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言见状,轻轻一笑,说道:“那我就不问了。其实你师傅临终的时候,给我写过信,让我帮你一二,从你到京,恩怨纷杂,我也没有做到最长辈的责任。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我夏某人临终之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是你。这样吧。你如果觉得我这老朽的见识,还有一二可取之处。就说说你自己吧。让我这长辈指点一二,也让下去之后,见了你老师,也有话说。总不能失信于故人吧。”
周梦臣说道:“夏公,您不怪我?”
夏言说道:“无非一死,纵然没有你,严嵩会让活着?我夏某活着一日,严嵩一日也睡不着觉。这都是小节了。”他微微一顿,说道:“怎么,你觉得我这个阶下囚,不日下去的老家伙,没有资格指点你吗?”
其实,如果没有周梦臣将他劝谏皇帝的那一番话,说给夏言听。还有对倭乱的独特视角,夏言未必愿意与周梦臣多说话。
夏言的傲气,是渗透到骨子里的。
即便而今,不日西去。夏言也未必看得起很多人。
周梦臣与夏言有过很多次接触,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是不设成见,开诚布公的说说话。而今夏言临终之前,褪去了所有的身份,同样也去了所有的成见,反而能客观的看待周梦臣。
两人才有谈话的前提。
周梦臣立即说道:“晚辈不敢,只是晚辈不知道从何说起?”
夏言说道:“为人之先,在于立志。敢问你的志向是什么?”
周梦臣迟疑了。他的志向很明显。
那就是科学广传天下,最后成为大明官学,从而根植于中国社会之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根基所在,从而改变历史之上种种屈辱。只是这话,周梦臣有些不敢在夏言面前说。
毕竟,在周梦臣的印象之中,夏言在这上面可是老顽固。因为很多观点,对他有很多批评。而今这个时候,如果说出来,恐怕也得不了什么好处。
而且周梦臣一点也不想与夏言吵。
这个时候再与夏言因为学术问题争论一番,有什么意思?
夏言嘴角微微一勾,说道:“怎么?你是没有志向,还是觉得自己志向卑劣之极,不敢在我面前说?”
周梦臣听了夏言的话,只觉得某些人即便临死,还是那么讨厌。忍不住说道:“夏公,何必激将。只是我的志向,夏公恐怕不爱听。即便夏公这样说,我就说了,我不过是想将我的学问发扬广大,成为天下显学,不才也能作为一代宗师,流传百世。”
夏言听了,颇有感叹,说道:“年轻真好。你的志向不错。”
周梦臣等着夏言的反驳,却不想夏言却这样说。他忍不住问道:“夏公,您不是对我的学问一直有偏见?怎么今日?”
夏言说道:“我夏言虽然精于礼制,但是倒是忙于庶务,多少年都没有正正经经读过书了,王阳明的学问还研究过一二,但是你周某人的学问,当时不过扫了一眼,哪里来得及深究,哪里又有什么看法,或者偏见?”
“对你学问有偏见的,不是我夏言,而是大明首辅。而今我不是了。这事情,就留给别人去烦恼了。你明白?”
周梦臣听了。心中有一些地方明白。有些地方却不明白。说道:“晚辈愚钝,还请夏公指点。”
第一百三十九章 听君一席话
夏言叹息一声,说道:“天下定于一,此之为大一统也。”
“定于一的,不仅仅疆土,权力,还有学术。我大明之一,乃是程朱理学,此乃官学之根本,朝廷着力之处,不管谁上台,即便是之前信奉心学,但是他只要不想变法,就要维护理学的地位,这就是而今理学僵而不死,官学迟钝私学大兴的前提。”
“你现在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打压你?不是你的学问如何,而是你在北京,你在陛下身边而已。你现在明白?”
周梦臣听了,恍然大悟。
理学就是朝廷在学术界的台柱子,所谓的官府意思形态。虽然而今大家都知道,理学已经不行了。虽然还有一些所谓大儒,但是远远比不上地方上的私学有活力。
但是那又如何?
朝廷一天决定放弃理学这个招牌,在北京这个政治中心,主流的学问只能是理学,在皇帝这政治核心身边,只要不是理学,就是异端邪说。
周梦臣说道:“晚辈明白了。”只是他一时间感到迷惑,难道他来北京,是来错了吗?
夏言似乎看出了周梦臣的心思,说道:“不依国主,何以成法事,不是不对的。但是也要因地制宜。而今陛下权势之盛,在太祖成祖之下不做第二人想。只是当今陛下倦政之意,也是很明白的。”
“陛下给你的支持,能有几分,或者能有几时?要知道,当年老夫一年数迁,也是陛下眼中的红人,而今如何?”
“圣眷这东西,是最不确定的,爱之可以分桃断袖,恨之可以粉身碎骨。”
“你觉得你能依靠陛下,改易官学吗?或者,你以为改易官学,你就能顶住上上下下的压力,不是王安石第二?”
周梦臣听了。额头见汗,说道:“晚辈岂敢有此心。”
夏言说道:“没有此心就好,否则这房子,你迟早有一天也要住进来。”
周梦臣说道:“夏公,难道这京师我来错了?”
夏言说道:“非也,你来对了。你如果不来京师,怎么会有进士出身,怎么会让天下人知道有你这一号人物。只是而今时过境迁,情形有变。是时候出京了,毕竟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你不离京,我担心你不要说什么志向能不能达成,你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一个问题。”
周梦臣有些不相信,说道:“夏公不至于吧。”
夏言说道:“怎么不至于,你不要小看了严嵩。我就是小看了严嵩。你觉得天下之间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是谁?就是严嵩。而且你也不要高估陛下对你宠信。我估计,你为我劝谏之后你与陛下之间情分,就到此为止了。”
周梦臣想了想,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说道:“陛下并没有生气啊?”
夏言叹息一声,说道:“人与人之间情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累型的,一种是消耗型的,譬如一男一女,一见钟情,奸情正热,此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时候情分是积累型,越积越厚,越积越深。但是物极必反,事穷则变。当某一日,因为这一件事情,情况为之一变,某事令其中一人不满,只是念及之前的情分,才按下不表,这个时候,就会转化为消耗型,之前的情分还在,只是越消耗越少,最后消耗到了极点,并不是两人形同路人,而是立生恨意。”
夏言的声音悠悠,带着一种伤感之意,说道:“咱们陛下是最薄情之人,很多事情,在他看来,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情分消耗起来,特别的快。而且咱们陛下权谋深沉之极,喜怒不形于色,他要发作你之前,谁也不会知道。当你知道的时候,就迟了。”
“要知道所有怨侣以前也是恩爱夫妻的。而今你觉得,你与陛下的情分处于什么阶段?”
周梦臣心中思量片刻。忽然觉得嘉靖变得自己不认识了。
自己真的了解龙椅上的皇帝吗?
他不了解,就好像他也不明白,夏言到底做错了什么,才必死无疑。嘉靖之前对夏言如此看重,到底为什么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夏言或许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周梦臣觉得,这事情放到自己身上,估计即便是死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对于自己与皇帝之间的情分判断,周梦臣也无法清晰判断了。
周梦臣一时间赶到刺骨之寒。立即问道:“夏公,我该怎么做?”
夏言说道:“我不是给你说过吗?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你在京师一日,传播学问,只要与理学有抵触的地方,都不可能有什么进展,谁当首辅都压着你,而严嵩与你不对付,恐怕要对付你地方更多。”
“你可以让陛下给你解一次围,解两次围,但是你总不能让陛下一直在保你吧。”
“趁着你与陛下之间情分尚在,寻一地外放。在地方上多做一些事情,到时候你想传播你的学问,乃至于建立书院,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周梦臣迟疑了一会儿,说道:“夏公,我如果在外,严嵩在内一直进谗言,我岂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夏言说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你主动去地方,保持与陛下的情分。人与人之间其实很奇怪,近得臭,远得香。你与陛下情分尚在,只要你有政绩,陛下也会高看一眼,不会让严嵩轻易动你的。而且你混迹西苑这么长时间了。你难道没有在宫中有一二臂助,为你援手一二。”
“这两点站住了,严嵩就不会轻易动你。”
“毕竟对于严嵩也很明白一个道理,他在朝廷之上,不可能没有反对者。最重要的是京师之中的敌人,我不知道这个敌人会是谁?但是以陛下的手段,一定会有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你只需与此人联盟,严嵩轻易动你不得。”
周梦臣说道:“徐阶。”
夏言听了,暗暗琢磨了一会儿,说道:“你眼光不错,徐阶是一个有手段的人。当然了,凡事也看时运,有能力没有时运,未必能成。”
周梦臣说道:“徐阶已经开始行动了。”随即他将徐阶谋求礼部尚书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夏言沉吟片刻,说道:“你与徐阶关系如何?”
周梦臣说道:“晚辈与徐大人,没有直接联系,不过晚辈与徐大人学生张居正,情同兄弟,义结生死。”
夏言说道:“你信得过张居正?”
周梦臣说道:“信得过。”
夏言说道:“拿文房四宝。”
周梦臣立即去一边拿了出来,随即做起书童活计,为夏言铺纸磨墨,夏言沉思片刻,手持毛笔在砚台之上一蘸,洋洋洒洒写了起来。
周梦臣一边看了,第一眼就是夏言的字真好。
的确,夏言而今看似平静,其实内心之中也是有波澜的。毕竟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平心静气的。只是夏言一直表现没有失态而已。只是持笔之后,将内心之中情绪都融入笔尖之上。
写的行草兼备,一股悲愤之意,流于纸下。
周梦臣顺着夏言的笔锋细细看去,看了一阵子,才有一些明白。
这是夏言的遗书,一封政治遗书,是写给徐阶的。大意是,夏言自期必死,然天下诸事,必有人为之。知道徐阶朝廷柱石,将朝廷诸事都托付给徐阶,望徐阶能够砥砺正道,匡扶天下,夏言九泉之下,亦为之欣喜云云。
第一百四十章 胜读十年书
虽然没有说什么具体的事情,但是这一封书信,其实将夏言的声望与政治遗产都传给了徐阶。
对徐阶来说,有利有弊。
好处自然不用说了。而今的徐阶虽然不能称为籍籍无名,但是在各位大臣之中,也没有多显眼。有这一封书信在,徐阶只要敢出示给别人,天下人对徐阶的评价立刻不同。
当然也有坏处。历史上徐阶与夏言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太亲密。他并没有太多为夏言报仇的驱动。但是而今却不一样,这一封书信,可以钉死了徐阶是夏言政治接班人的身份,夏言一些恩怨,徐阶也必须接过来。
与严嵩之间的矛盾更加不能缓和,也无法缓和。历史上徐阶给严嵩伏低做小很长时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