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5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将士最大的发财机会,就是砍鞑子,一个鞑子首级五十两。可比吃死饷银要好太多了。
    而今骑兵没有兴趣了,但是后面有不知道多少卫所军,等馋得嗷嗷直叫。等第二日,大同后卫过来,立即接替骑兵攻山,那个干脆利落,白莲教徒敢拼命,那么大同后卫的士卒就不敢拼命了。一场鏖战,不过一个时辰,就打通了道路。随即大军压上,跟着萧芹留下的痕迹一路追了过去。
    只是如此一来,萧芹就拉开了一些段距离。
    辛爱通过这一片区域,用了一天一夜,萧芹在追杀之下,一路丢盔弃甲,但是速度却并不比辛爱慢多少,大概一天一夜,就能冲出边墙来到草原之上。


第一百五十四章 萧芹之死
    此刻萧芹看着远处的山峦,已经山峦之上,一道蜿蜒的灰线,不是别的,就是长城。
    这是山西镇的长城,不过守军本来就是样子货,更是被他们摧残殆尽。此刻正处于无人值守的状态。
    萧芹看着手中的书信,不是别的。正是辛爱假惺惺的通知他速速撤退的书信。萧芹面无表情。眼睛之中流漏出一丝杀意。他岂能不知道自己被辛爱摆了一道。自己被辛爱当成了替死鬼。
    不过,这个时候却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他回去之后,定然要给辛爱一个好看。否则这一件事情就不是算过去。
    还是眼前的事情为重。萧芹问道:“我问你,你刚刚越过长城的时候,可曾见过长城上有什么变动?”
    这个信使立即说道:“没有,与之前一样。”
    萧芹一摆手让人下去。随即后面传来消息,明军突破了封锁,追了上来。
    萧芹长出一口气,悠悠一叹。任何一个组织之中,愿意为这个组织死的人都是少数的。白莲教之中也是一样的。萧芹这个教主对白莲教都不是那么虔诚,很多人都是借着白莲教这个虎皮在鞑子手下抱团取暖而已。
    谁真在乎白莲教是什么?
    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是真相信白莲教,弥勒佛的。而这些人也都是跟随萧芹多年的老兄弟,是白莲教组织的骨干人员。今天一战一路上将这些骨干损失了一两千人。看似不多,但其实已经不少了。
    白莲教虽然底子比较厚,但是真正的嫡系也没有多少啊?
    如果有可能,萧芹也不愿意派这些老兄弟去堵。只是派其他人去担任这个任务,萧芹担心,这些人会直接投降了朝廷。到时候,局面非但不会改善,反而会更差。只是出此下策了。
    只是一想到这里,萧芹都有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
    萧芹说道:“大家都休息了一会儿,传令立即起身,再走上十几里,就出了边墙,在边墙外面,有大军接应,到那个时候,就安全了。”
    在萧芹的督促之下,几天之内,走了数百里山路的士卒,拖着疲惫的身体,再次起身。缓缓地向边墙而去。
    就在萧芹所部来到边墙下面,却看见一道长长的台阶,大概有数百级,直接通到长城之上,从这里可以直接登上城池,然后翻过长城,顺势下山,就可以了。
    白莲教沿着长长的台阶行军,延绵数里,将整个台阶都占满了。
    就在白莲教徒就要登上长城的时候,却见长城之上,忽然竖起了一面红旗。红旗上写着一个“戚”字。随即火铳之声大作,在前面的白莲教教徒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稀里哗啦倒了一片。
    随即整个长城上都齐声高喊:“戚将军在此,尔等何不速速投降。”
    声音在山峦之中,不住的回荡。
    萧芹的脸刷的一下白了。说道:“偏关至此有二百余里。他是怎么飞到这里的?”
    戚继光在城头上站立,顶盔掼甲好不威风。但是城上,去稀里哗啦地倒了一片的人,都是累的。
    周梦臣从山西回军,算算而今不过第四日。就在周梦臣在作战的时候,戚继光也没有闲着,顶着鞑子骑兵的环视,一举攻下偏关。当然了,这与鞑子并没有死守偏关有关。从偏关沿着长城一路向东而来,一路上也没有闲着,恢复山西边墙的功能,并等待着山西镇来接防。
    萧芹也知道戚继光在从偏关向这里赶。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快,也就是在三日之内狂奔了二百多里。而且是沿着长城挺进,上过长城的人都知道,长城上面虽然是平的。但有很多需要翻山越岭的地方,都要爬台阶。
    这速度,在冷兵器时代正如飞一般。
    戚继光到底不是别人,他一路上与士卒同甘共苦。才堪堪赶上,封锁了这里。此刻他更是亲自值守,让下面的士卒休息,先缓缓劲,等会儿再作战。
    当然了,戚继光有这样的底气,也是看出了这个地势太有利于防守了。这一段长城只有这一段可以登上来的缺口,而这个缺口宽度不过三四米,弄容四人并排前向,而且台阶铺得很粗糙,是那一种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工程。所以这台阶宽度也是处于变动之中,似乎是地方大,就铺宽一点,地方小就铺窄一点。
    这样的台阶根本不适合进攻,就是城墙之上,不用火铳,单单有弓箭,几十把弓箭都足够将这里封得死死的。更不要说,戚继光带来了大量的火铳手。数十名火统手将密密麻麻的枪口对准了下面。
    一声令下,无数弹丸打了出来。
    将很多白莲教士卒打翻在地,因为是在台阶之上,根本站不稳,随即稀里哗啦就好像打保龄球一般,砸在后面的白莲教士卒身上,一瞬间无数人被挤下了台阶。有的人还好一点,台阶外面还有一些空地。不过跌倒而已。但是有一些人就不行了。直接跌落山坡,一时间不知道是死是活。
    萧芹见状,脸色苍白如纸,说道:“天亡我也。”
    如此地形,如此局面,给他足够的时间,也未必能攻破。更不要说这个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逃生。萧芹隐隐约约听到了后面的厮杀之声,却是大同后卫从后面追上来了。
    前文说过大同后卫是驻守大同的军队,是周梦臣手中的机动力量与总后备军。这一直军队从组建开始,周梦臣都是非常重视的。无他,作为总后备军,用到这些军队的时候,就是危急时刻,总后备军很大可能要承担力挽狂澜的任务,又驻扎在周梦臣眼皮底下,又怎么能不提高要求。所以在大同重新武装的十三个卫所之中。大同前中后三卫,作为大同驻军,都是精锐力量。
    奈何,精锐归精锐。没有仗打。就等于他们没有奖金。只能吃死工资。虽然周梦臣不克扣粮饷。但是即便如此,那一点钱也只能维持生活,想暴富却是不可能,特别是大同后卫看见其他军队很多人领的奖金,特别的羡慕。
    这一次南下作战,本想能打仗,却不想他驻守朔州城,鞑子去攻朔州监城。让他们只能坐困愁城。根本没有立功的机会。而今机会来了,自然不会放过。于是拼了老命向前杀。
    白莲教部众而今军心士气散尽了。
    抵抗相当微弱,甚至有大量的士卒投降。
    萧芹见状,更知道大局已定,拔剑在手,想起自己的一生,少年以为自己可以出将入相。奈何科举不中。经人推荐投入李瑾总兵门下,为他出谋划策。李总兵一心一意为朝廷效力,为叛军所杀。结果朝廷为安抚叛军,却为李总兵身上泼脏水。萧芹不服,上报朝廷求一个公道,却被投入狱中,一待就数年。三餐不继,以虫鼠为生。最后得了白莲教前教主救了出来,妻之以女。他虽然内心瞧不起白莲教,却开始为白莲教出谋划策,才有出塞投奔俺答,筹划板升。劝俺答南下,令天下人知他萧某人。
    而今想来,就好像是黄粱一梦。只是想起自己孩提时期,也想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觉得好笑之极。
    萧芹忍不住哈哈大笑,随即长剑一横,鲜血的喷出。整个人扑倒在地。再也不动了。
    萧芹之死,为这个一场仓促的战事画上一个句号。


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的挑战
    周梦臣正与殷正茂看朔州监城的损坏。
    殷正茂说道:“虽然在战时屡次加固,但是朔州监城已经不堪之极了。我预计今年拆除。然重建一个更大的城墙。其实即便没有这一件事情,这城墙我也准备重建了,因为城中设备太多了。已经差不多都满了。我其实也没有想到,放开了搞,居然搞出这么多大家伙。”
    周梦臣也知道,北京与大同是不同的。北京很多事情都会被限制。而大同却没有限制,在北京本质上人力是不缺的。而大同不一样,大同人口本来不多,在一次又一次的征战之中,人口数量更是不多。
    所以在大同,殷正茂不得不考虑人力成本。很多沉重的设备就有了用武之地。当然了,这并不仅仅是指蒸汽机。而是滑轮组,轨道推车,天车,甚至简陋的起重机等等。
    总之,各种设备用的越多,人就用得越少。
    这个时候,下面人送给周梦臣一个匣子。匣子上面有一封书信。周梦臣打开书信一看,先是冷学一声,随即哈哈大笑,说道:“殷兄,我看来,你这城墙就不用修了。”
    殷正茂猜到有好消息,说道:“却是为何?”
    周梦臣将匣子打开,说道:“殷兄,你看着是谁?”
    殷正茂一看,皱眉片刻,说道:“是萧芹?”
    周梦臣说道:“正是。此贼一去,断鞑子一臂。今日一战,鞑子斩首一万,从贼斩首六千,更有俘获数千人。这一场大胜下来,鞑子一两年之内,是不可能南下了。”
    殷正茂说道:“那一两年之后?”
    周梦臣说道:“一两年后,该担心的不是我?是鞑子。”
    殷正茂说道:“恭喜,不过有一些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周梦臣说道:“你我之见,何必说这些?有什么当讲不当讲?”
    殷正茂说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将这一场大胜,固然畅快淋漓,但是周兄,你觉得是福是祸?”
    周梦臣微微皱眉,将心绪从喜悦之中挣脱出来。说道:“此言怎讲?”
    殷正茂说道:“我知道周兄的想法,恐怕是一两年内,就要用兵鞑子,复套这两个字,时时刻刻都在周兄心上,不曾忘怀吧?但是朝廷上的事情,你真的想过吗?今日一战,陛下怎么看?严阁老怎么看?徐阁老怎么看?甚至丰城侯怎么看?”
    “这都需要细细思量的。”
    周梦臣听了,就好像一头冷水从头浇下来。
    这一战,对周梦臣来说,是意外之事,虽然在周梦臣的努力之下,转危为安,甚至转惊为喜,成为了周梦臣的意外的惊喜,但是本质上,这一战都不在周梦臣预料之外。
    在周梦臣想来,对鞑子带有战略决战意味的战事,应该在明年,或者说后年,在周梦臣做好准备之后,出兵直奔青城,一场大战之后,将鞑子在河套的根基一扫而空,从此没有套虏这个名字了。
    但是今天这一战,太得太早了。
    周梦臣细细思索这一战的影响。首先没有对鞑子主力进行歼灭性地打击。鞑子主力尚存。而且周梦臣新武器新战法已经暴露在鞑子眼中,更更重要的是,鞑子对明军的那股狂傲之气被打消了。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可以说,嘉靖三十一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在此之前都是鞑子压制明军打。而今年两战。给了鞑子沉重的教育。鞑子绝对不敢在明军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