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让周梦臣有些失望。这个想法周梦臣一直都用。只是如此一来羊毛布仅仅作为填料。一种保暖的材料。或许在薛王氏这样的高手这里,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但是未必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毕竟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制衣,都是百姓自己卖布料,回家自己做衣服的。
“这只是应急之策。最根本的解决的办法,还是之前说的棉毛同治。”周梦臣心中想道:“只是这个办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功,而今事情迫在眉睫,只能样办了。”
周梦臣说道:“薛夫人,请你妙手,为我做一身冬装。另外羊毛与棉花同织的事情,我就托付给夫人了。”
薛夫人眉头一挑说道:“请大人放心,这一件事情,一定能够做好。”
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景这边独好
似乎上天并不眷顾大明。
嘉靖三十三年的情形,并不比嘉靖三十二年好多少。
首先,大同地震并不是一个个例。今年依旧是,在四月大同地震之后,宁夏,陕西,山西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地震,总体上地震并不算太大。不过即便地震不大,赈灾还是要有的。
其次北方旱情再次袭来。这里旱情最严重的是河北地区。
以至于朝廷不得不让京营招收难民为兵。甚至京营的一些缺额也不够用。不得不另设巡捕营招兵。
至于朝廷的财政危机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边倭寇攻嘉兴,攻苏州,攻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县城府城。张经倒是能沉着冷静的应对,但是奈何如果倭寇有自己的战略目的倒是好办。他们就好像无头苍蝇一般,哪里有钱又弱,往哪里冲。张经手中能打的军队也就那一点,加起来大概也就一两万而已。
卫所军不能用,张经想要招募新兵。奈何没有钱。
朝廷急用钱,急到了什么程度。急到了周梦臣根本不可能打光禄局的注意。因为一般来说,地方给朝廷送赋税,也就一年两次,就是春秋两税。而且春秋两税,并不是春天与秋天送的,甚至相反,因为征税需要时间,春税一般秋天送到,秋税要在冬天乃至第二年开春送到就行了。
这也是要照顾偏远地方。规定了太紧,下面人根本做不到。比如云南。虽然给了他们半年运送钱粮的时间,但是对他们来说,还是时间紧任务重,甚至有些押运的衙役,送一趟要一年多才能回家的。
但是大同就不一样了。
大同距离北京近,再加上西山运河打通了。虽然没有进入几小时生活圈。但如果加急的话,乘船而下,也不过是三五日功夫。这样长的期限,就给了周梦臣上下其手的空间。、
当然了,周梦臣没有想要贪污,不过是挪用。挪用而已。毕竟这年头衙门也没有那么多严苛的章程。公家的事情,能算偷吗?
奈何,户部尚书方钝没有办法了。不知道他在宫中如何哭诉。最后嘉靖不得不同意,光禄局的银子暂时拨给户部七成,宫中三成。但是了,嘉靖强调是暂时。
钱到了户部,方钝哪里等得了。立即下令,宫中怎么算,他不管。凡是给户部的银子,一月一解。
藤祥也不能不会办事。他给户部一月一解,给宫中反而一年两解,这就太不会做人了。
于是,光禄局的银库也不过十几万两银子,还要维持正常运转。周梦臣也沾不了光了。
而且周梦臣也不得不与方钝相互书信来往数次之后,方钝要求周梦臣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有全局精神,要有奉献精神,不能小家子气。于是,周梦臣承担起宣府的赈济工作。
周梦臣要协助宣府粮食十二万石,银元二十万。帮助宣府赈济灾民。
这就是有水利工程与没有水利工程的区别。宣大一体,不仅仅是军事上的,甚至两地的气候,文化特征都是相似的地方。所以宣府大旱,大同不旱吗?答案是也旱。只是周梦臣去年下足的功夫。此刻得到了回报。
各种水利工程,保证了今年基本的粮食供应。
当然了,更多却也没有。
同样经受考验的还有西山运河。今天大旱,整个桑干河水位并不比去年高多少。但是潘季驯留下的体系,在截留几乎所有上游的流水。在将水坝上所有蒸汽机位都用上之后,保证了即便在这种水位下,西山运河依然畅通。
只是却出现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下游百姓等着河水浇地,上游却大规模截留了。而且不让浇水。数千百姓抡起锄头上前,与护卫运河的人进行了对峙,以至于京营派人去控制局面。
可谓震惊天下。
成为嘉靖三十三年第一大案。
当然了,其实如果做过地方朝廷大佬都不以为然,山东这样的事情,闹过不止一次,为了与运河争水,冲击衙门的都有。至于南方一些地方,比如两广江西福建,这几千人的斗殴,也不是什么大事。
大家都很默契的不上报而已。
只是这是在天子脚下,无数眼睛盯着,根本压不下来。这才哄传天下。
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其中工部与顺天府的官司,严党与徐党的矛盾,这一件事情就成为导火索。一时间成为了党争的焦点所在。
对于,这一点周梦臣一点也不奇怪。甚至早就习惯了。
即便朝廷局面这么难,北方大旱,西北地震,南方倭寇,西南的小乱子从来没有断过。但是嘉靖依然秉承自己的理念,在周梦臣总结,就是动态平衡。
所谓之平衡,就不用说了。就是相互制衡。就好像放进坛子里的螃蟹。彼此之间都会夹着对付的腿,让一只螃蟹都跑不出来。至于动态,却是让制衡双方一直在互怼的情况下。只要不失控都行。
为什么?似乎是嘉靖内心之中杨廷和的阴影从来没有淡去过,内阁权力又大。两边如果默契什么争斗都没有的话。嘉靖就要怀疑,双方是不是在暗戳戳搞一个大的。比如谋朝篡位?
所以,双方彼此争斗难解是一,在嘉靖面前表演也是一。当然了,两者之间,很难说谁更多一点,谁更少一点。
周梦臣到底不是京中的大佬。而是区区大同巡抚。他只负责大同的事情就行了。
大同在嘉靖三十三年情况下,却是发展势头很好。
诚然,连续两年的大旱,很影响北方的购买力。但是晋商早已将渠道打通了,不敢说行销天下,但也大部分省份都能够到。另外不要忘记了,周梦臣的弟子程大位是徽商出身。他虽然不亲自经营,但也介绍了一些叔叔伯伯们。
周梦臣对这一件事情也乐见其成。
毕竟周梦臣不觉得做生意有什么不对。也不是太喜欢自己弟子安贫乐道这一套,毕竟程大位都结婚了。对方就是大同李家的女儿。对就是大同李翰臣的孙女。虽然李翰臣这个进士,在南方都排不上号,家中弟子读书又不是太争气,除却李翰臣之外,儿子之中仅仅出了一个举人而已,李翰臣又是快七十的人了。说不定那一天去,家门就要坠落。但是好歹是书香门第。程大位仅仅是商人子弟。如果不是看在周梦臣的面子上,这婚事根本成不了。
成亲之前,周梦臣不怎么管弟子们的家庭情况。但是成亲之后,作为师父总是要照顾一二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师父与后世的师父根本不同。再说,周梦臣也不愿意让大同境内的商业全部被晋商把持。就通过程大位引来一些徽商。程大位在这生意之中掺股份,让他在老丈人面前能硬气一些。
徽商的加入。也让大同商品销售更广。
晋商是因为开中法兴起的。也就是晋商刚刚开始都是盐商,与政府关系最铁。但是在经营分销上,就未必能比得上徽商,要知道号称无徽不成市,徽商才是真正从针头线脑的小买卖起家的。
徽商的店铺分散的更广,更细。
就商业赋税上,今年并不比去年差,甚至更好。
毕竟去年很多事情都做得很急,很多事情都没有做细,比如之前羊肉罐头。只有羊肉。羊杂都让工人消化了,是没有时间做细功夫,而今却不一样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进展
不要说羊杂罐头了,连鸡肉罐头都有了。甚至这还刺激了大同养殖业,不管是牛羊还是鸡鸭。
农业是一切的根本,但是在水利工程的兜底之下,今年或许难有大丰收,但是绝不至于出什么大问题。更让周梦臣高兴的是,纺织业就此奠基了。
薛夫人在纺织上,的确是一等一的高手大匠。似乎只要关联到纺织的。不管是纺织材料,用棉,用丝,用毛,还是纺织工艺,缫丝,织布的各个细节,薛夫人无所不通。在薛夫人加入之后,很快就有了成品。
首先是地毯生产。
而今天下最好的地毯,就是西域地毯。
只是而今大明与西域,或者西域更西的贸易量其实并不是很大,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北衰弱。甘肃都是一半雪山一半沙漠了。这样的情况下,是不能支持大规模商队来往的。
但是西域的地毯在大明依然不少。
这些其实是兰州地毯。
其实兰州毛纺一直都不错的。虽然不如江南棉布那么发达。但是还是有自己的特色的产品。比如山羊绒。只是产量一直不高。这也是为什么周梦臣不能单单生产地毯的原因。
因为单单生产地毯,无非是一个大一点的兰州。
没有什么用处。
也消化不了草原上的所有羊毛。
其次,就是毛布。
真正纯羊毛,是能做到光滑之极,与棉布一般,丝般润滑,根本感受不到是羊毛织成的。有些羊毛制品,上面故意有一层毛,不用怀疑,是专门的工艺造成的。要得就是那种效果。
但是蒙古羊毛却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因为工艺与羊毛本身的特质,织成的毛布,发硬。而且有一些杂毛,是去不掉的。
虽然,薛夫人对这些毛布进行了特殊的处理。
尽量让这种毛布足够的单薄。做棉衣的时候,用一层麻布或者一层棉布,夹上一层毛布的方式,尽可能让毛布柔弱且能成为保暖的材料。
效果好也不好。
好的是,薛夫人的计划成功了。虽然这些毛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北方保暖是硬性要求。只要能保暖,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很多人都觉得,这样好不如填充棉花的。
但问题是,棉花产量是相当有限的。
后世地棉花不知道进行了多少代改良,才有那种好像小树一般地棉花,密密麻麻好像白雪一般的花骨朵。但是在明代地棉花,其实产量一点也不高,棉花产量甚至与粮食产量差不多,而且还更少一点。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总体上都可以归纳为物资匮乏的状态,在这个时代,大部分情况下,只要能大规模生产出产品,价钱只要合适,是从来不缺少买家的。
特别是九边贫寒的地区,有太多人想要这样的东西保暖。
而且不要小看,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后世能将肥料袋子做裤子。而这东西再怎么差劲,也要比肥料裤子稍稍好一点的。老百姓也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做出各种各样让周梦臣啧啧称奇的衣服。
总算是没有将第一炮给打哑了。
不过,周梦臣同样面临一个问题。
那就是不赚钱。
而且是很不赚钱。
无他,前文也说,能卖出的前提是价格合适。毕竟底层百姓其实没有多少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