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就好像吃饱的野兽,攻击欲望就会降低。
再有就是这一次出战的时机不对,发生在春季。马匹并没有养膘,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有很多战马硬生生跑死了。而且似乎已经到了临界点。再如此下去,战马死亡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俺答很清楚。他已经打不下去了。
曹家庄一战,已经让蒙古各部损失非小。之后从大同道宣府,一路劫掠。虽然这些地方在大明也算是穷地方,但是对于蒙古人来说,抢一口铁锅都是赚的。蒙古各部一路祸害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已然吃饱了。
再加上战马的原因。俺答已经知道,是该退兵的时候了。
不过,就到北京门口了。就此退走。俺答也不甘心。
形势发展到这个地步,俺答已经是非常惊喜了。他甚至不知道他下半生,还没有这样完美的时机,让他再次兵临北京外围防线,不攻一攻,不打一打,终究是不甘心的。
“轰。轰,轰。”几声炮响。却不是明军城头开炮,而是下面的白莲教发炮轰击城头。
俺答有些惊讶说道:“居然还有炮?”
第十六章 谁的炮?
萧教主轻轻一笑说道:“不就是火药吗?谁不会用。不得不说,北京军器监造的炮就是好用,还轻便。几个人就能抬到城下,直接轰击城头。这是我准备的杀手锏。”
“这两日我也观察了永宁关上的情况,可以说是武备不修,人员不足。估计军器监的炮都没有多少,之前那些永乐景泰年间的老家伙们,该炸膛的炸膛,该废掉的废掉。而今看我们的火炮如何了。”
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他军器监生产的火炮,成为轰击大明城头的武器,更没有想到的是,而永宁关头居然没有军器监产的火炮。
鞑子这里为什么有如此数量批次的明军武器,这个问题周梦臣一时间想不明白的。但是永宁关头为什么没有军器监的火炮,是很容易想明白的。
很简单,首先是军器监生产的少。
虽然周梦臣改良的生产工艺,实现了火炮大批量生产的技术。但是他满打满算,开足马力生产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夏言下台之后,各种生产都被限制了。这一段时间,军器监总共生产了近两万门火炮。其中一万门以上都在西北。剩下的由宣大京营浙江几处分了。蓟州镇本来就排在后面。而且永宁关在蓟州镇的序列之中,也不排在前面的。
故而没有分到却是很正常的。
两次大规模增加蓟州镇的火炮,第一次是在创立蓟州镇的时候,第二次是土木堡之后,大规模增加边防的时候,也就是景泰年间,之后不能说没有加固。但是规模都不大。
当然了,永宁关上的火炮并不是都是永乐景泰的老古董,但是数量相当不少。
鞑子用军器监炮轰击永宁关的声音传的很远。
在几十里外,周梦臣忽然竖起了耳朵。一挥手让下面的人都停止动静,好一阵子才说道:“是我们的炮。”
几个工匠细细听了,说道:“大人说的没错,是我们的炮,少说有三十多门,有这些炮在,永宁关一时半会儿出不了什么事情。”
毕竟是他们生产出来的。而且试炮环节更是没有少听,对于这种炮声再熟悉不过了。
周梦臣听了,也有几分宽慰。
他的计划失败了。
他本意是从北京到永宁关,一天一夜赶到。但是他在傍晚时分就到了燕山脚下,距离永宁关四十里的地方。问题是剩下的路都是山路了。周梦臣本来想连夜赶路,但是这个时代的照明设施下,赶着马车走不大熟悉的山路,这简直与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周梦臣只能无奈,在安营扎寨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也就是现在。周梦臣放弃马匹,用马匹拉车。自己步行跟着大队人马一起走山路。
说实话,这山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并不险峻。比起后世悬崖上的挂壁公路之类的山路,根本不算什么?唯一的问题是路不大好,但是越野汽车也能一个油门上去。
但问题就在于这里。
那是以汽车的标准来看。
而今用的畜力。
无休无止的上坡路。马儿都不堪重负了。
如果说,昨天从北京到了燕山脚下,大部分人要么骑马,要么是坐在马车边上,不用怎么走路。而今不得不将所有马匹都让出来拉车,所有车夫民夫,乃至士卒都要下来推车。
日出之后,这才走了两三个时辰,就累的不行了。
“周兄,如此一来,我们是不是能喘口气?”李儒说道。
所有累的不行的人之中,李儒是最累的。
毕竟他可真是娇生惯养长大。哪里吃过这样的苦。他本来是骑马的。接过周梦臣都以身作则,放弃马儿,自己去推车。下面的人那一个不敢照办。别人还能受得了,李儒是第一个受不了的。
他已经说话都大喘气了。似乎连说话都是负担了。
周梦臣也累,不过他内心之中却有几分焦虑。他细细想来那个声音好像不对。只是有些太远了。周梦臣能听见炮声就不错了,其他的就听不出来了。
周梦臣也想停下来,但是有几分不放心,忽然问道:“戚继光你是怎么认为的?”
戚继光打仗怎么样,周梦臣而今还只能从历史上去了解。但是戚继光为人处世如何,周梦臣已经很了解了。
怪不得,戚龙俞虎两将齐名,一个步步高升,差一点封爵。一个贬再贬,到死下场都不能说大好。性格上就能看出来。昨日才与戚继光定下师徒名分,戚继光就真的将弟子的礼节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以说戚继光而今的表现,就是那种老师最喜欢的乖孩子。
周梦臣对戚继光这三个字,从来是高看一眼的。就这样戚继光进入这一支军队的决策层。遇见事情之后,周梦臣有意无意的询问一下戚继光的意见。对于周梦臣来说,这是他心里没有底,想拉军神的意见壮壮胆。而在戚继光看来,是老师的栽培。
戚继光毕恭毕敬的说道:“老师,以弟子之见。我们不应该停下来休息,反而应该更快的到永宁关。因为觉得这炮声越多,永宁关的火药用量就越大,弟子是从下面上来的,我不知道九边如何,但是我确定一点,登州卫火药库存,是高强度打上好几天的。”
周梦臣一听愣住了。心中暗道:“不愧是戚继光。”地方上火药库存有多少,周梦臣也不知道,兵部是有账册的,但是不能查。估计一查就火药库爆炸。但是戚继光是从登州卫来的,又是世袭指挥佥事。人脉关系在这里。有一些事情还是知道的。
或许九边比登州卫那边好一点。但是周梦臣估计是好不到什么地方去的。
而今火炮声密集,很有可能是城防全部靠火炮撑着。
一旦火药用完,那可是大事了。
周梦臣说道:“你说的对,但是怎么才能将走得更快。下面人都太累了。”
如周梦臣昨天晚上仅仅眯了一个时辰上下。三天之内,就睡了这么一小会儿,其他人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有些人走路就好像踩棉花一样。毕竟赶路也是一件体力活。
戚继光说道:“现在永宁关最缺的是火药,以弟子之见,将其他辎重放在一边,留人看守。将其他人马聚集起来,先拉两百车火药,这样速度就快多了。说不定一两个时辰之内,就能到永宁关。”
周梦臣说道:“就这样办。”
在前面找了一片开阔地,将大量马车停在这里,将所有的驮马都来拉两百车火药。一时间之前两匹马拉的车,而今有了八匹马。一匹马拉的车,而今有四匹马。虽然对于车夫来说,这忽然多出来的马有些麻烦。但是大大增加了速度。
在坡度比较缓慢的地方,人们也能坐在车边上。稍稍休息一下,等坡度陡峭了,所有人下来推车。或者清理障碍。
如此一来速度就快了很多。
忽然翻越一座山,远远的看见了对面的永宁关。虽然已经看见了,但是山路蜿蜒,还要绕过十一二里才能到永宁关。只是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说道:“永宁关头的烽火不大对劲啊?”
周梦臣抬头一看,只见永宁关头的烽火都连成一片了。
前文说过,烽火数量多少表示敌人有多少。当然了,不同语境之下,也有不同的分析,在周梦臣看来,这样几乎连成片的烽火,其实再说一件事情,那就是:“事急。”
此刻周梦臣忽然想起什么不对劲了,声音的方向不对。永宁关轰击鞑子是向北轰击,而鞑子轰击永宁关是向南轰击。这方向不同,导致声音也有细微的差别。一般人很难区分的。
第十七章 上城
永宁关上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永宁关额兵三千。
整个防守横面,也不过两三里而已,这两三里的距离将山口封堵住了。其他方向的城墙,就是依靠山势,虽然城墙不高,但是山势很高,谈不上飞鸟难越,但是大队军队展开是绝对成问题的。
如果永宁关真有额兵三千。在这样的情况下。纵然敌军有百万之众,按照兵部账目上的储备物资,坚守十天以上,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就在这里。
大明所有的账目。下面人知道在糊弄上面人,上面人也知道下面人在糊弄他。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吗?问题是,鞑子太野蛮了。不懂这一套聪明人的玩法。
他们不了解其中精妙之处,反而实打实的的调查了一些永宁关的人员。觉得能打。
因为永宁关上其他事情不好查。但是永宁关上的人员,却是好调查的。大概一千多人到一千二百多人上下。
而且就人员来说,也是多年没有打仗了。都是太平兵。
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打?
不过两日下来,鞑子已经横扫了永宁关外面的所有障碍。
守城之道,从来不是呆守城池。城池外面的攻防也是很重要的。真正有能力的守将都不会呆守,比如北京保卫战的时候,于谦就是背城而战。列阵与瓦剌交锋。因为背后有城池,大军不用担心后侧,再加上城上督战,退无可退。
一番血战之后,才有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但是永宁关人手不够,再加上不懂这些道理。这才让俺答从容的摆平了永宁关外围的所有防御,大军直抵城下,才有而今的猛攻。
不得不说,永宁关能守到这里,实在是成祖保佑了。
无他,这关卡是成祖时代挑选的地方,后面历代有所加固。选得地方很险要。夯土建筑虽然不好看,但大体上还是比较坚固的。所以永宁关能守到这里。不是永宁关将士有多勇猛。而是永宁关卡足够坚固。
而今却不行了。
其实真要说起来,军器监生产的火炮,以轻便为主,根本轰不动城墙。但是实在是城头将士,各种作战技能可谓堪忧之极。他们估计一辈子都没有打过仗,而且即便打过仗,明军也没有打过敌人的炮比我们的炮还多的情况。
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打。
只是死命地对轰。
可惜,他们仅有的老爷炮实在太老了,老到什么地步,下雨之后,可以从炮膛的空洞之中,舀出来一碗水。不知道铸造的时候,本身就有缺陷。还是多年风化生锈了。
可见,并不是所有火炮在一两百年之后,还能发挥余热。
对轰下来的结果很明显,被对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