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现实的冷酷却让很多人宁肯不相信,因为不相信还有希望。相信却太残酷了。即便嘉靖心肠很硬,硬到杀大臣如杀鸡,从来不在乎。但是关乎他的心心念念的太子身上,却是另外一个模样了。
嘉靖下意思回避了问题,说道:“一心报效朕?就是这样报效的,比如去和徐阶勾结?谋求内阁大学士之位?”
这个问题,对于嘉靖来说,就好像刚刚的掀桌子一般,是大失水准的行为。
无他,大臣私下里的合纵连横,勾心斗角。嘉靖从刚刚登基的时候,觉得恐惧且不可思议。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再后来的能娴熟的利用大臣们种种关系相互制衡,就好像是拿住这些大臣的腰眼,让他们老老实实的为他所用。
其实,周梦臣这番操作。嘉靖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凡能在朝廷上有一席之地的大臣,都是这样的。地位低的时候,还能一切依靠嘉靖。做嘉靖的纯臣。等地位高了。关系的人多了。反而与嘉靖有了利益上的冲突。
在外人看来,是嘉靖恩宠从来反复。不会在一个人身上长久停留。但是在嘉靖看来,却是一个个都是忘恩负义。
只是这些事情,不值当放在台面说。一来没有用。即便嘉靖翻出来,处置几个,今后就能杜绝吗?自然不能的。嘉靖可不是崇祯。对于某些无法处置的事情,是不会翻到台面上,比如贪污问题。崇祯时,有官员上奏贪污,求某职必出多少多少钱,崇祯立即要此人交代清楚,谁出多少钱求官?结果,这个官员,只能自认所言失实,主动请辞。
所以,一般嘉靖将某些水底的东西捞出来。定然是有所处置。如果不能处置,或者不是时候,嘉靖自己都会粉饰太平,修修改改,就好像没有这一回事。
今日嘉靖如此,可见已然乱了方寸。
周梦臣可不知道这一点。他一时间有些被吓住了。他在这一件事情,他还是有些心虚的。他城府还不够深。真正城府深的人,即便是被抓奸在床,也能面不改色的说在学英语。
周梦臣可没有这城府了,他一咬牙。心中暗道:“反正,嘉靖已经知道了。那就全部说了便是。大不了老子不当这个官了。这官也憋屈。”
周梦臣一掀前襟,跪下说道:“陛下,神目如电。的确有此事。不过,非臣要与徐阶勾连,实在是严嵩误国误民,朝廷上下,皆不敢言。臣受陛下厚恩,不能不有所作为。”
“哦?”嘉靖冷笑一声,说道:“我们周大人还为国为民了?”
“臣不敢。只是边事日急。不能容忍严嵩胡作非为了。”周梦臣既然觉得说了,那就一抒心意,毫无保留说道:“朝廷兵力,皆在九边。而九边在重,一曰西北,二曰宣大。至于东北诸军等而下之。尚有朵颜三卫,与女真为乱。对于朝廷来说,几乎不可调动。至于京营,而今有东西两厅,额定六万,能战的有几何?臣不知道,陛下也不知道。”
“大明养兵号称三百余万,逃亡三一,老弱三一,能战不过十一之数。”
“即便是三十多万敢战之兵,西北十余万,宣大十余万,剩下的十余万,在东北,西南,乃至京师等地,腹里所有卫所,恐怕连民壮都不如。江山社稷寄予这三十多万军队之中,已经有不敷用之感。”
“但是曾铣案发,西北大军受曾铣牵连,严嵩一党大肆清洗,西北三镇,军心浮动。武力牵制俺答,这才是今日宣大之败的最重要原因。而宣大之军,这一战,大同精华丧尽,宿将之亡,非一二年间能够弥补。”
“九边已经危如累卵。而俺答自从嘉靖二十年以来,招揽白莲开辟板升,达延六万户,皆在俺答麾下,尚有杂胡数万之众,加白莲之众,计二十万有余,然蒙古各部,皆从水草,老弱从征,视若等闲,一旦大举进攻,二十万倾囊而出。非西北,或宣大可以一力承担。周尚文宿将老臣,尚且力不能支。况而今?”
“我朝兵多,列布四方,不可妄动。可以临机调动的军队,数万上下。而蒙古多为骑兵,从不以巢穴为重。有二十万恐怕二十万皆能南下。”
“周老将军临终之际,其念念不忘者,明岁鞑子必南下,倒是宣大恐怕会化为一片灰烬。”
“而严嵩一心蝇营狗苟,从不念边关将士,上下颠倒,令有功者无功,令有过则无罪,令敢战者丧气,再有大战,谁堪寄家国之任,谁愿意为朝廷舍生忘死,此乃国事所以不堪,臣所以不能忍者,必去严嵩而后快之。”
蒙古六万户,这个万户其实不单单是说这能出兵六万骑,而是达延汗中兴蒙古所划分的蒙古部落。这部落的名字,很多人耳熟能详。即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并置为左右两翼。
这个的万户更多是行政单位。当然了,或许达延汗统一蒙古的时候。各部仅仅能出万骑。但是在这么多年后的今天。由俺答汗统治的以察哈尔部为核心的蒙古,各部能出的兵马,应该不只是万骑了。
当然了,俺答不是达延汗。现在的他还没有达延汗的威望,对蒙古各部的控制力道并不是太够的。但是这样增增减减之下,俺答能出兵二十万,绝对不是虚言。
第五十章 危言耸听
“危言耸听。”嘉靖心中暗道。
之所以这样评价,固然有嘉靖而今心思根本没有在边事上,听到周梦臣在隐隐约约指责自己。触发了嘉靖的逆反心理。毕竟嘉靖之骄傲,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即便真的有问题,也不是他的错。
但也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大明到底有多少军队?多少能战之军?
这个问题,看似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问题。是一个能让很多历史学家研究一辈子的问题。
首先,所有人都有共识。包括嘉靖看来,那就是卫所兵不能战。三百多万军队,只是一个虚数。其次,大明是有能战之军的,否则是谁与鞑子纠缠了这多年,难道是空气吗?
但是这能战之军有多少?却谁也说不准了。
军中腐败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不实。大明账面上的军额,只是看看而已。是一个财政拨款的统计数据。根本不靠谱。其次,还有很多编外军队。如将领的家丁。还有临战之时,被征召的民壮百姓,还有民兵衙役。等等。这些不在卫所序列的武装力量。也不在统计之内。
周梦臣自己都要承认。他给出三十多万军队,这是一个估计的数字,不是一个实数。但这也这个数字也不是周梦臣凭空给的。而是周梦臣在兵部接受到了各地第一手资料。
从这一手资料,推断分析出来的。
准确率有多少?周梦臣自己也不好说。
毕竟,审计本来就是一定难度的,在大明做这个工作只会更难。周梦臣又是通过兵部很多档案推断的。更多一些,更少一些,周梦臣都不奇怪。再加上大明军队的数字也是动态的。
很多时候,也都不一样。
只是周梦臣敢给出这个判断,还是有一定的底气的。绝非胡说八道。
但是嘉靖不这样。
嘉靖也是有自己的信心来源的。东厂,锦衣卫,内阁,各衙门。嘉靖想知道什么东西,从来没有不知道的。所以对大明军队的实力,是有自己的判断的。
只是,嘉靖自以为站在大明最顶端,就站得高看得远,也看得清楚。
却不知道,恰恰相反。正因为他是皇帝,给他看的东西,都是经过不知道多少次装饰的。他想要的真相,都是别人想给他看的真相。并不是陆炳有意隐瞒他。而是这种统计行为,从最下面开始就是一个层层欺瞒的事情。
吃空饷是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即便是而今大环境默认了很多将领的行为。但问题是,锦衣卫想办法的摸底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下意思的粉饰。这是他们不知道是锦衣卫来问的情况下。毕竟人对自己做的坏事。都会下意思遮掩一二,不管对于谁。
这种数据本身就不可能完全真实,然后一层层加码之后,这水分也一层层的累积。嘉靖即便知道,自己手中的数据是有出入的。但也觉得没有想到,其实只有出,没有入。
再加上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而今的嘉靖,不是之前的嘉靖。
嘉靖在嘉靖二十年前,大体上还是励精图治的。对朝廷大事比较关心的。对当时数据印象比较深。但是这几年来,他对朝廷大事大多是维持为主,很多事情都没有那么关心了。
嘉靖内心之中估计大明可战之军,大概在五六十万上下。
只是这个数字,是嘉靖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间的水分,虽然有些水分大体是不差的。但不是而今。
兵事越频繁,军队损失就越大,但是军方增补却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在加上周梦臣的估计确实有一点点的低谷,总之两人之间数据相差如此之大,也难怪嘉靖根本不相信,甚至嗤之以鼻。
很多事情后人看来,当事人都是傻子。却不知道。后世人接受的种种信息,是被各种核实之后。当事人掌握的信息,未必有那么全面且准确。
对事物的了解不一样,对事物的认知也就不一样。嘉靖此刻没有心思与周梦臣说这个。他淡淡的说道:“我不知道严嵩做了什么?我只知道,严嵩是朕选的首辅。西北情况明年也该恢复过来。明年鞑子即便南下又怎么样了?鞑子那一年不南下?周尚文是老臣宿将,如此去了。朕也很唏嘘。但是大明名将如雨,敢战之将不知道有多少?不是去了周尚文一个人,就不打仗了。”
“反而是你。夏言更易,朝廷一年多都没有安稳。再换一严嵩。你想要朝廷乱到什么时候的?”
周梦臣听了,立即说道:“陛下……………”
嘉靖说的看似有道理。核心观点是嘉靖觉得严嵩是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的。但是周梦臣看来,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嘉靖到底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军心士气是靠什么维系的。
无非两个字,奖罚。听话的奖赏。不听话处罚。而今却是死战者不得赏,有过者无罪。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是无与伦比的。
而且西北能不能恢复过来?周梦臣并不知道。
因为怎么说西北算是恢复过来?那就是能保持对鞑子的攻势防御。这个战略就是搜套。这个战术打法,乃是王越发明的。即令明军精锐骑兵,突袭鞑子营地。焚烧殆尽。这样一来,鞑子就要留上数万人手看家。对宣大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不仅仅需要士卒也是有经验的中层低级将领。
其实在曾铣之前,西北边军对鞑子主动进攻的能力,这种野战能力,已经削弱了不少。
比如刘天和黑水大捷,其实真要说的话,应该叫黑水墩之战。一看这个“墩”,就知道,这是在大明境内截住了鞑子军队。而不是在长城之外。也是曾铣当政的时候,又恢复了这种能力。
很多时候,有些东西摧毁很容易,但是想要重新拥有就太难了。
嘉靖语气微微加重,打断了周梦臣的话,说道:“周卿,是兵部郎中,既然对边事如此感兴趣,今后就多在多操心兵部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周梦臣听了,微微一愣。语气忽然有一丝沉重。说道:“臣明白。”
是的,他明白了。
嘉靖已经很不耐烦他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