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什么时候,抽冷给我一下,就不好受。”
    “而且在北京城要做一点事情,不与这些地头蛇打好关系,绝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但是这利益从什么地方来?单单是房地产?”
    周梦臣暗暗摇头,他不觉得,后世的模式能完全用在这个时代。
    毕竟,人们都觉得的房地产能涨。平地建城都能赚钱。这是因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要清楚的知道,别的国家几百年的经历,中国几十年完成了,这不是历史的常态,而是历史的变态。
    而这个农业时代,虽然周梦臣知道,将来这些房产一定能赚钱的。但是问题是,什么时候?对于只能活几十年人,太遥远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周梦臣从其他方面的利益来交换勋贵手中的利益,只是这个利益到底是什么?
    周梦臣一时间,还没有想法。不过他同样想到了水泥上面。心中暗道:“水泥这样的新技术应该是有些价值的吧?”
    不过,而今只是想想而已。
    周梦臣正想着军器监就到了。
    周梦臣虽然早就不在军器监了。但是来军器监依旧方便之极,就好像回家一样,他门房道:“徐杲在什么地方?”
    门房说道:“在学堂。”
    周梦臣心中一动,屏退左右。缓步走到了学堂。
    这是周梦臣建立的军器监附属小学,如果将来从现代教育来论,这座小学可以算是鼻祖。因为周梦臣在小学之中课程安排都仿造现代。当然了没有那么多课程,只有语文数学。都由周梦臣的弟子,或者外门弟子来教。
    语文也没有标新立异,以三百千开蒙,然后教授古文观止。周梦臣有一段时间,与张居正,瞿景淳说起,古文观止的创意。他们也有心挑选一些古文名篇。对于这两位来说,简直是闲暇的小消遣而已。
    古文观止是清代人挑选出来的名篇。张居正与瞿景淳的审美或许与清代人不一样。所以这个古文观止虽然名字一样,但是内容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不过,让孩子学习却是足够了。
    数学就是将数学物理还有等等涉及到数学或者数学应用的东西,一古脑塞进去。
    也算是周梦臣的私货了。
    不过,周围的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大抵他们觉得,这里所谓小学,不过与大明遍地都有的私塾并没有什么不同。周梦臣看见学堂之中有些十五六岁孩子,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大人了。
    内心之中,有一些欣慰的感觉。
    他算是知道,学校的领导为什么喜欢偷偷的从后面看上课了。
    此刻周梦臣只觉得,自己在这个时代种下的种子,正在悄悄的生根发芽。如此一来,他受多少委屈,付出多少辛苦,都不算什么了。
    不过,这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
    无他,徐杲看见了老师。立即结束了这一堂课就出来了。说道:“拜见老师。”
    周梦臣说道:“你不错。我让弟子轮流来这里上课,都在坚持吗?”
    徐杲说道:“师兄弟都坚持着,即便有事请假,之后也是回补上的。戚师弟,第一次来时候,不知道教授孩子们什么,居然教授他们练武。结果一天下来,孩子们都怕极了他。”
    周梦臣轻轻一笑,戚继光将门出身,在家里的时候,都是严师出高徒。所以教授孩子们武艺,都是严苛要求的。想来,这些孩子们是吃足了苦头。
    周梦臣说道:“等他们这一批人出来。就可以在这里任教了。你们就不用如此辛苦了。”
    徐杲说道:“倒也不辛苦,忙得时间多了,来这里上课,也算是换换脑子。”
    周梦臣结束了这个话题,说道:“你的水泥怎么样了?”
    徐杲说道:“老师请看,这里有一个样品,是三个月前的。”
    徐杲一边说,一边将周梦臣引过去。
    徐杲说道:“老师上一次说过,要我注意水泥的耐久性。我就按照比例不同,打造了很多块水泥碑,有一次来上课,顺便给孩子讲解一番。在这里也竖了一块。已经三个月了。”
    周梦臣走过去,轻轻抚摸着水泥碑,感觉上好像比后世的水泥粗糙很多,不知道是颗粒粉碎的问题。还是水泥工还不会做平面。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
    周梦臣说道:“大壮。”
    周大壮在周梦臣身边越发沉默寡言了。但是与周梦臣非常默契,周梦臣只一喊他。他就知道周梦臣要做什么。他出去片刻,拎了一个大锤过来,二话不说,就重重砸在水泥碑上。
    一瞬间水泥崩出很多碎片。
    周梦臣上前看了看,又让周大壮继续砸。
    如此一来砸了十几下。倒是砸出一个明显的凹陷破碎之处,却没有其他什么成果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拜访丰城侯
    周梦臣说道:“可以了。”
    周梦臣看得出来,让周大壮这样砸下去,定然能砸断的。但是这样毫无意义。毕竟,只要肯砸,还真没有砸不断的东西。
    周梦臣对这水泥的硬度,等一系列治标,已经很满意了。
    虽然周梦臣不知道这水泥能支撑多少年,但是想来几十年是没有问题的。再者了。周梦臣造的是城墙,又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城墙是什么?可以简单的看作底宽,顶窄的墙体。这样形状本身就很稳固。
    至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不迟。
    而今周梦臣最看重的不是工程质量,也没有心思做什么百年工程。而是先让城内外难民吃上饭。救了性命再说。
    周梦臣问道:“可以大规模生产吗?”
    徐杲说道:“自然是可以的。烧水泥,还没有厂里的炼铁炉温度高,只需将炼铁炉改改就能用,我在城外就有一个实验用的小炉子。只是我昨天去看,中官村已经是一片白地,不知道被谁一把火烧了。”
    周梦臣听了,不由有些心疼。周家很多作坊都在中官村。而今一把火被烧,损失最大的就是周梦臣了。
    好歹周梦臣有所准备,将周家的人,乃至皇庄的佃户都接到京城之中了,家里没有死多少人。只有一些老人,宁死不愿意离开。也是没有奈何的。
    单单这一点来看,周家对外城建造其实也是有迫切需要的。
    周梦臣说道:“没有问题。这都可以重建。你立即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开始着手设计水泥大炉。”
    “没有问题。”徐杲说道:“需要多大产量。”
    周梦臣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先按亿万斤来设计吧。”
    徐杲一听,大吃一惊,说道:“这么多?”
    周梦臣仅仅是一个估算。北京城墙最少要五米高,上面也要能并行四马。方便大军调动。底下要比顶上要宽,七米乃至更多一点,也不稀罕。甚至要有一部分地基问题。
    而今没有确定设计图的情况下,不好确定总量。但是亿万斤听起来很多。换算成吨,不过十万吨,算多吗?
    不过,即便如此周梦臣也是预料到了。恐怕扩军北京城最大的困难,那就是水泥的生产。
    水泥主要原料,黏土,石灰石,石膏。前两者几乎没有什么问题。石膏周梦臣就不知道了。毕竟少量用石膏,与大量用石膏是完全不一样的状况。而且以大明而今的交通情况。石膏矿太远了,就失去了意义。
    因为成本太高了。
    不过,这个问题,周梦臣准备先放一放。
    水泥生产固然是一个问题。但也要比夯土要好太多了。毕竟夯土要不知道多少壮丁,一下一下夯出来。而水泥直接灌就行了。
    而且现在是非常时候,成本问题,也不能用寻常方式来理解,比如黏土,石灰石,煤炭,周梦臣从来没有想过去哪里卖。知道哪里有的,直接派人去开采便是了,反正有大批灾民在。只有管饭。这些东西都可以不要钱。
    至于有人说,这些矿主,有乐意吗?
    周梦臣又没有要将矿给收为国用。不过是开采几个月。即便是英国公家的,周梦臣也敢打擂台。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明大部分矿都是不合法的。没有在朝廷登记,也很少纳税。几乎不纳税,周梦臣就可以名正言顺耍流氓。
    说是在白地上挖掘的。
    反正土地都是国家的是皇帝,哪里是你的了。
    不过,这一切一切都要有粮食。
    甚至只要打通各家勋贵的门路了。周梦臣根本不用这样的流氓手段了。
    所以,这才是当务之急。
    周梦臣一确定水泥能用之后,就立即奔赴丰城侯府上。
    毕竟各家勋贵之中,周梦臣与丰城侯府交情最深,颇有通家之好的意思。
    而他来到丰城侯府之后,也发现丰城侯也今非昔比了。毕竟仇鸾兵败之后,丰城侯在陛下面前一番表态,入了陛下的法眼。很多人都说,丰城侯要执掌三大营了。
    这里就要说一点周梦臣从兵部听来的消息。
    那就是陛下对京营在这一战的表现非常恼火,想要让重新整顿京营。并改革京营体制,似乎要重建三大营。丰城侯很可能是三大营其中一营的主将,或者全面执掌三大营。
    反正大明朝发达的勋贵,从武定侯郭勋,到咸宁侯仇鸾,而今似乎到了丰城侯一家。
    丰城侯一跃而起,也就有了而今的局面。简直是门庭若市。
    不过,周梦臣也今非昔比。一跃成为大明新贵,丰城侯门房见了,立即将周梦臣引入。
    丰城侯正准备出门。见了周梦臣来了。也推了外面的应酬。说道:“周大人是大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而今定然是有事,你我两家不比寻常,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周梦臣立即行礼说道:“小侄惭愧。只是今日的确是没有其他办法。就请叔父做个中人。”随即周梦臣将手中的圣旨双手呈上。
    丰城侯接过打开,看了看,又卷在一起。放在一边说道:“贤侄。真是皇恩浩荡。不知道此来是为了什么?”
    周梦臣说道:“叔父不要取消了,叔父自然知道是为了什么?为了粮食,最少供三十万人吃上五个月的粮食。”
    说实话,周梦臣已经往少了算了,要知道成祖修北京城,可以动用了七十万人的大工城。而今北京外城的工程要北京城的工程只大不少。当然了,成祖那时候修建的不仅仅是北京城墙,更多是各种宫殿衙门已经各种附属衙门。这样说起来,这工程大小也很难说谁大一点谁小一点。
    丰城侯说道:“三十万人。按日食一升而论。就是四十五万石粮食,而且用工之数,绝对不值这个,贤侄要以工代赈,难道那些家小不管了,各种工具不置办了。这个数字乘以三。也未必够用。现在能用一百五十万石将这一件事情办下来就算不凡了。”
    “这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即便各家公侯都清空家底也是没有的。”
    周梦臣说道:“叔父,户部说,第一批粮食二三个月后就到了。”
    丰城侯说道:“这粮食可能拨给你吗?”
    周梦臣说道:“叔父的意思是……………?”
    丰城侯说道:“我们没有不帮忙的意思。只是你空口白牙要我家最少拿出十万石粮食,这一件事情,就不用我做中人。这一件事情,在我这里都过不去。”
    以丰城侯而今在勋贵之中的地位,整个勋贵集团如果要分摊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的话,丰城侯要出十万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对丰城侯来说的确困难。十万两银子挤挤或许有。但是十万石粮食的确困难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