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有些可惜,人才难得而已。
    要做的事情很多,有能力独挡一面高级官员,永远是缺少的。如果胡宗宪真的摇摆不定,周梦臣也只能辣手催花了。
    徐渭立即答应下来,随即说道:“大人,这里有一件事情很奇怪。”
    周梦臣说道:“什么事情?”
    “吴县顾家家住,前工部尚书顾应祥,下了帖子。说要拜见大人。我立即查了一下。顾家也没有什么事情与我们有冲突,他为什么而来,我也不清楚。”徐渭说道。
    周梦臣揉了揉眉心,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不好不见,定下日子了吗?”
    徐渭说道:“明日。”
    周梦臣一愣,说道:“明日,明日不是我送罗师叔的日子吗?”
    “大人。”徐渭说道:“您的日程安排很紧的,算了算时间,也就是明日空闲多一些。只要稍稍挪动一下,不妨碍,你送别罗先生的。”
    周梦臣听了,也是微微一叹。
    总督六省简直是做不完的事情,更不要说江南官员内情复杂,很多事情周梦臣都必须盯着。不盯着不行,就好像江北的事情,周梦臣之前安排的也没有什么问题,谁知道里面会出现在和样的幺蛾子。
    让周梦臣用一种将江南大清洗的冲动。但是冲动仅仅是冲动。越往上面越是如此。谁也不要想搞一言堂,嘉靖看着的,如果江南被周梦臣弄得铁板一块,不用想,周梦臣面临最好的下场是调任。
    最惨的下场也是不忍言。
    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可谓泾渭分明。在这样的情况下,既要办事,又不能有独霸一方的倾向,那简直是绑住人的双手双脚,又让人跑的快一点。
    周梦臣又能怎么办?既要安插自己人,又不能多,又用大用非自己派系的人,却要求他们可靠。最少不至于阴自己一把。所以千头万绪哪里不操心。更不要说前番虎丘之会上面又费了不少精力,将很多事情都往后面推了。
    此刻正是要补上来的时候。
    周梦臣的日程的确很是密集。顾家家主好歹是前尚书,周梦臣不能不给面子,否则传出去了,士林中人都会觉得周梦臣倨傲。
    只能见缝插针,安排在这一日了。
    周梦臣说道:“好吧。安排在早上吧,我先间顾尚书一面,然后再去送罗师叔。”周梦臣心中暗道:“明日三言两语将顾尚书打发了。决计不能耽搁了罗师叔出行的时辰。”
    只是很多事情,哪里能事事如愿。


第九十九章 顾应祥
    第二日一早,周梦臣就将顾应祥迎入客厅,双方宾主落定。周梦臣心中还在揣摩顾应祥的来意,却不想顾应祥三言两语,将话题聊到数学上了,算起来也就是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一些测量大地山川的用法的。
    周梦臣心中疑惑,但还是一五一十的解答了。
    顾应祥笑道:“常常听说,周大人天文算学天下第一,之前还以为是虚言,今日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些问题折磨我这个老朽。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却不想今日被周大人一提点,就豁然开朗。”
    “过奖了。”周梦臣一边客气,一边好奇的问道:“顾大人还精研数学?”
    “在周大人面前,不敢班门弄斧。”顾应祥说道:“从束发以来,就对这些东西,有些兴趣。只是没有名师,今日来此,就是请周大人指点一二。”一边说,一边就起身行礼。
    周梦臣大吃一惊,立即起身搀扶住顾应祥,说道:“顾老大人这是何必啊?”
    “不然,学无先后,达则为师。”顾应祥说道:“我今日,就是来拜师的。”
    周梦臣大喜过望,却又不敢答应。
    大喜过望,是他对顾应祥是了解的。因为顾应祥在江南,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而曾经师从王阳明,之后对王阳明的学说不感兴趣,就脱离了王门。那是王阳明还在世的时候了。
    如果顾应祥一直在王门,而今地位决计不在王畿等人之下。
    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
    以这位老先生的地位,只要他赞同了周梦臣的学说,影响力绝对非常大。可以说,这是江南第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认可了气学。周梦臣想让气学在江南站稳脚跟的想法,立即就能实现了。
    只是顾应祥而今七十多岁,与严嵩年纪相差仿佛,这样的年纪,不要说当周梦臣的父亲,就是当周梦臣的爷爷都够了。
    周梦臣怎么可能让顾应祥作为自己的弟子。自己客气几句。
    顾应祥其实也知道这一点,不过,既然有求学之心,既然不低下身段,人家收不收是一回事,自己有没有这个表态是另外一回事。
    周梦臣好容易才劝住了顾应祥,两人再次坐定,气氛就热烈多了。
    周梦臣说道:“晚辈不够是后学末进,有一点点心得,还是要请前辈指点而已。”
    顾应祥说道;“你也不要前辈后辈了,你们平辈而交,你称呼为一声顾兄便是了。”
    周梦臣这可是沾了大便宜了,以顾应祥的年纪,即便罗钦顺见了他,也是要称呼一声顾兄的。周梦臣也拗不过,只能答应下来了。
    随即两人谈论起学问了。
    顾应祥精通儒学以及杂学,天文历法律法数学史学方志围棋,全部精通。只是他天文历法数学上,在周梦臣这里8就甘拜下风了。当然了,顾应祥也不会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来拜见周梦臣的。
    毕竟这些东西,在顾应祥哪里不过是一个爱好而已。
    真让顾应祥不要面子过来的,还是儒学。
    周梦臣打造出来的儒学大框架。
    将儒学一分为二,一部分为人学,理学心学这个心性之学,全部在这方面。另外一部分就是气学,或者说天学,就是自然科学部分。
    在上面,与王安石的天人两分又有不同,这种不同反应儒学上,很多体系都必须变动,而周梦臣仅仅是提出一个大框架,很多细微的地方,并没有涉足。
    于是两人就这上面相互探讨。周梦臣也收益非浅。
    两人说了一阵子后,顾应祥话题一转,说道:“周兄,你要想真想将这学说立足,非做数件大事,让天下看看,你新学的好处不行。”
    周梦臣说道:“真有这样一两件大事,想请顾兄品鉴。”
    于是周梦臣将自己的铁路计划,一五一十的说给顾应祥听,顾应祥听了,连连发问,对周梦臣的铁路计划,非常感兴趣,对铁从什么地方来,铁路效率如何,已经什么样的地方能够修铁路等等。
    周梦臣一一做出了解答。
    顾应祥说道:“如此一来,江南如果有一条铁路通向北京,可解江南百姓多少苦难啊。”
    这就是江南百姓的心声,无他从江南运到北京的粮食,其中耗损是非常大的,甚至很多时候,都超过了粮食本身。
    运河上的耗损一样不小。当然了,其中多少是上下其手,有多少真耗损,这就不好说了。
    周梦臣说道:“其实这才是其中一件事情,如果真有足够的铁路将大明连接起来,仁宣之际,就不用弃河套与安南,为大明剩下多少事情。”
    “铁路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术。而不是道,而是之要是要培养出足够的人才,没有人才,即便知道铁路怎么修,也没有人去修的。”
    顾应祥说道:“是啊。”
    顾应祥不是那中空谈的人,他是做过实事的,他根本不用去修,单单去想想,就知道这铁路上下前后,需要多少人去做事了。
    周梦臣见状趁热打铁,说道:“我在大同,修建了一座书院,培养一些弟子,而今都在壶口铁路,潼关铁路,京东铁路这些地方,根本不可能南下,而且气学用处不止这一次,比如蒸汽船,如果蒸汽船大行于事,则沿海就能成为一道天大的运河,对天下来说,自然是极大的好处。”
    顾应祥说道:“是啊。”随即心思一转,微微一笑说道:“好啊,你在这里等我的。”
    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顾兄见谅,我有新在江南修建一座新的书院。只是我毕竟是外地人,在这里建书院,恐怕有些妨碍,必须请一些本地贤达。这不是正烦恼的,顾兄就来了。”
    江南可不是大同。
    大同哪里几乎是教育的荒漠,特别是在鞑子肆虐之后,更是如此。所以周梦臣办了大同书院之后,立即成为大同的最高学府。
    但是江南就不一样了,江南的书院不要太多。很多古代很有名的书院在这个时代也泯然众人矣,甚至有传承不下去的风险。
    用现代的术语说,这是一片红海。
    周梦臣作为总督,他要办一座书院自然是能行的,甚至他在的时候,用行政权力,或者其他影响力,维持这一座书院的兴旺,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但问题是,如果周梦臣走了之后怎么办?
    周梦臣才不指望,他离开之后,江南世家还会对周梦臣如此毕恭毕敬。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周梦臣一开始就想邀请当地势力参与其中,这样才算是站稳脚跟,等周梦臣离开之后,这个书院,以及周梦臣留在这里的气学一脉。
    才能站稳脚跟。
    书院只是一个载体。在书院这个载体上的气学力量,才是周梦臣所看重的。而顾应祥加入这一件事情,就可以提前推进的。
    顾应祥说道:“这是大好事啊。我顾家自然是当仁不让。在别的地方不好说,在长兴,在吴县,我顾家还是有几分能力的。”
    顾应祥当然知道周梦臣这样做背后定然遇见重重阻力,但是说一句不客气话,人到了顾应祥这个地位,这个年纪是有任性的资格的。作为老臣,在嘉靖哪里挂了号的。严嵩也要客气几分。做为长辈,老夫聊发少年狂怎么了?大部分江南名士的辈分都在顾应祥之下,他真要做什么事情,谁说的话都不好用。
    只要他觉得是对的,就能做下去,更不要说办书院了。


第一百章 科学社
    办学从来都是一件好事。顾应祥既然决定与周梦臣在一个阵营之中,区区小事自然不算什么了。
    周梦臣高兴之余,也将大医精诚,与格物致知两个期刊介绍给顾应祥。
    顾应祥真不知道还有这种事情。
    不仅仅顾应祥不知道,几乎上大部分江南士绅都不知道。因为大医精诚期刊,大体上还算是成功的,因为在大明医生圈里站稳脚跟了。
    不过,都是名医圈子里面的。毕竟,这东西成本很高的。一般郎中未必能够买得起。
    而格物致知期刊,其实更像是气学内部刊物。参与者与订阅者,都是周梦臣的门人,或者周梦臣门人有关系的人。
    而周梦臣的足迹不履江南,这个期刊自然不能传到江南。
    顾应祥捏着胡子说道:“这个刊物的法子极好,之前我等谈论学问,大多是以书信来往,而书信仅仅是传给弟子们来看,很多事情都传播不开,真正能传播开来的,都是讲学。奈何一人即便是天天讲学,又能讲给多少人听,如虎丘之会这么大规模的讲学,可不多见。如果用刊物这法子,却是极好的。即便是亏损一些,不过是银子的事情而已。却能广传我学。只是,周兄,你在这上面有些小家子气了。”
    周梦臣说道:“怎么说?”
    顾应祥说道:“一来刊物印刷太少,我在江南根本没有听过,二来,这刊物本身就太少了。你不是说过,要因科设学,分别研究天下大道?”
    周梦臣说道:“是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