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6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忙去吧。”
周梦臣对江南形势也是有所耳闻的。
赵文华在做最后的挣扎。
具体什么样的挣扎,周梦臣不可能全面了解。但是有一个意图却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赵文华拍板,胡宗宪筹备,发动对倭寇一场大战。想要取得一场大捷,从而作为自己的本钱,与即将到来的周梦臣抗衡。
嘉靖让他快点到任,那也是为他好。
如果赵文华这一仗打赢了。周梦臣到了江南,有一点点难办。如果赵文华这一仗打输了。原本朝廷在江南的敢战之军,就不是太多,满打满算不过一两万而已。再折损一些,周梦臣到了江南,很多事情都不好办。
所以,对周梦臣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一仗打不起来。或者夺取这一战的指挥权。
对赵文华能打成什么熊样?不仅仅周梦臣没底。连嘉靖也未必有底。而对周梦臣的能力,嘉靖却是信得过的。觉得即便相同的军队,一样的布置,周梦臣到任之后指挥,就能打赢。
这也是嘉靖为什么提点周梦臣的原因。
他不想再看见一场大败了。
周梦臣立即答应一声,就出宫开始准备南下了。
周梦臣立即写信给河朔,让河朔挑兵选将,士卒的要求,必须有三年从军经验,必须打过青城之战。虽然周梦臣选得是骑兵,但是江南的情况,周梦臣也知道。很多时候,这些战马,只是用来赶路而已。
而青城之战,乃是覆灭土默特的第一恶战,当时参战的军队都打疯了。不仅仅是蒙古人打疯了,明军也打疯,在失去建制的情况下,以乱打乱。双方都死伤惨重,咬着不退。
可以说,是周梦臣从军以来,见过最惨烈的一战。
而且,是混战。
周梦臣也发现,江南的地形,可以用兵的开阔地带自然是有的。但是更多是犄角旮旯的地方,小规模作战,乃至于混战,将会很多。很多时候不会给列阵而战的机会。而从青城之战杀出来的将士,对这样的场面,绝对不会怯场。
甚至周梦臣觉得,倭寇在江南打得所以战事,没有一场能与青城之战的惨烈相比。毕竟,一个仅仅是盗贼而已。另外一个虽然规模不大,但实实在在是灭国之战。
对与军官的要求,从大同书院出身的低级军官,表现好的那一批人中选。
毕竟,周梦臣要求这些军官拥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毕竟这些军官很可能将来就转到水师了。没有学习能力,来了也是没有什么用。
至于江南巡抚与浙江巡抚的人选,周梦臣很快有了第一个人选,那就是唐时英。正在为另外一个人选发愁的时候,消息灵通的各方势力就送来他们觉得合适的人选。毕竟一个巡抚,还是值得争一争的。
只是,周梦臣不想将个名额给外人。思来想去,选中了方钝推荐的汪宗元。
他是前兵部侍郎。因为违逆严嵩,在京察之中,处以重手。汪宗元一气之下,挂冠而去,吏部那边自然在朝廷上除名了。
一部侍郎外放巡抚,算来还是贬官的。不过,被严嵩打入另册的人,严嵩倒台之前,估计没有人敢重用。
周梦臣之所以用他,一是看中了他的才能,汪宗元调到兵部时间不长,周梦臣之前没有见过,但是方钝推荐他之后,周梦臣就找了他的资料,看上去不错,从思想上偏实学一派,写过《经济考》。古代经济这个词。不是现在的意思,而是经世济国之意。
单单从这一点上来看,就是一个有能力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周梦臣选汪宗元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汪宗元乃是湖广崇阳人。
比起方钝的岳阳,汪宗元即便是放到后世,也是周梦臣湖北老乡。相距不远。都是武昌府的。什么是乡党,这就是乡党。再加上而今汪宗元走投无路,只能回家乡居的情况。只要周梦臣将他拉回来,不用说,就是周梦臣得力干将。
毕竟老乡与老乡天生就有契合的地方。
三日时间转瞬就过去了。
不仅仅周梦臣在忙。其他人也在忙。
三日时间之内,周梦臣官服,乃至于各种表示身份的器物,比如大印什么的。都准备好了。而河朔三千甲骑,或许要晚上一些,毕竟挑选人手,整合在一起,然后南下北京,与周梦臣汇合,这都有时间了。
周梦臣本来还想等等。只是已经到了江南的何心隐第一封情报,已经到了。
周梦臣见了,对胡宗宪这个人算是刮目相看了。
胡宗宪上阵杀敌手段如何,周梦臣还不知道。但是对胡宗宪耍阴谋诡计的成色,却是了解了。如果周梦臣去得迟了,说不定江南就要传来一个大胜仗了。
只是周梦臣不想要这样的胜仗。不仅仅是这一场胜仗,对周梦臣不利。而是周梦臣觉得这样的胜仗,不但不能弘扬大明军威,反而玷污了大明军队。周梦臣并没有什么道德洁癖,打仗的时候,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算计的辛爱死无葬身之地。
只是,而今倭寇才多大的力气,用这种手段,反而显得自己软弱无能。
周梦臣立即下令,道:“我们先行出发,令大同甲骑一股跟随南下,到苏州与汇合。”周梦臣看了看日期,说道:“十月一日,十月一日不至者,军法从事。”
从河朔到江南,数千里路程。周梦臣给出的时间有一点点急,但是事情更着急。
周梦臣毕竟是打过仗的。他虽然给得时间急,但是已经计算过了,如果不遇见什么大问题,比如洪水,闪崩,地震等等。军队虽然一路辛苦,但还能早到几日。
三日之后,周梦臣随即准备离京。
他最放不下的还是京中的妻儿,特别是刚刚出生还不足满月的周图南。只是人在朝廷之中,宦海沉浮,哪里有什么自由可言,甚至如果不是嘉靖留了他一段时间,他根本不能看到自己孩子出生。
而徐阶哪里更是着急的不得了,明里暗里督促周梦臣。大事要紧。
周梦臣也只能在临行之前,退却了一切事务,与李云珍多说了一些话,交代了一些家中事务,然后执手相望,叹息一声,说道:“家中一切都交给你了。大同,与图南,还有母亲。都全部拜托你了。”
李云珍说道:“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只是你什么时候才能不出京?”
周梦臣不能答。
周梦臣其实对自己什么时候能留在京师也是有所揣测的。估计还要几年在外任职。只是,这对李云珍很不公平,即便是数年之后,周梦臣人到中年,依然是风度翩翩。但是李云珍最好的年华,已经抛却东流水之中了。
李云珍拥有无数女人羡慕的绝好夫君。正因为如此,李云珍内心之中,更是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作“悔叫夫婿觅封侯。”
大英雄,大豪杰,大丈夫的贤内助,却不是那么好做的。
周梦臣与家中依依惜别。随即带着数百护卫,与戚继光一起,一路南下,而且征召唐时英与汪宗元的圣旨,已经发出。汪宗元为江南巡抚,唐时英为浙江巡抚。
周梦臣估计到了江南,已经是深秋时节了。不知道江南的秋色,是何等模样。
第八卷 风雨江南
第一章 胡宗宪
乍浦所,是大明朝廷海宁卫下属一个非常小的百户所。就在松江府以南,浙江嘉兴府境内。
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
不过,此刻的乍浦所却是倭寇的天下。数支倭寇以乍浦为中心,驻扎在这里,号称有十万之众。具体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毕竟,每一支倭寇未必能将自己手下的人马清点清楚。更不要说。别人的人马了。再加上各种变动,甚至有些小头目,一出去就不回来了。也不知道是被消灭了。还是自寻出路了。
更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事情。
不过,总体上来说,应该有数万之众。其中以徐海,叶明,陈东,等十几个大小头目为主。自从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张经去职之后,就在这里登陆,并分兵掠江南数处。
好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战斗,倭寇最猖狂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倭寇都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官军实力似乎增强了。每一支倭寇单独出战,会遇见危险。而不是嘉靖三十四年张经刚刚去职的混乱时期。那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
于是,几个大头目商议合兵一处。
这个合兵之处,就是乍浦。
合兵之后,就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数支海盗合兵之后,在乍浦这一带,形成了倭寇实力强过官军的局面。以至于赵文华令胡宗宪统合各军。围攻乍浦,先清理乍浦外围。
但是在一系列作战之中,明军在上官的督促之下,接受了一连串的失败。
这让胡宗宪很是恼火之余,也是无可奈何。
胡宗宪手中是有一些精锐。如俞大猷,卢镗,等部。但是胡宗宪不敢投入战场之中。原因很简单。倭寇毕竟不是一个整体,而是数支倭寇的联合,这些人彼此之间,也不是合作无间的。在排兵布阵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整体规划。而是以每一部驻扎一地,分开驻扎。
而驻扎在外围大多都是小倭寇,少有真倭。战斗力,比不上徐海,叶明,陈东,等核心倭寇的能力。
胡宗宪也不敢用自己手中头等精锐去打这些人。一方面要提防倭寇的救援,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精锐的消耗。胡宗宪也很明白,有这几部在,即便前面败下阵来,也能立住脚跟,不至于大溃。
一旦这些精锐打崩了。那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所以,赵文华即便心急如火,数次下令让胡宗宪,限期之内,也就是在周梦臣到江南之前,一定要打出一个大胜仗来。
好给周梦臣一个下马威。
但是胡宗宪还是顶住了压力。咬着牙坚持,迟迟没有对倭寇发起总攻。
不过,胡宗宪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的。
胡宗宪此刻就在桐乡城外,举起千里镜看着桐乡城上的防御。看着就几名真倭耀武扬威的在城头炫耀着武力。
一时间恨恨不已。
他回到大帐之中,立即召集罗龙文。说道:“徐海到底什么意思,王翠翘能不能说服徐海?”
这就是胡宗宪的筹划。胡宗宪发现正面打不过,而且在乍浦与倭寇对峙超过了三个月了。各种压力都在他身上。而通过自己渠道,找出了突破口。
那就是离间计。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传奇女性,也就是王翠翘。胡宗宪的一切计划都是围绕着王翠翘进行的。
王翠翘本来是大家闺秀,但是家道中落,沦落为烟花女子。成为江南名妓。后被徐海抢了过去。成为徐海的心头好。而罗龙文乃是制墨工匠出身,足智多谋,与王翠翘是旧识。罗龙文失陷在倭寇之中的时候,认出了王翠翘。王翠翘随即让罗龙文将她想为朝廷效力的消息带出。
而罗龙文找关系将这个消息报给了胡宗宪,而胡宗宪试了一下罗龙文的才华,果然心思缜密过人,就将他留在身边成为幕僚。
胡宗宪与罗龙文一并制定下来,离间倭寇,各个击破的计划。
其中关键就是令王翠翘招降徐海。
罗龙文说道:“大人,徐海很是犹豫。不肯背叛陈东。他与陈东关系很好。”
胡宗宪说道:“他们两个人什么交情?”
罗龙文说道:“徐海的父亲,徐唯学早年在海上失事,不得已向日本萨摩藩借了十几万两银子,将徐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