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收在即,所有民夫都放他们回家了。”
    周梦臣说道:“潘大人怎么叫我周师?”
    潘季驯恭恭敬敬地说道:“周大人学究天人,后生小辈无知,先前怠慢,而今得周大人教诲良多,不敢不以师待之。”
    技术官僚性子都是比较直的。之前潘季驯并不是太了解周梦臣,即便得周梦臣看重乃至于提携。但也仅仅是尊重而已,他在技术上有自己的傲气的。而与周梦臣的几个弟子相处,发现周梦臣的弟子所擅长的各有不同。而且周梦臣很多著作都能直接解决他在工程之中的问题。所以周梦臣在他眼中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特别是周梦臣弟子各有所长,更是周梦臣一身学问深如大海,诸多弟子只能得其一二的明证。
    周梦臣客气了几句,推脱不过。也就不推托了。不过他内心之中,并不觉得这一条运河明年能够成功。预计是一回事,实际上另外一回事。周梦臣估计嘉靖三十三年,也就是后年这个工程能够完工验收就不错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不错,有一两年的缓冲也不错。”
    北京是北方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商业中心。周梦臣打通大同与北京之间的联系之后,对大同有极大的好处。当然了,这必须是周梦臣事先有准备,否则这一条运河只能减轻一些物资转运的成本而已。
    “大同有什么特色产业?”周梦臣心中暗暗思忖。
    毕竟在张居正口中得知严嵩准备的大砍刀,周梦臣将搞钱的事情,再次提高到战略高度,而且他知道,单单靠农业是完全不可能弥补资金缺口的。毕竟一百五十两,可不是一个小缺口。就打仗来说,近三百万两的军费还未必够,想要复套的话,这个数字再翻一翻也未必说够。
    西山运河是一个很好的出口渠道,但是怎么利用好这个渠道?


第十三章 钓鱼
    在沿河坝上一日忙碌不用说了。
    第二日,周梦臣却没有忙碌了。
    而是在一处幽静的河湾处,坐着一个小马扎。远远的将鱼钩给抛出去。片刻之后,一个老者也坐在这里钓鱼了,他咳嗽两声,说道:“有什么话,不能在京里说,非要来这里,让我老骨头要跑一趟。”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丰城侯。
    周梦臣这一次来西山运河,不仅仅是来看进度的。而是要与丰城侯会面的。
    周梦臣知道,他在京师见任何一个大臣,都瞒不过陛下的耳目的。只能在京外才行。
    周梦臣今日所谋未必一点要避开嘉靖,但是嘉靖还是不知道比较好。
    周梦臣见了丰城侯,丰城侯身形消瘦多了。一身普普通通的衣服,就好像是老农一般,他说道:“李叔,你清瘦了。”
    丰城侯说道:“有一群不省心的晚辈,我没有被折腾死就不错了。”
    周梦臣轻轻一笑,以为丰城侯在说他。却不知道丰城侯这一番话,固然是说周梦臣,却也在说,京师勋贵后辈之中一些事情。如果勋贵集体摆烂,也就罢了,而且却是一批人在丰城侯的提携下,居然又行了。
    这引起了勋贵之中很大波澜。
    在勋贵这个盘子中,所有人一体摆烂,利益结构反而稳定。但是丰城侯带人雄起,就是将原来的利益结构打得稀烂。这很多人不愿意。别的不说。单单说一点;丰城侯想让丰城侯府世代掌管兵权,成为丰国公府,但是原来的英国公府,成国公府当何以自处?
    所以各种小动作不断,让丰城侯很是难办。
    周梦臣说道:“李叔,今日我是请你帮忙?”
    丰城侯说道:“先说说,看我能不能帮?”
    周梦臣说道:“李叔,兔毛川之战,我可给你办好了。你总不能过河拆桥吧?”
    丰城侯说道:“我答应你的事情,不是也办好了,还将孙女许配给你家臭小子,怎么还不够?”
    周梦臣说道:“李叔知道的。我不是这个意思?严阁老说要将京师运到大同近一百五十万两的军资全部砍掉,我想了想,大同军费也就一百万两,其中五十我那两是京营的军饷,李叔是准备将京营全部调回了吗?”
    丰城侯看着浮标,说道:“不是不可能。”
    周梦臣说道:“李叔,我觉你这个想法就差了。精兵从来是打出来的。而想维持精兵的状态,就要打仗。不然不出数年,京营也就恢复原样了。以我看,李叔应该将京营一部长期在外驻守,定时轮换才好。”
    丰城侯说道:“不错,不过为了不让各镇有意见,换别的军镇也行吧。比如蓟州镇,我看而今蓟州镇杨博也是一个能耐的。我派自己家的子弟去跟杨博学学也行。”
    周梦臣苦笑说道:“李叔,侄儿那点得罪你了。非要如此吗?”
    丰城侯说道:“没说实话。”
    周梦臣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明说了,我想待在大同,我想复套。”
    丰城侯点点头,说道:“然后?”
    周梦臣说道:“我不是来请李叔帮忙?”
    丰城侯听了,就开始收钓竿。
    周梦臣说道:“李叔,这还没有钓到鱼就走啊?”
    丰城侯说道:“贤侄,你就是这样求人办事的吗?”
    周梦臣说道:“不,小侄是请李叔指点迷津。”
    丰城侯说道:“好吧,你好歹叫我一声叔叔。我就教教你,陛下延请诸将,赏赐不少,但是为什么官阶都没有动?”
    周梦臣说道:“是因为我这里没有动。”
    丰城侯说道:“那为什么你没有定下来,下面的人就不能定?”
    周梦臣几乎下意思要说,我是上官,尊卑有序。但是随即一想,不对,这个说法逻辑不通。嘉靖是一个特别在乎程序的人吗?不是。周梦臣眼睛微微一眯说道:“是因为,如果我在大同,大同人员安排是一局面?我不在大同,大同人员安排是另外一个局面?”
    丰城侯将鱼钩再次放下去,说道:“再说说,这两个局面有什么不一样?”
    周梦臣微微带了一丝苦笑。说道:“如果我在大同,大同军就不用安排太多能战之将,但是我不在大同的话,就要将骨干留下来。”
    丰城侯说道:“大明九边号称雄兵百万,但是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兵,我也不知道。各部的账册上有多少在册,根本都是虚。但是我有一个估计,以最坏的估计,也不会少于三十万,最多的估计也不会多于八十万,这些军队分布在万里边墙之上。也不算多。而今你周梦臣手中有多少人马?你给我说说。”
    周梦臣苦笑说道:“十三个实编卫所八万,四万京营,两万骑兵,已经一些杂七杂八的士卒,大体上有十五万之众。”
    丰城侯说道:“对啊,实打实的十五万,曾铣都没有想过有这么多兵,而山西,宣府,蓟州镇,加上直隶,这一带所有可战之兵加起来,你说有没有十五万?”
    周梦臣不说话。
    丰城侯叹息一声,说道:“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你现在知道为什么陛下将你晾着都要先见马芳等吧?你手中的军队,是我大明第一。你觉得陛下会怎么想?”
    周梦臣镇定下来,说道:“陛下要动我?”
    丰城侯说道:“你以为陛下是那种无道昏君,容不得下面人立功?陛下要动的不是你,而是山西镇,陛下最终平衡。朔州一战,陛下知道,你的山西镇与其他各部根本不平衡了。故而山西镇一定要削弱的,这是原则问题。至于怎么削弱,却是另外一个问题的。你如果不想走,也不是没有办法的。朔州一战,斩首过万,如此大功,没有一个人封爵实在不合适。你为马芳请封吧。”
    周梦臣听了立即明白,马芳封爵之后,绝对不会在大同。甚至不仅仅是马芳不在大同,很可能大同骑兵一部分跟着马芳要调走,最有可能的就是京营。马芳很可能在三大营中担任要职。
    最有可能的是五军营。
    三大营之一,神机营在丰城侯的主持下已经重建。五军营是骑兵,三千营虽然也是骑兵,但是是鞑子骑兵。在大明前期是有很多鞑兵鞑将的。马芳进入五军营更合适。
    这也是保证将领对皇室的忠诚度。
    马芳毕竟不是世袭军职出身,虽然卫所制已经不行了,但是世袭军职出身的军官依旧是皇室最信任的。马芳封爵之后,会先在京师待上数年,与皇室多接触,培养与保持对皇室的忠诚度。然后将来如果有战事的话,可以直接外放到某镇总兵。不过勋贵挂总兵印,与寻常总兵是不一样的。就好像仇鸾一般,可以压得文官巡抚没有脾气。
    封爵一事,对周梦臣是毒药。但是对马芳来说,却是大好前程。
    对于这一件事情,周梦臣也是有悲有喜。悲的是,今后他恐怕很难与马芳共事了。即便再用兵,除非到了再次有兵临城下的危机,否则朝廷在排兵布阵的时候,就会下意思回避。
    喜的是,马芳登上了武将最高峰,即便是一个伯爵。今后也算是改换门庭了。
    只是如此,一来,复套大计,就缺了一员大将,这简直是砍了周梦臣左膀右臂。马芳在周梦臣的计划之中,是有很重要的位置。马芳不在,周梦臣很多计划都要推倒重来。
    周梦臣忍不住问道:“没有其他办法?”


第十四章 愿者上钩
    “任何事情都是有办法的。”丰城侯淡淡地说道:“只是我劝你不要去做,有些人是留不得的。留来留去反成仇。武将封爵的难度有多大,你不是不知道,即便你真得复套,你真能保马芳一个伯爵?”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战场上的情况,谁知道,也许马芳今后还有机会。也许,这是马芳一辈子唯一一次有可能封爵的时候。你拦了。今后何以面对马芳?”
    “而且马芳不封爵,你觉得谁会封爵?你吗?”
    周梦臣冷静了一下,发现二选一的局面,已经成为定局。由不得周梦臣如何了。即便他还在大同镇,也会是一个被严重削弱的大同镇。周梦臣内心之中第一次有些动摇。
    事到如今,真要坚持己见。真的将这一条路走下去吗?或者这一条路真的能走下去?
    周梦臣陷入沉默之中,任鱼在水下数次咬钩,也恍如未觉。
    他刚刚到大同的时候,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无一,念之断人肠。每每想到这些。周梦臣都有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他很清楚,如果他低一下头,以他的战功,必然是高升的。即便是有严嵩的阻挠,他也会有一个好位置。对他来说,有损失吗?没有的。但是继续在大同打下去。对他有好处吗?未必有。
    朔州之战,就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有时候战争胜利与政治上的很多东西是想相冲的。否则怎么会有养贼自重这个词?
    甚至从周梦臣自己的利益来看,复套,修改大明边防线。整兵经武,让大明边军重新站立起来。恢复大明北方边境线最少三五十年的太平,从而给未来的内部改革,或者说工业革命一个平稳的外部环境。对周梦臣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有坏处。
    但是如果一切都按照自己升官发财最有利的方案来做,那么周梦臣与寻常大明官僚有什么区别?
    诚然马芳是天下第一流的名将。在骑兵作战上,号称天下第一也没有多少水分。但是没有马芳,周梦臣就不知道怎么打仗了吗?或许没有了马芳,但是次一等的骑兵将领,在大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