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5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说你赶紧跟我回京,即便再有什么事情,也牵扯不到您身上,我读书少,但是画蛇添足的故事,我还是知道的。”
    画蛇添足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不知道却是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却说楚国有一位将军,北上破魏连下八城。随即又想转兵攻齐,齐国派了说客以画蛇添足的故事,来劝说这位楚国将军。本意也就是如而今孟冲说周梦臣一般。周梦臣以兔毛川之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功臣了。现在跟孟冲回京,基本山西败了,也牵扯不到周梦臣身上。周梦臣升官发财,是一点也不受影响。但是而今压下圣旨,擅自出兵,不仅仅将自己陷入风险之中。而恶了朝廷。
    周梦臣本来就在嫌疑之地,再弄出这样一出。恐怕今后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
    周梦臣苦笑一声,说道:“孟公公有所不知。我这样跟你说吧。大同之兵,大体分为三部。有十卫人马沿着边墙布置,有三卫驻扎在太原与马芳直属的骑兵,乃是我能动用的机动兵力。还有京营一部分兵力。而内长城,也就是山西镇与大同交接一线,我没有布置一兵一卒。”
    孟冲一愣。微微一惊,细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大同镇有兵不布置在与鞑子对抗的第一线,反而布置内长城一线,北京早就怀疑周梦臣的用心了。
    只是这种的布置,而今就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周梦臣压低声音说道;“大同兵器火器都依赖于朔州监,而朔州监与偏关相距不过二百里。朔州监中集中了我大明最顶尖的工匠,一旦失陷,火器之秘,尽落入鞑子手中了。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是周梦臣陡然色变,怎么也坐不住的原因。
    周梦臣可是知道,蒙古占据一片地方有什么?
    鞑子的核心在青城,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地区,但是,并不是土默特部仅仅统治这一片地区,其实后世的内蒙古中部。都是土默特部,也就是俺答…辛爱这一部统治范围。
    我们来清点这一片都有什么?我只说两个地方,鄂尔多斯,包头。
    鄂尔多斯本身就是蒙古语,自然是蒙古人的地方。包头就在青城以西几百里。鄂尔多斯的煤,包头的铁。再将上朔州监的技术,特别注明,朔州监是有造蒸汽机的技术。
    而且蒙古人可没有汉人那么多的历史包裹。说不定反而能轻装上阵。推进工业革命。
    不要看蒙古人数不多,但问题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也没有多少。
    一想到这一点,周梦臣后都已经被冷汗打透了,那里顾得上其他了。他即便丢了大同巡抚,还是进士这个护身符,大不了回武昌老家做学问去。但是如果让鞑子得到了这些技术。周梦臣睡觉都睡不好。
    孟冲未必知道这里有多严重。但是仅仅大明火器之秘,全部被鞑子掳去。就知道事关重大。但问题是,孟冲不敢作决定。周梦臣是文官,有圣眷,他封还圣旨,在朝廷那里未必有多怪罪,即便有怪罪。就如周梦臣所想,要不了周梦臣的命。
    但孟冲就不一样。
    在外面威风八面,但是本质上,不过一奴仆而已。他岂能代宫里做主。他是不要命了。但是他不答应周梦臣的话,今后会大大得罪这一位天子宠臣。而且真出了什么问题,说不定皇帝在盛怒之下,连他一并杀了。
    孟冲思来想去说道:“大人,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周梦臣以为孟冲答应了,说道;“多谢孟公公,等一会儿到了巡抚衙门,我就立即让人设宴,延请孟公公,孟公公只需一场酩酊大醉即可。拖上三五日,就有转机。我想山西镇也不会只向我求援,恐怕此时求援的人已经奔赴北京。三五日之内,定然有朝廷的新命令。”
    孟冲说道:“希望如此吧。”
    周梦臣见既然说法了孟冲。也就没有和孟冲坐一辆车的意思了。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的就是布置朔州监的防务,即便是朔州城丢了,朔州监都不能丢。
    想想还是一堆麻烦事。特别是内长城。
    内长城是一个防御北方的攻势。而大同就在山西之北。而且周梦臣虽然有便宜行事之权,但总就不好直入山西镇,不接管内长城,大同对山西方面就是不设防的状态,处处都是漏洞。
    因为这些漏洞,周梦臣自然要做一系列兵力的调整。先加强朔州监的防御,尽可能将北边的人马调入朔州监。
    这些命令就是能早一分,就早一分。毕竟偏关失陷的消息,已经是一天前的。谁知道情况有了什么新变化。
    就在周梦臣做出了一系列布置,让距离朔州监最近的平虏卫五千之众。立即南下,守卫朔州监,并让马芳去准备,等一会儿,应付了孟冲,就立即开拔,将两万骑兵放在朔州这边。
    倒不是周梦臣不想立即出发。只是可惜,大军开拔是需要时间的。这还是因为朔州监在大同境内,可以直接从朔州府借调粮草,只需要准备数日干粮就行了。否则话,不准备一日,大军断然是不能开拔的。即便是这样,召集人马,发布命令,让将士们给家里留个信,也需要一两个时辰。
    做完这一切,巡抚衙门就在眼前了。
    只是让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孟冲掀开车帘,并没有直接下来。而是微微咬牙,做出一个跳车的举动,而且在半空中,将腿曲起来,硬生生砸在车把上,随即摔在地面之上,痛得孟冲满地打滚,脸上大汗淋漓,咬着牙发出“丝丝”的声音,说道:“我的腿断了,我的腿断了。”
    孟冲在马车上思来想去,终于想明白了。他如果醉酒不宣读圣旨,那是他喝酒误事。追究起来也是一个罪名。所以他下定决心了,太监就要对自己的狠一点,于是他硬生生地下车弄成了事故现场。
    或许孟冲没有掌握好分寸,反正在周梦臣看来,他的脚尖与身体的角度都不对了,骨折是一定了。至于骨折到了什么程度。却要看郎中了。周梦臣心中忍不住佩服孟冲真豁得出去。
    周梦臣只能大声招呼郎中。单单论外伤的话,大同外伤水平要胜过北京的。也算首屈一指。不担心孟冲的伤情好不了。
    只是又让周梦臣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孟冲说道:“藤公公。今日是良辰吉日。我受伤事小,误了良辰吉日,耽搁了皇爷大事就不好了,藤公公也是宫里人。今日就代我传一趟圣旨吧。你看我就这样了。连站都站不稳了。还请藤公公行个方便。”
    藤祥眼睛瞪大,看了看孟冲,又看了看周梦臣。再看孟冲,宛如见鬼。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兵南下
    周梦臣也没有想到孟冲居然来这么一手。他赶紧说道:“孟公公的伤势为重,以孟公公的伤势,如果不及时医治的话,下半生腿脚都不灵便。这是最不能耽搁的。快送孟公公去就医,其余的事情待会再说。”
    孟冲一面装腔作势。好像他一直以宣旨这一件事情为重,但是身体却很诚实,被人重新搀扶上马车。送医去了。
    藤祥这才知道,孟冲根本没有想要宣旨的意思,无非是想拉一个垫背的。如果将来陛下责难,藤祥也脱不了干系。
    藤祥一想到这里,就暗暗咬牙。暗道:“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啊。好一个孟冲。”
    藤祥与孟冲都是黄锦的义子,按说是同一派系的。之前关系还过得去。但是今日一事,两人之间难免有了一些间隙。当然了即便没有今日之事,两人也是迟早要产生间隙的。
    毕竟,黄锦的交椅只有一个。
    黄锦的衣钵定然是要义子们传承的。但问题是谁能接黄锦的衣钵,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孟冲伤筋动骨,难免有一百天,虽然孟冲在病一直坚持,要国事为重。但是周梦臣却觉得孟冲身上带血,宣读圣旨难免有些不吉利,反正事情也不着急。让孟冲好好休养几日,即便不等腿好,最少等到结痂脱落之后,再宣旨不迟。
    忠君爱国的孟公公,只好答应下来。
    好在,三日之后。北京就传令了兵部尚书的命令,令周梦臣立即支援山西镇,不能任鞑子在山西镇肆虐。
    周梦臣得了这个命令之后,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随即带着四万步卒,其中万余大同军。三万京营士卒,从大同直接南下朔州监。
    这个时候,周梦臣才算是放心了。
    在小小朔州云集了大同镇近一半的兵力,除却长城守边的军队之外,其余的军队都在这里的。计有大同军,大同前卫,大同后卫,这都是大同城的驻军,也是周梦臣留在手中的机动力量,也是大同军中最能战的步卒,多有老卒。平虏卫,平虏卫之前说过,是距离朔州监最近的卫所。共一万五千人。
    这些人由副总兵麻禄率领。
    京营三万,按京营编制分为六个营,不过这些军队都没有参加兔毛川之战的。这些军队又戚继光与李儒分别率领。
    再有就是马芳的骑兵两万。这就不用说了。
    不过。到了朔州之后。周梦臣也只能暂时停下来。
    一来收集粮草。二来探明敌情。
    因为周梦臣一直在对付北边,所以几乎所有的粮食都囤积在大同,方便支援沿边卫所,南边各府县虽然是粮食产地,但是府库之中,并没有多少粮食,倒是民间有一些粮食。
    但是即便周梦臣不花钱强征粮草,六万五千人,二万匹战马,以及数量不少于一万的驮马,以及驴骡这些牲口。所需的粮草绝对不在少数。强征都要一段时间,再加上周梦臣哪里能做到强征这样没品的事情,自然是用银子购买。
    这个过程就更长了。
    没个几天是不能安生的。
    至于探明敌情更是非常有必要了,细细算起来,偏关失陷已经有十日了。这十日鞑子根本是其疾如风,侵略如火。
    从现在报上来敌情,可以说太原府岢岚山脉西北,河曲县,保德州,岢岚州等地已经被攻陷了。甚至山西总兵上报的敌情之中,宁武关已经受到进攻了。
    但是具体鞑子主力在什么地方,却没有搞清楚。
    无他,如果看军报,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在告急,所有人都在说,鞑子正在进攻他这里。但是周梦臣军事常识告诉他,这根本不可能。不过是山西太平太久,以至于遇见鞑子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唯恐自己求救不紧急,朝廷大军就去救别人了,一个个喊的嗓门山大。反而混淆了真正消息,让周梦臣无法作出判断,一定要派人去探查才行。
    宁武关乃是山西镇的驻地。一旦宁武关被攻下,也就等于大同镇大同被攻下了,而且宁武关乃是太原北边的通道。只需攻克宁武关,鞑子就可以绕过岢岚山脉,进入太原盆地之内。
    当然了,周梦臣对宁武关还是有一点点信心的。
    山西镇再鱼腩,也不能让敌人将自己的老巢给攻克了吧。
    其实,周梦臣最担心的不是这个方向。  而是鞑子一路沿着黄河南下。
    前文说过,黄河在陕西山西交接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是很方便渡河的。而黄河两岸,不能说多发达。但最少不都是山峦。但是有一些沿河地方还是适宜农业生产了。
    没有山峦的阻隔,鞑子放马跑起来,估计不出数日,就能直接杀入平阳府境内。而且因为黄河易渡的原因,鞑子很可能过黄河杀入陕西。直接杀入延安。甚至突入关中。
    一想起这一点。周梦臣就头皮发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