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梦臣见殷正茂不去兵部,暗暗松了一口气,问杨继盛道:“杨兄………………”
    杨继盛说道:“我无所谓。”
    周梦臣说道:“那就请杨兄与我一起,去兵部会一会严党的徒子徒孙们吧。”
    杨继盛说道:“可以。”
    周梦臣说道:“此去兵部,我是有任务,这个任务,就在驿传之上。严嵩将推到车架司郎中位置上,就是要我对驿传进行改革。说实话,我对驿传的弊端,倒是知道一些,只是很多东西,依然不是太了解。朝廷命令下达,还有几日。就拜托杨兄,帮我收集一些资料,并四处打听一下,驿传到底有那些弊端。”
    杨继盛说道:“没有问题。这些事情,就交给我吧。只是你有什么事情做吗?为何不和我一起去看看京外一些驿站,不管听别人怎么说,总就比不上自己去看看。”
    周梦臣苦笑说道:“我有些事情,还是要收尾的。”
    一场大会,看似尘埃落定。但是仅仅北京。
    这一场大会,周梦臣虽然没有得全胜,很多人依旧对外科与解剖不满意。但是周梦臣此刻也顾不得这些了。他要确定大医精诚最新版的内容,这是将解剖技术,手法,都要一一披露。
    从此,在这上面。再也没有一丝隐瞒,所有外科医术的研究,都成为阳光下的研究,顺便也要推进一下薛老的造神工程。
    是的,将薛老的地位推到极高,才能压制住,其他很多的杂音。
    这些事情,周梦臣不去盯着,不去看着。他都不放心。担心浪费他好不容易才赢得的战果。
    第二日一早,周梦臣就匆匆去京,去了中官村。将剩下的事情一一完成。并拟定最新一伴大医精诚的稿子。
    而在这个时候,有些人进京了。
    杨宏量看着北京城门,几乎要流下泪来。
    这一走就是好几年了。当初离开京师的时候,杨宏量还有几分稚嫩,但是而今南方数年历练,让杨宏量已经真正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了。
    看上去,杨宏量在外面,不过是从事一些测量工作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这年头很多地方,土匪官贼,诠释了什么叫做天高皇帝远。杨宏量经历过被人偷东西,拦路抢劫,乃至于被下面的小吏敲诈。
    这些还是小事。毕竟他们有一身官皮,很多人不敢做的太过分。
    但是南方各种疾病,对于这些北方人可是一视同仁的。他们南下的时候,有十几人。回来的时候,却多了五个骨灰盒。有的是摔了一脚,然后伤势就再也没有好,最后病死的。有的是得了疟疾,一直打摆子,最后熬住死了。有的是一个失足掉进水里,北方的旱鸭子,也就一命呜呼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辛苦。赶路的辛苦,熬夜的辛苦,吃不管南方食物的辛苦,特别是广东的食谱,让这些北方人大吃一惊,他们居然还吃虫子。
    数年来,无数辛苦,怎么不让杨宏量流下泪来。
    北京高大的城墙,是他们无数人梦里的模样,而今梦想终于成真了。
    杨宏量收敛情绪,来到一辆马车前,说道:“吴先生,我们到了京师。就要回钦天监复命,吴先生要去什么地方,我打发人去送。”
    吴廷翰撩起车帘,说道:“谢过杨大人了。我老头子自有去处,也谢过杨大人一路护持了。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相见的。”
    吴廷翰作为前官员,还是有人脉的。知道在外赶路最好是找一支官府的人马一切走,会避免很多麻烦。于是吴廷翰先乘船到了扬州,正好遇见杨宏量。其实以吴廷翰的人脉,未必非与杨宏量一路通行,不过一听杨宏量乃是周梦臣的弟子。自然选了杨宏量。
    杨宏量对与吴廷翰也很是佩服。一路上吴廷翰向杨宏量请教星象历算之学,称得上不耻下问了。而杨宏量也向吴廷翰请教儒学经义,吴廷翰毫无保留传授给杨宏量。让杨宏量受益匪浅。
    杨宏量不知道他将来与吴廷翰的渊源,此刻归心似箭,也不多说。只是行了一礼,说道:“就此别过,先生保重。”


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逢
    杨宏量先回到了钦天监。见了父亲。父子之间,一番热泪盈眶,自然不用多说。
    叙过别情之后,杨监正看得沉稳了很多的的儿子。说道:“好,好。好,我这些日子,只等你了。只要你回来了。这一件事情,也算是圆满了。”
    杨宏量并不是最先回来的一支队伍。
    从此地理位置上来说,北京不是大明的中心所在,到各地的路程各有不同。有很多测量的队伍,根本不用好几年,甚至一年都不到,就能回来了。杨宏量之所以来的最晚,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上最远。在海南岛最难端待了大半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杨宏量还承担测绘南半球一些星座的使命。毕竟,很多南半球的星座,在北方根本看不见,都是沉在地平线以下的。
    虽然海南未必是最好的测绘地。但是已经是大明境内所能找到最好的地方了。
    所以杨宏量的任务比寻常队伍要重了很多。
    这也造成而今的情况,杨宏量从南方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所有测绘队伍之中最后一支了。
    杨宏量说道:“父亲,我听说老师已经不在钦天监之中?”
    杨监正脸色有一丝丝为难的神色,说道:“我儿,你这位师傅太过大胆了,我不知道你继续跟着他是福是祸?”
    杨宏量大吃一惊,他毕竟在外面听见的不过是一些传而已。具体内情,并不是太了解。
    杨监正叹息一声,将这一两年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最后说道:“我原本以为周梦臣,不过是未来的钦天监正而已。毕竟他天文历算方面的确厉害。只是朝廷惯例,他的子嗣也不可能直接继承钦天监正。你是他的弟子。能在他之后,担任钦天监正。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能中进士,算是跳出了我们这个小池塘。只是更想不到的事情,他居然敢参与进去内阁之争。我就看不清楚他了。”
    “说实话,我这一辈子对你也没有什么期望。无非是能保住我杨家在钦天监的位置,后世子孙,能列位钦天监正。也就不错了。而今,你在钦天监年轻一辈之中,也算数一数二,有我在,这钦天监正,定然有你一任。”
    “而且你与你师傅,牵扯太深,可不是好事。毕竟这些人兴起来,可能天下无人能匹敌,但是败下来的时候,比夏好不到什么去。哪里有我们家世代传家,雷官不断好。”
    杨监正这一番话,的确是真心实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老了,就求稳。
    以大明现代的制度,只要钦天监这个部门不撤销。杨家就一直有官做,即便官不大,但是子孙后代,不至于沉沦下僚。比当时很多大官都好。但是他们后死子孙,可未必好多少。
    杨廷和子孙,夏子孙,严嵩子孙,乃至张居正子孙。比这些钦天监家族后代,恐怕是大有不足之处的。
    只是,他这一番话,不会为杨宏量所接受。
    而今的杨宏量已经不是当初听话的小孩子了。经历过外面的风雨,杨宏量已经有自己的主见。
    杨宏量说道:“父亲现在想这个问题,不是已经迟了。师徒弟子,又如何能隔得开?而且父亲不能深入研究老师的学问,就不知道老师学问之精深,已经到了什么地步,简直经纬天地,序列五星,重置日月,改换人间。朝闻道,夕可死矣。”
    “只要能得老师之万一,孩儿死而无憾,况且区区牵连。”
    有些东西,只有深入其中的东西,才能了解其中震撼。
    经纬天地,建立起天上与地上的坐标体系。天球体系,在古代之中,已经有了。而今要创造的经纬体系,更是将每一个地理方位。都有一个数字坐标。序列五星,自然是对五星轨道的测定。重置日月,并不是将日月重置了。而今将日月的概念重新更新。这一切切,最后导致,在天文人的眼中,在周梦臣之前的天地,与周梦臣之后的天地,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而杨宏量就是被震撼的五体投地。
    其实,虽然周梦臣在钦天监大发神威。但是杨宏量对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师傅,其实并不是那么信服。而这一出去两三年,杨宏量虽然在忙与测定。但说实话,剩余时间还是比较多的。
    他手中有周梦臣给的公式,也有自己刚刚亲手测绘出来的数据。自然忍不住先算一下。
    而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全对。
    甚至有一些地方错了。他细细检查一遍就知道,要么是下面人测绘的时候,遇见了各种问题,给的数据不对。要么就是他计算的时候出了大大小小的错误。即便有一些出入,也是可以归为误差级别的。
    这让杨宏量这个弟子,从内心深处,对周梦臣心悦诚服。已经晋升到了狂信徒的级别了。
    杨监正听了杨宏量的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年纪大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了不少。但并不是不能了解周梦臣的伟大。但是他更明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世界的残酷,这个世界从来不是,谁的学问高,算术好,谁就有好的下场的。
    杨监正对周梦臣而今的行为,存着深深的担心,这才是他一点点疏远周梦臣的原因。
    杨宏量忽然起身,向杨监正行礼之后,就要向外面走。
    杨监正立即问道:“你要去哪里?”
    杨宏量说道:“此次回京,不管怎么都要拜见一下老师。”
    杨监正见状,叹息一声,说道:“儿大不由爹,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吧,记住回家吃饭,你娘为你准备了一桌子菜。莫辜负了他一番辛苦。”
    杨宏量说道:“孩儿明白。”
    杨宏量随即大步离开了家了。
    周梦臣正在家里向殷正茂交代军器监的很多详细事务。
    毕竟,周梦臣到兵部之后,即便有殷正茂在军器监之中,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忙军器监的事情。所以他要将他对军器监整个思路,给殷正茂详细说明。
    周梦臣说道:“今后,民用军用都不能放松,即便而今兵部将所有订单都取消。还压制九边都不许从军器监订货。但是九边不会平静的。即便我们愿意,鞑子也不会愿意的,一旦打起来,九边可不会那么听话的。”
    “所以,对军用的研究不能停。但是而今我们的困境,也要突破,再没有新业务,下面的工匠就吃不上饭了,这是万万不能的。”
    周梦臣对军器监的改革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户部原本每年四万两的拨款没有了。一旦军器监停止生产。很快就出现资金短缺。毕竟要养活这么多的工匠,每月最少有一两万的固定开支。
    殷正茂说道:“我知道,我们需要民用来过渡。只是生产什么?或者说卖给谁?”
    周梦臣说道:“我个人觉得,我们不要直接卖给百姓,而是让其他人来卖。我选中了这几样东西,轴承,软钢。”
    殷正茂一听就明白,说道:“这不是造车用的吗?”
    周梦臣说道:“正是。我打听过了。边军已经有很多来问我们的战车了。甚至有一些战车在北京城中招摇过市。实在是…………………”
    周梦臣在战车上用了不少新技术。虽然不是最新的技术。但是让马车的舒适度大大提升。也让很多明目张胆的将战车改造一番,成为他们远程赶路所用的马车,反正复套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