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辛爱说道:“难倒汉制能让各部听话吗?”
张惠说道:“自然是能的。”
辛爱犹豫了一下,说道:“我看白莲教那边,也没有好到什么地方?难倒要让蒙古人崇信白莲教?这是万万不能的。”
其实对于辛爱来说,如果让全部蒙古人崇信一个宗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但万万不能是白莲。不是因为白莲的教义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萧芹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他。他不可能容忍这白莲教再扩大影响力了。
张惠听了哈哈大笑,随即轻蔑的说道:“白莲,邪门歪道而已,哪里比得上儒家列代先贤?白莲的制度哪里是汉制?”
第七十九章 雪中对
张惠这番话却是真心实意的。
在张惠看来,白莲教是什么?一群邪教,能成什么大事?
至于对国家制度的思考与实践,根本不能如儒家士大夫相比。甚至当时这个时代,任何学派都不能与儒家相比。实在是实践太多了。
辛爱说道:“愿闻其详。”
张惠说道:“我观白莲,还是教主以及各分坛那一套,各部都有自己的私心,比起朝廷官职。唐代大儒柳宗元有一篇文章,乃是《封建论》,大汗可以看看,其中就说的大汗面对的情况,各部首领世袭罔顾,只顾自己的私心。不肯为国家效力。百姓只知道有首领,不知道有大汗。大汗威严就在本部人马支持之上,一旦本部人马损失过多,就会担心其他各部取而代之,大汗纵然有二十万之众。但是每一次打仗,都不敢尽心竭力,唯恐胜于战前,败于战后。”
“如此国力不可尽用,战力不可尽使。如此何以称雄于天下。”
“唯有去封建,罢各部首领,选贤任能。命为长官,以令百姓,如此大汗能对大汗的百姓,如臂使指,在出战,大汗二十万之众,就不会瞻前顾后,各级将领的生死荣辱都在大汗,自然不会在战事保存实力。”
“这是强国之正道。”
辛爱说道:“可惜依旧不是现在能做的。”
辛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很明白通过做不到。真正说来,辛爱的本部估计有大军一半左右。而且蒙古贵族之中,毕竟关系复杂,并不是说辛爱本部人马中就没有蒙古贵族,恰恰相反,辛爱本身就是蒙古贵族的一员。
从贵族到皇帝,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的。
张惠说道:“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可以做的。”
辛爱说道:“先生请讲。”
张惠说道:“就是汉民,而今汉民在丰州滩的板升,有近百座之多,共有二三十万人,如果以汉制治之,则一府之地也。编户齐民。令男子服兵役,则能得数万汉军。有数万汉军,与大汗本部一起,岂不能压制住其他部落,等大汗在治内,去封建,命官吏,修甲兵,待天时,则能东征西讨,合蒙古于一,然后四十万骑,侧策马而南,即便是大明又如何抵挡啊?”
说到这里,张惠似乎全心全意的为辛爱着想。
其实张惠如果不是与周梦臣谈过话,也不明白这个计策的恶毒之处。
这个计策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点,不是这个时代人所能理解的。
辛爱如果能推行这个制度,他首先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官员,其次他很快就会发现,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官员。原因无他,蒙古人是全民皆兵。管民就是管兵。下面的官员一个个上马管兵,下马管民。这是什么?
这是军阀。
与部落首领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不想下面的官员如此,他就派出官员相互制衡。于是他发现他养不起庞大的官僚集团了。
毕竟蒙古产出薄弱。一场天灾,就要南下劫掠才能生产。他又增加了这么多的脱产者,凭借草原上薄弱的经济怎么养得起啊?
而且他即便能勉强养起这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但是内部的互相制衡之下。就会影响到对外的战斗力。那时候的蒙古人的战力比腐败过的明军,估计也强不了多少。
总之,一句话。蒙古这么多大汗,也不是没有人杰的。最后还是选择了这种政治制度,不是他们见识不足。而且其中愚者根本不晓得其中奥妙,只是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而已,其中贤者有能力改变,却知道其中奥妙,知道在草原上行汉制,不过是一个画饼而已。
而辛爱的政治水平,是不足以堪破其中的道理。
于是他听了张惠的话,就好像刘备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只觉得他未来几十年,该做什么已经毫无疑问了。
辛爱按下自己这内心中的激动,将远景计划先放下,说道:“其实,国师也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张惠心中对萧芹闪过一丝杀意。
张惠敢说这样的计划,是他被周梦臣说服了说透了。他知道,他而今越是卖力的让辛爱实行大一统之制,就是让辛爱往死路上小跑快进。蒙古内乱的可能性就越大。至于会是什么样的内乱。张惠一时间也猜不到,但是一定是会有内乱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萧芹可没有这个认识。
“果然是狗汉奸。”张惠微笑的想道,随即轻轻一笑说道:“如此英雄所见略同。”
辛爱冷冷的说道:“他可没有说编户齐民。任命官员?”
张惠刚刚不敢说萧芹的坏话,是担心辛爱的态度,而今听辛爱的话,毫不犹豫的落井下石,叹息一声,说道:“可惜心术不正啊。”
辛爱说道:“此话怎讲?”
张惠说道:“大汗没有想到吗?如果怎么做算人丁,其实草原上第一大部,不是蒙古六万户,而是白莲教。”
虽然达延汗当年分封的蒙古六万户,而今人丁兴旺,早已不是只有万户了。但是有没有白莲教拥有的人丁多,这也是没有算过的。嗯?以草原的治理水平,估计也是永远算不出来的。
张惠这一句话,正中辛爱的疑心处。
辛爱没有说话,但是脸色变得难看了。
“大汗。”外面忽然有一个侍卫说道:“国师已经在外面等了半个时辰了,是不是见一见?”
辛爱脸色更加难看,正要发作。张惠立即上前低声说道:“大汗,小不忍则乱大谋。且看国师要说些什么吧。”
辛爱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表情变得平缓,说道:“去请国师过来吧。”
片刻之后,萧芹过来了。
萧芹进了帐篷之中,忍不住跺跺脚。他在外面冻得够呛。辛爱的帐篷在取暖等方面,都是最高规格的。冻了谁也不可能冻了大汗。但是萧芹在外面等候时候待的小帐篷就不一样了。萧芹进去的时候,不过是一个空帐篷,连火盆都没有,虽然后来端来了火炮,但是保暖也不好,称得上是四处漏风,一点点的热气也不知道吹到什么地方了。
萧芹几乎觉得自己被冻成冰块了。而今进了辛爱的帐篷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辛爱说道:“国师冒雪而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萧芹说道:“大雪连日,已经形成了雪灾,各地板升有不少房子都被压垮了。百姓死伤,牲口损失不在少数。”
辛爱听了,苦笑说道:“这个本汗已经知道了,不过草原上就这样,能有什么办法啊?”
萧芹说道:“大汗,臣是来请大汗赈灾的。”
辛爱说道:“赈灾?草原上从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其实是有的,在元代的时候,草原上出现了雪灾,当时的大元朝就赈济过,但是自从大元朝亡了之后,草原上就没有听过“赈灾”这两个字。有什么事情都是牧民自己熬着吧,能熬过就熬过了,熬不过就死。各部落从来不管的。也管不来。
萧芹说道:“大汗欲成大事,自然要爱惜百姓,每一个百姓都是大汗的子民与财富。而今各地百姓损失惨重,大汗不赈灾的话,明年损失定然会很巨大的。”萧芹目光一转,落在了张惠身上,说道:“这位张先生,听说有秀才功名,想来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怎么没有为大人讲解‘仁者爱人之道’?”
第八十章 修城垣
说起来辛爱还真有赈济的能力。
原因无他,虽然俺答死在北京城下了。但是劫掠的财富并没有留下来。而且明军也没有追击。几乎是安安稳稳的将大量的战利品带了回来了。其中有大量的粮食。但是赈灾却不是蒙古人的风格。
毕竟死在雪灾之中,会有大量的老弱。
草原上生存环境残酷,贵健壮,而轻老弱这个习俗一直是存在的。
如果用大量宝贵的物资,救下来大量老弱病残。只是加大了蒙古的负担。根本不划算。
虽然有些残酷,但这的确是蒙古人的生存逻辑。反正蒙古贵族虽然过得不如关内的富家翁,但是大体上生活水准还不算太差的。他们并不在乎下面的老人会怎么样。
张惠这一段时间在蒙古也不是白住的。
也算是深入考察过蒙古的情况。自然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他之所以没有给辛爱提赈灾这个茬,不是不知道这一件事情,而是知道说了大概也不会有什么用的。
不过,此刻在萧芹这一番话下,却不能无动于衷。
一来,他对这一件事情也有自己的计划,不过因为循序渐进的劝说辛爱,这个时候还没有提。二来,于他本人来说,他的确是一个儒家士大夫,爱民之心还是有的。纵然很多蒙古人他不在乎,但是丰州滩上还有很多汉人的。
被劫掠过来的汉人,在异国他乡之中,待遇更是等而下之,简直是活着的畜生。大雪之中最先死的人就是这些人。
其中有大同人,有宣府人,甚至还有一些是北京附近的人,都是故国父老,不可能无动于衷。
三来,张惠万万不想在萧芹面前露了怯。毕竟一方面他看不起萧芹的为人。另外一方面他也算是明白蒙古这里的一些斗争规则了。没有那么多含情脉脉。更多是赤裸裸的。今日在萧芹面前露了怯。不会有人想张惠别有想法,或者绵里藏针。暗有手段。而会认为张惠是不如萧芹,怕了萧芹。
张惠说道:“萧教主来的正好,其实我正与大汗商议这一件事情。”
萧芹有些疑问说道:“刚刚大汗说没有这方面的先例啊?”
张惠说道:“正是因为没有这么方面的先例,在开先例的时候,就要格外留心才是。毕竟我朝可不如大明,真要如大同那般赈灾,什么样的家底也打不住的。但是如果不赈灾的话。又说不过去,所以才要慎之又慎。”
张惠一边说,一边看向辛爱。
辛爱一愣,有些不自然的配合张惠,说道:“是啊,本汗刚刚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萧芹自然看出其中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不过没有计较的意思。而是问道:“那么张先生有什么好办法?”
张惠说道:“小臣思来想去,终于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张惠转过头说道:“为政之先,当修城垣,立制度。先前大汗四处游牧不定,不立城垣也说的过去,而今大汗已经常驻丰州滩,纵然各部依然有迁徙草场的需要,但是本部人马已经不需要了,毕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丰州滩之地,就是古代敕勒川之地,是一块宝地。从老汗决定在此地立足,十数年来,未有大动,是应该思长远之事。安汉民之心。”
辛爱还有一些迷茫,不知道张惠言下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