必了,我今日冒昧来访,却是有一件事情,要请周兄相助。”
    周梦臣心中已经有所预料,说道:“何事?”
    杨继盛看了看周围的仆役。
    周梦臣一挥手,让他们都下去了。
    杨继盛说道:“夏府的事情,想来周兄已经知道了?”
    周梦臣沉默片刻,说道:“是。”
    周梦臣在家里憋着不出门,并不是什么不知道。恰恰相反,他与宫中几个太监交换消息,而大内又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可以说,周梦臣手中的消息,一点也比比任何一个尚书手中的消息少,甚至还更多。
    以至于张居正来周梦臣家里就暗示,他将一些消息转告给了徐阶,同样也将徐阶那边的一些消息转告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自然是无可无不可。
    虽然,他不知道徐阶是怎么实现三级跳,一下子到了内阁之中。但是即便不冲张居正的关系,单单冲徐阶这个名字。周梦臣也要与他搞好关系。也算是为未来布局了。
    只是,周梦臣心中并不爽快。
    是的,一点都不爽快。
    他其中也知道,有一条路是好走的。是保持沉默什么也不做,顺着历史潮流。投资徐阶。等徐阶将来与严嵩清算。但是严格的说,复套筹划,也有周梦臣一分心血。他更加知道,西北边军被严嵩这一折腾,一年之内,未必能缓过劲来。这还是严嵩就此罢手的情况下。
    如果严嵩深究,要彻底消除夏言曾铣的影响力。那么西北边军到底会被折腾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这样的话,大同的压力就大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周梦臣也未尝不拥被而起,独坐到天明。
    杨继盛说道:“周兄,其实我很羡慕你,你得陛下之殊遇,一登科虽然是最后一名,但已经在众人之上了。即便是我们这一科的状元又怎么样?他们而今不过是在翰林院之中做冷板凳而已。我也因周兄提携,得以在复套之事上,出了一把力气。对此我感激不尽。”
    周梦臣说道:“你我同科,本就应该互相扶持。杨兄客气了。”
    杨继盛说道:“有些事情,我知道有些强人所难,毕竟周兄这一段时间闭门谢客,除却军器监哪里都不去。几乎是画地为牢了。你的顾虑我也懂。富贵美人,周兄都有了。前程陛下也给了。而今之事,纵然天下天崩地裂,与周兄有何干系?不妨碍周兄富贵一生。”
    周梦臣听了,有些脸红。说道:“杨兄言重了。”
    虽然杨继盛的话,周梦臣听得很不舒服,但是周梦臣却知道,这其实是事实。甚至是周梦臣一直在掂量考虑的事情。
    其实周梦臣虽然有些倾向于夏言,但是从根子说,周梦臣不是夏言的人,即便严嵩在清理异己,弄得满城风雨,但是周梦臣也肯定,只要他不去招惹严嵩,严嵩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找他的麻烦。
    杨继盛说道:“周兄,视我为友。我也要做的诤友的本分。我并无意诋毁周兄之荣华富贵,然,周兄受家国如此之厚,难道不应该对大明社稷负有责任?严嵩倒行逆施,残害忠良,屠戮无辜。折损大将,曾大人有何罪?无非是夏阁老之徒。而天下之间,夏阁老的人有多少?你我不知道吗?别的不说,浙江刚刚传来的捷报,巡抚朱纨,亲自出海,一举荡平双屿岛,诛杀海盗千余人,并逼退夷人,东南海上安定,指日可待。而朱纨也是夏阁老一手提拔的。”
    “严嵩这样做,有什么后果?周兄比我更清楚。”
    “如此情况,周梦臣为陛下信重之深,难道不应该出言劝谏吗?”
    周梦臣当然知道这些事情。
    他不得不感叹朱纨可惜了。
    周梦臣不知道朱纨听到北京夏言倒台的消息之后,才急冲冲的出海攻双屿,是担心夏言下台之后,他的位置不保,赶紧将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还是他想凭借功劳作为投名状,让严嵩放他一马。
    但是周梦臣都确定一件事情。
    那就朱纨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都无法挽回他的结局了。
    他不立功还好,不立功的话,他肩膀上还承担的平倭的重任。严嵩夹带里面未必有能接替他的人。但是他一立功,岂不是告诉严嵩,江南无事了。严嵩又岂能不想办法摘桃子啊?
    江南又是财赋之地,朝廷财源之所寄。严嵩上台,自然也要抓在手中的。
    而且朱纨的严厉手段,只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只能压制一时,不能压制一世。根本问题不解决。倭寇灭了一次,还有另外一次。总之江南的事情,有得弄。
    北虏南倭两大问题,几乎已经成型了。
    这两个问题,夏言继续在位,也未必能解决的了。严嵩手腕比夏言缺了不知道多少,夹带里面人的质量,因为差夏言不少。这局面。几乎不可挽回了。
    周梦臣听杨继盛的话,心中也有几分惭愧,说道:“杨兄,你不懂的。”
    周梦臣不能说杨继盛说的不对,杨继盛弄错了最关键的一点,他以为严嵩弄出这样的事情,都是严嵩本人的意愿。但是周梦臣看得很清楚,那就是这里面是有嘉靖的放纵。
    周梦臣的一切都来自于嘉靖。
    让他去劝谏嘉靖,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杨继盛说道:“我懂。严嵩之所以能如此,不就是有陛下的放纵?”
    周梦臣大吃一惊,说道:“杨兄,你………………”
    杨继盛说道:“我是性子直,为人方正。但并不傻子。有些东西,我还看不出来。周兄,我知道你才华横溢,很多地方都有独到之处,并不以做官为念,更多是想注书立传,自成一家。只是你似乎从来没有想过一件事情。”
    “而今,你是陛下之私臣?还是大明朝臣?”
    “如此是前者,当我什么也没有说。但你一辈子,也不过是太监,巫道之流,登不上大雅之堂。如果是后者,你要好好考虑一下我的说法了。虽然我知道,才是才,德是德。”
    “但是大明,不,我中华向来是重德胜过重才。我记得你特别推崇沈括,但是为什么在你之前,很少有人提沈括,是大家不知道沈括无才吗?当然不是。到底是因为什么?你清楚,我清楚。”
    “秦桧的字不错,但是天下习书之人,谁从秦桧之书学起?”
    “小人只看眼前,大丈夫权衡百世,我这番话,也不是要激你如何,或者逼你如何,而是让你好好想想,何去何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周梦臣的考虑
    周梦臣听了,不由的陷入沉思之中。
    沈括不受待见,就是他在新旧两党之中来回徘徊。在新党之中大为卖力,但王安石一下台,他立即调转枪口。在古人眼中,沈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品行不端,为人可鄙。
    这就是沈括不受待见的原因。
    周梦臣忍不住想,我今后难道有这样一个名声吗?
    周梦臣对杨继盛的说法,虽然有些疑惑,但是想以此改变他周梦臣的心意,却还是难了点。
    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虽然周梦臣觉得杨继盛说的有道理,今后,他可能会注意。但是在今日之事上,周梦臣还是要再想想。毕竟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他只要出言劝谏,不管成败。周梦臣都成为了严嵩的敌人。
    如果看历史上,严嵩还要独揽朝政十几年之长,周梦臣作为严嵩的敌人,岂能好过?
    杨继盛见状,叹息一声,起身说道:“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也无话可说了。就此别过。”
    周梦臣说道:“杨兄留步。”他问道:“杨兄准备怎么做?”
    杨继盛说道:“自然回去具本弹劾严嵩。”
    周梦臣大吃一惊,说道:“杨兄三思。”
    杨继盛平静的说道:“我知道,此刻上书,未必能成功,甚至很可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是很多时候,对抗奸邪,就必须有人先走这一步。当年天下群臣弹劾王振如此,弹劾刘瑾如此。左顺门也是如此,我大明正气未绝,我此次上数,本就不是奔着弹劾成功去的。而是要让严嵩知道,天下人的眼睛没有瞎。”
    “这天下不是他严某人可以为所欲为的。”
    周梦臣说道:“杨兄,你即便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你两个儿子想想。”
    杨继盛微微一笑,说道:“不是还有你吗?我理解你,也请你理解我。我如果不幸,就请不要嫌弃我两个儿子愚钝,收为弟子,不要教他科举之学,就教你门下学问,今后能有一技之长,安身立命,我在九泉之下,都感谢你。”
    周梦臣此刻一听,顿时内心之中羞愧非常。
    如果杨继盛是道德绑架,要周梦臣如何如何?周梦臣内心之中反而有足够拒绝的理由。但是杨继盛只是在劝周梦臣劝谏皇帝不成,自己准备劝谏,并且托付后世,言语之中,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
    这就让周梦臣很难受。
    与这样道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好像一面镜子,照射出自己的种种不堪之处。
    周梦臣很清楚,他去劝谏。不管后果如何,他都不大可能死,毕竟他对皇帝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但是杨继盛就不一样了。杨继盛在皇帝那边不过是一个路人甲,根本不在乎。很可能皇帝根本不会管,只是让严嵩处置。
    那么杨继盛的下场,真不好说了。
    如果杨继盛的奏疏之中,又有什么言语过激的地方,说不定嘉靖会亲自处置。
    嘉靖这个人,的的确确是智足以拒谏,似乎因为杨廷和与左顺门事件的原因。他对言官特别讨厌。对于上奏劝谏的更讨厌,已经有好多上奏劝谏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留下什么好下场。
    周梦臣说道:“杨兄,你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想一想。你在上书不迟。”
    杨继盛微微迟疑一会儿,说道:“周兄,你无须如此,这乃是我求仁得仁。”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让我想想。”
    周梦臣内心深处终究不能见死不救,忍不住见朝夕相伴的人去死。
    杨继盛忽然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有些可鄙之处,虽然他无心以自己的性命来要挟周梦臣,毕竟人各有志。刚刚的话,也是他的本意。只是莫名就形成了这个局面。他叹息一声,说道:“今日之事,只要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