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文说过,光禄寺卿是执掌宫廷宴会的,南京连皇帝都没有。有能管什么?不过是一个熬资历的闲职而已。
    也算是徐阶夹带里面的人,一旦严嵩倒台,以赵贞吉的资历,一跃成为一部尚书有些过,但是担任某部侍郎,某地巡抚或者总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毕竟,有时候光书信是难以说服人的,需要让人代表徐阶走一趟,顺便代表他教训一下自己的儿子。
    赵贞吉作为一个四川人。对于江南士绅与周梦臣意见不存什么倾向性,毕竟合适做中间人。
    最后,徐阶写了一封给周梦臣的书信。这一封书信是最费心思。毕竟徐阶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最为复杂,好一阵子,才算是写好书信。他放在那边晾干,并没有急着封进信封之中,而是叫左右将张居正叫过来。
    片刻之后,张居正就到了。
    徐阶没有多说话,将周梦臣的来信,已经其他书信,全部给张居正看。
    张居正看了之后,心中已经有数了。
    徐阶说道:“你怎么看?”
    张居正说道:“周梦臣一心事功,做事有些粗糙,老师为他查漏补缺,他定然会非常感激老师的。”
    徐阶说道:“我不指望他感激我。我之指望他能感激你便是了。我老了,在内阁又能待多长时间,这天下终究是你们年轻的人,只是叔大,你是我的弟子,我不希望你将来是周梦臣之副,你明白吗?”
    张居正说道:“弟子明白。”
    徐阶说道:“周梦臣固然是能臣,有些事情即便是我自叹弗如。只是求治太急,有些时候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他每天弄出这么多新东西,为一方面之臣或可,但是主政天下,却不可。这不是老师的私心,这是公心。过两日,你就来翰林院吧。高拱都到了国子监,你也要积攒一些资历了。等过段时间,有了机会,你再在礼部任职。好生准备着吧。”
    徐阶给张居正安排的,翰林庶吉士,然后太子潜邸。左春坊,而今又任翰林院,出泽礼部侍郎,尚书。然后就是大学士。
    可以说那按部就班,一片坦途。
    张居正说道:“弟子写老师厚恩。”
    徐阶说道:“你明白就好。”一挥手说道:“去忙吧。”
    张居正这才退下来。退下来之后,立即写了一封书信给周梦臣。徐阶没有说,但是张居正也知道该怎么办。他写这封书信,就是一方面是为了徐阶取信于周梦臣。
    因为周梦臣与张居正的特殊关系,周梦臣未必信得过徐阶,但是信得过他张居正。
    另外一方面也是维护周梦臣与他的关系。
    只是写过这一封信之后,并没有立即将书信封起来,而是放在哪里愣神。
    张居正的内心之中,有一种紧迫感。
    是的,张居正与周梦臣关系一直很好,从武昌一起到北京,甚至张居正一段时间内还住在周梦臣家中,即便而今自己家几个臭小子,也时常去周家玩,甚至自己夫人也想过,将来与周家做儿女亲家。只可惜张居正儿子虽多,而今还没有女儿。
    只是双方关系好是关系好,只是在张居正心中一直觉得,在双方关系之中,他是掌管那个掌握主动权的那个人。是领先的那个人。即便周梦臣做官越来越大,张居正也觉得自己能后来居上,因为他知道周梦臣这一条路上遇见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之前帮助周梦臣一步步上来的有利因素,很快就会变成他的阻力。
    比如,徐阶已经不想让周梦臣再进一步了。比如,周梦臣没有庶吉士,大学士就是一个铁门槛。周梦臣很难进入。比如,他作为天子近臣,固然得皇帝的提拔,但是嘉靖皇帝是什么样的人?怎么可能一直满足皇帝的胃口,一旦不能满足,难道不会爱之深责之切吗?
    张居正也明白自己的前途一路平坦,他只需数时间就行了。他估计在嘉靖四十年左右,他就能摸着大学士的门槛。当然了,仅仅是门槛,能不能进,却是另外的事情了。
    只是今日,张居正之前并非没有忧心过周梦臣能跑到了前面。但是而今,徐阶忽然说出这一番话,在张居正看来,就是连老师,也不看好。他能驾驭周梦臣了。
    一时间,张居正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之间,也要分一个高下的。
    张居正内心之中,忽然生出一种冲动,他心中暗道:“或许,我该换一种方式了。韬光养晦。恐怕不行了。”
    之前张居正虽然是徐阶的弟子,其实从来没有直接参与到政争之中,最多成为徐阶的谋士,为徐阶出谋划策,当然了,这也是徐阶对他们的锤炼。另外也是担心,在政争的风暴之中,折了张居正等人。
    毕竟,在政争之中,很多事情都不是事先可以预料的。比如赵文华之死,严嵩与严世蕃其实都不愿意看到。但是有时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要这样去了结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张居正如果在局中,未必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但是这样做,也是有一点点问题的。那就是一直熬资历的张居正,升官进阶就比周梦臣慢了不只一筹。
    张居正也嗅到了严党倒台的气息,如果这个时候参与进去,发挥出作用的话,那么将来论功行赏,张居正一跃而起,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这里的风险也是极大的。严嵩不是软柿子。严世蕃虽然大局观不够,但是真正政争的时候,也是杀伐果断,妙计叠出的。
    一个不好,大功没有,反而将自己个折了进去。为王先驱了。
    张居正在衡量其中的利弊,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张居正的心动了。
    且不提,张居正对自己的未来进入长足的思考。而周梦臣接到了徐阶与张居正的书信之中,也忍不住一笑,说道:“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随即说道:“元美兄,你看如何?”
    此刻周梦臣正在接待自己的老朋友,同科进士。太仓王家的王世贞。太仓王家在江南世家之中,也是一把交椅。再加上王世贞与周梦臣关系非同寻常。听到一些风声,就来见周梦臣了。


第四十七章 王世贞的推荐
    太仓王氏乃是琅琊王氏一脉,就是那个王与马公天下的王氏。
    从唐宋元明以来,世代官宦不断。而王家还有各大家族有联姻,可以说根深蒂固的大家族,当然了,太仓王氏之前也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正是家主,也就是王世贞的父亲,王抒为严嵩所杀。
    王世贞一直想要报仇。
    而周梦臣当初也想营救王抒,虽然是力有不逮,但是这个人情,太仓王氏记下来了。
    王世贞作为江南世家的一员,嘉兴项家再为周梦臣奔走这一件事情他也知道,他索性请了假,回家见周梦臣,一方面也愿意为帮周梦臣的忙。
    忘记说,王世贞而今是南京刑部郎中。
    南京刑部倒不是完全养老的差事。只是王世贞的晋升一直熬资历,如果不是有王家的老关系在,他想要出仕都不能了。、
    其实王世贞本人也不愿意当官,只是王世贞而今就是王家的顶梁柱。他必须撑起王家的门户。
    不管怎么说都要有一个官身。
    王世贞接过两封书信略微一看,说道:“恭喜,恭喜,有徐阁老出面,周兄的宏图自然能够完成了。看来就不需要我帮忙了。”
    周梦臣说道:“王兄,哪里的话。你愿意来帮忙,我自然感激不尽,徐阁老毕竟是在京师的,有些事情,他也是鞭长莫及。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抗的。”
    王世贞听出了周梦臣与徐阶之间,似乎有一点点隔阂。不过王世贞不在乎,他对徐阶其实也有意见,因为当年他求到徐阶门下,徐阶拒而不见。事关父亲的性命,这些事情,王世贞都一一记在心中。
    只是徐阶势大,他不好宣之以口,只是内心之中,未必没有丝毫芥蒂。
    王世贞说道:“周兄放心,其实江南各家因为倭寇损失惨重,大家而今第一要务,就是驱除倭寇,有倭寇在一日,有些事情,即便过分一点,他们也是愿意答应的。不然赵文华的家产都是哪里来的?”
    周梦臣心领神会。如果江南世家真要顽强的对抗赵文华,赵文华想从江南搞钱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只能说,秀才最怕的就是兵,上面派来的官员,这些江南世家一个个都可以不鸟,但是倭寇冲进院子的时候,可不管你家里有几个侍郎,几个尚书,祖上有没有多学士。
    周梦臣说道:“以王兄之间,他们会怎么做?”
    王世贞说道:“那就要取决于周兄,你想怎么做的?”
    周梦臣说道:“我想怎么做?王兄不知道吗?一句话,开海谋利,不仅仅是谋国家之利,也愿意为江南百姓谋利。”
    这里的江南百姓,周梦臣口中或许代表江南上上下下所有的百姓,但是在王世贞哪里却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江南世家了。
    王世贞沉吟片刻,说道:“说一句实话,周兄等江南世家一个统一的意见,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周兄何不主动出击?”
    周梦臣说道:“如何主动出击?”
    王世贞说道:“召江南各大家族子弟入幕。我弟弟敬美,而今读书不成,可以在周兄府中听令,项家定然也是愿意出一二子弟。有徐阁老这一封书信,江南世家估计都会派人来。只是仅仅是这样的话,只能表示各家愿意服从总督府,并不代表,真愿意为周兄所用。”
    周梦臣说道:“那我当如何?”
    王世贞说道:“周兄,能得青藤为用?为何不用江南世家子弟?这其不是自外于江南世家。其实各家族,最关心从来是子弟的仕途,而不是区区钱财。”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或许是中国不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的原因吧?”
    因为但凡混出来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钱从来是第二位的,权力才是第一位的,前者仅仅是后者的点缀而已。
    不明白这一点的人,无不抄家灭族了。
    不过,周梦臣却觉得这样或许也不是太差的。真要学西方资本主义那样,无孔不入,敲骨吸髓般的剥削,才让周梦臣不习惯。
    所以,周梦臣更多想推行的科学与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
    周梦臣问道:“王兄,江南可用什么人才?”
    王世贞说道:“江南人才之盛甲于天下,你要什么人才,就有什么人才。不过,你既然真想为江南世家谋利的话,有一个人才要推荐给你。”
    “何人?”周梦臣问道。
    王世贞说道:“松江陆揖。乃是前翰林院院士陆公之子,有举人功名,而今在松江。我读过他的问题,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看似离经叛道,但实际上别有一番天地。在经营之道上,别有所长。只是身体不大好,前番如果不过,不是有薛九针的弟子到江南行医,陆揖就一命呜呼了,从这一点上来看,他还欠你一条命。再加上陆家本来就是江南大姓,东吴四姓,朱张顾陆之一。陆公讳深,常年在外任官,然而家门不姓,子嗣,也就是陆揖多病,堪堪不能支持门户。亲戚就起了不轨之心。不得不逼得陆公迁居,与原本的族人决裂。迁居松江。陆公去世不足十年,家中更是招了倭寇。官军与倭寇以陆家庄园为战场,厮杀数月,结果一片狼藉,除却陆公的坟墓,一概不存。可以说陆家一下子一贫如洗了。”
    “也是陆揖强撑病体,重振家业。只是也远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