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亲的。”
    李云珍听了,顿时觉得惊骇莫名。
    同样感到唐突的人,也有李言闻。
    李言闻面上微微一皱,说道:“令侄是?”
    王道之此刻就站在王永宁身后,立即出来行礼道:“王道之见过李先生。”
    李言闻一看王道之的打扮,就觉得有些不舒服。不是王道之长得不好,而是王道之一身道袍。
    李言闻说道:“你可有秀才功名?”
    王道之说道:“先生明鉴,我与令郎也算是同窗。”
    李言闻心中思忖片刻,暗道:“我想起来了。”
    李言闻对于王道之的了解,一方面是自己的儿子李二郎。毕竟都是秀才,彼此之间纵然不熟悉,也是有所耳闻的,不过就李二郎对王道之的评价,从来是不学无术,甚至怀疑王道之这个秀才,估计也是有些猫腻的。
    至于具体什么猫腻,却不知道。只是很多人都这么传。
    可能有冤枉他的意思。但这也是因为王道之学问之差,才引起的怀疑。
    这二个方面,不是别的。就是周梦臣袭职那一件事情。
    周梦臣家中与这李言闻家并不算远,相距数百步而已。周家的事情又何富有传奇性,早就在街坊邻居之中传开了。
    周梦臣在这个故事之中自然是正面主角,那么站在对立面上的人自然是王道之。
    读书不成,没有前途。即便是走别的道路,也没有什么本事。
    至于,王家的权势。
    也不是加分项,而是减分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对于李言闻来说,这已经是深入骨髓的观念了。
    也就是说,正规的秀才举人进士这一个体系上的人,就被李言闻高看一眼,李言闻的父亲也是郎中,不过却是一个居无定所的游医,李言闻小时候自然是没有能力读书的。所以对于两个儿子寄以厚望。都希望读书有成。
    对于自己儿子如此,对于未来的女婿也是如此。
    并不是说李言闻一定要将女儿嫁给高门大户。但是他却想将女儿嫁给读书人。哪怕是穷了一点,只要学问好,就不是问题。他是可以帮衬的。
    但是王家是什么回事?
    是当道士。
    看似而今显赫,但是李言闻从骨子里看不起他们。根本是歪门邪道。正显赫一时,却未必有什么好下场,就好像宪宗皇帝在的时候,封了很多斜封官,都是宫廷画家,郎中等等。成化皇帝在的时候,这些威风赫赫不可一世。
    但是成化皇帝一去。
    这些斜封官一个好下场都没有。
    说起来,也才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
    在李言闻看来,这些道士未来的下场也是如此。
    只是,看不上归看不上,但此刻,这些道士们气焰正凶,李言闻也不好得罪。他想了想,说道:“那王贤侄而今,在何处高就啊?”
    就在李言闻想办法拖延时间,然后找一个理由婉拒的时候。
    李云珍已经急速的从后院跑了出来,来到正在喝茶的周梦臣身边,一把抓住周梦臣的手,说道:“大事不好了,有人要向我爹提亲,该怎么办啊?”
    周梦臣猛地吃了一惊,不过他到底还是镇定,说道:“是谁?你知道吗?”
    李云珍说道:“好像是王道之。”
    周梦臣听了这三个字,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如果是寻常人,周梦臣还能想办法让对方知难而退。毕竟周梦臣而今与之前已经大为不同了,只要将事情说开了。想来武昌城中大大部分人家都会给周梦臣一个面子的。毕竟他们是结亲不是结仇。
    但是王道之就不一样了。
    王道之的后台硬。根底在京师,周梦臣的是影响不到对方的。
    更不要说,王道之也不是什么好鸟。
    吴县令的下场,周梦臣也是知道的。而且周梦臣很担心王道之事不是别有用心。
    当然了,即便是王道之没有别的心思,周梦臣也绝对不会在这个事情上让步,他猛地起身,说道:“走,去见你父亲。”
    说着周梦臣与李云珍就携手向里面走去了。
    在一边看着的管事看得目瞪口呆,一时间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内室之中。
    李言闻语重心长的说道:“王道长,这儿女亲事,是强求不得的。要看看小辈的缘分。我们做父母的也不好强求?”
    王永宁淡淡一笑,说道:“李先生有所不知,我就是算了一卦,知道令爱乃是小侄绝配,两人结合,定然是夫妇和睦,大旺家族,这才冒昧以求,两人是天定的缘分,此乃天意,先生这是违背天意吗?”
    “王道长,你还是回去吧。”一个声音忽然从外面传来,随即两扇门推门而出,周梦臣从外面走了进来,说道:“小侄拜见李先生。”
    李言闻认识周梦臣,立即皱眉,说道:“你怎么来了?”
    周梦臣说道:“小侄今日也是来向先生提亲的。”
    李言闻目光很敏锐,忽然看见外面一块裙角,顿时怒火中烧。看周梦臣越发不顺眼了。
    首先,周梦臣这个出场的方式,就已经是非常失礼了。哪里有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硬生生的闯进来,还是在李家,这是在打李家的脸。
    其次,李言闻看到外面的裙角,立即知道李云珍就在外面。
    这是有家贼,才召来外贼。
    李云珍将周梦臣引来,却不敢自己出现。她与一旦出现,这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但是也不放心离开,只能躲在门外。却不想一块裙角出卖了她。
    李言闻对李云珍与周梦臣之间的接触是有所耳闻的,但也并不是多在意的。
    毕竟双方也算是故交了。李言闻也没有太过古板的思想,不让女儿接触任何一个男人。但是平常接触是一回事,而今这种情况,很明显不是平常的接触了,恐怕逾越本分了。他内心之中如何不怒。
    对于任何一个父亲来说,给女儿找一个女婿是一回事。
    但是对于这个抢走女儿的臭小子有多少好感是另外一回事。
    对于不经过知道允许,就非分接触自己的小棉袄的臭小子,更是厌恶之极。
    王道之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周兄又见面了。凡是都有一个先来后到?还请周兄……………”他一伸手,做出一个让周梦臣出去的手势。
    周梦臣说道:“一家有女百家求。李先生这不是没有答应你吗?”他随即重重的向李言闻行礼,说道:“李先生,我从小在长街长大,家父与您也有交情,我的人品家世,您知根知底,还请先生看在家父的面子上,成就两家之好。”
    “也算是一段佳话。”
    周梦臣虽然对李云珍有感情,但此刻却不能说出一个字。盖因说出来,不仅仅不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只能说女方不检点,传出去女方就不用做人了。
    王永宁说道:“李先生,你可以要想好了,这是天定的姻缘,如果违背天意,必有后患。顺天则长,逆天则亡。”
    什么天意不天意,不过是道士骗人的一句话而已。这一句话之中,威胁的意味,几乎是明明白白的。
    如此一来,决定权就到了李言闻的手中。


第八十九章 道士之威
    说实话。
    李言闻对双方都不喜欢。他搪塞道:“犬子婚事在即,还有诸多事务没有理顺,小女的婚事暂时无暇理会,还请见谅。诸位请回吧。”说完就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
    端茶送客。
    这也是一种潜规则了。
    主人家做这个表示了。客人们如果识趣的话,也该告辞了。
    王永宁却纹丝不动,说道:“李先生,这就不对了。虽然儿子重要,但是女儿也是亲生骨肉,不能厚此薄彼吗?令千金的婚事,也不急于一时,可以先订婚。其他的事情拖一拖也不是可以的。”
    “况且,我观令千金的命数,如果今日没有许配人家,恐怕将来,就用不着许配人家了。”
    说完翘起二郎腿,端起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啪”的一声,放在桌子上,说道:“凉了。”
    李言闻此刻也生气了。
    王永宁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如果说之前的威胁还有一些含蓄,而今几乎是指着李言闻的鼻子说,你女儿不嫁给我家,我让她从此就不需要嫁人了,做一辈子的老姑娘吧。
    就在李言闻准备厉声斥责的时候,却听后面忽然有人咳嗽了两声。
    李言闻立即听出来了,乃是顾问的声音。
    却是李言闻这个动静太大,引起了顾问的注意。
    顾问与李家关系很亲近,也算是李大郎的长辈。自然拦不住他。
    李言闻知道,顾问不是那种不知道礼数的人,即便来到这里暗中观察,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如此作态。显然是有什么东西,想要提醒李言闻。
    李言闻强行按制怒气,说道:“失陪片刻。”转身离开了。
    一进内室,自然看见顾问。问道:“顾兄,你这是……………”
    顾问说道:“外面那个道士,就是陶仲文的弟子吗?”
    李言闻说道:“正是。此辈焉能娶我女儿。”
    顾问说道:“我也算是看着丫头长大的,自然不想看她入火坑。不过,李兄也要注意分寸。陶仲文不是寻常人?”
    李言闻说道:“顾兄,这是何意?陶仲文固然是北京有些名声,结交达官权贵,但也不能将手伸到武昌来。”李言闻这一句话,说着说着,就没有什么底气了。自然是想起了吴县令的下场。
    不过,即便如此。李言闻也是有自信的。
    自信李家不是吃素的。
    毕竟他经手的达官权贵,也为数不少。别的不好说,一点点的香火情还是有的。足以庇护李家了。
    顾问说道:“你可知道,湖广二金?”
    李言闻沉吟片刻,说道:“可是戴大人与石大人?”
    顾问说道:“正是。”
    这湖广二金,不是两个金块,也不是两处金矿,而是两个人名字里面都有一个“金”字。都是湖广本地的高官,戴金而今官至大理寺卿。一向以敢言事,也曾经巡抚四川平定当地叛乱。乃是汉阳人。
    石金也是如此。
    胡士宁揭发宁王心怀异志,被下狱。石金奔走营救,被贬责。嘉靖初年从王阳明平定广西,也算是文武双全。国家柱石之臣。正是黄州黄梅人。
    与刘天和一般,都是湖广士林之中的领军人物。
    顾问说道:“你知道石大人流戍宣州吗?”
    李言闻知道石金已经被罢官了。但是具体情况就不大明白了。毕竟李言闻努力往士林圈子里面混,但本质上他还是一个郎中,隔行如隔山。
    李言闻说道:“还请顾大人指教。”
    顾问说道:“石大人见陛下沉迷修道,上奏疏请陛下以国事为重,远离道士,这其中的道士,就是邵元节与陶仲文两人为首。结果,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这一句韩愈的诗用在这里,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
    韩愈是上书是劝谏皇帝不要迎佛骨。而石金劝谏皇帝远离道士,禁法事,几乎是一样的。
    李言闻倒吸了一口凉气。
    很多事情,只是无知者无畏。
    李言闻只知道,道士在京师的地位高,但是到底高到了什么地方,却不知道。在他想象之中,即便道士地位再高,能高过朝廷命官,国家大臣?但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石金这样功勋大臣,说被贬就贬了。
    对方如果捏死自己一家,能有多大的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