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上面赫然写到,台州知府谭纶,练兵两千。倭寇于二月底登陆台州,谭纶带练兵出战,一战大败,逃回台州。倭寇随即围城。
    让周梦臣不满意的不是谭纶的败仗。而是谭纶出战本身。周梦臣做出的安排,其实很简单,江南带嘉兴府重点防御,最好不让倭寇上岸,江北,浙南这些地方纵深防御,倭寇上岸之后,能打下去就行。
    可以说,周梦臣给的任务已经很轻松了。
    这个谭纶到底是怎么想?他居然不尊军令,听说倭寇来了,带着所谓的练军出战,其实就是谭纶自己练的兵。
    周梦臣一直都知道,各地府县都有私自练兵,毕竟周梦臣到了江南之后,已经努力扩充可战之兵的数目。但是而今整个南直隶浙江可战之兵,不会超过五万。五万人防御这么长的海岸线。根本不可能。所以府县自然想办法自己练兵。不过这经费,周梦臣是不负责的。
    这其实也是沿海百姓痛苦的原因之一。
    毕竟周梦臣练兵。是自己想办法搞钱,不直接压在百姓身上,但是下面的府县官是怎么办的?是豪绅的原数奉还,百姓的三七的分成。还是,干脆让下面的大家族的家丁成为县里乡兵,练兵。
    总之,有什么阎王好过,小鬼难缠。
    朝廷定的赋税是有限,但是官员私下征收的苛捐杂税是无限的。
    所以,这些乱七八糟的兵马定然是要整顿的。但却要放在江南军事整顿之后,才能将这些不需要的乡兵一一撤销。而今只能默认。
    这些乡兵守城,本乡本土的还算卖力,有时间比朝廷官军打得还好。毕竟卫所军作为乞丐军的战斗力,谁都知道。
    但是出去野战,出去浪,就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了。
    徐渭说道:“大人,这个谭纶是嘉靖二十三进士,而且素来号称知兵。听闻很多人说,台州的兵与其他府县的兵不一样。好像,这一败是偶然。”
    周梦臣冷笑一声,说道:“我不管什么偶然不偶然。总之,这样的事情不能再次发生,你以我的名义写一封书信给谭纶,好好的训斥一番,让他知道,对于之前的败仗,我仅仅是训斥而已。但是如果台州有失,以失地论处,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了。并顺便给戚继光写一封书信,让他知道,我等着。”
    等着什么?等着胜利的消息。
    毕竟周梦臣很清楚,战场跨度如此之大,周梦臣能飞过去指挥,既然不能,就只能依靠他任命的军官。对于戚继光,他还是信得过。
    “是,”徐渭立即说道。
    周梦臣感到一阵烦恼。
    说实话,周梦臣非常讨厌一些文官参与进战争之中。这些文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傲气,似乎是周梦臣以军功晋升,给了他们一个好的榜样,觉得我上我也行,想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但是奈何,王崇古乃是山西人,临近边地,说不定考进士之前,还去边塞游历过。倒是在用兵上有一点点真本事,但也仅仅是这样而已。王崇古的军事素养,在周梦臣看来,比不上他麾下一些小将。
    而大部分文官更不要提了,一个个都是从兵法,历史,从戏剧,从之中学习战争,在周梦臣看来,大部分都是脑袋被驴踢了。
    因为这些文官的莫名傲气,他们经常不将命令当回事,似乎一个个觉得,军法这东西,是来限制我们的士大夫的?简直搞笑。而下面的军官将领,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可以英勇无前,但是面对文官的时候,一个个都得了软骨病。只要这些文官的命令,他们都要执行,至于之前的军令往往丢到一边。
    这后果会有多严重,就不用说了。
    更重要的是下面。周梦臣还不能随意处置。
    一个武将犯了这样的错误,周梦臣将他明正典刑。也没有人说什么。但是一个文官做这样的事情,就好像刚刚的谭纶。他这一场败仗,放在他将领身上,周梦臣觉得会降职,甚至会丢到一边做冷板凳,剥夺世职,等等,有一套处置方法。但是对谭纶,完全不能这样办。
    谭纶是二十三年的进士,是王宗沐的同年,上面还有老师,中间有同学同年,还有一大堆的关系网。周梦臣动了谭纶,是要得罪一批人的。而且这世界很小的,文官的圈子也不大,说不定拐弯抹角这关系就找到周梦臣身上了。
    两个字:“麻烦。”
    所以,周梦臣只能训斥警告。然后再将话说到前面,而失土罪本来就重,真要是出了台州失守的事情,周梦臣都要负责任的。周梦臣杀了谭纶也是名正言顺,没有人能说什么。
    周梦臣并不知道,在历史上谭纶是一个名将,一度与戚继光齐名。毕竟,中国历史上战争太多,名将也太多,周梦臣不可能一一记住。谭纶在历史上,就是以台州之战起家的。坚守台州,三战三捷。但是并没有说,谭纶第一次与倭寇交手,其实是失利了。
    毕竟,大部分将领都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周梦臣首战其实也是勉勉强强的。周梦臣而今觉得他当年真是运气好。谭纶的运气就稍稍差了一点。
    不过,同样的失利。影响力却不一样。
    历史上,当年打败仗的人太多,谭纶稍稍失利,丢了一些兵马,但是后来守住了台州,花花轿子人人抬,也就没有人说谭纶这一次失利了。而今却不一样。周梦臣三令五申,为了这一战,开了大半个月的军事部署会议。对下面是千叮嘱万嘱咐的。
    历史谭纶打得败仗,仅仅是台州之战的败仗。而今谭纶打得败仗,就是汪直上岸第一战的败仗,甚至可以说挫动大军士气,影响力能一样吗?
    周梦臣此刻隐隐约约感觉到,他的军事部署其实是有一点问题的,那就是他让文官配合武将的工作。估计下面会有很多人不服气,谭纶的表现,更是提醒了周梦臣这一点。
    但是周梦臣能怎么做?
    文官大部分人军事素养不同,而且责任不同。更何况下面官员们心思复杂的很,未必一心一意打倭寇。或许别人有别的心思。比如给他周某人挖个坑也不是不可能。


第八十一章 汪直有心了
    从现实角度,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是最合适的。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周梦臣安排的人虽然不全是自己人。但都是他信的过的。戚继光是嫡系,卢镗乃是旁系。俞大猷虽然不是周梦臣的人。但是俞大猷在这一战之中并不重要。而且以俞大猷这人的性格,他即便是战死,也做不出故意放水,好让周梦臣下台的事情。
    所以,周梦臣这样安排。是他想来想去这样安排是最为合适的。
    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文官对武将的鄙视。不敢让这些武将统领战区的一切,只是让文官防守各县城。并让他们协助武将。只是协助而已。
    而今看来,这里面恐怕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只是,仗已经打起来了。 不管是战前的安排有多大的疏漏。而今也不是调整的时候。周梦臣只能期盼下面的人识大体,不要将事情搞得太糟糕。
    周梦臣随即将这一封军报也放在下面。又拿起下面的军报,一页一页翻开来看,随即放在一边,冷笑一声说道:“汪直有心了。”
    如果是别人看来这样的军报,或许早就手脚大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但是周梦臣是什么人。在战场上淬炼过的。鞑子骑兵神出鬼没的机动性,也不是没有见识过,而今的战场形式,与当年鞑子南下,也相差仿佛。都是敌人机动性非常高。我方只能处于守势。
    很多手段都相似。
    这些军报是什么?都是发现了倭寇的踪迹,而是大范围,从山东到福建,几乎每一地都有急报,这都是因为各方交通效率不一,最后陆陆续续到了徐渭手中,徐渭整理之后,与前面数封军报合并在一起报上来的。
    这并不是徐渭压制军情。徐渭跟着周梦臣也是在大同摔打过的。自然知道军情怎么处理。他之所以压一压,就是因为这些军情,看似言之凿凿。但是细细一看,没有首级,也就是没有杀死倭寇,己方没有伤亡,说明自己一方没有战死。甚至连百姓死亡都没有,倭寇的方位不是一个精准的地点,某年某月某日,倭寇出现在什么地方。而是泛泛而谈,比如倭寇在海上了,倭寇在东南登陆了。等等。
    没有经验的人见到这情况,定然以为全海岸都是烽火。都是倭寇,甚至会慌了手脚。但是周梦臣其实很明白,那些沿海把守的乡兵,且不说他们本来就不是职业军人。也没有打过仗。而且周梦臣在江南也感受到了,江南对倭寇的宣传有妖魔化的事情,甚至在苏州城中出现过这样一幕。某人忽然在街上喊,倭寇来了,苏州百姓卷堂大散,一个不留,根本没有人去看看,倭寇有没有真的来了。
    即便在训练有素的边军,在大战之前,遇见风吹草动,很有可能向上报告敌情,并请求支援。毕竟,在后方主帅的位置上看,如果判断错了敌人主力。那么,很可能失败,所以不能轻信。但是对于第一线的边军来说,如果一旦报迟了,他们都有可能战死在此。所以宁可多报,不可少报,当然了,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但是边军之中有很多老油条,能踩着军法边界上来回横跳。
    他用得词汇模糊一下,就谈不上谎报军情。而且后方也要体谅前方这种紧张的情绪。有时候他们多往后方叫几声苦,又就由着他们了。
    而今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下面的人不如当年边军的老油条有分寸。真要论起来,这很多写得都有问题,看似倭寇大军压境,但是细细一分析,满不是那一回事。而徐渭之所以将上面几封军情看得重,一收到就与这些一并送过来,那是因为,前几封都是伤亡,有战斗,有结果,有形势,一看就是编不出来的,也不敢编的。这些军情就等而下之了。
    不过,周梦臣相信,他们也的确是没有瞒报。因为这个时间点太有意思。
    几乎在在三月三前后脚,有这么多军情一起送到苏州,这决计不是巧合。所以,周梦臣才说汪直真是有心了。
    汪直不知道,这一次虎丘讲学对周梦臣有多重要,但是他知道一件事情,周梦臣让他很不舒服,他自然也要让周梦臣不舒服,所以,他这样做根本就是冲着这个日子来的。
    这遍布整个海疆的骚扰,就是汪直的疑兵之计与分兵之计。
    周梦臣对汪直的兵力也很清楚的。汪直兵马数万,战船千艘。这是相当有水分的。汪直本职是海商而不是海盗。他要一些护卫人员是没有错的。但是他没有要那么多战斗人员的必要。
    数万兵马,战船上千,这是指汪直与汪直下面裹挟的其他海盗。毕竟汪直是东海海盗的盟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就拿周梦臣手下的军兵来说,不同军队之间的差距。简直要比人与狗之间的差距要大。而汪直本部战斗力或许差不多。至于其他投靠过来的海盗是一个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
    汪直真要像洒胡椒面一般,将如此多的人马,洒绵延万里的海岸之上,那才能让周梦臣笑出声。
    当然了,并不排除汪直藏了一两支精锐,隐藏在这些急报之中,准备偷袭什么地方。但是,因为各地都有急报,而且急报看上去写的都有问题,一时间周梦臣也揣摩不出来,如果汪直有一支这样的军队,那么他藏在什么地方。
    不过,周梦臣而今已经不是具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