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明是明军人数不够。但是各部都有一种,是明骑在以多打少,针对我。
这其实一种利用时间差,妙到极点的指挥。
这就是赵达。
赵达成也如此,败也如此。
赵达这种天分,自然是极高的。可惜是,他不读书,总是仗着天赋。这种小规模战争指挥,几乎炉火纯青,即便是曹家庄之战,周尚文也让赵达打头阵,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是可惜也可惜在这里。
赵达本自己限制住了。不能更进一步,反倒是马芳,或者在天赋上弱赵达几分。但是他一点点的总结学习,研读兵法。有驾驭更多军队的资质。
前者是冲阵之将,后世是将帅之才。
不过即便是冲阵之将,也当一个将。也是难道的紧。虽然让他领数万大军,行军扎营,是不成的。但是让他带数千士卒,为大军之先,持剑披锐,开辟道路,却是当任不让。
即便如此,今日赵达今日的表现,都让俺答惊到了。
几乎是一会儿功夫,赵达带部冲向俺答本阵。却在临阵之时,忽然转向。赵达翻身开弓,猛地一箭,射向俺答,大喝道:“你赵爷爷,问俺答孙子可好?”
这一支箭矢,直接将俺答身边一个卫士给钉死了。
让俺答悚然而惊。
不过,赵达很清楚,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致。
赵达很清楚,鞑子大军已经在合围了。
如果在慢一些,就走不了了。
就这样赵达,在敌军阵前,玩了一手漂亮的阵前撤军。让俺答恼羞成怒,下令各部追击。
只是赵达且战且退,从鞑子营地到大同城下,一路厮杀。虽然跟着赵达出城的三千士卒,折损过半,但是鞑子也没有得了好处。特别是到了大同城下,忽听城头千炮齐发。
一时间声势惊人。杀死多少蒙古人暂且不说,单单是如此声势,就让鞑子各部追击人马,纷纷勒马。
这就给了赵达一个机会,城头速速开了城门。
让赵达部进城。
这个举动看上去有一些大大咧咧,其实内里早就做好准备了。他们只能进入瓮城之中。而且进入瓮城之后,在瓮城里面的出口还安排了人手,所有人都必须人马分离,才能入城。
而且城门之中有千斤闸。真出来了问题,下千斤闸只有一会功夫就行了。
这情况之下,如果真有鞑子骑兵冲进来,也是送菜。
赵达一身鲜血,跪在仇鸾身前,自带一股从战场下来的煞气,厉声说道;“末将幸不辱命。”
仇鸾被赵达带得煞气一冲,说话都有几分结巴。说道:“赵将军请起。”
仇鸾不是没有见过战争,但是没有见过如此大战。鞑子二十万人,连营数十里,赵达从里面杀进杀出,看上去明军数量不多,但实际上鞑子那么几乎所有人都惊动了。
最少有数万骑追杀赵达,骑兵马蹄掀起的烟尘,遮天蔽日。那声势,看上去要将大同城一举踏平一般。
让仇鸾第一个深刻的体会到了鞑子二十万是一个什么概念,他感觉自己的内心如这座城池一般,在颤抖。
赵达却与仇鸾完全两个态度,赵达杀这一出,他感觉鞑子似乎没有之前厉害了。正满心鼓舞的说道:“侯爷,我以末将观之,鞑子兵马大不如前,侯爷只需坐镇城下,列阵待鞑子而来,必然能大破鞑子。请侯爷速下决断。”
仇鸾听了,内心微微抽搐。似乎一想到自己要正面面对如此遮天盖地的骑兵冲击,他立即一点觉得腿微微发弱,心中暗道:“不管怎么办,在鞑子退兵之前,我是不会离开大同城的。”
赵达作为边将那一年没有厮杀,从来没有觉得厮杀有什么不对,如此大战也不过是规模更大一点的厮杀而已。
这种习以为常,让赵达视鞑子大军犹如等闲。但是仇鸾可不是。
第六十五章 今有一猪
前文也说过了,仇鸾没有主持大战的经验。安南之战,看似一场的大胜,其实是一场武装游行,严嵩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都比仇鸾多。
因为经历,所有了解。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对于有过经验的人来说,也就是那回事。如赵达等人,虽然他们也知道局势艰难,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些鞑子不过数人数翻一翻而已。
但是对仇鸾来说,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样的大战,他从来没有经历过。他会给自己脑补很多战争的场面。甚至他想象的战争,要比现实的战争更加恐怖。于是他就自己吓自己。在战事之前,就下定了决心,暗道:“打是打不过的。只能寻求别的办法解决了。好在我与俺答还是有交情的。”
于是,忠叔再次偷偷的出了大同城,来到了鞑子营地之中。
俺答看着手中的清单,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你家侯爷,真要出四十万两?”
忠叔有些战战兢兢的。
俺答毕竟是一国之主,自然有一番威势。不是寻常人能比的。忠叔虽然在咸宁侯府当管家,而今依然有些怯意。立即说道:“我家侯爷说了。今日之战,国主也看过了。大同城坚,兼有良将。不易攻克。我家侯爷念你我两家的交情,愿出四十万两犒劳大军,请国主,得了银子,转兵他处,不要在大同镇逗留。”
俺答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不是条件太差,而是条件太好了。
说实话,俺答之前也没有在意。只是狮子大张口。乱要的。他一分钱也没有想要得到。只当是双方的虚以为蛇。其实两国虽然交战,但是双方主将并不是没有丝毫联系的。
就是周尚文也有渠道与俺答沟通。
就好像羊祜与陆抗一般。虽然人臣无外交之权,但是托中间人传话,还是有的。
但是俺答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人。他第一感觉,其中有诈,随即又想不出其中能有什么诈术的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传话道:“大汗,国师来了。”
俺答一听,顿时起身,对忠叔说道:“你且住下,我等一会儿在见你。”
所谓国师,就是白莲教萧教主。
他滞留明境一年有余,虽然一直有消息传来,也让俺答忧心不已。虽然俺答与萧教主之间,是小心思的。但问题是,两人之间利益合作的更多。没有俺答,萧教主的宏伟计划都没有实行的可能。没有萧教主,俺答对板升的汉人,管控就差了许多。对大明境内的情报网更是无能为力。
俺答撇开忠叔,看见萧教主,几乎不认识了。
萧教主很看重自己的文人身份,要么一身儒装,要么一身道袍,如果要行军,即便是一身短打,也要套上一层长衫。可以说大部分时候,萧教主秉承着儒士风范,即君子死不免冠,即便死也不免,活着的时候就更不要说了。。
而此刻的小教主,一身短打,不是劲装。而是那中干活穿得短打,脏兮兮的看不清楚本来颜色。皱纹与白发一下子多了很多。
萧教主见状,先沐浴更衣,换了一身衣服,才坐下来与俺答商议。
萧教主说道:“臣这一次,扮作燕山中卖炭之人,翻越燕山数次,可以说对燕山地势了如指掌,一句话,臣敢肯定,大军是可以避开明军潜越边墙,直扑北京城下的。”
俺答大喜说道:“这是真的。”
萧教主说道:“臣不敢虚?”
俺答说道:“在何处?”
萧教主说道:“臣只能说在古北口附近。具体的要到了才能说清楚的,这在任何地图上都是没有的。”
俺答说道:“萧卿一来,就给本汗一个好消息。有这一条路,南朝的万里关山都是虚设了。我立即东进,直扑古北口。”俺答微微一顿,说道:“有一件事情,还请萧先生,为我解惑?”
俺答将仇鸾的条件一五一十答应下来了。
俺答说道:“曾铣之不测如龙,周尚文坚韧如虎,而今这位仇鸾到底是什么人?看上去……………”俺答犹豫了一下,似乎这个词,不好说出口。或者说俺答对自己的判断并不是太信任的。
萧教主说道:“如猪。”
俺答说道:“对,只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扮猪吃虎?”
萧教主说道:“大汗,无须担心。仇家本身就幸进,仇钺之功绩,平定安化王之乱,又平定刘六刘七,他何曾与蒙古大军交过手?仇钺尚且如此,仇鸾更是不砍之极,附庸风雅,其实一肚子草包,眼睛之中只有钱。”
俺答说道:“那么他怎么肯出四十万两?”
萧教主冷笑说道:“那是他从大同城中刮出的不只四十万两,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这四十万两,仇鸾一分钱也不出,也未尝可知。反正他从城中捞钱,总是要一个借口的,而今不就是一个好借口。至于如此从百姓士绅口袋里面搞到多少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俺答听了,心中一动,眼睛之中,有几分意动。
萧教主见状,问道:“大汗可是有意大同?”
俺答说道:“不错,如这大同在其他将领手中,定然是没有希望的。不过而今大同守将是一头猪。大同或许有一线希望。”
萧教主轻轻一笑,说道:“大汗错了,正因为仇鸾是一头猪,大汗才要答应他。你觉得南朝再次将一头猪放在这个位置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俺答沉吟片刻,想起曾铣,想起周尚文,想起马芳,想起在永宁关下挡住他的兵部的官,叫做周梦臣。还有前番被狠狠教训过的赵达,乃至于眼前这位萧教主,如果没有大同兵变的事情,他也不会加入白莲教,最后成为他的王佐之臣。忍不住再次感叹道:“大明人才何其多啊?”
萧教主说道:“正如大汗所,大明人才何其多,今日杀了仇鸾,下一任大同主将,定然胜过仇鸾。不如且留仇鸾在此。要知道大同镇虽然元气大伤,但依然是老牌军镇,底蕴深厚,虽老弱亦持强弓,再加上城中多备火器,我等进攻,损失惨重,也未必有什么战果。”
“而挺进北京城下,才是这一次南下的主要目标。不可本末倒置。”
俺答叹息一声,说道:“就且留仇鸾在此,今后再处置不迟。只是就此放过仇鸾,我有些不安。”
萧教主说道:“这有何难,前番明军有一员猛将,好像叫赵达。”
俺答说道:“萧卿消息灵通。”
萧教主说道:“大汗谬赞。我只需再向仇鸾要一样东西,从此仇鸾的大同镇就不足为虑了。”
俺答说道:“什么东西?”
萧教主面容冷冷的说道:“赵达的人头。”
俺答一听,一拍大腿说道:“妙计。”
总体上来说,仇鸾还不能得大同军心。仇鸾能指挥大同军,是因为仇鸾背后的朝廷,而不是仇鸾自己。而赵达作为大同军中的代表,也是本土强硬派的代表,如果仇鸾真杀了赵达,那么代表着仇鸾永远不可能得大同军心。到了那个时候,仇鸾会比谁都卖力压制大同军。
这样大同军,对鞑子本部根本没有什么威胁。
至于仇鸾答应不答应,试试又不会少块肉。而且即便俺答此刻已经准备东进古北口。也有很多准备工作。也要在这里滞留几日,有时间与仇鸾好好谈生意。
俺答立即将忠叔叫过来,什么也没有说,仅仅是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四十万两,与赵达的人头。两样东西到了,立即撤除大同之围。
第六十六章 大同捷报
自从听闻俺答会盟蒙古各部的时候。周梦臣就时刻关注各方边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