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6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震,让何守城上面的人都死了。这对何家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家族的机会。而在此之前,何守臣并没有意思到这一点。
    被周梦臣一点醒才明白过来。顿时充满的干劲。
    其实,如果有可能,周梦臣也不愿意用这个办法来催动下面人干活。毕竟周梦臣直接空降在这里,事情迫在眉睫,但是各地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周梦臣堪称人生地不熟,想要迅速打开局面,一定要非常办法。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过,看效果是非常好的。
    最少在何守臣的指挥之下,取出大量的物资,不管是粮食还是衣服,周梦臣统统赏赐给下面干活的士卒,顿时士气大增。


第二十三章 巡视关中
    一日之内,潼关卫恢复了组织。顺便将好几个大家族给吃了绝户,这几个家族的钱财,全部用来支撑全县壮丁的劳作了。
    连棉衣的问题,也顺便给解决了。
    随即城中清理工程也开始展开了。
    一方面,将危房先修修,让人有地方住。毕竟还是冬天。另外一方面将一片瓦砾清理出来。将一具具尸体,入土为安,很多人都是一卷草席扔到大坑之中了。
    因为无奈,尸体太多,棺材不够,挖坟的人也不够。只能这样做了。
    甚至周梦臣还带着几分庆幸。
    庆幸这是冬天,如果是夏天,十天没有收拾,一场大瘟疫就迫在眉睫了。
    不过即便如此,周梦臣也觉得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毕竟,这个时代的行政能力,根本不能与后世相比,对大明百姓掌控不如后世,在官府的行动能力也不如后世。所以,定然有没有被掩埋的尸体。这种尸体在野外腐烂,很容易爆发瘟疫。
    周梦臣心中暗道:“不知道,李时珍什么时候到。”
    周梦臣来之前,已经给李时珍打了招呼,让李时珍从惠民医院之中拉出一个团队,跟随他入关中。李时珍自然是义不容辞。而且明代太医本来就承担这个任务。只是周梦臣速度太快,简直是奔袭一般的速度,而李时珍是走不了那么快的。
    即便李时珍能走得了,一些瓶瓶罐罐的玻璃器皿也走不了。
    所以李时珍已经准备走水路,北京上船,到黄河换船,一路逆水行舟,在洛阳下船,然后走陆路入关。
    只是最少需要一个月。
    等李时珍到了,大概就是开春时分了。
    周梦臣处理潼关县最基本的秩序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开始迅速关中灾区了。毕竟周梦臣并不仅仅是来处理潼关这来的灾情。
    周梦臣沿着渭河一路向西,视察华阴,华州等地,一路到了西安府才算回来,然后渡过渭河,沿着渭河北岸,一路走到朝邑。才算结束第一次巡视。
    这一次巡视之后,对关中灾情基本上是有地的。
    地震中心具体在什么地方,周梦臣也无法判断。但是观察损失情况,应该在潼关,华阴,华县这三地南边的山峦之中。而南边的山脉就是秦岭,秦岭之中,并不是没有人烟,但是比起关中平原就是差多了。
    大概在华州正南方向不远,为中心。以损失最大,次大,波及,等等来算。周梦臣估计,华州,华阴,潼关,朝邑,蒲州,大概是受损最大的,然后就是关中平原其他地方,比如渭南,临潼,西安等地了。
    其实在周梦臣看来,其实并不是只有这里地震了,不过,这里是人口密集区而已。所以损失巨大了。
    华州,华阴,潼关,朝邑,等地情况差不多,城池几乎不存在。也没有了任何组织能力。是周梦臣到了之中,用了各种办法,才算是重新建立起组织。
    只是各地情况不一,潼关是卫所,周梦臣对大明卫所的基本情况,是再了解不过了。虽然潼关卫不边卫,但是一些普遍规律还是适用的。所以在对付潼关卫的时候。可以简单粗暴。但是其他正常府县的时候,就不能如此了。也让周梦臣费了不少脑筋,才算是处理的差不多了。
    而朝邑是他在巡视的最后一站。
    并不是说,周梦臣就不去看别地方了。而是他手中事情千头万绪。很多事情前后顺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周梦臣一直怀疑黄河上游出现了堰塞湖。但仅仅是猜测。在潼关的时候,就派出人沿河而上,去看黄河的情况。但是周梦臣知道,这个时候段是将所有灾民组织起来最重要。毕竟越早组织起来,越早能让更多人得救。
    这是优先级最高的。
    但是周梦臣也知道,他所谓的组织起来,其实是建立在透支当地的粮食储备的情况下的,因为前两年大旱,关中平原粮食储备相当不足。
    这样大规模行动,是撑不了多少时间的。
    如果在此之前,周梦臣不能提供新的粮食,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这个问题,也是很急。但是周梦臣没有时间去处理。同样要先处理堰塞湖的问题。
    在朝邑城外,接见了朝邑幸存的官员与士绅之外,周梦臣传达了自己的命令,又想办法摊牌了一批粮食之后,留下一个百户作为监督。这才往东走。
    是去看黄河。
    忽然一个老人骑着一个小毛驴过来说,说道:“周飞熊,大灾之后,你不思赈灾,这是要往何处去?”
    此言一出,周梦臣身边的将士都有些恼怒。周梦臣却不敢怠慢。
    无他,而今大震之后,地面上已经有一些混乱。如果不是周能臣带兵巡游了一圈,甚至杀了好几伙贼寇震慑,各地的地头蛇也未必能那么容易听命的。
    而今这个时候,敢独自行走的人绝非寻常人。而且这老者一看就是读书人,身上甚至有一丝丝的官气,是做过官的。
    周梦臣可是知道,一些退休的官宦爱地方上,拥有比地方官更大的影响力。眼前这个老者,估计就是其中之一,周梦臣自然不敢怠慢。
    周梦臣轻轻按住身边的侍卫,说道:“请问老丈是?”
    老丈轻轻捻着胡子说道:“鄙姓韩。”
    周梦臣眼前一亮,说道:“可是韩师叔当面?”
    老丈说道:“这一声师叔,你也叫得。”
    周梦臣立即翻身下马,上前行礼说道:“拜见师叔。”
    这个人不是别的,就是在关中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儒,关学大佬,与王廷相很有交情的韩邦奇,其实他弟弟也是一位大学问家,只是天不假年,三十多岁就去了。否则现在就是关中二韩了。
    韩邦奇说道:“浚川先生泉下有知,有你这个弟子,他也会感到欣慰的。”
    周梦臣心中一喜,说道:“不敢当韩师叔如此夸奖。”
    韩邦奇一句话,让周梦臣在王门气学的地位更加稳固了。毕竟吴廷翰在韩邦奇面前,都属于小辈,吴廷翰的一些操作,能让一些晚辈承认。但是如韩邦奇这样的大佬如果不认,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吴廷翰想要周梦臣继承王廷相人脉的事情就泡汤了。
    而韩邦奇既然有了这一句话,韩邦奇而今已经算是大明儒学辈分最高的几个大佬之一,他既然承认了,就等于为周梦臣背书了。
    韩邦奇说道:“你与吴师侄所写《小学问》,我看了,吴师侄没有此等才能。定然是你的想法。此书继承王兄之一脉,另开一片天地,有你这个弟子,王兄可谓不朽也。”
    “仅仅是小学问。”周梦臣说道:“师叔抬举了。”
    韩邦奇说道:“哼,能为小者,必能为大。而一开始言大者,不过空中楼阁,逃禅而已。”看来韩邦奇与吴廷翰最大的相同之处,不是别的,就是对心学的厌恶。
    什么空中楼阁,逃禅而已,不就是说王阳明的《大学问》一书。
    只是韩邦奇可以随意点评王阳明,但是周梦臣还没有能这个牌面。只能静静听着。
    韩邦奇说道:“我今日来见你,却不是来讨论学问的,关中不幸受此大难,我担心,你年轻没有赈灾的经营。有些什么做不好,不仅仅误了自己,还误了关中百姓。”
    周梦臣说道:“师叔来得正好,我正愁关中情况两眼一摸黑,有些事情不敢断然处置,有了师叔,我就可以放心了。”


第二十四章 韩邦奇
    韩邦奇说道:“即便不论师门情谊,单单说你为赈灾而来,我虽退居乡中,也不忘报国,岂能不帮你。只是你这是去什么地方?”
    周梦臣听韩邦奇说得轻松。周梦臣却知道,如果双方没有交情,韩邦奇不会主动来此的。
    不过,这些细节就不必讲究了。周梦臣二话不说,将他对黄河的担心一五一十的说了。
    韩邦奇悚然而惊,说道:“竟有此事。”
    周梦臣说道:“我已经派人查明情况。应该就在朝邑上诱不远处。”
    韩邦奇听,更是不安,因为按周梦臣说法,一旦真有什么事情,估计朝邑首当其冲。韩邦奇就是朝邑人,这还了得。他不去看清楚,他回去之后世睡不着觉的。
    周梦臣说道:“自然是可以的。”
    一行人沿着黄河北上,行不过十几里,却见一个非常壮观的情形,似乎一座山峰倒在黄河之中,将黄河截成两段,不过距离东岸一段地方,并没有完全截住,河水从这个缺口之中,匆匆流过。速度飞快。
    如此一来,大量从上游留下的泥沙都堆积在被阶段的河床之上了。
    周梦臣用千里镜细细看了看,倒是松了一口气。原因很简单。这一座倒入黄河之中的山,是黄色的,从质地上,应该多是黄土的。
    黄土这种质地,估计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被滚滚黄河水给冲散开来。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所以,什么改道都是周梦臣自己吓自己。
    但是韩邦奇脸色却黑极了,说道:“此山必须想办法除掉。”
    周梦臣说道:“韩师叔,是有轻重缓急,而今还是赈灾为要,至于这里的问题,看样子并不严重,稍稍等等,也未必不可。”
    韩邦奇说道:“不行。飞熊你之前在大同任职,难道不知道凌汛。”
    周梦臣说道:“自然知道。”
    随即一愣。
    他看见黄河河面,其实此刻的黄河虽然有流水,但是两岸水流缓慢的地方,却也有大量的冰层的,毕竟活水是很难冻住的。
    韩邦奇说道:“而今马上要过年,而今黄河越往北冻得越多,阴山一带,应该完全冻住了。但是在开春之后,也就是二月左右,冰雪融化,黄河第一次汛期,也就是凌汛就要开始了,因为河道之中有大量的冰,很容易冲决两岸。而今又有这个东西,黄河两岸今年就危险了。”
    “必须现在将他处理了,最少要将他给炸开。不影响河道才行。”
    周梦臣听了,揣摩了一下,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想的还是太少了。
    周梦臣给出这土山,影响不了黄河河道的判断并不是为错,这里的一切都不会怎么影响到下游了。不过,如果这里与凌汛重合在一起,很容易给两岸带来极大的伤害。
    本来就很不容易的灾情,恐怕更要雪上加霜了。
    周梦臣看了看这一座土山,忽然感叹一声,说道:“想要将这里完全炸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点也不假,整个土山是从陕西这边跌落黄河之中,有数百米宽,至于多少体积,也不是太容易算的,先不上这松软的黄土,派人上去都很危险,单单说这样的土山,需要多少火药。
    周梦臣几乎是两手空空的来到了这里,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才能搞到火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