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周梦臣
    周梦臣求见嘉靖,从来没有被拒绝过,今日也是一样。
    对于嘉靖来说,而今朝局变动已经到了尾声。嘉靖准备在这一两个月之内,多留一些心,从各部大臣之中,挑选出一二个干练的人才,进入内阁,与张治一并制衡严嵩。
    至于现在,严嵩做什么?他一概不管。
    他太清楚了,要想用人,该给的东西,都要给足了。而今严嵩的所作所为,在嘉靖看来,不过,是给严嵩内阁首辅的待遇的。毕竟身为内阁首辅,总是要在朝廷之上占据优势。
    否则严嵩这位置都坐不稳。
    至于严嵩这个优势是怎么来的?其实有没有不当之行为。嘉靖根本不在乎?
    所谓君子远庖厨。
    并非不吃肉,不过是不忍见其死而已。嘉靖而今就是这样。当严嵩是庖厨,当严嵩所做所为没有看见,等差不多了。嘉靖的人选也就出来了。
    故而,他还很悠闲。
    反正复套的事情,也不用担心了。
    毕竟怎么才能保持不败?不打就可以不败。也不担心有什么兵败塞外的大祸。更不用担心,夏言能给他带来什么威胁。似乎即便有劫数,嘉靖也平稳渡过去了。
    所以,他又将心思转到了电上面。
    不得不承认,聪明的人兴趣广泛。更何况在道门之中,雷法也被吹的神乎其神。嘉靖而今得了周梦臣的发电机模型,自然很好奇。这一段时间,在朝廷局势缓和下来之后,嘉靖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放在这上面了。
    更何况,京师各门的城楼之上,已经安装了避雷针。只是乃至春冬之际,并不是雷电高发时期。还没有见过避雷针引雷的现象。但是这并妨碍嘉靖对此怀疑与研究。
    只是,周梦臣当时心思没有放在电学上。而且为了让嘉靖更容易理解,刻意将雷电的概念,往阴阳上面靠拢。这固然让嘉靖更容易理解,也将嘉靖的一部分心思给带偏。
    嘉靖甚至将道门一些雷法,与周梦臣这个发电机模型放在一起研究。
    而今也没有什么成果。但是却多了不少疑窦。
    前一段时间,大事要紧。嘉靖也没有召见周梦臣的心思,是不想周梦臣趟这一趟浑水。
    而今大局以定,即便周梦臣不来求见,嘉靖也会抽一个时间,让周梦臣进宫的。
    周梦臣到了玉熙宫,行礼过后,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嘉靖就来提出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那就是掌心雷怎么练?
    周梦臣怎么知道怎么练?莫不是给你手心装一个插座?
    周梦臣绞尽脑汁,能解释,就解释了,不能解答,也就搪塞过去了。这才说道:“陛下,臣有下情上秉。”
    嘉靖没有在意,似乎还在看一边的发电机模型,心不在焉的说道:“说吧。”
    周梦臣一掀前襟,跪在地面之上,说道:“陛下,臣以为曾大人为九边柱石,塞外长城。夏阁老也是朝廷中流砥柱,严嵩为一己之私残害忠良,即便两位大人有罪,也不至于下诏狱不出。还请陛下,念两位大人之前功。从轻处置。”
    嘉靖忽然一愣。
    他将目光重新放在周梦臣身上,说道:“你是要与朕说这个?”
    周梦臣说道;“群臣鼎沸,臣不敢不言之。”
    嘉靖说道:“周梦臣,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朝廷这一潭浑水,很多事在里面,即便是朕也是身不由己。今天你说的话,不出一个时辰,就传到内阁耳朵之中。从今之后,你想安安分分做学问,就不可能了。朕再问一遍。你确定要说这个吗?”
    周梦臣沉默了片刻。
    嘉靖的暗示也很明显了。
    周梦臣不跳入这一潭浑水之中。嘉靖能确保周梦臣在北京的安全。即便朝廷的风再大,浪再急,也打不到周梦臣身上。但是与此同时,周梦臣也很难参与进朝廷决策之中。
    但是周梦臣既然决定下场,今后很多事情,嘉靖也未必能帮得了他了。
    而且嘉靖也未必愿意帮他。
    嘉靖又不是傻子,他不可能无限的对一个人好。他对周梦臣的抬举,就是确立在周梦臣有一个新鲜的思路帮他求长生。他连周梦臣在复套之事上多花一点心思,都觉得周梦臣是不务正业。
    而今周梦臣清净的日子不过,非要仗着身上有一些恩宠,就要去争权夺利。嘉靖岂能与之前一样优容他?
    周梦臣来之前,已经权衡利弊过了。
    从利益上面,就不用说了。单单从内心深处正义感,就激励着周梦臣继续说下去。
    毕竟看上去严嵩对夏言一个人而已。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
    天下人杀人最多的,从来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严嵩这种无能敛财之辈,掌控朝廷大权,本身就是最大的人祸。
    周梦臣说道:“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九死难报,有些话,不敢不言。”
    嘉靖说道:“好。”他缓缓的离开放着发电机模型的桌子,坐在龙椅之上,一只手按在扶手上龙吐珠的地方,淡淡的说道:“你说吧。”
    此刻,俨然是最正式不过的,君臣奏对格式。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躬身行礼说道:“臣遵旨。本朝历经九帝,以至于以陛下。一百八十年有奇。太祖成祖乃是建业之主,宪宗孝宗,或言为中兴之主,至于陛下,秉政二十年,内除权臣,外清礼制,对外又有数胜,内外皆言,又一中兴之世也。”
    嘉靖听了周梦臣的话,脸上没有什么表现。但是内心之中也是有一些高兴的。
    毕竟谁也不喜欢自己被人说夸。
    只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周梦臣接下来话风陡转,说道:“臣以为非也。”
    嘉靖听了眉头立即皱了起来。
    周梦臣思来想去,他对嘉靖了解越多,越明白。嘉靖是一个聪明人。甚至从智商与反应上来看。周梦臣都未必能比得上嘉靖。周梦臣唯一能胜嘉靖的,大概就是十几年的教育。
    所以,周梦臣想来想去。对嘉靖最好的劝谏办法,就是实话。
    对了。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说谎真能骗过人。却不知道,很多人看来,有些谎话,就好像是小孩子想骗大人一般,简单可笑。
    周梦臣说的实话,虽然有些难听。或许嘉靖一时间恼怒,但总不会一直生气。当然了,谁要头铁如海瑞,是另外一回事了。周梦臣自然不会如此。
    就在周梦臣准备就大明朝廷而今的局势,来一篇长篇大论的时候。
    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的从西苑,小心翼翼来到紫禁城之中,随即将一个纸条,传给另外一个太监。这个小太监,将纸条装在袖子里面,随即端起一个案板。上面有刚刚沏好的一壶茶,脚步匆匆的,进了文渊阁。将茶水放在严嵩桌案上,随即将纸条也放了上去。
    这个太监垂手而立,并不走。
    严嵩打开纸条,细细看了。随即扔在滚烫的茶水之中。轻轻吹了吹,一会这纸就会被泡开,一搅和,就再也不成型了。严嵩问道:“能搞清楚,周梦臣在陛下面前说了些什么吗?”
    这小太监立即说道:“请阁老见谅。黄公公对陛下身边的事情看管最严厉不过,这个实在打听不到的。”
    严嵩点点头,说道:“那就多谢了。今后有这样的事情,还来通报,我重重有赏。”随即从袖子里面掏出一锭金子,塞给了太监。
    这太监见了,两眼放光,说道:“请严阁老放心,宫中但凡有一个风吹草动,我都禀报阁老。”
    严嵩打发太监走了,严嵩微微眯眼。心中暗道:“这周梦臣这个时候跳出来做什么?”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空二乱
    玉熙宫之中,黄锦已经将所有太监侍女都赶出去了。
    他亲自在嘉靖一边伺候茶水。
    而周梦臣的声音在玉熙宫之中回荡。
    周梦臣说道:“大明二百年,到了而今,已经有了积重难返之势,自从弘治之后,局面其实是每况日下,陛下登基虽有振作,但不过是这蜻蜓点水。不及根本,面前维持局面。这也是为什么陛下一旦有倦政之意,大明朝廷立即就有危机四伏之感。”
    嘉靖听得刺耳,说道:“哪里危机四伏了,周梦臣,你不要危言耸听。”
    周梦臣说道:“臣不敢,在臣看来,大明内外交困,如果陛下不奋力振作,恐怕大明只有二百余年,没有三百年。”
    “大胆。”黄锦厉喝说道:“你说的是什么话?”
    周梦臣说这个话,反而让嘉靖有了兴趣。
    周梦臣说这个话本身是他对历史的印象,他不记得大明总共多少年,但是一定没有到三百年。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嘉靖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可不是周梦臣这样的。在他看来,判断一个朝廷寿命,这不像一个人智慧可以言及的,更有可能是周梦臣窥视到了什么天机。
    这让嘉靖再次想到一个问题?
    周梦臣是因为身为儒生,不言怪力乱神。有意瞒自己,还是真没有怪力乱神。
    嘉靖内心之中倾向于前者。
    他毕竟信了一辈子的鬼神,又怎么能忽然不信了。而今周梦对大明江山没有三百年的断言,如此斩钉截铁,想来是有根据,这个根基,莫不是天机,只是他看到了什么?
    嘉靖说道:“黄大伴,无须动怒,让他说。听了再处置不迟。”
    周梦臣说道:“臣谢过陛下。”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臣以为当今天下之弊,在于三空两乱。”
    嘉靖问道:“何为三空两乱?”
    周梦臣说道:“陛下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都要用钱,不管是朝廷还是家里,无钱寸步难行。有人说,财政乃是国家之血脉。虽有偏颇,不无道理,而大明朝廷太仓银一年不过二三百万两,支应九边各部,根本不够。更不要其他事情,朝廷但凡有一个三长两短,就会面对财赋不足,陛下前看之前列朝列代,那一个朝廷,如本朝如此之狼狈?”
    周梦臣还想说,如果财政充足的话,夏言在复套之上,也不会承担这么多的政治风险,以至于一败凃地。不过,这不是说这个时候。被他生生的咽了下去。继续说道:“本朝赋税,以为田亩为大项,其余赋税为杂项,可以说一切赋税都出于田,然陛下查黄册就会知道,大明能征税的田亩,每一年都在减少。大明根基动摇,以求财之不空可乎?”
    “甚至臣可以断定,朝廷财赋从今之后,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紧张。直到不堪重负。”
    “此为财空。”
    嘉靖听了。叹了一口气。
    却没有说话。
    嘉靖不是不知道,这些内情。而是没有办法。
    是的,不要看嘉靖在朝廷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有些事情,他是不能做的。不要以为嘉靖没有在田赋上动过手脚。张璁作为嘉靖最信任,最依赖的内阁首辅。他最重要一项政绩,就是清理庄田。
    从北京打地方,不论皇室,太监,王府,寺院,卫所,严厉打击投献侵占之事。
    可以说,嘉靖中兴,就是建立在张璁对土地的整顿之上的。
    甚至有人说张居正很多改革思想,都是继承张璁的。
    但是,这又怎么样?
    不过,一阵折腾,杀人再多,也改变不了根本状况。
    有些事情,皇帝也未必能改变。
    嘉靖看周梦臣的身影,忽然有了一丝张璁的影子。当年张璁站在大殿之上,指点朝廷弊政,也是如此意气风发。可惜,斯人已经不在了,否则夏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