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日之后,杨博终于到了青城。
    而今的青城已经看不到多少大战的痕迹,虽然在长街上,一些痕迹还是难以抹掉的。比如说墙壁上的刀痕,与烧焦的痕迹。地面青石板上,即便如何清洗,一时间也难以清洗干净的暗红色,是堆积大量鲜血的痕迹。
    但是已经看出一些人气。
    一部分是周梦臣带来大军活动的痕迹。
    周梦臣将青城之中的空房子,按照建制分给各军了。毕竟而今距离腊月还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说,这个冬天,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周梦臣不做好御寒工作。担心大军在塞外第一个冬天,会有非战斗减员。
    之前的战斗之中,有这么多非常战斗减员,已经让周梦臣心疼之极了。
    整个青城简直是一个大军营。
    第二部分,就是商人。是晋商。
    不得不承认晋商的冒险精神,或许有一些大商贾还在考虑这一战的政治风险。没有怎么参与。但是大同本地的小商人。却已经行动起来了。
    跟着大军行动。来到青城。
    他们之所以敢如此,固然是大同军的军纪好。但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大同人口之中,军人比例太高了。高到了几乎任何一个大同人都与军中有联系。即便没有联系的人,他的交际圈之中,一定与军队有联系。作为晋商之一的大同商人,而今在晋商团体之中占据的比例不大。
    撼动不了蒲州系商人的地位。但是大同商人的实力也在迅速提升。毕竟大同的繁华,纵然让外人吃了大头,大同本地商人也要吃小头的。
    而这些商人又与大同军中关系密切,甚至有一些人根本就是某些将领的白手套。
    周梦臣即便知道,也不好说什么。
    一来收税与军中是两个体系。周梦臣不担心这些商人有后台之后会偷税漏税。二来,这个时代对军队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苛。不贪污军饷,克扣粮饷就是好将领了,至于从其他方面赚钱。根本是无可厚非的。
    周梦臣也只能入乡随俗,不要太苛刻了。
    当然了,这些商人的存在,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最少大同商人在对外进取上是最积极,也是最鲁莽的。他们在经商上没有什么经验。甚至惹急了,敢抽刀子干架。毕竟很多商人之前就是在军中的。
    这些人如果在别处经商,或许有些不妥当。但是在草原上确实最合适不过了。
    而今这些商人到了青城,也补充一些后勤不能弥补的地方。
    比如,收购战利品。
    虽然周梦臣严谨下面劫掠,但是这一战却是巷战,甚至一度打到逐屋争夺,很多时候真不好说,一个士兵与敌人厮杀的时候,顺手将一些贵重的物件放在自己腰包之中。周梦臣怎么管?
    最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塞口袋里面一些东西,上面不问。但是你要是大包小包得拎,抱歉充公。
    即便如此,也给了很多将士发财的机会。但是他们卖不出。这就是大同商人的机会,同样的机会是青城的房屋与店铺。
    这些也是战利品。
    整个青城南半城,几乎打成白地。但是这些大同商人都很有信心,大明有信心,他们相信大明一定会在草原上待下去的。作为草原贸易的中心。青城自然会重新繁华起来的。
    虽然周梦臣没有说要出购这些房子。但是想来官府拿着这些房子也没有什么用处。不过要等明年军营修建好之后的事情了。
    另外还有草原上汉人势力来打听情况,蒙古人来观望形势的,等等。
    总之,这种各色人等让青城繁华之极,似乎不想刚刚打过仗。
    杨博一到青城,周梦臣就知道了,自然派人来请。
    杨博与马芳见了周梦臣,几人寒暄几句。周梦臣就让马芳下去了。只留下杨博。周梦臣说道:“我想过朝廷会派谁来,没有想到是杨兄,有杨兄在,我可以放心回京了。”
    杨博笑道:“怎么如果不是我?周老弟就不回京了?”
    周梦臣有些怅然,说道:“也是,不管是谁?我都要走了。甚至九边不出什么大事,我一辈子都不可能到边塞任职了。”
    周梦臣而今这番作为,几乎是宣告,他与宣大总督,三边总督这样的官职无缘了。毕竟周梦臣复套之战,或者在寻常百姓看来,是大大的功劳,但是对于上层大佬来说,他们很难说,周梦臣这样做是功劳,还是污点,或者说,既是功劳,也是污点。
    杨博说道:“周老弟放心,你这一战成名。武功乃百年来最盛,或许我这兵部尚书都要让你一头了。”
    周梦臣说道:“谢杨兄吉言。陛下有什么旨意。”
    杨博说道:“我也不宣旨了。你自己看吧。”随即将手中的圣旨递给了周梦臣。周梦臣一看,说道:“也好,三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将事情交代明白了。”周梦臣随即将圣旨重新卷起来,说道:“既然时间紧,我就不给杨兄休息时间了。直接交代事情了。”
    杨博微微一愣,不过也知道,大战之后千头万绪。三日能够交接完已经算是不错了。也立即打起精神说道:“我洗耳恭听。”
    周梦臣说道:“发动一场战争是容易的,结束一场战争才是最难的,做事要文武相济,用武的事情,我已经做得七七八八了,下面就要文事以济,如果我能在这里留上一年,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而今就要走,这最难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安排
    杨博立即说道:“愿闻其详。”
    周梦臣将他对辛爱的布置,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说道:“辛爱自己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如果没有辛爱之前做的,而今要安抚蒙古各部,却是很难的。而现在却是很容易的。”
    “我已经将辛爱拘留在青城的蒙古贵族全部放走,并与之约法三章。令他们明年开春来此会盟。到时候,我主持划分草场,安堵各方。并且承诺他们,第一在各部的地位,如土司例,世袭罔顾,只需要继位之人要在当年去北京朝见陛下,第二,会在羊毛生意皮毛生意上面,为他们出头,主持公道。不会让他们多受商人剥削,每年羊毛皮毛都会在青城定下一个价格,不让两方吃亏。而他们所需要的物资,不论是粮食,还是铁器,一切采购,都不受限制。第三,他们为朝廷臣子,只要老实本分。有外敌入侵。朝廷为他们出头。如果有军事需要。朝廷要征召他们的部众,当然了,也不会白征召,会给报酬。”
    “这三条一定,原本土默特部的势力范围内的部落,也都能成为大明之藩篱。只是可惜,我虽然用尽了手段,也不能保证这些部落能有多少人真从命。我甚至觉得,一些部落而今就已经投了土蛮部了。”
    杨博说道:“这也是人之常情。周老弟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
    周梦臣说道:“剩下的事情,就要看杨兄的手腕了。”
    杨博说道:“我明白。”
    具体该怎么做,周梦臣没有说,也不用说。杨博比周梦臣大上小二十岁。军事行政履历也很丰富,这种安抚地方,招徕降人的经历也有,根本不用周梦臣吩咐怎么做。
    周梦臣继续说道:“这些部落都是朝廷控制不住的地方。但是有几个地方,是我必争之地,第一就丰州滩,丰州滩乃是土默特部的根本之地,宜耕宜牧。在草原上的汉人有二十多万,其中有十几万都在丰州滩。我已经招降当地汉人豪强。不过这些人鼠尾两端,不可信任。我意在丰州滩上设府。以青城为府治沿河十几个县,合并之后,有五六个县。就是大明在草原上的根基之地。”
    “第二就是东胜卫。东胜卫靠近黄河。而黄河在中上游是可以灌溉,而且水势平缓。我意将黄河两岸直接到偏关这一带再设一府。而今这一带虽然汉人人口不多,但是通过黄河也是容易迁徙的。将来足够人口也是连接丰州滩的要地。毕竟从玉林到丰州滩,虽然比较近,但是一马平川,易攻难守。容易被截断,但是从水路到东胜卫,从东胜卫到丰州滩,虽然远一点,但是水路相连,不容易被截断。”
    “第三就是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大部分领地都在内套之中,比邻陕西宁夏两镇,而今有辛爱三万骑兵驻守。不过是无根浮萍不足一论,而今不是动兵之时,待到明年,来劳杨兄动手,大军西进,驱除此处贼寇。”
    说到这里,周梦臣微微一顿,说道:“我在这一件事情上,也有一些安排,纳了一位蒙古贵女为妾,此女家族在鄂尔多斯部很有威信,有此女在,他家人愿意为朝廷效力。有他们为先驱,这一战,十拿九稳,朝廷派马芳来了,我更放心了。”
    “按的意思,让宁夏沿着黄河向北括地,与东胜卫相连,令整个黄河为朝廷所用,至于鄂尔多斯之地,就是朝廷最好的牧民地。我想将这里定位朝廷的牧场,只是太仆寺……………”
    说到这里。周梦臣只能摇摇头。
    真要说起来,大明并不是没有马场,后世鼎鼎大名的山丹军马场,也是在大明的控制范围之内,但是这个马场对大明贡献了多少马?几乎忽略不计。
    是这里环境特殊,在后世是好马场?而在明代不是?自然不是。是太仆寺整个养马体系与养马政策都是烂的。
    杨博说道:“我会按你的意思来办。不过,你要知道,真正决定这里命运的,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北京。”杨博叹息一声,说道:“你的安排不错,按你的办法,大同镇,山西镇,陕西镇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多了一个青城镇,东胜镇。军费能节省十分之一。朝廷可以大大松一口气。”
    只能节省十分之一的军费,看上去不多。但实际上并不少了。大明每年实际军费支出在千万两上下,而且仅仅是一个约数,因为坑爹的大明财政体系,根本给不了一个准确的数字。很多粮食都是河南运到边关的。其中耗损什么都不好估算。
    能节省一百万两,这是大同镇一年的经费。
    而且影响力也不仅仅是百万两那么简单。最少,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宁夏镇东部,大同与山西北部,全部都不会受到交战的影响。
    从此就能安享太平了。
    有了太平,才有了经济增长。边境的经济实力增强。对边境形式也是一个很大的利好。甚至让整个北方的经济都松了一口气。
    从这个角度来说,杨博是完全赞同的。
    但是事实正如杨博所言,决定这一切的权力,不在他们手中。
    周梦臣心中暗道:“此次回京,也有一场大仗要打。”不过他随即将这个年头放在一边了,他有信心说服嘉靖,在大好形势之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毕竟嘉靖是一个聪明人。正因为聪明才可以沟通。可以沟通才能说服。而且周梦臣已经不止一次说服过嘉靖了。
    周梦臣说道:“此事我到了京师自然会处置。再说军队的安排。我意将大同镇北迁,大同作为后方,留下大同五位作为后备军。其余九个卫所,与五万骑兵全部在这里安置,青城作为统治核心,孤悬于外,周围都是草原,最适合骑兵,五万骑兵再加一两个卫所,在这里就可以了。其余的卫所,沿着黄河一线布置,以黄河为大明的屏障。或许九个卫所不够,可以酌情增加几个卫所。反正如此此事一成,山西镇,陕西镇都是要裁并的,不怕没有兵源。总体上来说,在塞外各军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