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5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戚继光已经感受到了他这一次回去,定然是重重有赏,武将只能打胜仗,那升官就好像坐飞机一般,完全没有文官那些条条框框。可以说戚继光而今面前一片光明。
不过,戚继光很快就将心思从升官上拔了出来,心思放在眼前的战局之中。心中暗道:“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鞑子没有了主将。”
一想到这里戚继光心中转了好几个念头,他的眼睛微微一眯,闪过一丝微光,说道:“传令下去,立即打扫战场。准备出发。”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歌入玉林
很快战场打扫的差不多了。
斩首一千五百多级,并不是鞑子仅仅死了这么多人。而是在车阵之外,被炮火打死的首级,明军根本不可能收拾。但是即便如此,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不过明军损失也不少,零零碎碎战死五百余人,大部分都是在最后关头争夺伯颜首级的时候阵亡的。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伤兵。大概有一百多个重伤。
很可能活不下去。
至于鞑子伤亡多少就不知道。
不过估计鞑子自己也没有心情知道,他们都在考虑一件事情,伯颜折在这里,如何向青城方面交代。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意料之外的战利品,大批量的马肉,还几百匹无主的马匹,这对大同来说,才是好东西,多几百匹战马,就能多几百骑兵,对于大同骑兵来说,从来是骑兵多战马少的。
不过,对于戚继光最后的命令,下面的将领有些疑问,说道:“将军,我们刚刚血战一场,此刻一动,鞑子会不会追来。到时候我们在行军之中。”
戚继光说道:“折其主将,依然胆寒。鞑子不敢动了,而且行军的时候,鞑子就能冲上来吗?也太小看京营士卒了。”
这一战得胜,京营士卒心态平复了。
很多时候,恐惧比恐惧对象本身还要可怕,这些京营士卒第一战打了一次大胜仗,自然产生一种鞑子不过如此的感觉。此刻正是信心满溢的地步。一个个都赞成,即便行军队列鞑子也冲不上来。
于是,一声令下,大明军阵变阵。变成了行军队列。
一侧靠着兔毛川,兔毛川水流虽然不算湍急,甚至有一些地方能涉水而过。但问题也明显,骑兵如果涉水而过,水的阻力会让马慢下来。倒是就是明军的活靶子。
另外一侧就是长长的车阵。护卫着一侧,一些伤员也在车上面。
外围几百步的空间还有麻锦带的骑兵来回游荡。
就这样,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向西方而去,也就是玉林卫的方向。更不要说,这里还堵着万余鞑子骑兵。
这一支骑兵在刚刚激战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动作,但是伯颜给他们的命令,是牵制明军士卒,他们自然是牵制,做得就不够坚决,也没有撼动明军的阵势。此刻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明军绵长的队伍一点点的靠近自己的阵地,也看见好多火铳都已经举起来。车上甚至有几门炮已经瞄准了,只等一声令下了。
其实此刻,明军这边也是很紧张的。总体上来,行军序列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达不到最高效率。
但是戚继光命令如此,他们只能遵从。
戚继光此刻也死死捏着缰绳。
他这是一场赌博。但是他觉得有必要赌一赌,赌鞑子在群龙无首的时候,无所适从,赌他们面对这个局面还保守处理。看似是争一时之气。但是在军中士气,也是很重要的。
打仗的时候是有心理优势的。
在此之前,都是鞑子频频南下,大明对之毫无办法。还屡屡吃败仗。军中士卒都有一些谈虏色变的感觉,周梦臣对大同镇下了重手。可以说简直是推倒重建了。但是别的地方可就不一样了。
在历史上刘浃将军之死,就可见一斑,打之前,他劝当时山西巡抚不要轻敌,巡抚下令他必须冲击,刘将军无奈与鞑子接战,一打起来,其他各部都作壁上观,好像不是明军与鞑子交战,而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军队在与鞑子交战一般。
大部分边军将士这个时候对鞑子是没有心理优势,即便是大同军也是一样,当然了没有心理优势与怯战是有一段距离的。
而戚继光这样做,不是求一时之胜负,是要京营士卒竖立起对鞑子的心理优势。只有这个时候,鞑子面对区区数千明军,也让开大道,不敢进攻,不说京营上下,单单是这五千士卒,有一个算一个,就不没有一个觉得鞑子可怕的。
对敌人有心理优势,打仗的时候是有加成的。
而鞑子真如戚继光所料,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办是好,他们根本没有伯颜战死的预案,谁也没有想到伯颜会死在这里,死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戚继光手中。而明军这样莫名其妙的举动,更让他们不理解。
看明军的样子不像是要进攻。但不是进攻,却一点点靠近他们?
打的话,伯颜已经演示了什么叫作前车之鉴。而且也没有上级命令?嗯,不,他们没有上级了。
不打,也不甘心这样放过明军。
但是很多事情与他们甘心不甘心没有关系。要尊重事实。
这个事实是,骑兵进攻明军步战,已经不可能胜利。
有时间承认自己不行,对方行,是非常困难的。
鞑子就是这样,鞑子骑兵就这样撤退不想,进攻不敢,僵持到了明军前列已经逼近骑兵百余步,火器火炮都准发射的时候,才不知道谁下了一道命令。随即鞑子都让开了道路。撤到了北边的山脚下。
于是他们在北边山脚下,眼睁睁地看着明军五千步卒昂首阔步地走了过去。、
一时间鞑子这边气压低极了,似乎将空气都冷冻了。
很多鞑子将领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后该怎么办?没有了心理优势,面对大明堪称恐怖的体量,很多人忍不住的忧虑起来。
随即他们听到了明军之中高歌声:“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这一首诗是曹世忠开得头,很多诗都是可以唱的,但是这种技能却不是寻常百姓会的,也不是寻常士卒会的。不过作为东宁伯世子曹世忠,虽然不能说是文武双全,但是如何唱还是会的。此时此刻,曹世忠内心之中无限感慨,只是可惜自己的学习不认真,做不出一首好诗来了。于是,将李太白的作品搬了出来,他起头带着士卒们大声唱,而他自己唱得欢快。特别是最后几句“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更是不扯着喉咙大喊。
不过士卒们多不识字,对于这首诗中的很多东西都不能理解,更不要说唱了。不过是不想扰了曹世子的兴致而已。
戚继光听了也微微一笑,说道:“我也有一首军歌,让下面士卒学着唱吧。”
于是声音一转,变成了戚继光新作凯歌:“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鞑虏兮,觅个封侯。”
这首军歌虽然没有李太白写得好,却是明军士卒可以听懂的,虽然明军士卒一个个嗓子也不好听,唱的时候也长长不在调子上,但是所有人一起合唱,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声音传到了一边旁观的鞑子眼中。
很多鞑子士卒眼睛之中没有仇恨。只有沮丧。
而声音传得更远。这里本来就与玉林卫相距不远了。戚继光大军人还没有到玉林城外,但是声音已经到了。虽然而今玉林城中稳如泰山,但是玉林城将士还是承受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此刻听到远处的歌声。忍不住齐声相合。
将玉林城外大兵压境的气氛一下子冲淡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露布报捷
戚继光到底玉林城下的时候,似乎伯颜战死的消息已经传开了。鞑子没有决心与意志攻玉林城,将之前的所有布置都放弃了。在戚继光眼皮底下撤退了。戚继光毫无阻碍地进入玉林城中。
随即鞑子撤军的消息也一路传一路,到了周梦臣的耳朵之中。
周梦臣一听大喜过望,随即按住了援军。毕竟四万一次军事行动,也是需要很多本钱的。既然而今已经没有必要了。就无须继续进军了。
周梦臣二话不说,道:“露布报捷,飞报京师。兔毛川大捷,斩首一千五百级,阵斩伯颜。”
立即有翻身上马,身后插着一面红旗,一边飞奔一边大喊道:“兔毛川大捷,阵斩一千五,斩杀伯颜。”凡是经过每一个城镇,他都要如此高喊。于是胜利的消息一浪接着一浪,奔向了北京。
周梦臣也高兴的手足无措,说道:“元敬,没有让我失望,大事定矣,大事定矣。”
这一战,对周梦臣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
虽然在战术上,这一战依然是一次防守作战,但是从战略上来看,这根本就是一次成功的进攻。不仅仅稳固了玉林城,将大明边防线前出近百里,控制了阴山余脉一块百余里方圆的地区,甚至已经接触到了阴山北麓。也就是说,对鞑子有更多地理上的优势。
或许将来还会有一些反复,但是有一点已经确定了,从这一战起,战事更多是发生在边墙之外,而不是边墙之内,周梦臣能睡一个安稳觉了,大同百姓也不用担心鞑子突兀的南下了。
周梦臣来大同,本来就是想将大同建立成气学根基之地。结果一直忙于战事, 并不是说战事不重要,但是周梦臣根本没有好好的种田。一直处于物资紧缺之中,各方面都紧巴巴的。
而今这个局势就要改变了。
这岂不让周梦臣高兴。
他没有想过一口吃个胖子,将鞑子给灭了。毕竟蒙古存在这么多年了,也是有原因的,但是只要给他一个和平的建设期,不用朝廷的支援,周梦臣就能用大同一镇之力,单挑了鞑子。
周梦臣对徐渭说道:“今年的战事,也就打得差不多了,下半年能安生了。”
徐渭说道:“的确,辛爱只要脑子没有被驴踢了。他下半年就不会折腾了。”
周梦臣说道:“有今日一战,我也算是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徐阁老,对得起丰城侯了。”
徐渭说道:“那是自然。不过,”徐渭微微一顿,说道:“藤祥此刻正在写密奏,你不去打个招呼吗?”
周梦臣说道:“藤祥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对了,这一次的战报,就拜托徐先生如椽巨笔了。”
捷报与战报不一样,捷报更像是简讯,说明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经过结果就行了。却要在第一时间上报,确保朝廷掌握第一手消息。但是战报就是稍稍拖后一点,要详细将事情情况说明,就好像今日兔毛川之战,洋洋洒洒写上数千言,绝对不过分。
徐渭说道:“写寻常文章,我徐某可以是要润笔的。但是写这样的战报,就是让我用血去写,我都心甘情愿。”
捷报飞传,八百里加急,不出三日功夫,红旗捷报就奔驰在北京大街之上。很快就传到了嘉靖的手中。
嘉靖手中正拿着一副解剖图,却不是人体解剖图,而是乌龟的解剖图,而且不是一个乌龟的解剖图,只看嘉靖身后的墙壁上,挂着不知道多少副解剖图,都是乌龟。可以说大明境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