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谋不忠,所思无误,当畏惧天命,畏惧自己的学问是否有错,除此之外,尚有何畏?”
“我知道你定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想得太多,反而成了负担。我走之后,你就是王门气学的执掌。当细思之,有人需要三思而后行,有人需要行而后思。你到属于那一类。”
周梦臣听了,忍不住流出泪来。
有时候,觉得有一个长辈絮絮叨叨的叮嘱,实在是非常厌烦的事情。但是真到了某一个时候,再也没有人来叮嘱你,嘱咐你。才会知道当初的教诲与叮嘱是多么的珍贵。
从今日之后,不管是学术上,还是在官场。周梦臣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了。
周梦臣说道:“小弟知道了。”
吴廷翰说道:“我床头有一个匣子,你拿来吧。”
周梦臣立即去找,拿过来之后打开。吴廷翰说道;“这里面有几十封书信。有给陕西韩师叔,江西罗师叔,还有天南地北各地气学大家的。你照着写一封书信,并将《小学问》这一般与这书信一并送过去报丧。我气学一脉不如心学,气学内部也捏不到一起去。但是好歹是同气相合,彼此之间都是有交情的。这也是我最后能帮助你的了。”
这一张关系网,对周梦臣来说,价值千金。
无他,周梦臣根基太过浅薄了。气学虽然已经衰弱了。但是到底是曾经与心学正面交锋,罗钦顺与王廷相都与王阳明辩驳过。结果是双方谁也不能说服谁,当然了,从学术成就上来说,这两位都是王阳明的手下败将。
但问题是,手下败将厉害不厉害,那是要看是谁的手下败将了。寻常人当王阳明的手下败将的资格都没有。
并不是谁都能将自己的名字与王阳明相提并论的。
第一百零六章 离丧
这些人留下的关系网,是外人很难进入的圈子。别的不说,周梦臣只要能将这些人整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能在大明儒学史上有一席之地的新气学学派。
当然了,周梦臣也知道,这并不是好做的。
毕竟,即便气学内部之中,也是有思想分歧的,王廷相与罗钦顺作为气学大佬。彼此之间,也不是完全相通的,否则吴廷翰这一脉,就不会自称王门气学。而不是气学了。
吴廷翰说道:“最下面一封书信,却是给欧阳德的。毕竟是与他辩驳了一辈子,还是有些不甘心,走之前,总要难他一难。”
周梦臣犹豫了一下,说道:“师兄,欧阳德已经不在了。”随即周梦臣将京师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吴廷翰听到新任礼部尚书微微一愣,说道:“你说的是陕西王用宾?”
周梦臣说道:“正是。”
吴廷翰哈哈一笑,说道:“我没有想到,我临行之际,还能听到这个好消息。王兄是你韩师叔的弟子。我没有见过,但是通过书信。你不信看看下面,这匣子里就有他的书信。不过,王兄也没有想到他有一日能作为礼部尚书吧。”
周梦臣一愣,翻了一下书信,果然看见王用宾的书信。周梦臣依旧不敢相信地问道:“王师兄,是气学弟子。”
吴廷翰说道:“准确地来说,是关学弟子。心学大兴于东南,各地虽有流传。但是在西北却是关学的天下。关学在张横渠之后,流传数百年,代代都有大儒。不过,关学与气学有香火情。在一些观点上还是有相近之处。不过,关学到底是关学,与气学还是不一样的。你如果你有一日能将关学拉入气学之中。将是极大地助力。”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个巧合了。
想想也是,即便嘉靖仅仅要求一个符合要求的大臣,这样的人选,也定然不是寻常人等。毕竟单单熬这个资历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整个大明这样的人选,最多不过几十个人而已。再排除南方人。选中气学一派的人,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只是这一件事情。对周梦臣是极大的利好。
一时间,六部之中有三个尚书都与周梦臣有交情,礼部尚书王用宾。户部尚书方钝,兵部尚书杨博。周梦臣在朝廷之中的关系网以另外的方式巩固了。是脱离徐阶的关系。
这是周梦臣地位上任的必然,但是来得也太快了一点。
即便有这一件好事的激励。吴廷翰的身体也支撑不住了。在不知不觉之中睡了过去。
周梦臣见状,立即检查了一下吴廷翰的呼吸,又为吴廷翰压了压被角。这才走了出去。
吴廷翰心思一去,身体就坚持不下了。每况愈下。不过三五日功夫,就是醒得少,睡得多,嗯,也不能说睡得多,是一种昏迷的状态,似睡非睡。一连数日,知道最后一日,才算清醒了一些。
吴廷翰最后交代,他不用回来家安葬了。他就葬在大同。
原因无他,在无为气学并不占主流,而在这里气学却已经是主流了。他心安之处,并不是家乡,而是气学啊。
周梦臣为吴廷翰发丧,在这大同办丧礼,大同士林几乎都到了这里。丧礼很是宏大。而吴国赏也决定在大同置办产业,从此在大同落户,不再回无为了。
不过,这一场葬礼之中。有一个必须周梦臣接待的特殊客人。甚至周梦臣也没有想到他会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高拱。
虽然说高拱与王门的密切关系,吴廷翰的丧礼他来出息,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事情并不能这么算。原因很简单,古代交通不便,而尸体也不可以长久停灵,区区数日时间,很难从外地赶回来。
一般人都是不去的。
或者说即便去,也赶不上葬礼的。
而高拱身在北京,虽然比较近,但是即便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去大同。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且高拱而今在太子身边,虽然是一个毕竟闲的差事,但也不是一个能够随便离开的岗位。
所以高拱定然要请假。没有太子的允许,高拱不管怎么说,也不可能来到这里的。
周梦臣一开始就知道,高拱这一次过来,定然有很深的政治意味。只是他一时间猜不透为什么。
在他看来,而今的太子就是历史上的裕王。但是与裕王一直没有确定地位不同,太子被册封那一瞬间,他已经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这样的情况下,太子的地位很稳定才是,根本不需要冒险拉拢大臣。
当今嘉靖皇帝是一个疑心很重的皇帝,太子这样做,是大忌。
只是不管怎么说,周梦臣都要好好地接待高拱,一方面是高拱本身的足够周梦臣看重,另外一方面,却是因为在太子。
周梦臣的政治生命很长,足够他活到太子当政。总不好提前得罪了。
于是在吴廷翰的丧礼过后。周梦臣亲自接待高拱。两人在巡抚衙门内院喝茶。打起了机锋。
最后还是高拱忍不住了,说道:“高拱这一次前来固然是为了吴师兄的葬礼,却也是奉了太子之命走一趟大同。”
周梦臣说道:“太子需要在大同做什么?在下一定配合。”
高拱说道:“太子在大同什么也不想做,他派我来的唯一目的是见您,周兄,我都将话说到了这份上了。你就不要装傻了。”
周梦臣知道不说点不行了。他说道:“我这不是打机锋。太子春秋日长,何须如此着急?”
高拱说道:“不是太子着急,而是别人着急,如果不是周兄从北京走得太快了。太子定然要亲自见周兄一面的。周兄毕竟离开北京有一点久了,一些事情,周兄并不知道。”
周梦臣说道:“何事?”
高拱说道:“严世蕃与景王有接触?”
周梦臣一愣,他知道景王没有出京,还留在北京。不过也正常,嘉靖而今一直担心他水银中毒的事情,会遗传给子女,更多担心自己的儿子寿命不长。故而将景王留在京师做一个备选。甚至给了景王一些特权。在教育上,也不将景王当寻常藩王教育。
这算是太子的后备。
但是想来也仅此而已了。
只要太子自己保重身体,不短命。景王是没有任何可能的。严世蕃为什么与景王接触?就不担心,太子上位之后算账吗?
周梦臣问道:“严世蕃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他这是为什么?难道不知道储位已定?”
高拱说道:“严世蕃就太聪明了。谁都知道高拱而今七十多了,天下间或许有八十岁的首辅?但是焉能有九十岁,乃至百岁的首辅?严嵩去位是必然,不过时间长短而已。如此一来,严世蕃当何以自处?”
周梦臣说道:“他连进士都不是,还怎么自处,无非奉严嵩回乡养老而已。”
高拱淡淡一笑,说道:“真的如此吗?”
周梦臣有一些尴尬。
哪里能如此啊?
夏言是怎么死的?夏言都没有得到回乡养老的待遇,严嵩怎么可能用?你做了初一,不要别人做十五?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周梦臣或许不会亲自出手。毕竟这样做有些败人品。但是绝对会默许或者鼓励某些人对严嵩下手。
或许严嵩死得早,但算严世蕃绝对好不了。甚至生不如死。这不仅仅是因为政敌的报复,还有严世蕃这些年孽的反噬。
第一百零七章 高拱之谋
周梦臣忽然心头一亮,说道:“你的意思说,严世蕃想求从龙之功?”
高拱淡淡一笑说道:“是的,严世蕃是聪明人。严党之中,严嵩老了,只要熬到死。死后如何是管不了的。严党其他人,只要老老实实的,最多贬斥而已。但是严世蕃该怎么办?他而今是工部侍郎,连进士都不是工部侍郎,已经违背朝廷规矩了。严嵩一去,他这个工部侍郎,也是要去的。到时候不要说权势。连性命都难以保全。”
“唯一翻盘的可能,就是得到皇帝绝对信任。但是咱们陛下是绝对信任谁?既然当今陛下不能,他就想到了下一任。”
“严嵩很有分寸,他不敢与太子距离太近。唯恐让陛下不满。而且太子储位早定,严世蕃做什么也不可能让太子庇护。唯有换人了。”
周梦臣长出一口气,不知道如何评价严世蕃的选择。只能喃喃地说道:“胆大包天。胆大包天。”
周梦臣自己觉得自己胆大了。在对皇帝一些举动上,有给皇帝设套的举动。但是仅仅如此。而严世蕃的举动,是将两代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嘉靖就不用说了,聪明绝顶,权谋点加满了。而裕王虽然不够聪明。奈何身边有一等一的聪明人。高拱张居正都是高手。严世蕃如此狂妄。简直是不可思议。
高拱说道:“这就是我来见周兄的原因。”
周梦臣摇摇头说道:“我区区一外臣,能做什么事情?来找我。却是找错人了。”
高拱说道:“周兄,你错估了你的分量。景王要取代太子,无非两途,一途是进谗言。让陛下更易太子,这一件事情很难办成。咱们陛下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即便是要办成,也必须日积月累,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成功的,这其中事务,自然有我高某人承担。另外一途,却是用非常手段。”
“有周兄在京师支持太子,这非常手段,我们就一点也不担心了。”
周梦臣这才感觉到,他虽然不在北京,在很多层面上,能够这影响京师驻军。
京城驻军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锦衣卫与东厂直接控制的宫城的驻军,嘉靖对这部分军队管得特别严格,只要嘉靖不死,这部分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