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周梦臣执掌军器监那一日开始算,那已经是好几年前了。周梦臣就开始对大明火器的优胜劣汰。整合归并。最后剩下的火器,都是周梦臣亲自参与设计的火器,这些火铳火炮不敢说有多厉害,威力多高。但是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皮实耐操。
    周梦臣同时对射击与使用流程做出了一些改进。让火铳发生步骤大大减少。
    但是这样一来,虽然让火器威力大增。但并不足以让鞑子束手无策。
    毕竟军事指挥是一个整体,单个武器威力增加,如果不能有效的调整,反而有害于整体军事实力。
    这个任务,让戚继光完成了。
    虽然戚继光的答卷,还没有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是可以已经是军事近代化,就是以人力为胜,马力为胜,开始向火力为胜方面转化了。
    整个改革看似缓慢,前后用了好几年时间。到了今日才算是战场上一展雄风。告诉了整个时代,战争已经进入崭新的模式之中。
    当然了,这仅仅是时代的先声。因为除却大同少数几支军队之外,大部分军队都还在冷兵器时代,包括大明也包括蒙古。
    其中种种情由,实在是辛爱所不能理解的。
    不过,有一点他很明白。万万不能让人将明军的火器附会上鬼神之说。因为蒙古人虔信鬼神,一旦这个说法流传开来。到时候,蒙古各部再次面对明军的火器,恐怕是没有进攻的勇气了。
    这是万万不能的。
    辛爱三令五申之后,传令侍卫,将这些伯颜的部下拉出去打鞭子。
    这些蒙古将领反而松了一口气。
    无他,失陷主将。不管在那一方的军队,都是死罪。只是蒙古的家底就这么多,再加上很多蒙古将领都是贵族,与很多部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真杀这么多人是万万不能的。
    打他们鞭子,意味着他们仅仅需要吃一些皮肉之苦,这一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
    只是这一件事情,对于辛爱来说,是远远不能说过去的时候。
    听着外面一声声清脆的鞭子响,还有人沉闷的哼声。
    辛爱想了好一阵子,一跺脚说道:“国师,张先生,本汗尽起大军南下,与周梦臣决战。不管付出什么样的结果,都要杀了周梦臣,折了明人这股锐气。”
    萧芹听了,立即说道:“大汗,还请三思。”
    辛爱说道:“之前你不是一直劝我必杀周梦臣吗?”
    萧芹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在此之前,我万万没有想到鞑子火器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臣之前以为大军南下,与周梦臣决战,胜负之数,我占七,敌占三。足以一战。但是而今看来……………。”
    话虽然没有点明,但言下之意却很明显了。
    这是实话。
    萧芹一直以周梦臣为眼中钉肉中刺,一直想让辛爱全力进攻大同,诛杀周梦臣。消除周梦臣未来的威胁。
    但是萧芹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时间尺度,似乎与周梦臣时间尺度不一样。在萧芹看来,大同元气大伤,想要恢复过来非三五年不可。等三五年后,大同恢复到了全盛之时,就周梦臣威胁到青城的时候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周梦臣在大同履新不到两年。就能做出如此大事。
    他之前以为一场决战,周梦臣定然不是对手。但是而今看来,却是未必了。
    到了这个时候,萧芹反而缩起来。
    “国师所言极是。”张惠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臣不通兵事,但数万骑兵围攻官军一部,反而折了主将,余部皆怯懦不敢战。臣以为已经可以说明了官军的实力。大汗这个时候南下,就是孤注一掷。胜自然是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败了,大汗当何以自处?这个烂摊子,该怎么收拾?”
    “未虑胜,先虑败,这是兵家至理。臣请大汗三思。”
    张惠说出这一番话,内心想的自然与口中说的不一样的。张惠对周梦臣对于大同的治理是很有信心的,他看得出来,只要给大同几年安稳日子。在周梦臣的带领之下,攻陷青城都未必不能。
    前提是给大同时间。而不是这样无休止的打仗。
    另外一方面,张惠到底不是军中之人,也不清楚大同军而今的战斗力到底是到了什么程度了。而且鞑子多年来对边军的强势,也让张惠担心,万一战败了,如果是这样,周梦臣作为败军之将,不可能在大同巡抚任上再待下去了。
    所以,他这一番话,表面上,是在为辛爱担心,实际上是想为大同争取时间。
    辛爱怅然一笑,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但是你们到底不是蒙古人,不知道蒙古人是怎么想的。我登上汗之后,一连两次战败,去岁还能说是国师的错,今岁又如何说?如果我不立即还以颜色,我的地位就会动摇。我必定要打一仗,不是对明,就是平叛。”
    “这一战,是必须的。谁也不能阻挡。凡是敢劝说者,本汗必杀之。”
    不同民族之间,到底是有文化隔阂的。
    大明上下并不是没有聪明的人。比如徐阶与严嵩,谁敢说他们不聪明。但是他们到底不是蒙古人,想当然的就以一个正常的国家来衡量蒙古人。但问题是蒙古人的政治生态与大明,不,与几乎所有的汉人王朝都不一样。
    他们的生态就是由重健壮,轻老弱的根基上发展出来的。更类似于狼群的结构,当头狼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的时候,所有狼都对头狼忠心耿耿,甚至不惜以生命护卫头狼。但当头狼身体衰弱了。不足以带狼群取得胜利的时候,也就是要更换头狼了。
    当然了,人与动物必将有一些不大一样的。
    但问题是俺答死的仓促,辛爱为了汗卫将俺答子嗣之中能威胁到自己的人,杀得杀,放逐的放逐,囚禁的囚禁。可以说,他的汗位的正统性是有缺失的。
    当然了,蒙古人对这个并不是太看重的。但是俺答辉煌无比的战绩在前,辛爱惨不忍睹的战绩在后,很难不让人有其他的联想。
    而且辛爱也感受到了威胁。
    他了解伯颜,伯颜是他左膀右臂之一,在打仗上有自己的一手,骁勇善战,绝不贪生怕死。他带领四倍于敌的兵力,都没有吃下明军五千人。那么辛爱觉得,自己也未必能够吃下来了。
    辛爱在草原上能调动骑兵不过十几万而已,其中还有不少附庸。
    如果明军的步卒都是这个实力,那么明军数万大军向青城开进,辛爱也觉得,他估计也未必能啃得下来。倒是青城怎么办?板升怎么办?
    虽然辛爱本部还是骑兵为主,但是板升提供的粮食兵器,乃至其他物资,已经成为了蒙古重要的财政来源。是他万万不能放弃的。
    今日一战,有太可怕的象征意义,让他忍不住想到了曾铣,与曾铣的复套计划。以及关于周梦臣情报中,周梦臣与曾铣夏言的关系。如果周梦臣大举复套,辛爱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自处。
    必有一战,而且是胜算不大的一战。
    既然如此,何必等周梦臣准备妥当。不如就趁着现在,趁着周梦臣还没有准备好,来分一个胜负生死。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大同军,不战大同镇
    萧芹听了,内心之中轻轻叹了一口气。
    不能说辛爱的决断错了。但是辛爱终究不是俺答。不知道是年轻气盛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总之沉不住气。能胜不能败,而人与人差别,并不在一个人在顺境之中怎么做?而在于一个人在逆境怎么做?
    辛爱说的问题存在吗?
    存在。
    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吗?未必?如果真按辛爱的办法,刘备与刘邦都是屡战屡败的主,但是人家部属早就造反了。虽然有文化基因不同,但道理并非完全不相同的。
    有句话说得好。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辛爱如果能软下身段,长袖善舞,愿意与其他人分享权力。这危机未必能过去。
    可惜,这种手段俺答还有几分。但是辛爱是绝对没有的。
    他只会用这种强硬的手段回应。
    萧芹不打算劝,一方面虽然而今大同实力今非昔比,但是蒙古未必没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大战之前,胜负未分。二来,南下一直是萧芹的主张,他从不怕蒙古与明军大大出手,最担心的是双方和平相处。再加上辛爱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了。
    萧芹何必去触辛爱的眉头。
    萧芹说道:“大汗既然这样说,老臣岂能不助是大汗一臂之力。”
    辛爱脸色立即变了,变得亲切几分。虽然这笑容有一些假,但是也看得出来辛爱一直在努力学习如何做一个大汗。他说道:“国师何以教我?”
    萧芹说道:“而今局势要想打败周梦臣,在大同周围,乃至于附近,都没有什么可能了,要么打成焦灼,如开春的时候,胜负难分。要么就是两败具伤,甚至如伯颜将军一样。”
    “所以,要想打败周梦臣。只有将他引出老巢。他们毕竟是步卒,长途行军之下,太依靠后勤支持了。我军多为骑兵,这才有可乘之机,不管怎么样的火器,没有了火药就是连烧火棍都不如。”
    辛爱说道:“如此才能将周梦臣引出来?难不成等周梦臣进攻青城?”
    萧芹说道:“自然不是。不过是打山西镇的计划稍稍变动一下而已。”
    辛爱说道:“打山西镇?”
    这个计划,辛爱已经抛之脑后,一心一意想要对付周梦臣。却不知道萧芹怎么又翻出来了。
    萧芹说道:“对,大人觉得如果我们攻入山西镇之中,大明各军之中,是那一镇先到?”
    辛爱说道:“不是大同,就是陕西。”
    是大同的原因就不用说了,因为大同在山西以北,而且大同兵也是天下闻名的。之前各地有事都有抽调大同兵的传统,再加上供应大同七十一万石粮食,几十万粮,乃至于其他各种各样的物资,大部分都是从山西运来的。
    这也是大明祖制之中,边关转运的就近原则。
    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山东,这几个省都有对应支持各镇的义务。其中山东既有从海路支援辽东的义务,还有承担漕运维护运河的重役,以至于山东屡屡闹事,就是负担太重了。
    关系到大同的钱粮,大同镇是不可能不当一回事。
    而陕西镇的原因也很简单,距离近,与山西只有有一河之隔。而黄河在山西陕西沿线,固然有壶口瀑布这样不能通航的地段,但是大部分河道通航性都不差。可以泛舟而来。
    萧芹说道:“陕西那边的兵马,又不是没有打过。只需给予重击,想来陕西那边不敢造次。只需做一些事情引大同军来追,大同军多为步卒。千里追击,人困马疲,辎重未必能跟得上,到时候,还不是任我们宰割吗?”
    辛爱听了。先是大喜,随即有些迟疑,说道:“大明朝廷就能如此让我们如愿?”
    萧芹说道:“臣请一笔钱,贿赂北京言官,倒是自然有人上奏,催促周梦臣速战。”
    “而且即便周梦臣真是缩头乌龟,臣也会想办法,让周梦臣声明大损,最好能调出大同。而且大汗不与周梦臣交锋,凭借破山西镇的大功,也能平息浮议一二。剩下的来日方长。”
    辛爱派萧芹联系太原的白莲教。这个任务辛爱完成的很好。整个山西攻略。在萧芹的经营之下,不能说瓜熟蒂落,但也差不多。是有大的成功的可能。而且萧芹为了这一件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