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6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这局面,俞大猷也无言以对。只能沉默。
    历史上戚继光败得罪惨的一次,就是带来自己的部下遭遇倭寇,然后戚继光身先士卒冲上去,回头一看,部下全跑光了。这还是戚继光身手了得,否则就死在这一战中了。
    俞大猷的军队,大多数也是自己招募的。不过是借了卫所的名头而已。
    其实,在俞大猷看来,今日这些军队表现不错,最少敢与倭寇接战了。似乎大队人马在后面压阵,再加上周梦臣新官到任,下面人不敢怠慢。
    已经坚持到败而不溃,不过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俞大猷说道:“大人,还是鸣金吧。令卢镗,或者汤将军上吧。”
    周梦臣心中虽然生气,但也知道而今不是任性的时候,再打下去,已经没有什么用处。只是徒徒死伤士卒而已,周梦臣只能下令鸣金。派卢镗去接应一下,好让他们撤下来。
    周梦臣心中暗道:“幸好,我而今仅仅是佯攻,否则我周某人从军以来,第一场败仗就落在这里了。”
    虽然周梦臣不在乎什么常胜将军的名誉,但是从军多年以来,还是第一打这么窝囊的仗,让周梦臣很不高兴。
    周梦臣不高兴,明军这边的将领们,一个个感受到了头顶上的低气压。不敢多做言语。
    但是在对面。徐海麾下的倭寇们都在欢呼。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上面首领们的勾心斗角。
    而此刻,徐海却并不是太高兴的。
    徐海在派父亲送到日本之前,是在寺庙之中长大的。甚至有一个四明的法号,其中到底是因为他父亲徐唯学作恶太多,想让徐海在寺院之中消除罪孽,还是一个在海上搏命的男人,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在寺庙中求生的伦理剧。
    反正幼年时候的寺庙生活,结果而今做刀头舔血的事情,让徐海的思想上有些复杂。
    一方面不得不继承父亲的部众。不得不走在海盗的道路上,一方面又认识到这一条路是不长久的。与汪直,陈东是不同的。汪直在海外有基业,号称五峰船主。在日本很有地位。陈东与日本大名关系密切,压根不将自己当城中国人,实在不行,今后他就改姓岛津了。
    叶麻更不要说,压根是一个日本人的中国名字,又叫叶明。反正这年头,文化层次比较高的日本人,扮演中国人,不能说毫无违和感,但也说得过去。
    而徐海不想去日本的。
    去日本做什么?寄人篱下,继续给老船主也就是汪直做部下。已经出来自立了。恐怕回不去了。去给日本大名当狗,徐海也不愿意。
    他虽然与陈东十几年的交情,但是他们两人根本不同在乎。徐海是在大明养成大明人意识之后,才去的日本,而陈东干脆是在日本长大的。
    虽然接受到教育一模一样的,根底上却不一样,虽然陈东也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但是他更认识自己是萨摩藩的一员。
    而徐海有一个大明人的高傲。只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不愿意去给日本人当狗,而且萨摩藩在后世固然是声明赫赫,但是在这个时代,在徐海看来,还不如大明一个知县。
    即便真要投靠,何必去日本,投靠朝廷不好吗?
    而且在与大明官军多次交战之后,徐海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明军似乎有越打越强的趋势,他这样的日子是长久不了的。
    他才想找后路。
    并不是王翠翘一个女人就能左右了徐海。
    徐海这样的人物,能被一个女人左右,才是笑话。而且历史上两人的结局也说明了一切,徐海火并陈东之后,被胡宗宪围攻,死于海上,王翠翘随即就跳河了。
    这甚至被赞叹到王翠翘贞洁,于国于家,所谓两全。将徐海置于完全被动的局面之中。
    只是而今,朝廷换了主政官员,从赵文华换了周梦臣,他之前的一切准备都付之东流了。徐海并不知道,周梦臣这样做,让他避免了历史窝囊的死法。他此刻面对这样的胜利,一点也不高兴。甚至有些迷茫。
    陈东不敢相信他,他也不敢相信陈东了。他想单独撤退,但是又陈东在后,却是不能。继续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可谓进退两难。
    区区一场胜利,对他而今的局面,没有丝毫缓解之处。
    让他如何高兴起来。
    而此刻王翠翘走了过来,不愧为江南名妓,行走之间,犹如春水,顾盼生姿,让人不管心中有什么事情,看见了她,只觉得心就软了几分。
    王翠翘是最了解徐海的人。见徐海如此,心中暗暗心疼,用手轻轻抚摸徐海的双眉。似乎想要抚平徐海的忧心。


第十六章 突进
    徐海一把抓住了王翠翘的手,说道:“这里是战场,你来做什么?”
    王翠翘说道:“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而且,现在的沈庄,哪里有太平的地方。”
    徐海叹息一声,说道:“是我的错。我杀孽太多,当有此报,今日之战,我的眼皮一直在跳,恐怕凶多吉少了。”
    徐海对战事有自己的判断,他并不知道周梦臣藏了什么手段。只是觉得,内部不合,他与陈东已经事实分裂了。如果明军围着他打,陈东几乎不会救他的。
    这种大敌压境之下,内部的不团结,岂不是致败之因?
    王翠翘说道:“要不,我去一趟明军营地,我就不信了胡大人真做的如此绝?”
    徐海说道:“不用去了,而今胡宗宪自身难保,哪里有能力帮我。”徐海语气微微一顿,说道:“我在南京,还置办了一些产业,如果今日我真有什么万一,你不远管我,去南京隐姓埋名的过日子,将我们的孩子养大,就算对得起我了。不管谁以我的名义去找你。都不要理会,安安生生的闭门度日就是了。”
    王翠翘双眼微红,颇有几分我见犹怜的气质。说道:“老天爷,就这么不给人活路吗?”
    徐海倒是很平静。说道:“我作孽太多,死有余辜。不过,我想要我徐某人的大好头颅,还要看周梦臣,有没有这个牙口。”
    徐海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周梦臣的牙口已经展现出自己的锋芒了。
    绕行数十里,贴着海边的盐场一路狂奔。暂时出什么叫做离合之兵。、
    戚继光第一把火并不是烧在陈东身上,却比烧在陈东身上,给倭寇的打击更大。因为戚继光看到了港口。、
    乍浦这一片海岸线上,港口很多。都是当初走私用的私港,而今也是倭寇的退路所在。
    戚继光立即说道:“汤汲,你带本部人马,去将这些船只给烧了。”
    汤汲招呼一声,带着身后一百余骑,就冲了过去。
    而这个时候,守船的倭寇还没有反应过来。
    不是他们迟钝,是压根没有见过大规模骑兵奔驰,三千骑兵的穿插,在靠近的时候,让人有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甚至一些倭人感觉到好像是地震。
    而不会联想到骑兵。
    毕竟而今日本最强的骑兵,大概是所谓的武田赤备,只是即便将武田信玄从日本叫过来,让他带着他的骑兵,也未必敢与大同精骑碰一碰。先不说人,单单双方的马就不是一个规格的。
    当大明骑兵杀到身边,这些人才反应过来。
    大同骑兵在周梦臣的装备下,早就半火器化了。此刻,他们马都不停,就将一个个手榴弹扔了出去,炸得码头上的倭寇人仰马翻。
    随即,长刀借助马力,一闪而过,威力之大,能直直将人从中间一分为二。
    冲溃了守军之后悔,汤汲二话不说,开始放火。作为大同精骑之中的老人,在放火也是很有经验的。靠近码头的船只一个个被点燃了。只是倭寇船上,并非一个人都没有的,有一些船已经开始避开港口了。
    估计,不可能一网打尽。不过这码头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就不能用。
    随即汤汲立即追着大部分而去。希望能在这一战上抢下一分功劳。
    汤汲终究没有赶上开战。在他追过去的时候,戚继光已经指挥攻庄了。
    东庄的防御体系,与徐海的西庄相差不大,无非是一个村落,在几个入口的地方,放着一些栅栏作为依靠。再有就是庄子旁边的一些水渠沟壑,挡住了几个能够进攻的地方。
    毕竟是江南水乡。这种沟沟壑壑,实在太多了。限制了骑兵很多用武之地,说合适骑兵行动,也只能说是相对其他地方,稍稍合适一点,比起河北大平原,与塞外大草原地形,骑兵在江南,还是有些不舒服。
    戚继光看着这样的防御,说道:“麻贵。”
    麻贵立即上前,说道:“伯爷,末将在。”
    戚继光说道:“我听说你的千户之中,有十几个鞑子?”
    麻贵说道:“正是,乃是鄂尔多斯之后补进来的。”
    毕竟在河朔政策已经来说转变,之前在大同,周梦臣其实在有意无意之间,煽动民间仇恨。以报仇血恨为口号,凝聚民意,但是而今土默特部已经被灭了,这些蒙古人也在大明治下。这样的事情就不能再做了。难道真要将蒙古人杀绝种才行?
    所以,在杀了一批罪大恶极的蒙古人之后,也慢慢推行民族融合了,其中将蒙古人招为士卒,补充到汉人的军队之中,享受汉人士卒的待遇,也是其中一项。
    不过,土默特本部的人很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反而鄂尔多斯部,因祸得福。因为他们被土默特部打压,被朝廷视为可以信任的部落,一边将鄂尔多斯部尽可能给拆掉,一边重用鄂尔多斯部的人。
    而今大部分在明军骑兵之中服役的蒙古人,都是鄂尔多斯部的。
    戚继光说道:“让他们去将这栅栏给我扯开?”
    麻贵说道:“领命。”
    随即有十几个明军骑兵出列,从他们的衣服甲胄上,看不出一点蒙古人的身影,但是一动手,蒙古人的味道就出来。
    他们每一个人手中都扯着一根绳子,绑好活扣,就甩了起来,策马奔腾向前,冲到东庄前面几十步的地方,顿时听见一阵激烈的火铳声,立即有数个骑兵栽倒在地,一时间还在动,可见这年头火铳威力都偏小,甲胄还是有一点防护能力的。
    虽然有几个人落马了,但是剩下的蒙古骑兵动作一点也不变形。一根根绳子都套到了栅栏上,这些蒙古人顿时用足了马力,向后面拉了过来。
    一时间,硬生生的将东庄的防御体系,扯开一个大缺口。
    这种手段,其实是蒙古人对汉人村落的手段,一般没有围墙的村落,都能扯开。
    对倭寇,一样有效。
    戚继光见状,并不吃惊,只是看着落马几个人,戚继光内心之中,依然感到了威胁,心中暗道:“倭寇的火器真不少,看来不能硬攻了。”
    硬攻,不是攻不下来。只是顶着敌人火力攻进去,定然会伤亡惨重。戚继光可不愿意自己手中的是士卒折损太多。毕竟大部分都是大同旧部。很多军官都称呼他一声老师的。戚继光也在大同书院上过几节课的。
    戚继光立即改变了进攻方式,说道:“上掌心雷。”
    不过,这一次就不是直接扔了。而几十马术好的,用绳子绑着手榴…弹一处,然后在头上兜成圈,然后奔马向前,借力一扔,最远能扔到百米左右。
    这个手段,其实蒙古人常用的抛石索,也算是蒙古人,不游牧民族。一种远程攻击手段。只是石头准头不行,威力又不是太大,等蒙古人崛起之后,就很少用了。只有又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