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梦臣就没有想一口将南洋吞下来。
    但也有他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吕宋。
    从安南南下的这一条航道,有海南岛在,只需在岛上驻扎一支见舰队,就足够封锁。而东边路线就多了。更让周梦臣感兴趣的是,西班牙人还没有到吕宋。也就是说,吕宋而今还是一片空白。随时等着周梦臣去填充。
    周梦臣自然不会放过。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外宏图
    其实,周梦臣也查过一点,吕宋也是有人住的。也是有原住民的。甚至大明还册封过吕宋国主。但是吕宋在文明程度上太低了。几乎是刚刚走出了原始社会。在武力上不值一提,再加上宗主国名分在,只要一两处港口,那是手到擒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再加上必然要驻军乃至于移民的台湾。周梦臣将大明的海上边界也确定下来了。
    虽然还有一些麻烦要处理。但是如果周梦臣能完成这个想法,将东海与南海的三分之一,纳入大明的实控制中。
    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甚至在周梦臣看来,这就是为大航海时代做准备。
    想要将大明引入大航海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航海习惯。准确地说,是培养大明朝廷的航海习惯。
    大明百姓没有航海的习惯,福建人有话要说。
    福建人参与海贸不知道多少年了,怎么能说福建人没有航海能力与习惯。只是,大明朝廷在多年以来,对航海视为畏途。似乎,一离开海岸线,就是去了对海上船队的管理。
    这种想法,限制了航海的发展。
    区区从江南到天津的海上运输,可以说是完全成熟的宋元航线,最后依然没有成功。可以说,对航海这一件事情,大明思想上的问题,远远超过技术上,或者船只上的问题。
    周梦臣这样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大明朝廷,有了一片值得信任的内海。也建立起大明可以控制海洋的信心。同时,周梦臣心中还隐隐约约想让大明朝廷与西方殖民者打上一场南洋战争。
    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点要打仗。而且大大出手。
    其实,周梦臣想来以为文明交流,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打仗。
    对方行不行打上几仗就知道了。
    而且在大明沿海,大明虽然船只不行,大炮不行。但是占据了绝对人力物力的优势。才有了一次又一次,挫败西方殖民者。打败葡萄牙,荷兰人等。
    但是如果战场放在南洋,别的不说,就放在马拉尼。情况就不大好说了。
    大明朝廷骨子里是比较硬气的。有些地方,朝廷可以自己放弃。但是被别人打下来,那就不行。
    而且西方殖民者刚刚到来的时候,都很狂妄。如果在南洋让大明吃一大败仗,丢失一两个重要据点,甚至冒犯一直太平的沿海地带。朝廷但凡有一点骨气,就要打到底。只要朝廷下定这个决心,打赢还是很有可能的。倒是自然要参与海上争霸的,毕竟花了这么多钱打下来的。岂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当然了,这是周梦臣构想而已。
    可以说,周梦臣给嘉靖说的每一句话,后面就有无数伏笔。无数想法。只有到了江南看看具体情况,再决定用与不用而已。
    嘉靖此刻已经觉得不必与周梦臣继续聊下去。
    嘉靖能在西苑一边修仙,一边掌控朝政。是因为他从来是抓大放小,不去关注具体事务。最关心的不过是人事,财政,还有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今日的江南也就是关键问题。
    而今即便是一些重大的关键问题,嘉靖也不会想去了解细节。他只需要知道大概就行了。
    而周梦臣说了半天。嘉靖归纳出来的要点,不过数个。整顿江南军务。整顿海外贸易。搞钱。可以还要出海。其余的事情,嘉靖就忽略了。他细细品了一下,其实周梦臣有些事情,还是有些出格的地方,比如,济州岛。干涉到朝鲜上了。但是具体来说,大体还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中。
    如果,周梦臣真能够另外交付朝廷一笔大钱,不要千万两。只要数百万两每年。嘉靖就很满意,区区一点出格的事情,也就不在意了。
    毕竟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吗?
    嘉靖就直接说到落实层面了。嘉靖说道:“江南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
    周梦臣大喜。今日嘉靖这么说了。那么他在江南的很多事情,就有了皇帝的背书,这比他在大同时候偷偷摸摸地做事,要好了不知道多少。有皇帝这面旗子,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
    周梦臣岂能不高兴。
    周梦臣立即行礼说道:“臣谢陛下信任。”
    嘉靖说道:“不过,有些事情,要说在前面。你说说,你的这些事情,需要几年完成。要知道君前无戏言。”
    周梦臣心中一凛,就知道,嘉靖这是要让他立军令状。
    他沉吟片刻,说道:“如果陛下支持。那么三年。三年之后,第一笔关税,会到达京师。”
    其实,周梦臣是给自己留了余地的。而今是嘉靖三十五年,三年之后,就是嘉靖三十九年。虽然,江南形势复杂。但是周梦臣其实也是有信心在一两年之内整顿好。而且他只说第一笔关税,并没有说这笔关税到底有多少。
    嘉靖说道:“三百万两。三年之后,第一笔关税必须到达三百万两。朕不算为难你吧?”
    三百万两,于大明朝廷来说,是再为难不过了,但是对周梦臣画得大饼来说,却不算为难了。可见嘉靖也不是完全相信周梦臣说的话。先要周梦臣为自己的话负责。
    周梦臣说道:“臣遵命。”
    周梦臣从来不敢低估江南商人的富裕,周梦臣通过晋商了解道,徽商几大家联合起来。总共资产也在三千万两上下,利润每年就在七八百万两上下。而海上最大的倭寇,也就是海盗头子,汪直就是徽州人。据说汪直死后,汪直葬在老家,老家对汪直陵墓还不错,一直有人祭拜。
    有些事情。已经成为历史疑云了。很不好说。
    所以三百万两,即便是是关税,也未必不能弄到。
    嘉靖听周梦臣答应了,嘴角微微一笑,就当周梦臣已经立下军令状了。说道:“卿此去江南?需要什么要求。尽管说来。朕无有不准。”
    周梦臣说道:“谢陛下。”他微微一顿,说道:“陛下,事权贵专。陛下既然期许臣为陛下做事。那么江南大权,不能旁落他人。臣不是不尊朝廷法度。只是有些掣肘,实在令臣寸步难行。还请陛下明鉴。”
    嘉靖听了。他自然知道大明朝廷上斗得厉害,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京察已经建立起严嵩一党大势,但是徐阶并不是没有反抗的。甚至双方的斗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了。
    江南是主战场,而其他地方也在争斗。一个巡抚,一个侍郎,哪怕是南京的侍郎。都要拉锯一番。
    可以说,周梦臣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大明朝廷这几个月来人员调动频繁,太不正常了。、
    三年一任。是朝廷规矩,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很少有人能坐满三年一任了。但是整体上,平均一任官也有两年上下,但是而今,官职平均任职更减少了。当然了,还没有到末世那种一任官只有几个月,只来得及刮了地皮就走的地步。
    不过,已经对民生有很大的影响了。
    当然了,这些事情周梦臣管不着。但是江南调动比其他地方更频繁。从嘉靖三十年开始到现在。主政江南的官员,包括张经在内,已经将近十人了。也就是几乎半年换一个。要么是因为战败,要么是因为赵文华弹劾。如此说起来张经在江南的时间还比较久的,一年多将近两年。特别是在张经之后,徐阶为了保住这个位置,频繁安插自己人。而赵文华来一个干掉一个。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条件
    不得不说,赵文华在这方面,还是很有能力的。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了,徐阶也不会一力支持周梦臣。
    这种环境之下,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全部搞人事斗争了。
    当然了,周梦臣也不是要嘉靖做什么。而是提前给嘉靖打预防针。周梦臣到了江南之后,肯定不让某些人掣肘的。
    嘉靖自然明白,他也不是太在乎赵文华的。
    毕竟严党而今势大,所以严党需要修剪一些枝枝叶叶的。赵文华在江南横行。在嘉靖看来,不过是严党的枝叶而已,需要修剪枝叶而已。嘉靖让周梦臣去江南的时候,已经有了这个预计。
    不过,当时嘉靖内心之中,还是中立的。他只是觉得赵文华不是周梦臣对手而已。这个判断不存任何倾向。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一个判断而已。毕竟周梦臣在大同做的事情,赵文华是万万做不了的。
    而且,赵文华在江南能如此作为,更大的原因,不在赵文华自己,而是在京师严世蕃。
    而今嘉靖更倾向于周梦臣了。原因很简单,赵文华能给严党捞钱,却不会给宫里送钱。而周梦臣每次做事,都是为国家理财。诚然,周梦臣有一些迂腐,不知道国家的钱,就是皇帝的钱,弄来的钱大多进户部,而不是进内库。
    但是,天下的官员并不是每一个都如周梦臣这么不懂事的。户部的钱与内库的钱有区别吗?
    大概仅仅区别要多一道手续而已。
    嘉靖说道:“国家财政如此窘迫,你做的事情,是国家大事,凡是大明臣工都应该支持,不会有这样的人掣肘的。”
    这一句话,要反着听,凡是妨碍你的。就不是大明臣工,你可以动手。但是不妨碍你的,你也要尊重组织原则,不,朝廷法度。毕竟江南这样重要的地方,嘉靖可能让周梦臣大权独揽,做江南王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周梦臣对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
    周梦臣说道:“陛下英明,臣还几个条件。江南倭乱是当务之急。而就江南兵马不堪用,臣请调集河朔军南下。”
    周梦臣知道,他这一次去江南,第一时间就有一场硬仗要打,不仅仅对赵文华,也是对倭寇。毕竟在战争事情,建立威望最好的办法,就是打胜仗。而打胜仗一定要用自己嫡系人马。
    诚然,在江南也是有几支能打的军队的。比如卢镗部,俞大猷部,汤克宽部,瓦氏夫人部,但是这些人与周梦臣的关系都比较远。即便是卢镗曾经在周梦臣麾下听命,那也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在战场上,没有一支信得过的军队兜底,用这些不熟悉的军队打仗,能打赢才是怪事。稍有不慎,就被人算计了。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调集边军南下了。只是在去年,鞑子还在。大同军不能抽调。而今年,新的河朔军就是以大同军为核心组建起来的。在杨博的安置下来,已经结束了整顿。可以抽调兵力。
    而且别的大臣也不熟悉新的河朔军,也担心抽调了边军也不听话。故而也没有成型。
    甚至选定周梦臣奔赴江南,未必不是看中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河朔军。即便到了后世建国之后,军中派系还是存在的。在明代更是如此。用河朔军平叛,定然要用一个与河朔军熟悉的人。即便不是周梦臣,也要从杨慎,杨继盛等几个人之中选上一个,才能有最佳的配合度,减少内耗。
    嘉靖对此心中有准备的。他说道:“调集多少?”
    周梦臣说道:“三千甲骑即可。”
    这个数目是周梦臣精挑细选的。首先,三千人看似不多。但是实际上已经可以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