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7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急从权。这没得说。但是在事不急的情况下,就不好说了。就海运之事,朝廷之上非要有一次争论不可。
而如果海运的主持者,本身没有对海运坚定的想法,那么这样的风浪之下,未必能坚持下来。
周梦臣知道,他是海运的倡导者,但是周梦臣的地位已经高到了一定程度,已经符合文官大佬的标准。到了这个级别,官场上很少有直接弹劾的。
就好像徐阶恨极严嵩,最多拿赵文华下手。而不是直接怼严嵩。同样的道理,即便是周梦臣倡导得海运,真惹出纷争,也很少有人会直接弹劾周梦臣,估计从海运具体负责人下手。
这个人就很重要了,甚至可能成为棋眼,就好像而今的海瑞一样,如果反咬一口,周梦臣可就被动了。
而今的王宗沐明显对海运有想法,这样的人让他主持海运,他不会将海运当成任务,而是自己的事业。根本不用想别的事情。
其次,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进士的重要性。虽然周梦臣对进士们的能力,不敢完全保证。但是在关键地方,有一个进士。更能让上面接受。
王宗沐就是进士出身。
这样的人用起来符合大明的用人观,甚至加速提拔,也不是不可以的。有各方面来看,都有纳入嫡系的必要。
当然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周梦臣还是要考教的。周梦臣说道:“王大人,而今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觉得该怎么办?”
随即,周梦臣将想用沙船帮海运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还将沙船帮船只不够的事情也说了。
王宗沐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大人用沙船帮固然是妙手。只是当异论相搅,不能只用崇明人,否则时间一长,下官担心,海上就非崇明人不可用的。臣以为倭兴以来,海上风浪太大,宁波。台州滞留很多人。衣食无着,甚至有无奈从贼者。臣以为这些人都是精干水手,只需招揽,要多少有多少,还能省贼人之力。”
周梦臣深深看了王宗沐一眼,因为他知道王宗沐是台州人。
不过,周梦臣也知道王宗沐说得对。因为宁波从事海贸的历史,太悠久了,积累大批的航海人才。从这里招募,简直是要多少有多少。毕竟,为什么倭寇喜欢占据舟山群岛上的岛屿贸易。不就是距离宁波近吗?
这也是周梦臣为什么要从沙船帮入手,也不想从宁波招纳人员,因为,周梦臣无法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怎么判断,这些人不是海贼?
周梦臣说道:“王大人,应该知道我担心什么?”
王宗沐果然一点就透,说道:“大人,我等身为朝廷命官,代天子牧民,当持爱民之心,倭乱到而今,愿意从倭的,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剩下大多都是朝廷之良民,官府之赤子,心是向着朝廷的。如果不管他们。他们为了活着,无奈从贼,这是厚贼人之势。恐非朝廷之福,如果大人实在不放心,我王某人愿意为他们担保。”
周梦臣说道:“既然王大人愿意担保,我岂能不答应。”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倭寇从来打不完,就好像九头蛇一般,砍下一个头颅,立即重新长出来,是有内在原因的,就是因为在走私产业链,或者说,海贸产业链上依附着太多的人了。
为了生活,只能做这样的事情。
招纳一些人做事,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过,王宗沐说了,周梦臣还是相信王宗沐的,虽然说,王宗沐是在为家乡谋福利,但是这年头,那一个官员不这样做?
不这样做的官员,将来还想回家养老不想了?
王宗沐说道:“谢过大人,在下官看来,漕运乃天下之命脉,岂能委于人手。即便是朝廷良民也不行,大人想依靠沙船帮,但是在下看来,他们恐怕不足以承受这样的使命,在臣看来,应该重建海运总兵官,建立漕运兵。专司此事。”
周梦臣说道:“不错,我正有此事。不过,眼下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船从什么地方来?”
这是周梦臣给王宗沐最后一个考教,本来周梦臣就想将海运上的人从军,作为远洋水师的根基与前身。王宗沐的说法,非常合周梦臣的心意。
不过,这都是虚的,要看看王宗沐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船。而今距离用船的时间,不过三四个月,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船搞出来。
第三十六章 南京兵部主事
王宗沐说道:“其实此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大明造船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乃是官办,一部分乃是民造,官办以龙江船厂,清江浦船厂为主,以各地卫所官府督办的船厂为辅,可以说遍布东南。只是,时间久远,各地船厂早就不堪用,真正有用的,其实也就清江浦船厂,与龙江船厂。”
“龙江船厂乃是本朝最大官办船厂,曾经造过宝船,实力不容小窥。而清江浦船厂,却是生产漕船为主,这一批船只,有时间的话,让两厂督办,绝无问题。但是而今时间紧,就要另选办法了。”
“其实造船并不是不能快,最大问题就是木料处理,一块合用的木料,非数年晾干不可。然后方能用。而不管是龙江船厂,还是清江浦船厂,乃至于各地民进的船厂,都有很多备料,别的不说,单单说龙江船厂,为了造船,龙江船厂每年都会种树,有很多开国时期就种下的树木,而今俨然成材。每年也都会采木阴干。如果大人能号令龙江船厂将这些船只现在就开始造沙船。三个月之后,用不是不可能。”
“只是龙江船厂,一直是有活的,更不要说,朝廷已经下令数次,令沿海各省造船。”
周梦臣知道,单单是他知道的订单,就有二百多艘了,而且官府需要的战船,大部分都是官船厂造。龙江船厂即便不承接全部的订单,也会承接一部分。
只是用特权加塞,却未必不能抢占一些。
“指望龙江船厂一个厂,没未必够。”王宗沐说道:“但是南直隶,宁波,福建,广东各省的船厂规模都不算小。如果让这些船厂造沙船,估计三个月造一批船是够的。只是……………”
周梦臣说道:“只是什么,技术上有问题吗?”
王宗沐说道:“没有问题。沙船是很基本的船型,大部分工匠都会造,只是民船厂与官办的船厂不一样。”
周梦臣思索片刻,就品味出王宗沐所谓的不一样了。
一个问题,官办船厂还好说,与其说是一个船厂,更像是一个官僚机构。
而民办的船厂,就是彻彻底底想要盈利了。但是问题来了,大明朝廷禁海,对船只需要很小,那么的大明这么大产船业产能卖给谁了?
总不卖给官府了。
只需一想,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倭寇自己的造船业是什么样子,周梦臣心中有数,估计没有人敢坐着倭人的所谓安宅船出海,那是真不怕死。所以,现在他面对倭寇,也就是汪直的海上优势,其实是大明自己造船厂造出来的。
这个真相让周梦臣觉得好无语。
而这些与倭寇打交道,作孽买卖的人,又是什么善茬。
也是王宗沐是台州出身,出海氛围很浓,王宗沐作为当地百姓,才能了解到一些内情。周梦臣敢肯定,大部分所谓的民船厂,是在官府哪里找不到登记的。
这些船厂背后人物,要么是当地的强力士绅,手眼通天,什么都能遮掩过去,要么干脆是海盗的基业,比如汪直,汪直家产不小,号称千万,这千万之中,有几家造船厂,不多吧?
而且大明官方造船高峰,在万历中期就持续不下去了,但是民间造船业可不是这样的,别的不说,郑成功郑家全盛的时候,船只数千艘,那么这些船都是哪里来的?
自然是不纳入朝廷管理的地下造船业生产出来的。
周梦臣也就不细问了。说道:“怎么样,才能让这些船厂为我所用?”
王宗沐说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钱。”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了。”钱从来是问题。这个问题先放一放,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影响造船的原因也就是阴干木料?”
王宗沐说道:“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船只最后的晾干。也是花时间的。有人说可烤干,但是很多人都觉得晾干是最合适的。”
周梦臣点点,不纠结于这个问题,只要有代替的处理方法就行,他而今仅仅想快些解决这个问题,质量自然不能出问题,但是如果是使用年限上的问题,却可以放一放的。他继续说道:“阴干的木料,在江南多不多?”
王宗沐说道:“应该可以找到,我知道有几家木商,每年出木料,十几万株,他们应该是有库存的。只是有木料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船总是要工匠来造的。”
周梦臣心中暗道:“未必。”
周梦臣对造船没有什么太深入的研究,但是有一点,他是确定的。造船是用木头的,木头的加工与处理定然是影响造船的速度的。而周梦臣当初是以什么东西赚第一桶金的,自然是木材处理加工方法。
之后又在军器监加工过木料,对如何快速的加工木料,有太多的心得体会了。既然沙船是很成熟的工艺,大部分人都会造,出图纸,制定零件标准,然后组装成型。一整套流程下来,周梦臣就不信造船厂快不起来。
铁船还能下饺子,更何况木船。木材处理比较难,只要有现成的材料就行了。
不过,这些周梦臣并没有给王宗沐说的意思,他准备给他的徒子徒孙们一个考题,就是新船厂。真正办成之后,再让王宗沐知道不迟。
周梦臣说道:“就委屈王兄,暂且任南京兵部主事,专司造船之事,第一件事情,就是督造四百艘海船,供海运之用。海运上的事情,我今后就交给你来办了。”
王宗沐大喜过望,按捺着惊喜之色,说道:“下官谢过大人提携,请大人放心,这四百艘船,我一定会按时造出来的,只是,不知道大人拨多少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四百艘船,王宗沐估计要五六十万两。当然了不同的船厂的价格可能不一样。所以这个数字不固定。
只是周梦臣有些尴尬。他而今手中亏空不少,现钱却是没有的。他只能搪塞,说道:“这一件事情先放放,你先去龙江船厂看看,估算一下龙江船厂,能造出多少船,然后来见我。说这一件事情。”
龙江船厂其实是工部直辖船厂,地位上与军器监差不多,不过这个工部是南京工部而已,按理说周梦臣作为南京兵部尚书,并不直接管理这里,但是很多时候地位代表权力,周梦臣派自己麾下的兵部主事非要去管,工部尚书估计也只能忍着了。
王宗沐其实也知道,周梦臣而今面对的难题,他也有一些担心,觉得自己这位新上司,会不会是在为自己画饼充饥。但是想起周梦臣之前的战绩,以及点石成金的美名,心中还是放下心来。
觉得不至于如此。
周梦臣送走王宗沐,心中还是有些心虚的,再次问徐渭,说道:“海宁那边有消息吗?”
徐渭说道:“大人太急了,这才几天啊?算起来海瑞上任还没有十天,事情哪里有那么急,估计还要等等。”
周梦臣拍了一下额头,说道:“不是我急,是事情急,这么多事情,那一样不要钱,不想办法让下面人出钱,我这里就维持不住了。”
正说着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