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这根本就是笨功夫,后世都是用计算机算的,也很难有是便捷的办法。以这个时代的速度,好几年甚至一个人大半辈子,都花在这一件事情上,或许能圆周率往后面推几位,
    这还是在不算错的基础上。
    周梦臣说道:“冯教授明鉴,这是家父算的。”他叹息一声,说道:“家父在时,常以割圆为乐,同时教授我家学。方才记下来的。”
    冯立叹息一声,说道:“不知道,这武昌城之中居然有如此一位大才,不能朝夕请教,已经是大憾了,却不想斯人已去,唯有遗风。更令我望而兴叹,恨不能做把臂之游。你今后就叫我冯叔叔吧。”
    周梦臣立即行礼说道:“冯叔叔。”
    黄主薄在一旁几乎要笑开了花了。
    今日算是将县尊得罪狠,不过与冯教授搭上关系,也算是另有出路,甚至黄主薄心中打起了,想办法让周梦臣走科举这一条路,之前那是没有关系。而且阴阳官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的,而今将这个官丢了,却有了这个资格,未必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县尊,周兄之父,固然是斑斑大才,只是今日考的是周兄,而不是周兄之父。”王道之连忙说道。
    县尊看了一眼王道之,心中暗道:“一百两。”说道:“王秀才所言极是,这一题就不算了。王秀才,你再出一题。”
    冯立此刻反而不说话了。他早就看明白县尊的意思了。今日反而想看看,这一位新认下来的贤侄有什么本事,也看看着这个王道之,能无耻到什么地步。又能想出什么样的难题。
    王道之,一时间额头见汗,说道:“请周兄求上元积年。”
    周梦臣几乎哑然失笑,说道:“王相公,你知道什么是上元积年吗?上元积年,又称历元,乃是日月五星汇聚之时,总体上来说,必须是甲子日的夜半,冬至日,月朔日,五星汇聚。但是这首先你要给我这天文数据。不然我怎么算?真来口算啊?”
    一部数学史,半篇求上元。
    这是对古代数学的概括。
    推动古代数学发展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天文问题。
    甚至可以说是天文历法与数学是不分家的。
    而在历法之中,求上元积年,是很长一段时间一个重大问题。
    上元积年又称历元,作为理想历法的开始,它必须是一切的源头。在历代历法家眼中,必须日月五星在同一点出发。才能将今后日月星辰一切运转给算在其中。上元积年可以说是在求一个日月五星汇聚的大周期。
    其实这个问题,在周梦臣看来,与之前那个物不知数的问题差不多。就是求一个能符合日月五星等运行周期的最小整数解。
    这必须要用到,日月五星的测算数据。不然真让周梦臣凭空算啊?
    王道之一时间被噎住了,他对这些事情也是一知半解,他只想难住周梦臣。就将他心目之中难题,一个个抛出来,至于这难题为什么是难题,就不知道了。
    县尊心中默念道:“一百两。这下五百两已经够了。”他轻轻一笑说道:“要不,你再出一题?”
    王道之,收肠刮肚一时间也想不明白,有什么难题了。
    冯立轻轻一笑,问道:“我给你数据,你会算吗?”
    周梦臣说道:“自然是可以的。”
    “好。”冯立抽出一张纸。捏笔在上面落下几十个字,说道:“这是宋代开禧历的各项数据,那你就算一算吧。”随即冯立将自己的位置让开,示意周梦臣用算盘。
    只是周梦臣不能说不会用算盘,但是在冯立面前就是不会了,用算盘算简单的加减还可以,验算这种不定方程组,周梦臣更喜欢用纸笔。
    周梦臣谢过,只是讨要了一些纸笔,开始验算。
    他思忖片刻,就下笔如神,不过片刻,就写满一张草稿,放在一边。冯立眉头紧锁在一边看着。一张还没有看完,周梦臣另外一张稿纸就放上来,冯立立即将下面一张拿出来,与第二张稿纸铺开
    但是一会儿功夫,第三张稿纸也出来了。
    冯立随手一指,说道:“你,将稿纸铺开。”
    冯立并没有特别指谁?但是黄主薄却上去,小心翼翼的将稿纸铺开。片刻之间,就将整个桌子给铺满了。
    一来,这数字比较大。
    所谓天文数字。数字都是好几位,计算量很大,说需要的空间也很大。
    二来,就是毛笔了。
    周梦臣对毛笔不能说不会用,但是毛笔本身特征,让他不可能将字写得太小。如果看过古书就会发现,古人一页纸不过两三百字而已。
    冯立陷入沉思之中,周梦臣的解法,冯立有些能看得懂,有些看不懂,但是能看出玄妙所在。
    周梦臣解了好一阵子,最后算出来606510日的大周期。
    然后最后确定公元前二百四十八年冬至为上元。
    周梦臣恍惚想起,秦始皇登基就是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而秦历似乎是十月为岁首的,也就是说,在秦历之中,乃是秦始皇登基那一日,就是上元年。而下一个上元,乃是一九六二年。
    这两个年份,不得不让周梦臣有一些别的联想。
    随即周梦臣摇摇头,将这些胡乱猜想从大脑之中甩出去。
    冯立此刻已经草草的看过一遍周梦臣的草稿。
    周梦臣已经尽量将很多数学术语,都以这个时代的话语写出来,比如说未知数,他设定的就是天元,地元,人元,神元,鬼元等等,如果不够用,就随便找一个字,在后面坠一个元,就代表了未知数。
    不过,周梦臣用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却是改变不了的。
    冯立说道:“你用的草码,却是很有意思。”
    其实中国古代数字体系之中,有一套自己的数码。而且这个草码也如同书法一样,在不同的数学家上,也有或多或少的出入。在很多人印象之中,古代是有标准字体的,其实不然,只是约定成俗而已。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异体字了。
    冯立刚刚开始不认识这些数字,但是他本身精通数学,看一会就明白了。也没有觉得什么大不了,只是当成周梦臣自己计算的时候,写的一些草码,就好像有人在解题过程之中,写了一些自己才能懂的符号。
    不过,他也发现这个草码好像比较好用。
    周梦臣束手而立,说道:“谢过冯世叔夸奖。”
    王道之也跟着冯立看了一会儿,但周梦臣所写的对他来说,犹如天书,即便是看得头昏脑涨,却一点也看不明白。只是过来问冯立说道:“冯教授,这………………”
    冯立翻了一个白眼给王道之,说道:“怎么,你看?”
    王道之连忙退后说道:“学生不敢,只是周兄算对了吗?”
    冯立说道:“不知道。不过凭这一手本身,去钦天监搓搓有余了,这样吧,你这个九品官,也不要了,我写信向叔父推荐,让你进钦天监。”
    冯立这番话一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
    王道之大喜过望,毕竟周梦臣如果去了钦天监,就没有人与他抢这个位置了。
    但是县尊却有另外的想法。
    冯立之所以被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冯立乃是府县教授,官职不高,却是士林中人,交游广阔。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冯立的家世了,冯立的叔叔就是前湖广提学使。而今虽然不在位置上了,但是官场人脉还在。
    不是一个举人出身的县令可以得罪的。
    县尊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打了个突突。
    县尊虽然不懂数学,但是懂人心。懂人情。他对冯立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冯立科举不成,只能当一个教授,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在数学之道上,却是名声在外的,一个很高傲的人。
    今日来趟这一趟浑水,就让县尊有些吃惊了。
    冯立对周梦臣的态度转变,也是被县尊看在眼里,从一开始的漠视,到最后的视如子侄。乃至而今,要推荐钦天监的官职。
    其中原因自然不是周梦臣有别的本事,就是周梦臣的数学上的造诣。
    如果说周梦臣在算学上的造诣,得到了天下人的公认,那么这个否定周梦臣算学方面的人,就成为了什么人?岂不是跳梁小丑?
    县尊一瞬间,就有了决定,说道:“果然是家学渊源,而个阴阳官,本县就托付给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负祖上的名声。”
    此刻,县尊早已将王道之的事情抛之脑后了,毕竟王道之的五百两已经花完了。


第七章 袭职
    面对县尊的皮笑肉不笑的夸奖。周梦臣心中心思乱转,看了一眼黄主薄满脸的希冀,心中暗道:“罢了。”
    他知道,今日得罪了县尊,今后他即便是袭职之后,日子大概也不会太好过的。只是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县令。周家在阴阳官的位置上世袭十代有余,而任何一个江夏知县能待十年就算多了,特别是而今,官员任期似乎越来越短,一般来说,一个县令能任满一任,也就是三年就算难得了。
    即便有些为难之事,也不过是一两年之内。
    而担任这个阴阳官,几乎是与国同休,不,甚至朝廷亡国了,他们还是早就守着旧业。
    即便是明清易代,钦天监之中有很多官员也是继续留任的。
    各地阴阳官也是如此,不过前提是不死在战乱之中。
    这是一个子孙数代的家业。
    至于冯立所言,周梦臣只能当客气话。初见面的人,叫一两声叔叔,就真当是自己亲叔了。如果真是如此,就不知道是谁傻了。
    周梦臣立即向县尊行礼说道:“属下定然不负县尊厚望,也不负祖上名声。”
    冯立见周梦臣如此,有些失望,却也在意料之中,让人将周梦臣的稿纸收集起来,他一把拉着周梦臣的手出了县衙,就寻了一个馆子,让周梦臣一页一页给他讲解。讲解了好一阵子,才算消停下来。
    也让周梦臣长长出了一口气。
    怎么说啊?
    前文说过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就是宋元时期,更准确来说,是两宋之后,以及两宋影响力消耗殆尽的时期,毕竟元朝很短,而且元朝后期就缺少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了,可以郭守敬紫金山学派之后,就少有能力的数学家了。
    而今更是如此。
    冯立年纪也大了,何多观念都顽固无比。身份又比周梦臣高,不能将他看成普通的学生,讲解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
    这让周梦臣很是头疼。
    冯立好一阵子才算搞懂这到底是怎么算的,他长叹一声,说道:“原来秦九韶算法是这样的。”
    周梦臣有些不明白,他问道:“世叔,这秦九韶是?”
    冯立说道:“秦九韶乃是宋人,专精数学,我有一本《数学九章》,我给你的数据,其实这本书其中一题的,就是求上元积年,只是给我看, 我都看不懂,看来我老了,继往圣之绝学,就要你来做了。”
    随即冯立将店家叫来,令他去冯家取来这一本书,将这一本书给了周梦臣,说道:“我知道贤侄家学渊源,日后成就,定在秦九韶之上,只是古人学问,不好在我的手中失传。”
    周梦臣心中感激。
    因为他知道,这个年代书籍代表的意义。特别还是手抄本。
    虽然宋代出版业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很多书籍还是不会出版的,就好像是《九章算术》,这一本书对中国数学的意义,就相当于《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的意义,但是这一本书,仅仅出版过两次。
    第一次在北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