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梦臣给俞大猷自己行动的权力,可以说真拿捏住了俞大猷了。
    俞大猷为人忠直,脾气有几分倔强。对于这样的将领,上面也不是太好驾驭的。在上面很多不切实际的命令,俞大猷是毫不犹豫的怼回去。毕竟俞大猷不在乎当官,大不了回家当自己的百户,俞大猷是世袭百户出身。不过,这么世袭官职太小了。俞大猷从小过得与老百姓差不多。
    而今正在打仗,正是用人之际。俞大猷威望又高,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处置大将。
    所以,不管看惯看不惯的官员,都捏着鼻子与俞大猷合作。
    不过,你只有命令正确。俞大猷也是真能办事的。
    而周梦臣给予俞大猷自由行动的权力,在俞大猷看来是完全没有过的。周梦臣其实仅仅是衡量了这个时代的通信工具,对海上的船只,根本没有办法沟通。不下放指挥权,又能做什么啊?
    但是在俞大猷看来,这是沉甸甸的信任。
    既然周总督如此信任,要人给人,要船给船,要炮给炮,甚至还有独立的指挥权。俞大猷自己觉得,自己不打胜仗,都不能给自己的交代。
    毕竟在周梦臣到江南的时候,俞大猷本部才一两千人。而今俞大猷本部扩充到了五千多人,而且转为水师。大小船只近五十艘,其中大船二十多艘,小船居多,还补充了大量的火器,甚至还有十几位,在俞大猷看来,堪称重器的千斤大炮。
    俞大猷手中的家伙,从来没有这么阔气过。
    他怎么不想打一场胜仗。
    但是俞大猷很苦恼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汪直也倾巢而出了,虽然号称千余艘战船,俞大猷不当回事,知道大多都是商船而已。只是蚁多咬死象,他试探了几次,还是觉得不能莽撞到,直接打汪直的老巢。
    那该怎么办?
    等,等汪直分兵。
    于是,谢和这一支船队匆匆北上,就被俞大猷发觉了。
    发觉是一回事,在茫茫大海上,相差数里,都很可能看不见。所以,怎么追踪,咬住谢和所部的痕迹,也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俞大猷下定决心,在后面追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算是抓住了谢和踪迹。
    于是,在这个无名小港海域,俞大猷一声令下,官军船队两翼张开,大炮扯下炮衣,一门门黝黑的炮口,就好像一个个无形的眼睛,随即喷射出通红的视线。
    谢和也顾不得是圈套不是圈套了。也不用毛海峰提醒。立即开始撤退,一边撤退一边与俞大猷部交好。
    俞大猷好容易才找到这样的战机,岂能轻易放过,这俞大猷的座船冲到最前面。双方火炮来往,在岸上听来,就好像是天边滚滚惊雷一般,麻贵也吃惊非常,不知道这一支船队,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
    只能站在岸边加油鼓劲。看着双方战斗范围越走越远。
    海上追逐战不好打。可以说在帆船时代,一支船队一心想要逃,一支想要追上,打上几天几夜,都未必不可能。
    好在,俞大猷小看自己手中的火炮,特别是一些千斤炮,居然一炮能将对面船只硬生生砸出一个大洞。在追击战之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对方的船速。
    要知道,在此之前,这样的重炮在船上并不多,大部分船上的火器,都是以摧毁对方人员为目的射击的,而不是以摧毁对方船只。
    毕竟这年头的火炮威力,是有一点点小,指望有大炮击毁一艘船只,还有一些难。
    不过,此刻的俞大猷却看到了这种可能,他心中涌起了无数灵感。
    这一战,谢和狼狈逃窜,俞大猷一路追击,击沉船只三艘,俘获十三艘,可以说谢和损失了近一半的船只与部众,这才与俞大猷拉开了距离,狼狈的去找汪直了。
    而俞大猷伤亡很少,只有几十个。这都是因为火器上的优势才有这样的战果。
    谢和毛海峰回去之后,与汪直如何收拾这个局面。俞大猷并不知道,俞大猷船队并没有回舟山,而是向上海而来。他想见周梦臣。


第一百一十章 盐港大捷
    俞大猷从吴淞口进入吴淞江,上海县城附近看见了他之前没有看见的场景。
    吴淞江正在大规模清淤,河道被挖深,大量河泥被百姓拉回去肥田了。而这里有一个占地数里大船场,有数十艘大沙船都停在码头上,似乎在进行最后的修缮。还有很多沙船还在岸上,等着下水。
    俞大猷在船上数了一遍,大概有四五十艘之多。都有十几丈长。看上去比俞大猷的座船都大了好些。
    俞大猷看了这船眼馋之极。
    心中更是拿定了心思。
    俞大猷到上海港修缮,随即上报苏州捷报,求见总督大人。
    毕竟他作为将领,来这里修缮船只,请求补给是可以的。但是他再擅自离开船队,去苏州就是不合适了。
    等俞大猷的捷报到周梦臣手中,没有一会儿功夫,麻贵的捷报也来了。
    周梦臣眉头一展,说道:“好,徐先生麻烦你润色一下,将这盐港大捷报上去,也让上面高兴一下,也让那群乌鸦,不要一直盯着虎丘大会了。让我松一口气。”
    徐渭笑道:“这样的反应,大人不是早有预料。”
    周梦臣说道:“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事情一事半会儿还完不了。”
    自然是完不了的。
    周梦臣在虎丘大会上放了炮,一炮将心学打懵了。他想收手,心学那边还不想了。这几日心学以王畿为首的学者,数次在公开场合抨击周梦臣的学说,只是他们讲学的场合,与虎丘大会是远远不能比的。
    除此之外,京师也有反应,官们此起彼伏攻击周梦臣。诋毁圣人,宣扬伪学。甚至为了这一件事情,徐阶都给周梦臣写信了。表示了歉意,说这一件事情,他不好表态。
    不过,在京师也不是没有为周梦臣说话的了。不是别人。就是高拱。
    高拱对周梦臣一些学说,并不是太认可,但是有很多地方却是非常认可的,那就是理学不谙实务,无事空谈心性,有事实无一策。高拱就此与官们进行了多长辩驳。
    如果虎丘大会有下半场的话,那下半场就是高拱在北京舌战群儒。
    一时间,天下纷纷扬扬,无数士大夫都在议论这一件事情。甚至高拱在给太子上课的时候,公然以宋亡教训为题目。一时间,余波不断。
    周梦臣
    对与这样的余波,周梦臣既是高兴,又有忧虑。
    高兴就不用说了。
    不管是攻击也好,赞同也好。有这样的情况,都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周梦臣的气学,再也不是默默无闻了,在天下之间已经有一席之地了。而忧虑之处,却是一直这样处于风口浪尖,也不是什么好事。
    气学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快速消化虎丘之会的影响力。而不是一个劲的出风头。
    所以,周梦臣希望,这一次盐港大捷。能够扭转焦点。
    之所以称为盐港大捷,就是那个无名小港,附近都是盐场。平日也走私盐,故而称之为盐港。
    徐渭说道:“对了,大人,俞将军求见。大人准备见不见?”
    周梦臣说道:“自然是要见的。顺便通知这一战的有功之臣,我准备在苏州开庆功会,顺便将封赏的事情一并做了。”
    徐渭立即答应下来了。
    数日之后,各方面的人都来了。
    周梦臣自然也到场,饮了三杯酒。各自封赏。麻贵升任扬州位指挥使,总领扬州军事。唐天禄以千户衔暂领骑兵。而在骑兵之中,宣布十几个军官,分别安插到扬州卫,浙军等地。
    随即周梦臣又写信令河朔省补充一批兵马。
    这一战损失了两三百人。有死有伤。需要补充一批人,充实编制。毕竟,这三千骑兵是周梦臣手中的尖刀。周梦臣不能让这柄尖刀废了。不过,对大同军官来是说,这就是跳板。
    如果在河朔,而今还都在熬资历的。哪里这么容易升官。特别是到了浙军,也是跟着老上司。可以说戚继光正缺人的。特别欢迎这批军官过来。
    至于一些伤残的军官。周梦臣准备询问一下,如果愿意留在江南,就将他们安置在六艺书院之中。作为教习。下半辈子也算是有一个好去处了。
    至于俞大猷加了都督佥事衔,并加世袭千户。赏银千两。并没有升官。毕竟在大明现在军制之中,总兵官已经是武官最高的官职了。简直升无可升,都督佥事是五军都督府的官职,在大明前期,五军都督府总管天下兵马,里面的都督佥事,都督同知,等官职都是有实权的。而今不过是一个加衔而已。可有可无,表示资历而已。最多吃一封俸禄。
    这并不是周梦臣偏心,实在是麻贵是小将,官职低,低,好提拔。说实话,武将一跃数级,都是家常便饭。其实在周梦臣看来,麻贵在这一战之中得到最
    大的好处,并不是升官,而是独立主持了一场战事,这种经验,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得不到了。甚至有了这一战,很多人眼中,麻贵,与俞大猷,戚继光,卢镗,汤克宽等将领并列。虽然叨陪末座。但是麻贵年轻啊。
    将来真有仗的时候,兵部也想到麻贵的。
    这比区区指挥使要重要多了。
    而俞大猷老油条,嘉靖初年,俞大猷都打过安南,之后几起几落,让兵部都印象深刻。甚至有一些不大殆尽,能有这样的赏赐,是有周梦臣的影响力在里面的。
    至于参与进去的文官,除却王崇古加了散官,磨了资历。听说,王崇古这一任官满之后,直接就能到巡抚。至于何地之巡抚,到时候就要看空缺了。
    其他文官一个封赏都没有。
    甚至南京刑部尚书冯坤此刻正疯了一样弹劾周梦臣。周梦臣也毫不示弱,也让徐渭上本弹劾。双方的争论已经到了内阁了。周梦臣估计一两个月左右,就有结果。
    周梦臣对这一件事情的结果,很清楚。冯坤罢官在即。原因很简单,周梦臣到江南这才几个月,不足一年,数战数捷。周梦臣很清楚,他还没有扭转战局,而今是汪直进攻,他在防守,久守必失,将来未必一直打胜仗。但是京师很多人是看不出来的。
    所以,周梦臣能稳定江南,屡胜倭寇,这就是最大的功劳。再加上周梦臣也算是嘉靖的红人。内阁权衡之下,定然是让冯坤离开南京。至于去什么地方,或者干脆致仕。就看内阁的想法了。
    只是周梦臣也知道,这种逼上面二选一的做法,是很伤和气,也是消耗圣眷的。
    今后最好想办法弥补,最少不能出什么错漏。周梦臣心中也在想,是不是要加快军事改革,将更多的卫所变成营兵。而在将麻贵调到扬州卫,让王崇古在扬州,未必不是想除却在浙江的胡宗宪之外,另外在扬州也做这样的事情。
    同样也是给严党一点颜色看看,将严党在扬州卫所之中的影响力都废掉。毕竟周梦臣不这样做,只会被人当做软弱可欺。
    周梦臣在庆功宴上封赏过后,也就准备退场了。他知道他在这里,下面人不会喝习惯的。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俞大猷朗声说道:“周大人,末将有下情上秉,还请大人准许。”
    周梦臣一愣,不仅仅周梦臣一愣,在庆功会上很多人也微微皱眉,觉得俞大猷这个时候说这些话,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一点点眼色都没有。


第一百一十一章 海运风险
    有什么事情不能之后再说,而今大家都在庆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