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季驯小声说道:“原来是他。”随即回答周梦臣话说道:“未曾蒙面,却有神交。”
的确,徐渭在整个江南都是大名鼎鼎大名士。虽然是绍兴人。但是也在南直隶活动过,在太仓住过一段时间。潘季驯就是湖州人。他组织家乡父老修建几道河渠,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自然也没有要隐瞒的事情。
只是北京与江南相距太远。很多事情也传不远的。
在潘季驯看来,他没有见过徐渭,但是渡过徐渭的文章。而徐渭没有见过自己,却也听说过,说不定实地看过自己修的河渠,否则也不会想周梦臣推荐他。自然称得上是神交已久。
潘季驯随即说道:“既然大人,如此看得起我。我就当仁不让了。”
周梦臣说道:“好。”随即向外面招呼一声,将徐杲给交了进来。
立即商议起方略了。
周梦臣与潘季驯,徐杲从易于修建,便于操作船闸,还有通航的要求等十几个方面出发,在地面上圈定了十几个或许可能用的位置。剩下的就是原地考察一一排除了。
周梦臣随即代着潘季驯去见了李士翰。李士翰根本没有一点点为难周梦臣意思,立即让加潘季驯工部主事衔,并主持桑干河工程,将工程款,已经各项人手,都给潘季驯搭建起来。
于是。在李士翰卸任之前,工程的整个框架都已经搭建出来了。
而潘季驯在考察过水泥厂以及水泥的性能之后,信心大增,二话不说,就要去原地考察,不顾已经是天寒地冻了。徐杲只能跟着
周梦臣派了一队士卒去保护他们。毕竟这个时候的太行山中,豺狼虎豹可是不少的。
到了这个地步,对于周梦臣来说,桑干河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只有等结果了。至于这个结果是在今年,还是明年传来,就要看进度了。
“来京各种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周梦臣说道:“该回大同了。”
忽然周梦臣内心之中生出一丝不舍。
第九十九章 京营与离京
周梦臣即便再不舍,也不得不准备离开的行程了。
因为他知道大同离不开他。而今杨继盛还不能代替他坐镇大同。鞑子还在虎视眈眈的,等着他去打倒,无数将士都在等待着他的号令。
周梦臣即便再放不下家里的爱妻娇子,也只能在腊月之中。踏上回大同的路程。
不过,来的时候,周梦臣加上随行的护卫,大体百余人上下。这里毕竟是大明境内,有百余精骑护卫,足够他在遇见大军围剿的情况下逃生了。但是回去的时候,却不是这些人了。
而是增加了大批军队。
不是别的,正是丰城侯整理出的四万京营士卒。
不得不说,丰城侯对这些士卒算是下了血本。
吃穿用度,远远比大同军好,而且好上不只一筹。
戚继光专门带人来训练,在周梦臣看来,军伍阵列也是像回事。
不过周梦臣还是问了一下戚继光。
戚继光苦笑说道:“老师,这都花架子。”
周梦臣微微皱眉,说道:“怎么回事?”
戚继光跟随周梦臣这一段时间,绝对比戚继光在历史上相同时间成长的快。当然了,戚继光在历史崭露头角是在嘉靖三十四年开始的。而今的戚继光指挥作战的能力,有多少尚且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因为周梦臣长期让戚继光练兵,而今戚继光在练兵之道上,简直是行家里手。
周梦臣对京营并没有抱有多大希望。但是听见连戚继光都否定了,也是大吃一惊。
戚继光说道:“杂人太多,似乎是李大人在白登大捷上立功了。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在战争上功劳就好像捡的一样。所有有很一些勋贵子弟想要投军。建功立业。也罢了,这些吃不得苦,也吃不得委屈。一个个都要当军官,训练的时候,从不训练。好像他只需上战场领功就行了。其余的事情都不需要他们来。”
“有这些人在,这京营士卒都不即可能训练好了。”
周梦臣说道:“那你为什么不将这些人给踢了?”
戚继光说道:“他们一个个都有背景,而且丰城侯也来打过招呼,如果可以就尽量让他们过。我不想让师傅您为难。”
周梦臣冷笑一声。心中暗道:“丰城侯还想要左右逢源。”
周梦臣对勋贵子弟还是有些了解的。真正有出息,或者说想要在军事上所成就的勋贵子弟,而今都已经在大同书院之中学习了,这些人估计就是之前中立或者对立的人,看到了周梦臣白登大捷,已经丰城侯世子立功受赏,这样下去,说不好,丰城侯的爵位就要动一动了。
所以有很多人想要投机丰城侯。但是丰城侯抹不开面子。毕竟抬手不打笑脸人吗?
只是给周梦臣弄得很不舒服。不将这些人踢出去,军队根本没有办法训练。但是将这些人踢出去,得罪这些人背后的人。
周梦臣可不在乎这些人。但也觉得有些不舒服。觉得丰城侯算计太过了。只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他说道:“你有心了。只是有时间,你的心思最好能单纯一点。我最需要的是一支能打的大军。你最需要考虑的也是这个。而不是别的。”
“这些人,你只需一视同仁,觉得谁不合适,就将赶回去,谁找你麻烦,让他来找我。”随即微微一顿,周梦臣说道:“这一次你跟我一起回大同,他们想找也找不到了。”
戚继光说道:“弟子明白。”
周梦臣看着戚继光的目光有一些幽深,他不知道这是戚继光的优点,还是缺点。戚继光有相当敏锐的政治敏感度。也就是他如果不当武将,去混文官,也未必吃不开。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戚继光在很多时候,想得就有一点多了。
这让周梦臣感觉复杂。
一方面,周梦臣对于军人,更喜欢马芳这样单纯打仗的将领。在政治上不要乱参与进去。但是另外一方面周梦臣也明白,一个单纯的军人在大明朝廷是绝对没有前途的。历史上,戚继光之所以成就远超与之齐名的俞大猷,除却两人各种差距之外,后台也很重要,俞大猷根本没有一个坚固的后台。而戚继光后面就是张居正。可以说是成也张居正,败也张居正。
戚继光能感觉到周梦臣看他。但没有感觉到周梦臣如此复杂的心思。硬着头皮说道:“老师,即便是将这些赶走,这些人也未必有多少战斗力。他们的心智不坚,又各怀心思。一旦遇见恶战,根本支撑不下来。城市之中浮游之兵,就是这样的。”
“而且里面还有一些看似有一两手功夫的老卒,其实都是一些兵油子。滑溜之极。弟子恨不得大开杀戒。”
周梦臣说道:“加大训练也不行?回到大同之后,继续加训。”
戚继光说道:“或许能,但是得不偿失,要改变一群人骨子里的秉性,很难做到。而且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些军队只能壮壮行色而已。”
周梦臣也没有办法,心中暗道:“京营不限制征兵的范围之前,恐怕任何改革都有问题,毕竟从兵源来说,这些人都不行。但是真正要打破京营七十二卫,恐怕也是对勋贵们的致命打击。”
“这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做。”
“恐怕之前的京营,还有那一批将领,是京营仅存的一些精华了。”
之前周梦臣没有感觉。而今听戚继光讲这些京营士卒真正的底子,内心才有一种感觉。却说起来京营步卒在高坡上打得不错,已经胜过不少边军了。
周梦臣对戚继光说道:“没有办法,你多加留心。这些兵马还是需要用到大同的。不管是后勤辎重,还是站岗放哨。人中是有地方用的。我不信这一点小事他们都做不好。”
戚继光说道:“是。”
周梦臣说道;“这一次你与我一起带着这四万士卒一起回大同,正好我就要看看着些兵要烂到什么地步。”
这一次周梦臣离开北京,并没有多大的动静,只有京营在外城的军营一下子空了,外城的主干道被士卒给封锁了,四万京营沿着主干道,从玄武门出了城门。他上了前往大同的旅程。
不得不说,戚继光这一段时间的训练,也是有些成果了,最少面子光。如果单单看,绵延数里大军队,缓缓的行进,谁又敢相信戚继光之前是这样的评价他们的。
虽然周梦臣没有想要惊动谁,但是这么大的动静,几乎谁都瞒不下去。而且周梦臣也知道,其实他在嘉靖面前说的那些话,也是有效果的。否则京营这四万士卒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调动。
是嘉靖觉得大同兵力不足,这才暗中帮了一点小忙,丰城侯才能运作的那么容易。
周梦臣站在外城北门外面。看着城楼。眼神却没有聚焦在城楼之上。
这北京城中有太多他怀念的人了。想念的事情,这里几乎是周梦臣在大明的第二故乡了。
而这个年代上战场,死亡的几率太高了,战死,病死,落马摔死,被野兽攻击,等等等,即便周梦臣是主帅,有些东西也不能幸免的。
对此,周梦臣也是知道的。每一次出征,都必须拿出必死的态度。才能有一些活下来的几率。正因为如此,他才越发眷恋北京,眷恋家中的孩子,与孩子他妈。想起几日前李云珍郑重其事宣布允许周梦臣在大同纳妾,就轻轻一笑,一拉缰绳,沿着京营士卒行军路线,一路向北而去。
第一百章 嘉靖三十一年
大军腊月从北京出发。
周梦臣本想着能在大同过年。但是问题是,正如戚继光所料,京营这四万人,能搭起一个架子就不错了。在残酷的行军之中,就露出本来面目。
当然了,也不能全部怪京营。实在是北国的冬季,实在是太冷了,更不要说,整个明清都处于明清小冰期,本来就比寻常年份要冷得多。这种偏冷的气候,在崇祯前后达到了高峰。
不过即便如此,冬季行军。依然称得上是考验。
不管穿怎么样的衣服,多厚的衣服,一天行军下来,都觉得自己穿着不是衣服,是一整块大冰块。
在野外宿营更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京营士卒都有些不适应,特别是有很大一批富贵兵,更是不适应。
这样的寒冷,对于很多从乡村出来的士卒,虽然难以接受,却也习惯了。毕竟他们无数冬天都是这样熬过来的。他们所拥有的取暖措施,甚至只是一堆稻草而已。
但是这些京营士卒,不管怎么说,也是在北京城中或者北京附近生活的,祖上又是跟随成祖迁到北京,或者干脆就是原来燕王三护卫出身的。这些人几乎是大明的统治集团内部的。
不信,请看而今的太子妃,乃是昌平卫一千户的女儿。往上数大明皇后,出自京营七十二卫中低军官家庭数不胜数。
不要以为大明皇后是不取大家之女,就以为大明皇后都是小家子出身。一个世袭千户家庭,在大明体制之中,自然是芝麻绿豆一般的官。但是在平头百姓看来,那也是大户人家了。
所以,这些京营士卒在寒冷之中,愿意与不愿意都不得不拖延行军速度,而且有了非战斗伤亡。
让周梦臣感到焦头烂额。
等大军到了大同之后,已经过了正月初一了。嘉靖三十一年已经悄悄地来临了。
按照惯例,这个时候衙门封衙,大家放假。周梦臣安顿了京营士卒,只是翻看他离开大同这一段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