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梦臣立即说道:“多谢大人。”
    翁万达说道:“周老将军在什么地方?”
    周梦臣微微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周尚文之所以密不发丧,其实他怀疑,大明朝廷之中有鞑子的眼线,为数还不少的。周梦臣也相信这一点。原因无他。不这样不能解释鞑子手中那些火炮。周梦臣唯一可惜的是,没有留下来一门,否则通过编号,就能知道,是发到什么地方的。好有的放矢的查。
    至于眼前的翁万达是不是鞑子眼线或者是奸细。自然绝对不是的。
    虽然翁万达这一次应对,有很多失分的地方,他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更不要说,如果他真是鞑子的人,举宣大而降,不比什么都利落。但是翁万达身边有没有鞑子的眼线,这一点,周梦臣却不好判断了。
    翁万达感觉有些不妙,说道:“怎么?出了什么事情。”
    忽然外面传来消息,却是马芳带人回来了。
    周梦臣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大人,请跟我来。”
    来到衙门后面一个房间之内,停着一口棺材。周君佐一身孝衣,孤零零的守孝。
    这一段时间之内,都在清理之前的尸体,周梦臣暗中找来一口棺材。也不是一件难事。
    翁万达一见棺材上“大明故大同总兵左都督先考周公讳尚文之灵位。”简直如同晴天霹雳。一瞬间浑身一震。几乎要瘫软在地。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北京距离宣大这才几里路了,甚至居庸关内外有很多儿女亲家。事实真相是很难隐瞒的住的。
    这也是为什么翁万达直想将事情说的好听一点,而没有想过讳败为胜。他需要周尚文这位天下知名的老将来背书。而且万万没有想到,周尚文居然不在了。
    翁万达一方面担心这个残局不好收拾,二来也担心将来的局面。
    没有了周尚文,鞑子再次南下,谁能持坚披锐,催敌锋于正锐。谁能从开始到结束都纠缠着鞑子,让鞑子不至于有大害。更是除却周尚文,谁敢与优势的鞑子野战?
    好一阵子,翁万达这才收拾心情,给周尚文上香,心中默默祷告道:“老周,我看不惯你一辈子了。只是没有想到,你会这样不在了。死的好啊。死的好。你死于这个时候,不管怎么说,我都会给你争取死后哀荣。只是你这一去,九边崩坏就在眼前。不知道将来我死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又能有你几分哀荣啊?”
    翁万达一时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甚至有一种想要回乡的感觉。
    他只觉宣大总督,乃至兵部尚书今后一两年之内,都是一个十分凶险的位置。说不定,会要人性命。而且不仅仅要人命,还是身败名裂的那一种。
    只是让他放弃他奋斗了一辈子的事业,他又舍不得。
    一时间有些纠结。
    不管怎么说,他都要立即回京,去处置善后了。


第三十三章 回京
    决定战士胜负的地方是战场,而决定官员成败的战场是京师。
    边关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场中场休息。但是决定关于这一场战事的成败关键却在京师。
    翁万达不敢怠慢。甚至将战事扫尾的一些工作都交代给其他人处置,自己匆匆回京。甚至还在周梦臣之前。
    翁万达回京之后,先到宫门报名求见。
    这就是外官入京的惯例。要让皇帝知道。
    但是在嘉靖朝这已经成为虚文了。原因很简单。在别的皇帝任内,或许会将外臣叫过来,见上一面,询问一下外面的情况如何。但是在嘉靖朝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
    从入京到出京之间,能见上皇帝一面,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翁万达也是一样的。
    在宫门留下名字之后。才是他来京师的正事。
    还不等他离开宫门,就有一个一身锦衣的仆人说道:“翁大人。我家老爷有请。”
    这个仆役带着几分趾高气昂,虽然口中说着大人,但是看他的眼神总是斜里看人,似乎长在脑门上一样。、
    翁万达小心翼翼的问道:“你家大人是?”
    这个仆役说道:“我家大人就是当朝首辅。”
    翁万达说道:“严公?”
    这个仆役说道:“正是。”
    翁万达嘴里有几分苦涩。
    其实翁万达这一次来京,就是要见严嵩。盖因,而今他是生死荣辱,就在严嵩一念之间了。这与他打得仗怎么样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朝廷公正的来评判的话,翁万达这一次自然是有失水准的。但是也是事出有因。
    大明大部分文官其实都不会打仗的。会打仗的人仅仅是少数的。大多数文帅所谓的胜利,其实就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将鞑子赶走便是了。这种战事,只要事前布置得当。战时沉得住起,不瞎指挥,大部分文官都能做到。
    但是一旦没有绝对兵力优势,甚至处于兵力劣势,面对动态的战场,很多所谓的文帅都要抓瞎。
    当然了,不是没有文官比武将还能打的,以文官封爵的三王,王骥,王越,王阳明。以及卢象升,孙传庭这样赫赫有名的统帅。但是出名的都是少数。大部分文官都不行。即便是刘天和黑水大捷,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刘天和与周尚文将相和,刘天和敢于放权。能让周尚文百分百的发挥能力。
    不过领导能力也算是主将能力的一种。不过大部分文官看不起武将,以为武将粗鄙。觉得自己胜他们百倍。但是真打起来,进退失据,狼狈不堪,反而说下面武将不肯用命。
    翁万达虽然历任边臣十几年,但却不出这样范围。
    只是他之前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局面。鞑子实力居然比官军还强,他能维持住局面不大崩,已经是他的能力极限了。
    公正的评判,翁万达最多罢官去职,罪不至死。
    只是朝廷评判如何,很多时候都在严嵩的笔尖。
    此刻可不是严嵩要他生他生,要他死他死吗?
    翁万达从广西起家,一直是边臣。与朝廷各大员走的都不是太近的。即便是夏言也是一样的。所以严嵩上位之后,一直在拉拢严嵩。却是严嵩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夏言在的时候,夏言控制九边大多数将领。整个九边的战略思想都是控制在夏言手中的。
    而严嵩上位之后,作为首辅,对大明最重要的军事方面,岂能不加以控制。只是严嵩不大懂行军打仗。当然了,夏言也不懂,这个时候看得就是首辅识人的眼光了。
    夏言挑中的曾铣。严嵩挑中的是翁万达。看翁万达的履历,从广西起家。从安南之征,这一战虽然没有打成,最后因此被时人认为有用兵之能,后来历任西北,当过陕西巡抚,后来一步步到了宣大总督,可以说天下边臣之首了。
    大明不是大清,只有三边总督,两广总督,宣大总督,河道总督几个,其余都是不怎么常设的总督。
    虽然比朝中的尚书们稍稍低一点,但也勉强能称之为文官大佬了。是有自己的选择权的。
    严嵩对曾铣的手段,可让很多边臣都兔死狐悲。
    翁万达也是一样。
    这才一直在暗中拉拉扯扯的。翁万达不想彻底上严嵩的船。却又不想得罪严嵩。否则严嵩一开始就想让他当兵部尚书,他拖拖拉拉这么长时候还没有卸任宣大总督。固然是宣大总督作为大明最重要的边臣。责任重大,事务繁多。但未必不是翁万达内心之中,其实并不是很情愿的。、
    升官未必是好事。
    只是此刻,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只能说道:“请带路。”
    在严府严嵩满脸堆笑的站在滴水檐下,见翁万达过来,连忙上前几步,笑道:“我候翁兄数月,翁兄终于来了。让我好等啊。”
    翁万达连忙说道:“严公,这是翁某的错,翁某的错。”
    严嵩一手抓住翁万达的手,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说道:“哪里哪里,九边之重半在宣大。宣大为北京门户,没有翁兄在,北京都睡不好觉。翁兄不将宣大的事情处理好了。自然不会来京师上任。”
    这一句话看似亲密无间。
    但是翁万达听的冷汗都出来了。
    严嵩依然面不改色,满脸的笑意就要堆出来了。说道:“不过,翁兄也要知道轻重。宣大之重,却也比不及大司马之重。”
    明代人喜欢用古称,所谓的大司马,就是兵部尚书的古称。
    翁万达只能陪笑道:“这是翁某不识大体,不昧大局。”
    严嵩与翁万达主客落定,严嵩嘴角有一丝胜利的微笑,说道:“如此说来。翁兄已经决定到兵部上任了?”
    翁万达虽然无奈,但也知道,他这一点头,就意味着今后身上严党的标签就擦不掉了。但是思来想去,内心之中有些无奈说道:“严公需要我什么时候上任,我就什么时候上任。只是这一次鞑子入侵。宣大损失惨重。还请大人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严嵩说道:“边疆的苦处我是知道的。年年被乱。是很不容易。百姓不容易,翁兄也不容易,听说周尚文也去了。更不容易。不过,这一次我难,鞑子更难。不管怎么说,是打赢了。总是好的。”
    “打赢了………………”翁万达一时间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虽然翁万达在内心之中给自己找了千万个理由。但是有一点,他无论如何无法否定。那就是这其实是一场败仗。在兵事上,翁万达还是比较务实的。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到了严嵩这里却是这个说法。
    在翁万达缴纳了投名状之后。严嵩给他回礼,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严嵩说道:“是打赢了,鞑子气势汹汹而来,损兵折将而去。顿兵于坚城之下,险死还生,才寻得一条生路,听说俺答都被气病了。”
    翁万达可以说是俺答真正的对手。对俺答各方面的情况最为了解了。他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话,下意思的问道:“这消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严嵩说道:“我也不知道。俺答也不会向朝廷上奏。有些事情,自然是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翁兄,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这一次,你非但无过,反而是有功之臣。”
    严嵩在这一句话说的是相当直白了。直白的让翁万达一时间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露出一个惊愕的神色。


第三十四章 蔽日
    天见可怜。
    翁万达一直在边疆,与鞑子直接交锋。没有见过朝廷这种手段。他明明只是想减轻罪责。这也是人之常情。却不想严嵩居然这样操作。心中有两种情绪,油然而生。
    一种是底线被打破的声音。有一种冲动,让他站起来,厉声斥责严嵩。他怎么可以如此欺君罔上。但是他更清楚一件事情,严嵩可以让他非但无过,反而有功。也能让翁万达有必死之罪。
    所以这种冲动,只能是冲动。
    另外一种,却是一种忍不住的喜悦。
    朝廷的责罚,一直是翁万达内心之中的负担。但是此刻,却扫而空,内心之中虽然有所不安。觉得不对。但是却有一种禁忌的快感。
    只是内心的坎,还是不大好过的。
    严嵩叹息一声,说道:“翁兄,你以为我是欺上瞒下?非也,这是为了大局着想。”
    “大局?”翁万达下意思重复。
    严嵩说道:“对,大局。而今九边形势,你比我了解。不好过啊。”
    翁万达忍不住符合说道:“是啊,俺答一日盛过一日,之前出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