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7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见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没有陆上的军事经验,即便有一些在日本打仗的军事经验,这些人大多来自南九州,也没有见过本州岛上的骑兵对决,更不要说,他们即便见识日本骑兵,但是日本骑兵与大明精骑,根本不是一个物种。
所以,他们见陈东被袭击之后,根本没有想别,就一个出营营救。毕竟陈东也算是这一支倭寇的总盟主了。
戚继光这个时候,已经将重心放在眼前的敌人上面了,至于正在进行的战事,只能让麻贵自己解决了。他也信得过麻贵,麻贵作为大同军中后起之秀,连这一点事情,都解决不了,就配不上这个称呼了。之前求援无非是怕死人吗?
不过慈不掌兵,义不理财。
在上战场前,自然要爱兵如子。但是在战场之上,有时候却要狠下心来。
而今正是这一战的关键时刻,是容不得心软的。
戚继光交代给传令兵之后,让他立即去告诉这麻贵,而他此刻立即调整部属,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那就是分兵,将本来只有两千骑上下的军队,分成数队,分别对应冲过来倭寇各部。
根据对方出来的人数来分配兵力,如果冲过来的倭寇有千人,就分配一个百户。双方人数比例大概在一比十。即便如此戚继光依然有信心。
因为,倭寇之战有战斗力也就三部,徐海部,陈东部,叶麻部。其余的倭寇战斗力都不行,只是这三部的附庸而已,毕竟倭寇也是很现实的,如果能打的,不可能没有话语权。
而徐海动向不明,与官军相距最近,他可以不用去管。他真正要对付的敌人,其实也就是叶麻部而已。
戚继光给自己留了八百骑,准备专门对付叶麻部。
就在戚继光与叶麻部正在短兵相接的时候,徐海部动了。
其实各部之中,也就是徐海部与陈东部的距离最近,因为徐海与陈东一直是好兄弟,好盟友,彼此联合来镇压其余各部的。
所以,陈东这里的战况,徐海在数里之外,看得或许不清楚,但是喊杀声,爆炸声,战斗声音的变化,他也是有判断的。
见明军的战斗力,已经如同摧枯拉朽的战斗能力。让徐海惊惧非常。
一度不敢相信,派了好几个心腹去探查,最好才相信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徐海已经没有丝毫战意。
什么?你说救援陈东。徐海怎么会这么好?两人间隙已生,即便是救过来陈东,陈东对徐海的态度,还能回到从前吗?
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他还救陈东干什么?而且,徐海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救陈东。
他做的决断很简单。在这个是戚继光兵力用到极限时候,他选择要逃。
什么也不敢带着最核心的一两千本部人马,将一些附庸人都丢掉在原地,一路向港口。想要逃出升天,拜托这里让他尴尬的局面。
要知道,虽然这里有数万倭寇,但是真要说起来,并不是这些倭寇的全部,要知道倭寇真正的实力其实并不是在陆上,而是在海上的。
让周梦臣最头疼的,就是倭寇的海上优势,而不是倭寇陆上战斗力,不数别人,单单徐海在舟山岛,就留下一部,与不少船队。
其他各部也都或多或少留在舟山一部分实力,徐海的算盘打得很精明。那么他损失惨重,但是他的精锐老本带出来了,一到舟山之上,就能以自己的威望与实力吞并其他各部的遗留在舟山上的实力。虽然不能完全弥补损失在这里的实力,最少算是站稳了脚跟。至于其他的时候,也只有以后再说了。
反正,周梦臣如何厉害,陆上的时候,他就不掺和了。带着他的部众,有人有刀有船,在南洋上,什么地方不能建立起一方基业。
能回到大明固然最好,但是而今看来,却是不能力。只能先保住自己与家人的小命。
第十九章 请战
几乎在同时,消息也源源不断的传入中军。
前文也是说过,其实从大明中军这里,绕过徐海所部,直接进攻陈东所部,不是不可以的,只是戚继光为了进攻发起的突然性,宁愿绕一个大圈子。
而今更是如此,徐海一心要逃,哪里有心思封锁两方通讯,而且真要封锁,又如何封锁得了,他除非将这好几里的空档都建起工事,否则仅仅几个人站岗,大同骑兵是敢硬生生的杀出来的。
而戚继光更是非常注意上下关系的,才不会搞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当然了,戚继光跟随周梦臣多年,自然也知道,周梦臣很多时候都不会插手一线指挥权的。
所以殷勤的报告自己状况,一方面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恭谨,另外还没有什么坏处,甚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给江南的土包子们看看,仗,是怎么打的。
而这个作用,也是实实在在的。
听着下面来报,什么时间到了东庄,什么时候攻入东庄,什么时间包围陈东,因为战局稍有变化,戚继光就派一个人去通知,以至于周梦臣这里报信的使者,几乎是前后脚到的。
周梦臣对这个结果,并不是太意外的。
毕竟,战斗之前,他对结果就有了预估,甚至在来之前,他也有过预判,他从来不担心,或者惧怕倭寇聚集起来,与他在陆上打大会战。
真要这么样打,不管多少倭寇,周梦臣从来包打。这是实力上的差距。
但是周梦臣最担心的是什么?是倭寇,到处流窜。以海上水运速度要超过陆上行军速度的优势,在数千里的海岸上处处进犯,这才是周梦臣最担心的地方。
因为周梦臣手中能打的军队不多,集中会战,反而能发挥出精锐军队对战场的统治力。但是如果千里海疆处处封还,三千骑兵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
而事实也与周梦臣判断相差不大。戚继光一个黑虎掏心,就让陈东生死两难。
接下来的战事,周梦臣也相信戚继光的判断。
但是对江南诸将,可就目瞪口呆了。
他们与倭寇纠缠了好几年了。自然知道倭寇的成色如何,陈东部下真倭,是一等的难缠。但是在周梦臣指挥之下,却如同土崩瓦解一般,三下五除二。就这样了?
一时间,包括俞大猷在内,都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不过,很快下面的人就反应过来了。俞大猷先一步出列说道:“大人,此刻贼人阵脚大乱,正是进攻的大好良机,末将请战。”
随即下面的将领们,一个个都出来请战了。
毕竟,而今再没有军事常识的人也看出来,陈东被打残,徐海直接奔逃,倭寇的三大主力,只剩下叶麻部,而叶麻部而今还是戚继光去打。此刻真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此刻只能敢冲上去,定然会有战功在身。
周梦臣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他自然不介意江南诸将立下战功,或者不介意将这一战的功劳分给这些人。这也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这一战的战功,算是倭乱以来数一数二的战功了。能与这一战相比的,应该是两年前的王泾江的大捷了。但是对周梦臣乃至戚继光来说,那又如何?
原因比不上他们夜下青城的灭国之功。
所以,这功劳对周梦臣与戚继光来说,多了也不多,少了也没有什么。而且打到现在,谁又能抹掉周梦臣指挥之功,戚继光临阵之功?分给他们一些功劳也算什么。
另外一方面,政治上吃独食从来是不好的。周梦臣从来不是一线的将领,而是方面之臣。所以他考虑的,从来不是一件功劳谁多谁少的问题。
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纵然他掉来不少大同的军官,但是将来对江南卫所的军事改革,还是需要这些人江南出身的军官的支持。
这些人在周梦臣麾下立了功,升了官,今后就是周梦臣的旧部。有这些将领的支持,周梦臣在江南做什么事情也就方便多了。
而且周梦臣还想再看看江南明军的战斗力。之前的攻坚战,拿不下来也就算。而今是顺风仗,如果还一点用处都没有,那就真的没有救了。
周梦臣说道:“好,既然诸位有此心,我又怎么不准的。”周梦臣看着地图上徐海的营地。说道:“全军开拔,我就要在这里重新立中军大帐。”
周梦臣一声令下,随即明军号角齐鸣,几乎所有明军都出了营,向各部倭寇冲了过去。事实证明,在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国人一向是很有积极性的。
只是总体上来说,收获却不是多好的。
其中,有太多的奇葩事了,让周梦臣无语之极,比如一支卫所军觉得徐海已经输定了,于是追得最紧,结果徐海见躲不过了,随即掉头反击。
结果追来的卫所军,用比追来还要快得多的速度,撒丫子跑了。敢情一场顺风追击,在他们看来,似乎是赛跑。根本没有想过要接战。
总之除了之前点名的一万多军队,都是比较能战。其余明军,好大的声势。结果战果全无。军纪还不行,这里双方交战能跑百姓都已经跑了。但是江南毕竟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在战场周围还是有一些村落的。毕竟对老百姓来说。破家值万贯。留下来的都是不舍得家的穷哈哈。结果,有几队官军居然跑过去抢劫了,什么也不放过,顺手还杀了几十个百姓。
这让周梦臣认识到着些明军,是怎么样的作战无能,虐民有术。
更明白,这些军队已经到了不整顿不行的地步了。
不过,这是之后的事情了。而此刻大同骑兵与倭寇在平地上对决,也打得差不多了。毕竟平地上骑兵对付步卒,根本不用多大功夫。
当然了,江南地带比不上其他地方,所谓的平地,也只能说大多数是平地,也有很多水塘,水沟,河流等地形,限制了大明骑兵的发挥。
不过还好,毕竟这些倭寇们对骑兵根本没有概念,更没有概念的骑兵冲锋的战术,该如何应对。毕竟江南虽然缺马, 但不至于连百余骑都筹不足,但是有百余骑骑兵,与能用好这百余骑骑兵,将骑兵威力发挥出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江南那些骑兵,不管是马,还是士卒的骑术,乃至战术素养,作战默契,远远不能与大同骑兵相比,甚至很多江南将领,不过将骑兵当成为传令兵而已,从来没有想过,聚集战马训练骑兵。
所以,很多倭寇见了骑马的敌人,第一想法就是冲上去,不要他跑了。
这是江南骑兵给他们带来的印象,毕竟,传令兵第一任务是命令的传达,而不谁在野外与敌人分出一个胜负。
结果面对大同骑兵吗,下场岂止一个凄惨得了?
汤汲这一次总算是捞到战功了,甚至他感觉,这辈子就没有见到这么胆大的敌人,即便是蒙古人骑马,如果面对大同精骑的冲击,第一反应也是让一让,避一避,躲过第一次的锋芒,然后在伺机反击。而不是直愣愣的冲上来。
于是,汤汲很愉快的在一条小河边,沿着一数里长的小路,带队上了几个来回,除却少数机灵的跳到河里逃生之外。其余无一不是铁骑下的亡魂。
汤汲就一区区百骑击溃了十倍与自己的敌人。甚至还有斩首一两百之多,如果不是这些撒丫子太快,还能更多。
第二十章 难兄难弟
大部分骑兵不管人多人少,都能凭借精湛的骑兵战术,将这些倭寇全面击溃。 不过,到了戚继光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麻烦。那就是叶麻可不是一般的倭寇。
叶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