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已经畏惧上岸了,唯有在海上还有信心,只要他知道了海运的消息,定然会去伏击。”
    “而正如大人所,船队一旦入海,想要拦截,简直是大海捞针,所以他想要伏击的地方,比如是长江口。只要多在长江口转悠一段时间,定然能与汪直撞上。”
    “至于走漏消息只需虚虚实实就行了。”俞大猷眼睛之中有一丝丝智慧的光芒,说道:“海运如此大事,大人岂能不派人护卫。有些事情根本不用多做遮掩,甚至还可以在船上放一批粮食,只需将上船数部严格保密,让倭寇不知道军营已经空了,就行了。”
    周梦臣听了。很多事情豁然开朗。
    果然,他毕竟是从外面调过来的,对海上局面的深刻理解,对汪直这个人的了解,他是远远不如俞大猷的。
    特别是汪直本身不怎么会打仗这个观点。看似石破天惊,但是细细品读,却未必不对。
    毕竟汪直是一个商人出身。他最擅长的其实是处理利益纠纷。正
    因为他在这上面出色的表现,在双屿时期,就是有名的中介,大家商业上有什么问题,都要找汪直出面做和事老,给双方谈数。
    在双屿覆灭之后,领头的各部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作为主事之一的佛郎机人更是干脆撤出了这片海域,去混南海了。
    汪直这才聚拢人心,之后又在浙江沿海建立了两三个私港,这才一步步成为海上大佬的。
    细细数汪直的发家行为,说是一点黑吃黑,火并都没有,那是不现实的。但是汪直决计不是一仗一仗打上来的。甚至周梦臣一时间都想不起来,汪直的代表战例。
    但是因为汪直威名赫赫。大家将海盗善战都加之于汪直之身,这才让汪直光环加身,都觉得汪直很能打。却没有细细分析。
    当然了,周梦臣也有另外一点点补充理解,说谁不能打,一般要看说得人是说,韩信说刘邦不过尔尔,但是刘邦真的不能打吗?俞大猷评价汪直,作为多次攻破汪直私港的大将,他自然是居高临下的评价。
    综合的来说,说汪直一点军略都不懂,有些过分了。但是汪直的军事能力,不应该过多估计。
    一般来说,人们都喜欢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汪直在解决与朝廷争端上,太多在意议和了。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打赢官军。这其实也能说服一些问题。
    只是,即便汪直军事能力不宜过高评价。汪直就一定会上当吗?
    而且海运是有期限的,五月底,是他纠缠了很久的最后期限。一般来说,春秋两次征收赋税,春税的截止到在冬天,秋税的截止到五月春耕。也都是往后推迟半年。周梦臣不再推迟了。
    在海运上动手脚,会不会影响这方面的问题。
    总之,一时间周梦臣想法很纷乱,他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这一件事情一定要与负责海运的王宗沐,负责粮食的汪宗元两人好好商量一下。才能有一个万全之策。不是周梦臣现在想拍板就能拍板的。
    他说道:“今天就到这里了,今日是庆功宴。俞将军还是去饮酒吧,不要扫了大家的兴致。”
    俞大猷说道:“大人,军情如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我会好好考虑的。”随即就起身准备离开。
    俞大猷连忙上前,似乎要追着周梦臣,立即有两个侍卫拦了下来,周梦臣这才得以脱身。


第一百一十三章 粮,船,炮
    周梦臣离开了俞大猷,这才松了一口气。
    周梦臣理解俞大猷的想法,他看见了胜利的希望。只要一战打散汪直,可以说从嘉靖二十九年开始的倭寇,有了提前结束的曙光。
    周梦臣其实也心动了。
    按照周梦臣原本的计划,想要平息倭寇。最少还有一年两年的时间,也就是按照周梦臣的时间表。建立强大的海上水师。控制东海要点,舟山所有岛屿,台湾,琉球等大小岛屿的时间,应该是嘉靖三十八年上半年,或者下半年。
    而俞大猷的计划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今年下半年,就能扫平海域。
    当然了,周梦臣也知道,没有足够强大的海上力量。在海上很多角落里,定然还有大量的海盗。还需要建设海上力量一点点的扫平。但是提前两年事情,足够周梦臣做很多事情的。
    毕竟,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这个总督六省的权力太大了。所以他在江南的任期,决计不看能比大同更长,甚至只能更短,甚至未必能做到一任三年。
    所以,很多事情做在前面。最好不要往后面拖。
    如果说,他在嘉靖三十八年才将倭寇扫平。很有可能倭寇平定之日,就是他离开江南之时。但是周梦臣此来江南可不是仅仅为平倭而来的。
    俞大猷的计划给了他很大的诱惑。
    不过,他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不能仅仅因为俞大猷一面之辞就下决定。
    同样周梦臣也知道,兵贵神速。而且周梦臣知道,俞大猷的一切判断,都是基于而今的情况做出的判断。一旦时间拖得长了,敌我形势很可能发生了变化,俞大猷的计划就过时了。
    所以,周梦臣当天晚上就没有睡觉。立即召集各方人员,负责海运的王宗沐,江南巡抚汪宗元,乃至于自己的高级幕僚。商议此事。
    汪宗元一开就说明粮草筹备情况,说道:“其实今年开年的时候,我通过运河送了一批往京师,有百万石上下。算算时间在五月份能到北京。现在粮食缺额有三百万石。也就是从现在到五月份,要运输三百万石道天津。粮食已经准备好了,都在镇江码头上。至于其他的事情,就要看王大人了。”
    王宗沐说道:“请大人放心,已经准备了二百艘大沙船。各地赶工之下,在十几日之内,能够筹集三百艘大沙船。到时候分三批出海。在四月中旬,决计能在天津码头靠岸。天津到通州水道相通,彼此转运很方便的。到时候都是户部的事情了。”
    “其实,我本意本月就要先发第一批,因为战事不敢轻动。我正想请大人批一批火炮到海运船队中,毕竟海上还是有一些风险的。”
    周梦臣说道:“你也担心倭寇骚扰船队?”
    王宗沐说道:“有一点的。不过请大人放心,我亲自押运。我们都大船,要比倭寇的船要高出半丈,他们根本不可能上船接战。而且我已经准备了一部分粮食,在三万石左右。用于耗损。决计不会出问题的。”
    周梦臣听王宗沐的话,有一股熟悉的感觉。那就是搪塞上司的感觉。
    周梦臣自己就做过这样的事情,一件事情周梦臣并没有完全的把握。但是必须要做的时候,一方面要给上司点明一些风险。也算是打预防针,另外一方面,也有给上司鼓劲,防止他打退堂鼓。
    王宗沐做的事情不就是这样的。
    毕竟,王宗沐想要海运,并不是一日两日的。他可不是因为周梦臣想要海运才提倡海运的。情况是反过来的,乃是王宗沐一直提倡海运。周梦臣才将他从将江西调过来的。
    王宗沐知道这个机会难得,但是他与周梦臣并不是太熟悉的。所以,才有这样想法,即便有些风险,也要哄着上司来办这一件事情。
    周梦臣不是那么好哄的上司。特别是被俞大猷一提醒,立即明白王宗沐的心思。
    周梦臣而今并没有处置王宗沐的心思。因为下面人有这样的心思实在是太正常了。而今最重要的是将海运这一件事情做成。而王宗沐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
    周梦臣就当不知道,问徐渭说道:“而今我们有多少火炮?”
    徐渭说道:“从大同运来的火炮,已经到了第三批,第二批与第三批还没有分出去。总共有各种小炮,一万五千门,大炮有佛郎机百余门。五百斤炮,千斤炮各一百五十门。至于火铳有两万根有余。”
    “大同那边也说了,库存几乎完了,小炮有一些。但是要大炮的话,估计就要以半年有一批次,我们要订购了。”
    周梦臣也明白大同那边的情况。
    可以说,周梦臣用的火炮,大多都是周梦臣在大同大规模生产的尾货。
    在没有进攻青城之前,周梦臣也不知道他需要多少火炮,而且他手中的银子不花出去的话,定然会被户部扒拉走。所以,周梦臣做为战略储备也好,作为突击花钱的方式也好,他生产了大批超过预期火器火炮。
    在青城打下之后,虽然在草原上修建城池,上面也是有火炮的。但也仅仅消耗一部分而已。
    毕竟,大明骑兵在青城之战后有了极大的加强。别的不说,单单一点,那就是大同骑兵之前扩军受限于战马。而今天战马从来不是问题。甚至有大量马匹从青城发卖到大明各地,让整个北方的马匹价格下降了不少。
    所以根本不缺马的大同骑兵,虽然没有扩充数量,已经在五万上下,但是战斗能力,却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最少一人数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深入大漠,跃进千里的战事,现在也敢想想了。
    当然了,他们敢想是没有用的。朝廷不想打。他们也只能按捺住自己的野心了。
    骑兵虽然不能跃进千里,打一打漠北。但是扫平家门口这些地方却是可以的。所以,大明在草原上的城池,就不用与之前一般,城头上放着好像刺猬一般的火炮。有自然要有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是用不了的。
    于是有了这么大量的结余。
    只是这些结余物资也不是无限的。
    下面有多少,就要周梦臣这边的订单了。甚至周梦臣其实也不是太喜欢这些军械,因为说实话,这些军械应该算是过时的产品了。
    首先火铳的威力与日本人的鸟铳相差不大。没有代差。其次,仿造的佛郎机炮与葡萄牙的人佛郎机炮要差一些的。毕竟是仿制。大明工匠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等过上十来年,估计国产的佛郎机炮的品质甚至能追得上佛郎机炮。
    而且这些火炮,适合海上作战的也不是太多,即便所谓的千斤炮,五百斤炮,其实也并不是完全适合海上交战。
    周梦臣问道:“之前从大同来的工匠,弄清楚海上的炮型了吗?”
    徐渭说道:“还没有。之前海上交战的次数还是太少了,他们而今都在东海水师之中调查。”
    周梦臣对此也是有准备的,一款武器的定型并不是太容易,虽然这年头武器定型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但依旧不是立即能定下来的。
    不过,武器质量虽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数量。而今的葡萄牙人还没有搞定澳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东亚最大的炮厂澳门炮厂,还没有出生。而且即便他真建好了,也未必能比得上朔州监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拍板
    武器的数量优势是很重要的。
    在这方面,周梦臣很有信心压过倭寇那边,虽然种子岛那边,有一些火器生产基地,但是最多生产火铳,不能生产火炮。而葡萄牙的人火炮生产基地远在万里之外,周梦臣搞不清楚葡萄牙人在果阿有没有炮厂。但是即便有,也未必能够大量供应给汪直,虽然汪直与葡萄牙人有贸易往来。但是军火毕竟不是一般商品。
    周梦臣非常倭寇即便火炮比大明精良一些,但是在数量上远远不能压过朝廷。
    从船只,火器这两个方面来看,俞大猷的计划是可行的。
    周梦臣转过来问王宗沐道:“火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