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
    陆炳根本不需要回答。
    正如陆炳推断那样,嘉靖并没有追问。他此刻内心之中,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人的问题。
    对于嘉靖来说,军队从来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军中到底是什么样子,嘉靖只能从一些奏疏之中知道。各有各的说法,对于嘉靖来说,从来是雾里看花。虽然嘉靖很聪明,但是军队的事情,可不是单单聪明就行的。
    他想来想去,只能将事情归结到人上面。
    他认为之所以,有如此鲜明的对比,是他自己所用不得人。
    这也算是传统儒家士大夫的政治观念,似乎用对了人,事情就能做好了。
    “我早知道,周梦臣在用兵之上有此雄才,令他镇守边关,能为朕的杨文襄。何至于有今日之辱。”嘉靖内心中暗道:“而且却是迟了,周梦臣今日恐怕难以幸免了。一时间朕又从什么地方找得力的边臣。为朕解忧。”
    今日之事,让嘉靖对得力边臣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领悟。但边臣也不是好选的。周梦臣今日脱颖而出。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可惜了。
    杨文襄说的就是杨一清。
    嘉靖一朝的边臣之中,曾铣是相当杰出的一位,但如果说终嘉靖一朝,曾铣是最杰出的一位,却是有问题的。因为忽略了一位老臣,这位老臣就是曾经担任过内阁首辅的杨一清。
    虽然杨一清担任过内阁首辅,但是很多印象之中,杨一清担任首辅印象不深。但是对杨一清担任三边总制的印象极深。杨一清一辈子与西北有不解之缘,真要说起来,仇鸾的祖父仇钺,就是杨一清的旧部。
    时人将杨一清当做本朝之郭子仪。
    也是大明一朝仅有几个出将入相的大臣。
    嘉靖初年,嘉靖登基之后几年,嘉靖担心北虏,请杨一清坐镇西北数年,结果西北太平无事。
    不是鞑子学好了,是不敢。当时的杨一清已经很老了。
    杨一清历经四朝,成化,弘治,正德,与嘉靖。甚至复套之事,杨一清都提过,只是当时河套地区鞑子还不多,结果刘瑾不干,然后杨一清就反手给太监张永出谋划策,在平定安化王之乱后,就是仇钺起家那一战后,反手将刘瑾搞死了。
    虽然杨一清也不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在杨一清在的时候,嘉靖的确从来没有担心过边事,反倒是杨一清病逝之后,边患才慢慢多了一些。这或许是巧合。毕竟嘉靖前期,也是嘉靖励精图治的二十年。但恐怕也不完全是巧合。


第一百一十二章 俺答大怒
    脱脱的无头尸体,摆在俺答的面前。
    身边稀里哗啦的跪了一地蒙古将领,他们齐声说道:“大汗,要为老将军报仇啊。”
    俺答脸色铁青。
    旁人都以为俺答是因为脱脱之死而生气,却不知道俺答更多是恨脱脱。别人也就罢了,脱脱也算是打了一辈子仗了。身经百战一点也不为过,俺答已经交代过了。让他保重,结果,却弄出这个局面。
    不仅仅是挫动了军中士气,更是让俺答有一种被裹挟的感觉。
    俺答很清楚,自己的统治基础,是蒙古各部。正因为如此,他不可能不给脱脱报仇,甚至必须用最激烈的手段。最好在今日落日之前攻克明军车阵。
    而今日已过半。
    距离天黑已经没有多少时辰了。
    如此一来,大军的伤亡必然很惨重。
    俺答从来是一个爱惜下面士卒的大汗,他不爱护也不行。如果真与明军一场一场硬仗打下来,即便是百战百胜,他也要玩完。毕竟蒙古才多少人了,大明有多少人。
    此刻俺答却也知道顾惜不得了。即便为了安抚下面的情绪,也要猛攻,速攻。
    俺答目光一扫,所有人都静了下来。俺答说道:“脱脱老将军的仇,不能不报。来人传我命令。”
    “立即搜刮方圆三十里内的所有明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带过来。限时一个时辰。过期不候。”
    “各部十抽一,选出万骑备用。”
    “现在立即都给我准备。这一战,我亲自督战。攻不下来就不要回来了。”
    萧教主听了,心中一凛,一时间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北京城附近,可是人烟稠密的地方,纵然有兵乱,也不是一个人都没有的,更不要说,之前的那些溃兵,还有大批逃散的。这个时候去抓人,自然能抓来足够的人。
    俺答的意思很明白。拿这些人当肉盾。
    你不是火器厉害吗?让这些耗尽你的火器。毕竟车阵能携带的武器是有限的,这些火器能杀多少人?打多少轮,总是有极限的。甚至根本不用耗尽火器储备,这种屠杀自己家百姓的心理压力,都足够让很多军队崩溃。
    这也是蒙古人古老相传的手段。
    另外抽调各部,也是做好战死大批部众的准备。
    前文说过,蒙古各部的军队,其实都是归属于各个部落的,乃是各个部落首领的私军。这个硬骨头,一定要付出大批伤亡的。如果派某一个部落去攻,伤亡太重,下面会有怨言,当然了,不仅仅是怨言。甚至各部的力量消长,会影响到各部之间的势力平衡。
    让俺答带本部人马去攻,俺答也舍不得。
    而今每一部按照人数抽调就不是这样了。这样伤亡虽然重,但整个大军一起承受,不是某一个部承受。最少不会对势力平衡造成影响。
    伤亡上就能放开了。
    这也是为什么俺答敢喊出,不能攻下,就不用回来。如果军队是这个成分的话,俺答还真敢。
    随即萧教主内心之中,又有一丝苦涩,俺答既然摆出这个阵势。白莲教的人就不能幸免了。估计大出血一番,是少不了了。
    萧教主内心之中甚至生出一丝希望周梦臣取胜的想法,给俺答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俺答知道,他区区一个蒙古杂种,之所以有今日,乃是有他萧芹。
    周梦臣并不知道,蒙古这边的情况。
    此刻周梦臣看着回来的三百余骑,内心之中一阵伤怀。战场的残酷,在一瞬间展现在周梦臣身前。
    王效也算是周梦臣旧部,几乎在转眼之间,就天人永隔了,甚至连一个完整尸体都不能得到。
    这让周梦臣有一些不适应。
    周梦臣并不是没有见过死人。在永宁关之战中,周梦臣也看惯生死的。但是死人与死人不一样的。永宁关战死的人,要么与周梦臣没有太多的接触的将领,要么就是底层士卒。
    周梦臣虽然努力做到了爱兵如子。但是他到底与最底层的士卒已经隔了好些。只是知道他们的名字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朝夕相处。而王效不一样,王效与周梦臣之间有过合作,甚至王效是周梦臣一手简拔出来,送到锦衣卫之中的。
    两人之间还是有些情分的。
    正因为了解,正因为熟悉,这个时候才更加难过。
    周梦臣也知道,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场胜仗。不是伤感的时候。他说道:“诸位,没有辜负周老将军的期望,今日一战,陛下都看在眼中,回城之后,必有重赏。现在先各赏十两银子。”
    赏不逾时。
    果然这些从死人堆里面杀出来的士卒,一听有银子,就眉开眼笑起来。丝毫没有因为身边少了不少人而伤怀。
    毕竟,这些人跟随周尚文转战多年,打过不知道险战恶战。也是周尚文年纪大了,才有些收敛。在周尚文年轻的时候,可真是身先士卒,一战下来,折损一半甚至更多亲兵也是有的。
    这些职业士卒除却打仗什么都不会,同样多年的战事,也将他们磨砺的与正常人不大一样了。
    周梦臣奖赏士卒之后,细细看马芳带来的人头,不顾上面的血污,用白布细细擦过了,看着这个呲牙咧嘴,凝固着不可思议的神情的人头,问马芳说道:“你认识他是谁?”
    马芳看了看。皱眉说道:“不像是达延汗的几个台吉,不知道。”
    马芳奋斗在战场之上,也就是嘉靖十几年到现在。而脱脱活跃的时期,有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在正德年间。
    所以,马芳与脱脱在战场上没有怎么打过照面,即便是领兵对抗过,除非身先士卒与马芳过过招,否则马芳也没有见过。
    周梦臣有些失望,觉得以为是什么重要人物,随手交一个士卒,让他抓一把盐,给腌上,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重要的首级,大明以首级报功。打到现在,周梦臣还没有获得一颗首级。
    毕竟周梦臣在守,敌人死了人也派人拖了下去。
    这是第一颗首级。
    周梦臣说道:“我记得,你说过。你见过俺答?”
    马芳说道:“没错,我见过几次。”他微微一顿,说道:“其实我在蒙古的时候,就见过几次俺答。之后,在战场上打过两三个照面,俺答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马芳对他在蒙古的日子,其实不想多说。只是他听出了周梦臣正郑重其事,不得不细细说出来。
    俺答而今三十多岁,马芳在蒙古的时候,是在十一二年前,那个时候的俺答还没有今日的地位,但也二十多岁了,人一生变化最大的,是在成年之前,到了成年之后,相貌变化虽然还有的,但已经不大了。
    所以马芳之后,在战场上打一个照面就认出来了。
    只是马芳蒙古到底在谁家当奴隶,能很容易见到俺答。
    这一点让周梦臣有些好奇。他虽然好奇,却不会去问。不会去揭麾下大将的伤疤。只是这一件事情,他必须十分确定,他说道:“你而今如果再见了俺答,能认出来吗?”周梦臣微微一顿,说道:“不要急着回答,这一件事情很重要。如果认错了,何是要甘当军法的。”
    马芳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俺答化成灰,我也认得,我如果认错了,请大人斩我头。”
    周梦臣说道:“好,我信的过你。”他拿出一个特制的千里镜给马芳,说道:“我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找出俺答在什么地方?”


第一百一十三章 狠毒
    马芳说道:“大人,俺答大旗在那里。如果没有意外,俺答也在这个地方。”马芳一指。对着周梦臣说道。
    周梦臣也知道。
    毕竟俺答大旗就在这里。
    只是周梦臣还是心存侥幸的问道:“确定,俺答就在此处?”
    马芳说道:“应该没有错。”
    周梦臣看着俺答的大旗,心中暗暗估算一下,微微摇头。有一点远。
    俺答没有临阵指挥,所以他不用在第一线,而是大军比较靠后的地位。
    明军火力覆盖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二百多步上下,一里三百多步,再加上鞑子自己需要的活动空间,鞑子距离明军的军阵在二里到三里之间,脱脱的将旗,就在三里之后一点的位置,在四里上下。
    俺答的位置再后一点,超过了五里。
    俺答在大军重重保护之下,俺答做出这个布置,并不是担心周梦臣的突击,或者不单单是担心周梦臣的突击,他相当一部分心力都放在北京城上了。
    北京城毕竟是大明的首都,即便所有人都说,北京城中已经没有人马了。但俺答也是要留一手的。担心朝阳门忽然大开,杀出一彪人马来。甚至在脱脱战死之前,俺答相当一部分精力都没有放在周梦臣身上。
    甚至有一点围点打援的意味。
    虽然他没有说,但是他中军所在的位置,已经显露出这种思量了。虽然萧教主觉得,俺答能有今日,都是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