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7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那也是将来。而不是现在。
现在而论,周梦臣手中这个银行筹码,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他想要用这个筹码拉拢一批江南的盟友。所以,谁是周梦臣朋友,谁是敌人,这一件事情搞清楚之前,周梦臣不会轻易放出这个名额的。
不过,陆揖的思路也很合周梦臣胃口,用银行来筹集资金,投入在一项或者两项重点的工程或者产业之上,以此来拉动经济,或者说,周梦臣其实并没有想怎么拉动经济,仅仅是要为江南百姓找一口饭吃,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否则周梦臣打败了倭寇,还有其他山贼,流民纷纷而起。不能解决江南的根本问题,或者说倭寇后遗症。
周梦臣心中思忖片刻,说道:“陆先生,我正有此意,却不知道陆先生觉得,我该找什么组建这个银行?”
陆揖说道:“虽然倭寇闹了几年,江南元气大伤,但江南依然是大明首屈一指的富裕之地,学生不知道,大人准备筹集多少资金,但是只要大人说出一个数字来,大体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大人的心思,我也了解几分。江南财富其实并不仅仅在世家大族之手,在江南真有钱的,却是商人,徽商与江南本地商人。只要大人愿意,我愿意出面游说,两家出一千万两,是决计没有问题的。不会让晋商专美于前的,甚至只要大人需要,还可能有更多。不过,在下觉得,大人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谁的钱。”
第五十一章 江南的商人
周梦臣也明白陆揖说的话。
即便而今的江南,也是不缺钱的。陆家全盛的时候,在松江水灾的时候,一下子捐献给官府数万两白银。以至于陆家上上下下都有朝廷赠与的散官阶,而松江顾家的手笔之大,不下于陆家。
周梦臣推算陆家与顾家的家资,即便不到百万两,也能冲击一下。即便是而今陆家窘迫之极,但是陆家土地折价,也应该有几十万两,陆家的窘迫,一部分是缺少流动资金,更多的是因为政治的边缘化。
单单算,松江陆家,顾家,徐家,嘉兴项家,太仓王家,以及江南一些有名有姓的望族,聚集起来,千万两未必拿不出来。
但是陆揖却一个都没有提。
因为陆揖知道,这些家族都是看重政治资源,胜过经济利益的。
用徽商或者江南商人的钱,周能臣只需在金钱上给予回报便是了。而用了这些人的钱,需要的就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回报了。所以陆揖根本就没有说。
周梦臣也感兴趣,说道:“徽商我知道一二,却不知道江南本地商人有那些?”
徽商大明鼎鼎,周梦臣也与他们早早打了交代,程大位就是徽商家庭出身,程大位的父亲还在为周梦臣操持着北京的家业。周梦臣与徽商也是有一点香火情的。特别是徽商之中的大姓程姓。
这也是周梦臣后来才知道,徽商之中,程姓,汪姓,吴姓等都是徽商大姓,徽商都举族从商,家族内部集资借贷,一般男丁十六岁就出来经商。所以这些大姓聚集的财力也是相当大的。
程大位这一脉,本来算是程家旁支之中的旁支,否则程广济也不至于在武昌开一个店面,满打满算不过几千两的生意而已。于一般人算是不错,但于程家相差就大了。当然了,大部分徽商也不会做大做强,如程广济这样,才算是正常的。不过聚少成多,积攒起来,就很吓人了。
而汪家乃是徽商之中最大姓氏,汪姓有经营盐商的,非常有名。周梦臣的同年,而今担任福建按察副使的汪道昆,就是徽商出身,而且也是家中经营盐业,豪富之极。
除此之外,汪直也是徽商汪家一脉。可以说海上的生意也是汪家把持的。
只是家族太大了,内部也是有分歧的。汪直与徽商本家已经不怎么联系了。但是关系还在,这也是为什么汪直会相信胡宗宪投降朝廷,而汪直死后,会有人安葬并守墓。因为胡宗宪也是徽州人。两人是同乡,再加上一些徽商在其中牵线搭桥,毕竟徽商很多人也很希望开海,这才让汪直相信了胡宗宪。
之后被杀。
这些都是周梦臣通过程家的渠道了解到的。不过,对江南的商人就有些云里雾里了。
陆揖咳嗽一声,说道:“江南商人各地都有,不过真要说来,风头最盛的还是洞庭一脉。”
周梦臣一愣,说道;“洞庭,不是在湖广?”
陆揖说道:“大人有所部知,此洞庭非彼洞庭也。次洞庭乃是指太湖之中的洞庭山,太湖七十二峰,唯有东西洞庭山为大,而东西洞庭山更是富商大贾层次不穷。”陆揖示意,让自己儿子从一边的果盘上拿出一颗橘子。说道:“此乃洞庭红,乃至洞庭山所产,所有橘子之中,也算是上上品了。东西洞庭山并不大,土地稀少,所以当地百姓都要尽可能挖掘土地的产值,多不种田,种桑树养蚕者有之,此地的蚕丝,也是最上品的湖丝,而果树也是其中一项,这样的洞庭红,等闲人也是吃不到,家中千株,不亚于素封。”
周梦臣随即拿起一颗橘子,剥开皮,吃了一颗。果然觉得果汁满口,虽然比不上后世精心培养出来的现代品种,却也是他在古代吃到最好吃的水果之一。
其实现代农业比古代进步太多了,就拿最简单的水果来说,已经不知道更新换代多少遍了。古人的水果没有后世好吃也是正常的。
其实,周梦臣从来没有在乎过他桌子上的果盘。毕竟,他这种身份地位的人,怎么会关心区区一个果盘的采购。但是而今吃着橘子,心中思绪万千。说道:“然后?”
陆揖说道:“家中有了资本,也就不甘心做这些,就纷纷出来,做什么的都用,几乎无孔不入,有人称之为钻天洞庭,相传沈万三,就是这里的人。”
周梦臣心中却对这些人有好感。
晋商大多是盐商起家,依靠开中法,以及政府的关系,慢慢的积累了资本。而徽商虽然比较庞大,做各行各业的都有,但是做的最多的,还是典当,乃至于高利贷。周梦臣虽然不能以后世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这个时代的人。但是并不妨碍周梦臣对徽商有些顾虑,毕竟银行业的崛起,打击最多的就是典当业,与民间高利贷。甚至周梦臣在江南这一段时间,也会将高利贷犯法这一件事情,作为重点的处置对象。
而今看来洞庭商人就很不错,家产大多都是自己经营起来的。与朝廷的关系也比较疏远。似乎能过改造为工业资本。
周梦臣心中已经将洞庭商人作为自己合作候选之一,不过,他也不能听陆揖的一面之辞。还要细细调查一下洞庭商人的底细。
周梦臣并不知道洞庭商人后续发展,在明代洞庭商人并不算太发达,真正让洞庭商人大放异彩的时候,乃是清末了。不过,那时候的洞庭商人转化为买办资本,在国家经济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洞庭席家,更是响当当的大名。与汇丰银行关系密切。
如果周梦臣知道这些,不知道他还能不能保持对洞庭席家的好感了。
周梦臣说道:“陆先生斑斑大才,可否原因入我幕中?”
此刻周梦臣已经确定了,陆揖是想要的人才。甚至很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人才。毕竟徐渭虽然才华惊人,但是经济事务上,却有一些插不上手。而周梦臣固然能将经济事务做好,但是周梦臣的事情太多,也是需要有人来分担的。
虽然周梦臣有些担心陆揖的身体,不知道陆揖能不能承担繁重的工作。但是在大明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但是真正有经济头脑的人才却太少,这种人不会在朝廷之中,朝廷之中大多都是僵硬的理财观念。说来说去,都是开源节流,方钝虽然做得不错,却也不能逃出这个范畴之中。
而民间一些大商人,或许对经济活动有自己的感悟,奈何,限制于他们的身份,或者说他们没有能力将自己看到的东西,总结归纳出规律来。
而陆揖却不一样,因为体弱多病的原因,不能入仕,常年主持陆家的事务,也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再加上他的学识,已经提炼出一些不同于当世的思想。周梦臣很想为他加砖添瓦,看看他能留下什么著作。
所以,忽略了陆揖的身体问题。反正需要陆揖处理的都是脑力活,行动不便的话,就多陪几个助手就行了。
陆揖在周梦臣面前如此卖弄,不就是为了周梦臣这一句话。
陆揖与周梦臣一番谈论,不仅仅是周梦臣在试探陆揖,陆揖也在试探周梦臣。毕竟陆揖了解的周梦臣,都是之前的道听途说。到底如何,还要看了才知道。而今一番谈论之下,有了一种遭遇知己的感觉。
第五十二章 陆揖入幕
陆揖不是没有给别人透漏过自己的思想,要么要讲解的非常细致,别人才能相信一二,要么根本就不听,就将陆揖的话,当成了无稽之谈,胡言乱语。
而周梦臣却不一样,简直是闻弦音而知雅意,两人之间的交流不能说没有一点障碍,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点就透。
试问那一个学者不想将自己的学说用于实践?
陆揖也不能免俗。之前陆揖来此,还仅仅是为了陆家,而今却有了其他的期望,比如让他陆揖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也不枉他陆某人在世间四十年。
陆揖挣扎想要起身,被周梦臣按住了。陆揖说道:“多谢大人赏识,我必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梦臣看着陆揖身子,一时间担心陆揖一语成箴。说道:“陆先生还是保重身体,陆先生才是我此行南下最大的财富。只有好好保重身体,我才放心陆先生做事。”
陆揖咳嗽一声,说道:“我这身体也就这样了,我那位顾世兄早就说过了,命若游丝,但想断也不是那么容易,生死由天。我早已习惯了,唯有秉残烛之心,多照一寸书页,一地山河,于愿足矣。”
周梦臣说道:“有一件事,本不该劳动陆先生,只是这一件事情再不处置,恐怕各方不安了。”
陆揖说道:“大人说得可是海宁的土地?”
周梦臣说道:“正是。”
周梦臣在这里与江南世界来回博弈,让海瑞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大杀特杀,一阵杀下来,几乎要将江南世家在海宁的触角连根拔起。以项家损失最大,但是有一方损失也不小,那就是松江徐家,从地图上就知道,松江与嘉兴都挨着的。
徐蟠卖地也有很多在嘉兴府,海宁也不例外。
只是而今周梦臣已经与江南各世家达成协议了。他幕中有那么多江南世家的精英子弟。而今陆揖也投奔周梦臣。
周梦臣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信号,其实是江南世家含蓄的服软。毕竟陆揖而今怎么说,也是松江陆家的家主。虽然这个陆家大不及原来,但也是江南世家之中有数的人物。如果没有大家默许与支持。陆揖也不会出来投奔周梦臣。
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周梦臣能得到的东西都得到了,就不要欺人太甚了,海宁那边也要收收了,也算是给江南世家的表示。
只是这一件事情该怎么做?
周梦臣有些迷茫。
因为海瑞的战斗力太强大了,一个个案子下来,从这些世家大族手中夺得了不少田地。毕竟,这年头世家大族搞土地的手段,也未必是光明正大的,无非是君子远庖厨,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