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此刻,这顶头盔正中间有一出深深的凹陷。似乎被什么重兵器砸了下去,应该是铁鞭,铁锏这样的重兵器。不过想来鞑子用的不多,更有可能是狼牙棒,或者是连枷等蒙古人常用的重兵器。
    周尚文看着头盔里面的血。就知道,人挨了这一下。是绝对活不下来的。
    他多少年来,见过了不知道多少生死。从来是面不改色。但是此刻他身子微微一晃,觉得腿上发软,咬着牙才能站稳的。
    他膝下三子。每一个从小都教他们弓马骑射,教他们上阵杀敌。盖因这是将门的宿命。周尚文祖上就是卫所中级军官,多少年来,都是在军中作战,不管是祖上是跟着太祖成祖,还是而今他跟着今上。
    他觉得他自己的儿子一定也是一样的。
    此刻他忽然有一种后悔的感觉。心中暗道:“或许我当初就应该让他去读书,去考进士。成与不成没有关系。我家还养不起几个穷措大吗?”
    “二哥。”周君佐跪倒在地,大声痛哭。
    周尚文忽然将自己的情绪从软弱之中拔了出来。他身上父亲的角色迅速退却,剩下的只有铁血统帅。他知道他这个时候不能用一丝的软弱。他抬起一脚,踹在周君佐身上。将周君佐踹到一边。喝骂道:“哭什么哭?你没有去看,祠堂牌位吗?我周家祖上有多少人就是这样死的,哭有什么用?男儿流血不流泪,收起你的猫尿,抓紧你的刀,报仇,靠你的刀,不是你的泪。”
    只是周君佐的眼里,又怎么能说收就收的。
    周尚文握紧头盔,说道:“死的好。男子汉大丈夫,岂能死于床榻,对于我们武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死法。”随即周尚文又将赵达拉了起来,说道:“起来,这又怎么是你的错的。我的儿子就是儿子,别的将士就没有父母了吗?”
    “
    他们能死,我儿子又怎么不能死啊?”
    即便如此,周尚文说着说着,眼泪忍不住红了。毕竟从一个小小的肉团子,一点点养成而今纵横杀场的大好男儿,用了周尚文大半生。他也没有另外一个大半生了。
    赵达依然有些惭愧,说道:“将军。”
    周尚文说道:“不用说了。你今日为全军之先,催敌锋于正锐,乃是此战首功,诸位。今日鞑子是我数倍。而我军依然破军于此,证明什么?证明鞑子不过尔尔,所谓鞑子马军厉害,不过是仗着马多而已,我大明铁骑才是天下无敌。”
    “今日能败他们一次,就能败他们一百次,鞑子手下败将,何足勇!”
    听了周尚文的话,一众将领这才振作精神。


第四章 援军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谁都知道,今日一战,大同军伤了元气了。
    不是一般伤元气,而是大伤元气。
    综合来说,鞑子死伤在大同军之上,但问题是,大同军才多少人了?鞑子有多少人?鞑子伤亡万余,还有数万生力军。但是大同军伤亡万余,可是折算了三分之一的战力。
    而今鞑子不用担心,其他方面的威胁。俺答咬定了,哪怕是伤亡惨重,也要拿下周尚文。
    现在的局面,与当初截然相反。反而是鞑子敢损失。周尚文不敢损失,要保存实力了。
    一番鼓舞人心的演讲之后,周尚文将周君佐与马芳叫进房间之中。
    周尚文抚摸着已经破碎的头盔,递给了周君佐说道:“你哥哥的后事,就交给你办了,就在左近立一个衣冠冢,标下记号,不要立碑,等这一战过去了再说吧。”
    周君佐的眼泪又流了下来,抽泣的说道:“是。”
    周君佐抱着头盔走了之后。
    周尚文身子微微一晃,马芳立即搀扶住,说道:“将军。”
    周尚文此刻才露出几分倦容,说道:“真老了。”周尚文而今七十出头了,这样的年纪,跟随大军行军,即便不上阵搏杀,对周尚文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更不要说,一日之内,连丧二子,这种锥心之痛。岂是外人能够感受的。
    周尚文整个人就好像被掏空了。
    这还是周尚文坚定的意志,让他坚持住。换成寻常人一下子就倒了。
    马芳说道:“将军,是不是派三公子去向翁总督求援?”
    马芳所部是大同军唯一的生力军,预备队。他虽然没有参战,但是全程观战,今日之战,在马芳看来,根本不能说是一场胜仗。而今的情况也很明了了。如此情况下,大军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的。
    所以胜负之数,就在援军上面。
    有援军,鞑子或许会转变心思。没有援军,今日这个小小的曹家庄,很可能是三万大军的死地。
    派三公子,也就是周君佐去求援。也是照顾周尚文的心思。
    周尚文已经死了两个儿子,最后一个儿子,却不能再死了。不管战
    局如何,周君佐在翁万达那边,个人的安全应该没有问题的。
    周尚文摇摇头说道:“翁万达是一个明白人。他自己会权衡轻重。如果他觉得有必要,援军很快就到了,如果他觉得没有必要,即便熬死了也不会用援军。谁去求援都一个样。而且我还是刚刚的话,别人家能死儿子,我周家也能死。我上阵以来,从来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儿子们也是,好在我还是有孙子,周家绝不了血脉。对得起祖宗,也就行了。”
    “我留你下来,是因为你胆魄过人,有粗中有细,心思缜密,是一个将才,大军之中,可托大事的人,也唯有你了。”
    “今日之战,不过是一个开胃菜,俺答是非要我的老命不可了。后面的战事还有更艰苦。我留你下来,是存了万一的准备。我的身体不如从前,战场之上又是刀兵无眼,我见过太多人死了,战场上百十个人近不了身的猛将,被一根流矢要了命。”
    “我不忌讳说死,一旦我有一个万一,你就秘不发丧,持我将印。主持大局。我会让小三帮你的。”
    马芳感激无比,说道:“将军,我何德何能,军中比我资历高有威望的人多的是?”
    周尚文说道:“我说是你,就是你了。”他微微一顿,说道:“而今的局面该怎么办?”
    马芳说道:“将军不是早有计较,当道扎营,以曹家庄为中心,布置营地封锁官道。我唯一担心的,我们只带了十日的干粮,担心鞑子久攻不下,围困我们”
    周尚文说道:“十日就够了。再安排人杀一批马,大概能支撑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到时候如果援兵再不到,也就不用等了,我留此断后,你带精锐突围便是了。”
    “总要给大同镇留下种子吧。”
    马芳心中一冷。说道:“翁大人”
    周尚文闭上眼睛,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不想再说话。或者他也不知道翁万达会怎么办。
    于是,曹家庄第二日,就变成了攻防战。
    不得不说大明士卒都是比较善守的,即便是非常简陋的营地。被收拾了一下,挖了一些陷马坑与壕沟,让骑兵不能直接冲过去,立即成为鞑子不可逾越的坚固堡垒。
    在很多印象里,觉
    得鞑子都是人高马大,其实不然,鞑子身高比汉人要低一个头。而且因为骑马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罗圈腿。这种身高与体型的劣势,在面对面搏杀的时候,表现无疑。
    更何况,在蒙古人是有骑兵传统的。但是在汉人这里却是有步兵传统的。就整个大明时期来看,大同都是边地。大同男丁都通搏杀之道。更何况周尚文选出来的士卒,都是大同本地优中选优。几乎每一个都是从小练习拳脚刀术。再加上军中结阵而战,让鞑子没有脾气。
    如果骑兵作战,明军骑兵的战斗力仅仅是比鞑子高一点。但是步战可就不一样了。
    与鞑子大部队都是骑兵不一样,明军骑兵是优中选优,一般来说,明军骑兵的饷银要比步卒高一大节,大部分骑兵就是下马了,也能将步卒打翻。所以步战的话,明军几乎是压着鞑子打。
    这也是鞑子几步从来不与明军步战的原因。
    他们也不傻子。
    此刻也是一样。
    俺答很快调整了部属,将白莲教的人马放在最前面。
    说起来有些悲哀。白莲教人马之中乃是清一色的汉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大同人。更不要说,他们在板升都分了土地。虽然在装备上或许比周尚文打造的精锐差一点。
    但是在战斗意志上,并不是很弱的。
    于是,曹家庄之战,就变成了大同人内战。
    本来是同乡,都都想致对方与死地。
    俺答爱惜鞑子的性命,不会爱惜白莲教徒的性命,更是大队骑兵列阵在后督战。让这一场搏杀更加残酷。
    一连鏖战三日。寸步不能进。
    而这个时候,下面来报,东面有大队人马而来。俺答登高一望,却见烟尘滚滚,首尾相接,前骑后步,其中有多战车,看上不下十万之数。俺答顿时皱起了眉头。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三日鏖战,白莲教徒各军几乎全部被打残了。但是明军那边也不好受。
    再给俺答数日,俺答就能将大同军整体上消灭了。否则今日留下万余人的种子,增添一下大同本地的壮丁,稍稍训练一二,不出两年,就又是一支劲旅。再有这样逼周尚文自蹈死地的情况,可不好找了。
    毕竟大明九边也不会一直很疲
    软。
    只是看宣府军风尘滚滚不下十万,也让俺答有些心惊。
    他第一个心惊。那就是宣府军有这么多人吗?第二个心惊,那就是要在曹家庄与明军宣大主力决战吗?第三个心惊,那就是大明到底有多少人马,西北主力废了。大同主力残了,宣府还有十万精锐?
    俺答爱惜本钱的心思又生出来了。他不能不爱惜自己的本钱。他只有这些家底,他打空十万之众,可没有另外一个十万之众。与周尚文打,是三倍于敌,即便周尚文反咬一口,俺答也能接受。但是而今,决一死战,胜负之数,可就不好说了。
    胜了自然好,但是败了,俺答本钱薄,败不起。
    该怎么办?


第五章 避实就虚
    俺答问道:“萧兄,而今该如何是好?”
    俺答对白莲教主是既用且防,用是不得不用。让蒙古人临阵冲杀,乃至于战场之上临阵决断,还是有一些人才的。但是让蒙古人从更高的层面看问题,这种关于战略决策的问题,几乎没有几个蒙古人能给俺答建议。
    白莲教主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而今下马与明军血战的部属,全部是出自板升,也就是他的嫡系部下。他早就不想让这些性命毫无意义的牺牲在这里了。但是他又身处嫌疑之地,他太清楚俺答对白莲教一惯的态度,既用且防。
    他主动开口,反而不好。最好等俺答开口。
    这不,等俺答一开口,白莲教将胸中酝酿许久的备案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说道:“大汗,此战打到这个时候,已经很明显了,今日除不掉周尚文了。宣大合兵,我军与之战,胜负难分。但是折损必重。与其这样,不如避实就虚。”
    俺答说道:“避实就虚?”
    白莲教主微微捻须,说道:“正是。观宣府之兵,估计步骑十万有余,按之前的情报,这里面未必没有虚虚实实的成分。只是他再怎么虚张声势。宣府,大同两镇的主力,就在眼前了。”
    “而宣大之军,步骑皆有,当避开明军主力,直扑北京内三关。一旦有一处突破,则北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