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7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梦臣拍了一下额头,说道:“不是我急,是事情急,这么多事情,那一样不要钱,不想办法让下面人出钱,我这里就维持不住了。”
正说着话,忽然有一人进来,呈上一封书信。徐渭看了一眼,就递给了周梦臣,说道:“大人,看来着急的不仅仅是您啊。”、
周梦臣接过一看,果然是海宁来的书信,正是说海瑞的。
第三十七章 海知县
海宁指挥使衙门,已经换成了海宁知县衙门。
其实整个县衙并没有怎么改动,只不过是将牌匾给换了。
不过,整个衙门的氛围就大大不同了。只是,这种不同,或许不是因为换了牌匾,而是这个衙门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主官。不是别人,正是海瑞。
海瑞孤身上任,不,不能说是孤身上任。戚继光派了一百老军过来。他对海瑞的能力倒是没有怀疑,只是担心有些人用一些下作的手段,毕竟江南有一个行当,叫做打行。
是专门干下三滥的事情。而且在地方上,士绅势力的大时候,真要冒出一个神经病。打死海瑞,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在明后期,神经病都能闯进宫中了。
这百余老军,说是老军,却是戚继光的亲兵。这些老兵暂时在这里,等过一段时间戚继光还是要带走的。毕竟戚继光而今虽然是伯爷。但是他与那些老牌勋贵不一样,底蕴太过浅薄了。所以,戚继光身边也没有多亲兵,这百余亲兵,几乎是戚继光身边亲兵的全部了。
对于一般人,戚继光的担心并不算多余。但是对于海瑞,却有一些多余。
海瑞到任十余日,都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办理庶务,将原本属于宁海卫的档案列入县衙管理,将原本的军籍,改变成为民籍。
改卫设县,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四个字。但是在现实之中,却有着极其繁琐步骤。很多户籍管理上的问题。都是要细致的一步步的来。
而海瑞就用十日的时间,征服了海宁卫,不,海宁县上下。
无他,海宁卫之前的军官,大部分都是戴罪之身。海宁卫上下的管理权,都在海瑞身上。江南繁华,海宁所谓是卫所,但是人丁并不少。事务也很繁忙。再加上改卫设县的关键时刻。事务繁忙更是加倍。
而且卫所的管理制度,与县治管理制度,是不一样的。需要填补很多书手。
如果一般的人,带着一个团队。也未必能理清这里的问题。但海瑞一人赴任,却担当起一个团队的工作量,海瑞也从海宁贫寒童生之中,挑选出书手,充实县衙之中。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江南特有的文化现象了,那就是大量贫寒的读书人。再加上江南科举难度,是全国之最,几乎所有的名额都被达官贵人占据了,越发后期,这种情况就越明显。
所以有大量的贫寒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因为科举不成,充实在社会之中各个方面之中。
有很多人给人当师爷,所谓的绍兴师爷。有很多人参与商业之中,所谓的儒商。有很多人参与在艺术创造之中。以至于很多手工艺品,就日趋艺术化,比如明代家具,玉器以及其他工艺品,都不单单是工匠的艺术 。
但是这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大量生员参与政治,不过是江西各种生员成为诉棍,还是江南生员结社闹事等等。
让地方官苦不堪言。
这些生员在政治求进无门,成为地方大户用来对抗官府的利刃。但是同时,他们也被世家大族压迫的一分子。
海瑞找的切入点很准。
不要看地方衙役,看似贱籍,但是实际上地位不低,除却不能科举之外,也未必不是一个营生。而多年以来,地方衙役书手,都已经被地方大户渗透进去了。官府的权力,被严重的侵蛀。
而海瑞几乎从头组建了海宁县衙上下,一张白纸好作画。海瑞按着自己的心意来。再加上海瑞人格魅力超出常人。不过,十几日,将新生的海宁县衙打造的铁桶一块。
似乎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来做。
这一日,海瑞将麾下几十个文吏书手召集在一起。
海瑞说道:“这几日,大家辛苦了,县衙里面的事情忙得差不多,接下来该忙这些事情了。”海瑞一边说,一边拍着一叠文书,一时间灰尘四起。可见这东西,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人动过了。
为首的书手说道:“请大老爷吩咐。”
海瑞说道:“海宁卫有左中右前,以及澉浦,乍浦两所。以及,东塘。朱公亭,等十二寨。下辖屯田账册都在这里了。今后的任务,就是将这些账目一一落实,从今之后,这就是本县治下的良田了。”
下面的书手微微一愣,左右看看,不怎么说话。
海瑞说道:“怎么了?”
“大老爷,我等受大老爷提携之恩,本该效力以死。只是本地民情,不同其他地方,这些账册,早已是一纸空文了。下面的良田,不知道转手了多少次。都已经查不得了。”一个书手说道。
“查不得,为什么查不得?”海瑞淡淡的说道。
书手说道:“查不得,就是查不得。”
海瑞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为朝廷命官,代天子牧民,天下之间,没有什么是我查不得的。”
“大老爷,海宁的土地,泰半是海宁卫几个家族的,另外一半,都是外县老爷们治臣,我等这些人,其余人等那是连寸土都没有的。查怎么查?老虎屁股摸不得啊?”
如果说,在其他府县之中,尚且有自耕农的存身之地,那么在卫所管辖之下,那才是真正没有这些小民容身之地的。几乎所谓的卫所土地都被军官侵占,成为军官私有的土地。本来按照卫所的规定,每一个士卒授田五十亩。甚至有些地方,因为土地多,甚至可以多授田。
但是这些土地,先被军官所在的家族变成私田。然而这些家族,也不是长盛不衰的。难免到了非常时候,倒卖土地来续命。
这些土地就这样流通出来。
但是这些土地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在朝廷的黄册上有所体现的。因为在黄册之中的土地是要交税的。
所以,即便海瑞仅仅是给这些土地上了黄册。就是对这些人极大的冒犯了。
海瑞冷笑一声,说道:“如果说,这老虎屁股我非要摸怎么办?你们不敢做吗?”
“这……………”这些书手左顾右盼,一时间犹豫不定。
虽然海瑞对他们有所提携,海瑞的人格魅力也让他们折服。但是这些大家族在海宁多年积威,却让他们望而生惧。不敢轻举妄动。海瑞竖立威信的时间,终究是有些短。
海瑞说道:“既然,你们不肯。我自己亲自做就是了。无非总共七十几个村寨。我一个人也能办完。”
“大老爷哪里的话,既然大老爷说了,我们听命便是了。只是大老爷你要明白,这一件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做的。”海瑞都说到这份上了,这些书手也只能妥协,毕竟而今他们的一切都是海瑞给的。
海瑞说道:“放心,这样的事情还多的。总计二十八万七千亩,一亩不许少,都要给我查出来。现在开始分组。”随即海瑞开始分组,将手中的村寨,一个个分给下面的人。即便三五个人一个村子。县衙之中,也就几百号人,还要留守县衙一些人手。这样分配已经是极限了。
但是三五人如何能丈量得了这么多的土地,也是要当地百姓配合的。这就是大明皇权不下乡,士绅特权的原因所在。
事情就此推行。
只是海瑞小看某些人。
县衙的这些举动,根本是瞒不过人的,甚至海瑞也没有想过瞒着人,海宁县衙外面更是张贴告示,可谓正大光明。
第三十八章 朱公亭
前文说过,海宁卫这种海防卫与其他地方的卫所不一样。其他卫所都是一开始设立的,而且多在战略要地,在元末明初的战争之中,都拉锯成为一片白地了。
所以,这些卫所所辖的土地,几乎与府县一般,但是海防卫设立的时候,开国战争已经平息了好些年。海防卫设立的时候,土地都是从各县之中划分出来,而且因为军事需要,未必没有在其他府县之中的飞地。
可谓犬牙交错。
而朱公亭就是一个在海宁卫控制边缘,与嘉善县相距很近的村落。
这一次的风波,也从朱公亭开始。
海瑞正在海宁县处理公务,只听外面一阵喧哗,几个书手几乎是被人抬了出来。
海瑞眉头一皱,说道:“怎么回事?”
“大人,你要给我们做主啊。朱公亭那边太猖狂了。”这些书手齐声哭丧道。
海瑞说道:“有话,好好说。哭丧什么的。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书手说道:“我们尊大老爷之令,去朱公亭清丈土地,结果到了之后,被人打了出来,说我们…………,说我们这些狗腿子,从那来,滚到哪里去。朱公亭不是我们能碰得地方。”
海瑞脸色不变,他对这一件事情,其实已经有所觉悟。
他在周梦臣领命的时候,就有所觉悟了,知道这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活。之前他一直忙与海宁县内部的事情,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所以,也没有遇见什么阻力。而今阻力来了。
海瑞说道:“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
“这…………”挨打的书手有些迟疑。
海瑞说道:“怎么?你们连谁打你的,都不知道吗?”
“应该是项家的人。我们打听了,朱公亭的地而今都是项家的。”这个书手咬着牙说道。
“好。”海瑞说道:“本官就走一趟朱公亭。”
嘉兴城中,天籁楼。
天籁楼乃是项元汴一生所爱,这里藏了项元汴几乎所有的珍藏。项元汴一有时间就来这里消磨时间。而此刻,项元汴正在看着一副话,说道:“德仁啊。你为什么要怎么做啊?”
似乎是一句家常问候。
一边侍立的项德仁说道:“族长,周梦臣一到江南,就给几大家族一个下马威,而今还拖着不见。不是等着海瑞这边吗?我觉得,让海瑞知难而退,也让周梦臣识趣低头。”
项元汴说道:“是你想的,还是别人让你这样做的?”
项德仁一愣,不知道说什么?
项元汴将手中的画,一点点卷了起来。说道:“怎么不说话。德仁啊,怎么,我的话就不敢听了。”
项德仁说道:“族长,我不是觉得有道理吗?”
“有道理。”项元汴将画卷放在花瓶之中,说道:“有道理,这是要拿我们项家当枪使,将项家当炮灰,能让海瑞低头最好,但是如果不能,周梦臣是什么人?天下名将,心狠手辣之极。在大同做得事情就不去说了,单单说拿下赵文华,简直是雷霆手段,迅雷不及掩耳,赵文华何等嚣张。但是什么下场,如果一切顺遂,自然没有什么。但是如果一切不顺利,需要给周梦臣一个交代,你说,这个交代是谁给啊?”
项德仁说道:“是我家?”
项元汴说道:“你还没有蠢到家。”
项德仁说道:“那现在怎么办?去给海瑞赔礼道歉?”
项元汴看着自己这侄儿,心中暗地摇头。
项德仁已经不算项家嫡系,只是还是项家的人,项家也算是非常有艺术气息的家族,项元汴自己与项元汴的几个儿子,都是画家。虽然没有在仕途上有什么进展,但也不算是酒囊饭袋。但是更远的族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