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6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是静静的看着,只是无数双沉默的眼睛,几乎能杀人。
    随后,不知道谁一声大喊:“赵老贼,你也有今日。”随即围观的百姓都沸腾起来了。就好像海啸一般,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护卫的士卒。
    一时间一些石块杂草,与同暴雨一般砸了下来。似乎整个苏州城被赵文华扰动了。
    赵文华一时间也懵了。
    赵文华此刻还心存幻想,毕竟周梦臣给他定罪用的罪名是可大可小的,并不是没有脱罪的可能。甚至心中未尝没有幻想,在自己脱罪之后,将如何报复周梦臣。
    只是此刻面对苏州全城的怒火,赵文华完全不能理解,心中大怒:“周梦臣好生卑鄙,简直是杀人诛心。”
    是的,他觉得这些人都是周梦臣派人安排的。
    是为了败坏他的名声。让他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
    赵文华心中暗道:“这也太小看我了吧。根本不知道官场上,上面的意思才是民意,这些手段又算得了什么。你等着便是了。”
    却不想,这个时候没有颗石头,飞了过来,砸在赵文华头上,顿时砸得头破血流。赵文华如何受过这样的待遇,顿时大怒道:“谁做的,找死。”
    赵文华多年身处高位,自然有一种积威。让百姓为之一滞。
    忽然一个老头,拿着石头再次砸了过来,大声说道:“我就是找死,只要能杀了你,即便是死又何妨。”有这个老头领头,无数百姓又捡起石头砸了过去。一时间地面上的石头不够,还有很多上人房揭瓦,墙头掰砖。总之务必要砸死赵文华而后快。
    这可苦了唐天禄。
    唐天禄也是如江渊一样,是周梦臣从河朔调过来的官员。他要去南京,将赵文华移交给南京刑部,由南京刑部派人押送到京师去。
    唐天禄上阵杀敌是一把好手。
    而此刻却抓瞎。只是大声吆喝,挥舞着连鞘长刀,将这些乱石等挡下来。说道:“差不多就行了,赵文华一案,朝廷自有处置,你梦等消息就是了……………”唐天禄只见眼前东西闪动,连忙低头,顿时听见头盔上“砰”的一声,一块石头砸了上去。
    要不是唐天禄在战场上,眼疾手快,保护自己已经成为本能,没有他本能低头用头盔挡那一下,此刻他也成为熊猫眼,或者已经头破血流了。
    的确,周梦臣对这些人做了一下安排。不过,他的安排最多是将赵文华今日要运送到码头上。从水路道南京这个消息传播开来。
    也安排了几个人起哄。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不是周梦臣所能安排的。
    有人或许说,赵文华一个人又能做多少坏事?怎么可能群情激愤到这个地步,第一,不要低估一个人自耦坏事的能力,第二,赵文华从来不是一个人,是的很多事情,赵文华或许不知道。但是打着赵文华名头做的恶事,很多都是要算到赵文华头上的。这也怨不得别人。
    好容易,唐天禄才将赵文华送上船。隔着水面。百姓总算是砸不上了。
    这个时候,却听见岸上有人高呼道:“乡亲们,乡亲们。今日赵文华下狱,证明天子明察秋毫,派了周大人来处置此人。只是官府而今仅仅是拿下赵文华了,还没有定罪。一旦不能定罪,将来赵文华还会被放出来的。我等决计不能容忍这一件事情。诸位可愿与我联名,一起去敲登闻鼓。让天子知道我江南百姓的苦楚。”
    唐天禄看着这个人,依稀有些眼熟,似乎是常常出入周大人府邸是何先生。
    没错,就是何心隐。
    周梦臣只是想营造出一种声势,一种民意的声势,好让赵文华脱不了身。而何心隐手笔之大,却让周梦臣知道了,也有些无奈。
    登闻鼓,可不是那么好敲的。
    洪武年间,还真有百姓敲登闻鼓的可能,但是而今登闻鼓外面防护里三重,外三重的,由锦衣卫衙门看管,常年有四名锦衣卫看守。平头百姓根本不可能靠近登闻鼓,更不要说敲了。
    一旦敲响登闻鼓。很可能是双方势力角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何心隐比周梦臣更加急迫的将赵文华至于死的。
    何心隐一番鼓动,还是没有多少百姓原因去北京敲登闻鼓,但是有几个苦大仇深的百姓答应下来,其他的百姓,何心隐也不放过,当场请这些百姓述说冤情。签字画押,说是在敲登闻鼓之后,送给朝廷的。
    一时间,无数百姓都聚集而来,将何心隐周围围得密密麻麻的。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不管,何心隐会不会敲登闻鼓,能不能敲登闻鼓,但是这密密麻麻案子,不知道多少百姓的控诉,赵文华不死也要脱层皮。
    而且赵文华不知道的。此刻想要他死的人,已经不是周梦臣与徐阶了。
    毕竟,周梦臣与徐阶,对赵文华的性命是没有一点兴趣的。他们更看重的赵文华在政治的作用吗,经此一战,赵文华即便不死,最少也要缓上十年,才能重新回到他而今的地位。
    所以赵文华死不死,还看赵文华死对他们更好,还是不死对他们更好。
    对周梦臣来说无所谓,反正赵文华出了江南,就不在周梦臣责任范围了。就要看徐阶了,而徐阶在这一件事情,更想将赵文华的案子,作为打击严嵩的一枚棋子。
    怎么可能仅仅要赵文华一个人的性命,一定要办成大案要案,用赵文华为引子,将严党的实力一于牵扯进去,一个个收拾,以报严嵩京察时候,大开杀戒,为徐党瘦身的好意。
    所以,此刻最想赵文华死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严党。准确的来说,是严世蕃。


第十章 奔赴战场
    “废物,废物,废物。”严世蕃无能狂怒。如果仔细看严世蕃的表情,就会发现,他的愤怒之中,其实还有一些惊恐的。
    能不惊恐吗?
    严世蕃手下的人,赵文华算是有能力的。不去说赵文华种种恶心人的行径,他将张经拿下之后,启用胡宗宪,渐渐将战局给稳定住了,甚至有好转的迹象。
    贪官污吏与没有能力,是两个概念。
    跟随严世蕃的人中,赵文华算是顶尖的那一批人。这也是严世蕃为什么对赵文华寄以厚望的原因,说到底,严世蕃在政争之中,种种出色表现,无非是拿着严嵩的大号,欺负其他小号而已,而不是严世蕃有多厉害。以至于严世蕃对自己,对自己身边的能力,有严重误判。
    他觉得赵文华能在江南与周梦臣扳手腕。觉得即便赵文华不是周梦臣的对手,也能支撑一段时间,给他更多的时间,毕竟朝廷局面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等他这边局势有了变化,再插手江南局势也不迟。
    但是他万万没有别想到,周梦臣与赵文华一照面,就被拿下来了。
    这让愤怒于赵文华的无能,也让他内心深处对周梦臣有一丝丝的惊惧,觉得似乎无法对付周梦臣。当初周梦臣刚刚到京的时候,不过是他用小指头都能捏死的小人物,而今他却好像捏死一只苍蝇一般,捏死了赵文华。
    他的得力助手。
    这让他如何不惊恐。
    因为严世蕃从来有一个错觉,那就是他借严嵩的一切,就以为严嵩的所有东西都是他的。只是他固然是严嵩的继承人。但是有很多东西,从来是无法继承的。
    如果没有严嵩,严世蕃不要说与徐阶掰手腕了,就是一个府县之官,就能将严世蕃吃得死死的。
    有些人看似有大成就,存粹死有一个好爹。严世蕃充分诠释了这一点。
    “少爷。”一个老仆人过来行礼说道:“老奴代老爷来传话。江南的事情,自己处理干净。”
    严世蕃早就有儿子,按理说,他是严府的老爷,严嵩是严府的老太爷才对,只是这个老仆人乃是一直跟着严嵩身边的。所以对严世蕃的称呼,如之前一样。
    严世蕃说道:“知道了。”
    这个老仆人这才退下。
    严世蕃沉默了一阵子,他自然知道严嵩是什么意思。赵文华知道的太多了,是的,严嵩是要断送赵文华,给嘉靖看。但是也不是这个断送法。
    赵文华成为阶下囚之后,又能保住多少秘密。
    说实话,严嵩是不大在乎,赵文华的黑料的。毕竟严嵩的任免,早已不仅仅是一些贪污受贿的小罪名能奈何得了的。但是,并不能说,如果赵文华真将黑料都报出来了,严嵩或许没有影响,但是严嵩也不得不让下面的人给嘉靖一个交代。
    他虽然因为京察,搞得有些被动,但是事已如此,他也不会平白放弃,在京师官场上优势。毕竟这是他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得到的。
    所以,严嵩必须要让事情到赵文华这里为止。
    严嵩思来想去,他又能有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只有一个,他沉思良久,终于写出一封书信,是给南京刑部尚书马坤了。
    至于马坤会做些什么?那是后话了。
    而周梦臣在苏州处理了这些事情之后,就立即带队南下,去了乍浦战场。
    这里距离苏州府城,其实并不算太远的。周梦臣很快就到了。
    他首先升帐。
    随着三通鼓敲响,无数将领都涌入中军大帐之中。
    周梦臣目光囧囧的看着下面的人,下面的人也行礼说道:“我等参加总督大人。”
    周梦臣扫过这些人,其中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俞大猷,还有一些是比较陌生的将领,其中还有一个人,算是周梦臣的旧部,那就是卢镗。
    其实卢镗的心情,也是最复杂。
    他不是今日才有这样的心情,很早之前就有了。当年周梦臣想卢镗留下来,但是卢镗拒绝了,而今再次相见,当年区区一个兵部小官,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名将。连周梦臣身边的戚继光,而今也有了爵位在身,但是而今的卢镗比起当年,又升了多少?
    他一直在想,如果当初自己跟着周大人去了西北,而今也不会是这个模样。
    周梦臣说道:“当日,我在苏州承诺,一定会来这里主持军务的,今日我来了。谁来给我解说一下而今的军情。”他目光扫过所有人,落在胡宗宪身上,说道:“胡大人,你来说说吧。”
    胡宗宪说道:“是。”
    胡宗宪而今内心之中未尝没有忧心忡忡的。但是他要比赵文华好一点,知道如何做一个下属,如何在一个不喜欢自己上司面前做一个好下属。
    胡宗宪也担心自己一个不好,就走了赵文华的旧路了。
    即便想要调走,那也是将来的事情了。
    胡宗宪不仅仅在态度上要好,在工作之上,也要滴水不漏,不能让周梦臣挑出错来了。
    于是胡宗宪立即上前,将乍浦的现状一五一十的说明了。
    周梦臣摸着下巴,觉得倭寇还是倭寇,一群流寇而已,在他看来,看似所有海盗聚集在乍浦,但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内部矛盾,他们在驻扎上留出了好大的破绽。
    这种局面,说好听的犄角之势,但是在周梦臣看来,分明各自分散孤立,破绽太多,以至于不知道怎么说了。
    当然了,之所以有这样的局面。
    主要是两点,那就是不管是江南明军,还是倭寇都没有大规模军事战斗经验。
    江南明军就不用说了。倭寇之中,即便有一些真倭数量,但是这些真倭也未必都参与过大战,毕竟日本那个地方,一场数万人的大战,不知道多少年才有一次。
    真要是有指挥数万作战的经验,何至于来当海盗?
    大军作战,不是打群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