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6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今天之后,即便是基于利益,秦晋两省都成为了周梦臣的基本盘,不敢说每一个秦晋两省的官员都会支持周梦臣,毕竟这一件事情固然有很多既得利益者,也定然有一些失去利益者。但是大部分秦晋两省的士绅都会念周梦臣好的。
“好。”杨博说道:“具体细则,就让下面谈吧。不过,而今要为这个银行起一个名字。周兄有想法吗?”
周梦臣说道:“就秦晋银行吧。”
虽然这个银行给周梦臣一个地区银行的感觉,但是周梦臣被杨博算计一把,实在没有起名字的想法了。
杨博说道:“不好,如此一来,这银行还在不在两省之外做生意了。名字要大气一些。”
周梦臣说道:“杨兄想起什么名字?”
杨博沉吟片刻,说道:“水犹财也,通水即通财,不如以水为名。就黄河银行吧。”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还不是地域性的,难不倒就不去南边做生意了?”不过,周梦臣也明白,晋商的活动范围大多都在北方,在南方他们是有强劲的对手的。
而且在周梦臣来,银行叫什么名字并没有什么意义,反正周梦臣也没有想过仅仅弄一个银行。
周梦臣一边筹集第一个银行,另外就在准备一个银行管理方法。毕竟银行这么重要的东西,岂能不加强监管。但是该怎么监管,周梦臣有很多想法,却不知道那一个适用,可以说,这黄河银行根本就是周梦臣的实验品。
周梦臣的银行管理方法就在黄河银行之中诞生第一版,等他回京之后,想准备开发银行建立,虽然限制名额,但绝对不会让黄河银行吃独食的,甚至未必不会组建隶属于户部的中央银行。
周梦臣并没有将这个银行看太重,这只是周梦臣对大明金融市场的第一步而已。所以周梦臣随口说道:“那就黄河银行吧。”
第三十七章 黄河银行的第一笔业务
周梦臣与杨博深谈了一番,第二日,杨母出殡。周梦臣作为宾客之一观礼。
然后杨博就离开了。
河朔很多事情都离不开他。特别对鄂尔多斯战事的准备,已经开始加紧,等开春之后,就要对鄂尔多斯用兵。虽然,谁都觉得鄂尔多斯之战,估计就是一场武装行军,毕竟土默特本部已经不存在,一些外面的驻军,还为什么打仗。但是,战争毕竟是战争,谁也不能将战争当成儿戏。
杨博不坐镇河朔,他自己都放不下心来。
不过,杨博走了。并不妨碍黄河银行的成立,反正杨博这一段时间之内,已经说服了蒲州一系的晋商。由张允龄总掌此事。张允龄的弟弟,张暇龄更是确定了未来黄河银行的大掌柜。
周梦臣并没有意思他,他这个决定对张四维有强力的影响,本来张四维要在翰林院坐上十几年冷板凳,但是而今却不用了。无他,张家作为实际掌管黄河银行的家族,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强,而这种实力上的提升,更是影响到了张四维的官运上。
当然了,这是后话。
在杨家的丧事过后。周梦臣回到的朝邑。几日之后,张家兄弟整合了晋商的条件,来到朝邑与周梦臣这边谈。
周梦臣并没有接待,而是让徐渭去接待。
徐渭与他们经过几个回合的谈判之后,却给了周梦臣一个意想不到的方案。
周梦臣看着徐渭拿来的方案,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这完全打乱了周梦臣的赈灾方案。
周梦臣赈灾方案,总体上来说,是以工代赈。投入资金与粮食,修缮各地的桥梁,水利工程,修缮耕地城垣,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关中恢复生机。
对于贫民能做工的就做工,不能做工的也要给一些粮食,让他们熬过这个灾年。
但是张家兄弟,给出一个让周梦臣很吃惊的方案。
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就是《关于华阴大地震农业专项底细贷款》。张家兄弟想要将低息贷款给关中士绅。因为,这一次地震,关中士绅大部分损失惨重,他们已经有些自顾不暇了。其中关键问题,其实还是钱粮的问题。
毕竟,这是关中。西北少有的人口密集地区。
虽然地震死了不少的人,但是各地士绅并没有到缺少劳动力的地步,甚至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大扩张的好时机,因为他困难,百姓更加困难。
这个时候,只要借给这些士绅一笔钱。让这些士绅去安堵地方。经营生产。甚至土地兼并。总之,一切经济活动自己运动起来,要比周梦臣原来的赈济方式要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对周梦臣来说,这是惠而不费。
诚然,周梦臣对欠黄河银行的钱,根本没有着急还。毕竟比后世的财务赤字。大明这才算到哪里了。甚至深究周梦臣之心,未必没有想让高额的财务赤字来压迫大明财政体系尽快改革的想法。
但是这毕竟是要还钱的。
但是张家兄弟这个方案,这些债务是让关中士绅承担,而不是朝廷承担了。
周梦臣想了想,说道:“徐兄,你觉得晋商哪里是什么意思?”
徐渭说道:“我推敲过,无非是两个意思,趁着这个机会,将黄河银行铺满整个关中,并与关中士绅建立起关系。”
周梦臣点点头,地方保护主义什么时候都存在。
而银行这个新兴模式,其实也是建立在很多旧式生意的衰败之上的。并不是说,在没有银行之前,民间就没有经营放贷业务了,恰恰相反,几乎每一家士绅都有。
只是不成规模而已。晋商联合办起的银行,对于其他商人就形成了降维打击。很多时候商战,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金钱游戏。
地方上说不定弄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利益冲突之下,要人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了,晋商都是商场的老手,并不没有信心将业务给铺开,但是在他们看来,而今是最合适的机会。可以说是趁虚而入。关中士绅都需要钱粮的时候进入,不会遇见什么阻碍,今后再想找这样的机会,可就不好找了。
徐渭继续说道:“第二个原因就是担心了。”
周梦臣一愣,他说道:“担心什么?”
徐渭说道:“自然是担心,朝廷能不能还钱,会不会还钱了。”
周梦臣一愣,忍不住苦笑,觉得这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谁也别玩什么聊斋。
周梦臣并没有立即还钱的意思,同样晋商未必不知道,周梦臣没有立即还钱的意思,甚至这一笔账很可能就是一笔坏账。
只是他们更知道一点,那就是不出这一笔账,整个银行都建立不起看来。
所以,明知道这一笔账很可能有问题,他们也不能不借,但是也要尽量压缩损失。毕竟,这些直接借给地方士绅贷款,有朝廷作保,而且这地方士绅,也都有可以用来抵押的资产,所以即便有个别的坏账,但是整体来说,决计不至于亏损,无非是赚得少一点而已。如果再加上拉拢关中士绅,开拓市场等等的原因,黄河银行更是大赚特赚了。
只是周梦臣却不想这样做。
这一场大灾,损失最大的是百姓。而不是士绅。不客气的说,即便是有些士绅在灾难之中死了几个亲人,财产上也有些损失,但决计不会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反而是百姓很多挣扎的生死之间。
给士绅更多的钱,反而会促进关中土地兼并加剧。周梦臣可以拍拍屁股走了,却给后世留下一个更加难以治理的关中,这并不是周梦臣想要的。
周梦臣问道:“这种贷款到底准备多少?还有除此之外,他们准备借给我多少钱?难不成一点都不准备给了?”
徐渭说道:“这种借贷给关中士绅的贷款,有多少他们做多少。只是如此一来,借给朝廷的银两就不多了。他们本来只准备了三百万两,不过我与他们熬了几日,最终确定,五百万两封顶。”
“我觉得,如果双管其下,五百万两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周梦臣说道:“双管其下,你也赞成晋商的想法?”
徐渭说道:“大人,不是我赞同,而是不得不赞同。我只问一句话,大人以工代赈,固然可以从大同书院调一批人来,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当地士绅与官府推进。”
“不管做什么,都要让关中士绅过一手。而今不过是换了一方法,也给朝廷减轻了负担,毕竟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从来就是这样的。”
“与其争一个虚名,不如争一个实惠。”
周梦臣叹息一声,知道徐渭说的是大实话。
如果想要完成周梦臣心目之中的以工代赈,别的不说,先来两三万现代公务员。否则就指望各县那些胥吏官员,一层层工程款,能用在工地上的到底有多少,真有天知道了。
不管用什么办法,周梦臣都避免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下面很多人对赈灾款占用,或者说分一杯羹。
反而干脆这样做,让士绅自救。一切都摆在明面上,朝廷的负担反而轻了许多。虽然估计也有很多副作用。
周梦臣说道:“我就是从此让步了。又能赚到什么实惠?”
徐渭说道:“大人一直不是在担心河朔省,汉人人丁不足,难以长治久安,这不,人就送上门来了。”
周梦臣一愣,说道:“愿闻其详?”
第三十八章 移关中填河套
徐渭说道:“现在估计,这一场天灾,死伤三十余万,受灾人员在三百万之上,几乎是一省之数了,最多的受灾人员还是陕西,最严重的受灾人员,还是在关中。在下调查过,估计整个关中,产生或者将要产生二三十万流民,甚至更多。这是必然的。”
“而今大人赈灾手段,还算得力。这事情还能压下去,但是继续下去,大人能压制到几时?”
“关中地力已尽。不如移关中百姓镇河套之地,如此得失两便。虽然说这话,有些不好听,但是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百姓何曾想过迁居?”
周梦臣说道:“那就让我们将他们逼到山穷水尽?”
徐渭说道:“这怎么能是我们逼得,这是这一场大灾逼得。大人,小仁是大仁之贼。在赈灾这一件事情上,永远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用多少力气,做多大的事情,大人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将手中的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而不是在这里做妇人之仁。”
周梦臣脸色顿时变了。
徐渭却很淡然。
两人一时间没有说话。
好一阵子,周梦臣才叹息一声,说道:“徐兄,你说话能不能注意一点。真不好听。”
徐渭说道:“大人,需要的是实话,而不是马屁。我徐某人也不是靠这个吃饭的。”
周梦臣心中很难受,但也不得不承认徐渭的说的太真实的,真实的让周梦臣不忍去想。不管是怎么样的赈灾。都有大量的百姓去死。在明代死亡,冻饿而死,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正常到都能归纳到正常死亡的范畴之中了。
而移民这一件事情,对百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逼一逼,谁还迁离几辈子生活的地方,来到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重新开始?
周梦臣在大同的时候,迁徙的百姓大多都是流民。灾民。
而今周梦臣估计,也只有流民与灾民的移民成本最低。
徐渭说得话,虽然难听一点,但是却是最合适的方案。
在周梦臣这个位置上,不管做什么选择,都有可以能有人因此丧命。纠结于一两条性命,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