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渭说道:“百闻不如一见,很多事情不亲眼看见,他们是不会相信的。”
    周梦臣说道:“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徐渭说道:“大人这一段时间很忙,我也知道,但是江南到底不是其他地方,江南这些地头蛇,不安抚好了,很多时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觉得大人还是找时间与当地名流聚上一聚吧。”
    “不在于谈些什么,而在于总是在谈。”
    周梦臣说道:“胡宗宪怎么做事的?”
    徐渭说道:“真不怪,胡宗宪,胡宗宪最近已经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将定海中卫所给清空了,特别给了俞大猷整个定海中卫的土地。”
    周梦臣一愣,说道:“我怎么不知道?”
    徐渭说道:“这是浙江巡抚与浙江总兵一起做的,还没有完全收尾。等一切确定了,或许会报上来。”
    周梦臣心中暗道:“定海中卫所。”所谓定海中卫所,就是舟山。
    舟山群岛,岛屿太多,很多岛屿也无法及时监控,但是对于主岛周梦臣要加强管理,让俞大猷带领船队,以东海水师总兵官的名义驻守在此,已经算是很明显的表示了。
    未来这里可能是东海水师的驻地之一。
    如果按徐渭的说法,那么俞大猷所部能扩编了,不多只有五千人。舟山群岛上的耕地够不够屯耕,周梦臣也不知道,但是周梦臣加强俞大猷部的想法一直没有变。
    他沉吟片刻,说道:“从经费之中拨出五万两给俞大猷,让他扩军。对了,将大同步骑各军的规章制度,全部给俞大猷一份。”
    徐渭说道:“需要不需要特别交代一下?”
    徐渭明白周梦臣的意思,周梦臣是想俞大猷向周梦臣拟定整个军队体系靠拢。
    周梦臣说道:“不需要,俞大猷知道是怎么回事。”
    徐渭说道:“那宴请的事情?”
    周梦臣说道:“我会与江南士大夫好好聚一聚的。毕竟,有些事情总是绕不开他们的。但是不是现在,火候未到。”
    徐渭说道:“大人,再等什么火候?”
    周梦臣说道:“海瑞而今在什么地方?”
    徐渭说道:“上次他来拜见大人之后,谈了一个时辰,就往海宁走了。而今应该在海宁城中了吧。”
    周梦臣说道:“等海刚峰的消息。”
    周梦臣知道,他不可能不与江南士绅交往,政治是妥协的艺术,除非他能将将江南推倒重建,自然可以谁也不鸟,但是他能吗?自然是不能的,因为那样做,几乎等于改朝换代。
    但是怎么见还是能决定的。
    他要先将江南士大夫好好敲打一番,让他们知道,谁是江南的主人,江南的主人永远是朝廷,而不是他们。
    至于,海瑞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周梦臣丝毫不担心,周梦臣上次与海瑞仅仅谈了一个时辰,就让周梦臣不得不佩服海瑞。
    对有些人以大义责之,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海瑞这种人就吃这一套,可以说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海瑞为未必不知道周梦臣话里有不尽然的东西,但是海瑞对倭寇闻名已久,一路走来,也见过被倭寇破坏,还没有完全恢复的地方。
    对于如何解决倭寇,自然是十分上心。、
    周梦臣乃是天下名将吗,新败倭寇,他说倭寇之因,虽然有各种原因,但是倭寇横行如此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军备不修,而他整顿卫所,正是为了扭转这个局面。
    海瑞详细了解了一整套方案之后,立即欣然答应,愿意去海宁县上任,处理好海宁卫设县之事。
    周梦臣感叹海瑞大义凛然,当仁不让的同时,其实也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周梦臣自己身份不同了,如果周梦臣而今是一个布衣,或者名声不大好的官员,海瑞未必轻易答应下来。
    而今的周梦臣几乎一手将海瑞提拔上来,而且周梦臣在对外战争之中也是攻必克,战必取的,这样的人,在海瑞看来也是天然有光环的。有了这里先天光环,海瑞答应起来也就快。、
    明知道前面不好办,却也义无反顾。
    就在周梦臣与徐渭谈论海瑞的时候,海瑞此刻已经到了海宁城中。
    此刻的海宁城,还不是海宁县城,而是海宁卫城。是一座军事化的城池,只是而今海宁卫早已没有人了,原本缺额就到了八成。而今更是只有几百个老弱。连一个看大门的没有。
    于是一个读书人,一身葛衣,背着书箱,还横着放着一把伞。走进了海宁城之中,前前后后走了一圈,见到了一个颓废的不能再颓废的卫所,很多士卒看上去与老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这个好像读书人的人,就是海瑞。
    海瑞心中暗道:“周大人说的没错,兵制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深吸一口气,回到海宁城中最大的衙门,之前的海宁卫指挥使衙门。之后的海宁县衙。
    海瑞大踏步走了进去了,立即被人拦住了,说道;“你什么人啊?这里是你随随便便就能闯的地方,速走,速走。”
    海瑞脸色不变,拿出自己的告身来,说道:“我是新任海宁知县,海瑞。


第三十三章 沙船帮
    周梦臣安插在海宁的耳朵,将海瑞在海宁的所做所为,全部上报,周梦臣时刻关注之余,更多是关注沙船帮,而汪宗元处理关于财政一系列事务。四百万石粮食,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虽然湖广的长沙,武昌,南直隶的九江,安庆,都是粮米汇集之地。综合起来,每年的粮食交易量,要在千万石以上,至于多时候最多多少万石,这可不好说,毕竟古代没有那么发达统计手段。
    但是即便如此,四百万石,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而粮食交易,又不像寻常货物,一手交钱一首交货那么简单,大宗货物交易,交易其实其中最简单的事情,检查粮食质量,交货周期,储存运输,那一个都不是小事。
    更不要说,从江南筹集钱粮,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汪宗元忙得一塌糊涂,好在唐时英已经到浙江巡抚,从浙江府库之中协调出一些银两,才算是将采买大米的银两筹齐。
    至于赵文华的家产,除却银两之外的产业,还在扯皮之中。
    不过,这些都是关乎与江南士绅的沟通,不管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这事情都好解决,只是周梦臣不会轻易低头。等海瑞能不能大杀四方了。周梦臣可是听说,江南一代的士绅,目光都聚集在海宁了。
    海宁真要决出胜负高下,还需要时间。
    周梦臣也没有闲着,他立即召见沙船帮的帮主,沈船主。
    只是周梦臣看道沈船主的时候,忽然担心起来,觉得似乎高估了沙船帮的力量。
    无他从这个沈船主的打扮上就能看出,而今的沙船帮的实力,并不是太大的。
    很简单,大明之风气,从正德之后,越发走向奢华了。周梦臣衣着只求舒服,身上不喜欢丝绸,反而喜欢棉麻布料,因为舒服。也就是夏天穿丝绸。因为凉快。但是即便如此,周梦臣对棉麻要求也是非常苛刻。毕竟现代人各种享受,在古代人看来,根本无法想象的。
    所以,周梦臣的衣料从来是周家自己做的。甚至为了这一件事情,李云珍专门招募了几家工匠,在京外皇庄之中,专门挑选了一块地种棉花,可以说,从棉花选种,到最后成为布匹。到裁剪,都是精益求精。才算是让周梦臣穿着舒服。这样布料,一年下来,也不过几十匹,供应周家内院周梦臣与妻子孩子用。
    在周梦臣看来,这已经是极尽奢侈之能事了。
    但是在江南士大夫看来,不过尔尔。
    至于其中奢侈程度,这里就不说了,单单说眼前的沈船主,一身丝绸衣裳,倒是显得很华贵,但是穿爱沈船主身上,却左右不舒服,上下不妥帖。很显然,这位沈船主平日里,决计没有穿过这样的衣裳,而且在周梦臣面前,畏首畏尾,就好像是一寻常百姓。
    没错,周梦臣身份日高,他接见的人,很多在见周梦臣的时候,可以说是战战兢兢的。
    不过,这位沈船主下面也最少有千余家跟随,在崇明岛上,也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了。这个时候,有这个表现,让周梦臣有些失望,心中暗道:“难道,沙船帮言过其实?”
    周梦臣问道:“沈船主麾下有多少只船只?”
    沈船主说道:“小的麾下只有十三条船?”
    周梦臣心中咯噔一下,问道:“是几桅船?”
    沈船主说道:“只有三艘三桅船。”
    周梦臣顿时皱眉,心中暗道:“何心隐的情报有错吗?”
    周梦臣关于沙船帮的一切都是通过何心隐得到的,在元代,崇明岛就是从长江出口的一处出海之地,当地百姓以出海行船为生,当时主要目的地就是北方,是大都。
    到了本朝,这种习惯依然没有改变。可以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便是地方官也不能无故夺百姓生计,这是要出问题的。
    周梦臣以为这里百姓习性是与福建百姓差不多。但是而今看来,却是不一样的。
    因为福建百姓之中,固然有一些坚固行船的老百姓,但是大部分从事出海贸易的人,都是赚得盆满钵满。哪里像沈船主这般。
    而且沈船主的船也太少了。
    区区三艘三桅船,要知道大明海禁,仅仅禁三桅船以上的。可见沙船帮,虽然不能说是本分百姓,但是比起福建那些无法无天的海商,也能算是真大明子民。
    但是这不是周梦臣想要的。
    他忍不住问道:“我欲明年漕粮海运天津,沙船帮能不能承担此事。”
    沈船主一听,本来眯着的眼睛,忽然明亮了起来,微微一眯,随即就暗淡了,说道:“大人,百万石以内,是可以运输的,百万石以上,沙船帮就承受不住了。”
    周梦臣一愣,说道:“你只有这几艘船,敢应承百万石的粮食?”
    沈船主似乎是说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了,放松了一些,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所谓沙船帮,不是我一个人,不过是我沈老儿,在崇明有些威望,这才推崇我为主,其实大家一般情况下,都是各做各的买卖,平日都是帮人运货,自己不办货,平日有了几家吃不下来的,才推我来协调,担个虚名而已。我一家能运输的粮食,不过三五万石,但是沙船帮全体,运输百万石是没有问题的。”
    周梦臣这才了解了真实的沙船帮。
    在这个时代,帮会与后世所谓之帮会,是有区别的。这个时代帮会,更带有行会的性质。当然了,周梦臣不相信,沙船帮在抢夺生意的时候,全部不使用暴力,这年头,两个村子争水,还能打出几条人命的。更不要说,其他啊生意了。
    不过,这些仅仅是时代的插曲,沙船帮似乎更多想得是生意。
    而且在做生意上,也表现出不比福建敢冒险。听听就知道,沙船帮只帮人运货,自己不参与。其中含义也就很清楚了,在大明是海禁的,但是海禁不禁三桅船,而船上的货物又不是自己的,他们只是赚运费,遇见事情了,是可以推干净的。
    这就是非常常见钻空子法子。
    当然了,周梦臣不相信,沙船帮真是一点没有参与海贸之中。但是他们这种态度,就证明他们对国法还是有畏惧的。
    周梦臣心中暗道:“勉强够用了。”毕竟,周梦臣未必看得上沙船帮的规模,但是对沙船帮成熟的水手,确实很眼馋的,毕竟,而今的航海还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