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战比起陆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所有人的位置都不是固定的,而是移动着。这也是为什么双方打成混战的原因,这种不断移动的队形,太考验将领的指挥能力,与下面水手操船的能力了。
    毕竟这与车辆不一样,一辆车,在陆地上相停就能停,但是对船只来说,在水面上停下来是很难。更花时间,不过是抛锚停下来,还是拉锚起动,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再加上整个船队的水手都是从沙船帮调过来的。是要承认,这些水手都是好水手,经验丰富。特别是沙船这种船型,更是明了无比。奈何他们有一些人是见过血的。但是依然不能理解战争。
    相互配合有问题之后,俞大猷也能放弃指挥,只能各自为战了。
    同样的问题也在汪直这边,汪直亲自上阵,也只能维系住海盗这边人心不散而已,更多的指挥也是茫然。毛海峰能指挥的也不过是汪直的嫡系而已。而且这些海盗也未必能完全执行毛海峰的决策。有时候未必是想抗命。纯粹是做不到而已。
    他们的船只与官军大船一比,就差了一两丈的高度,更不要说刘显将刀子架在水手脖子上,整个船简直不要命的撞了过来,大部分海盗本能的保命,躲开了刘显的船。
    当他们暗自庆幸躲开一劫后,他们才发现,刘显的船撞向汪直的座船。
    一时间,毛海峰立即管不了俞大猷那边,下令调转炮口向刘显的船开炮。
    大概有十几门重炮聚集刘显座船。即便刘显的船很坚固,但是面对这样的轰击,也有几分吃不消。一门门大炮在刘显的座船上开一出一个个窟窿。而甲板上更是一片狼藉。坚固的硬木船舷,就好像被狗啃了一样,一个缺口接着一个缺口。
    刘显咬着长刀,蹲在船舷后面,将一根绳索拴在自己船上,另外一边系了一个活套,在相距数丈的时候,本来被压制的火力,一瞬间喷了过去。
    因为官军船只之中最多的是小炮,而这些小炮在远距离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只有靠近了,近到几丈远,才有用。
    刘显长身而起,将绳套扔圆,猛地扔了出去,绳套很稳的套在对面桅杆上。
    朝廷的封舟大多是福船型,福船与沙船最大的区别就是,沙船是平底的,吃水浅,而福船是尖底吃水深,所以封舟的体型比沙船大一些的情况下,双方船舷高度差不多。
    刘显咬着刀子,拽着绳子,一个飞跃,居然跳到对面船上了。
    这个举动,将双方都看呆了。
    一方面,海盗一直想与官军打接舷战,但是官军这边一直不想,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有人会主动跳过来。而刘显这边更简单。
    刘显而今不是之前的百户千户了。多多少少已经是一个高级军官了,他居然这样,根本没有想过,他如果战死了,他这一船人,一个好下场都不可能有。丧失主将,即便不死也要扒层皮了。
    于是不用命令,刘显的亲兵就将刀子再次架在掌舵的脖子上,要求撞过去。
    问其他亲兵,也学着刘显,无论如果也要冲过去。
    而刘显此刻却须发皆张,长刀挥舞,杀得浑身是血,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在刘显面前走过一个照面。甚至有几个在刘显看来,奇装异服,在船上居然要穿着木屐的怪人。手中握着细长的刀。
    刀法倒是很犀利,但依然不是刘显一合之敌。
    原因很简单,刘显才不与他们拼刀法,因为是在海上,刘显没有穿重甲,只有一层锁子甲。这锁子甲乃是层层铁丝与铜丝编制出来的,刘显这样的人在自己身上是舍得下本钱的。这就是武侠之中,那种刀枪不入的软甲的原型。
    能不能刀枪不入,刘显不知道。但是在战斗的时候,配合好卸力,拿捏好方位,挨上对方一刀,就好像挨了一棍。而刘显一刀就能要了对方的性命。
    这种以伤换命的手段,刘显最熟悉不过了。
    随即刘显感到脚下一晃,却是自己的船撞了上来,刘显的亲兵就好像疯了一般冲了过来。一瞬间就将船上一两百人 杀得干干净净,除却有几个人坐这小船逃命之外,没有一个生还的。
    刘显微微晃着自己的肩膀,刚刚挨得那一刀,虽然挡住了刀刃,但是力道太足了,刘显而今火辣辣的疼。他似乎不在乎,下令说道:“将这一艘船给烧了。我们去下一艘。”
    刘显的思维之中,根本没有这一艘船多珍贵。他此刻仅仅将这一艘船与他在西南山地拨下的寨子等同,打下来的自然要烧掉。毕竟官军不会在深山老林之中驻军。
    于是一把大火烧起起来,刘显回到自己的船上,折了十几个将士。
    刘显随即要求向另外一艘大船撞过去。
    而在这个时候,被打下的这艘大船爆炸了,上面堆积了大量的火药,点燃的时候没有注意,等烧起来的,自然引爆了。一瞬间天地为之静,这爆炸声可比火炮大太多了。
    刘显并不知道,他这一把大火引起了整个战场的震荡,甚至决定了胜局。


第一百二十四章 败局已定
    战场之上,尤其是混战之中,双方指挥系统都不存在了,决定双方胜负的就是士气了。或者说双方的信念,谁肯为这一战打到最后。
    而这方面,官军占优。
    大明二百年的正统,让官军为朝廷效力,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更不要说,大部分官军都不是原本的卫所军,而是在倭乱之后,陆陆续续的招募的士卒,大部分都是见过倭寇肆虐的。甚至有一些有亲人死在倭寇手中,可谓是国仇家恨。
    再加上周梦臣到了之后,对撤销卫所军的同时,也加强了能战之军队的待遇,在最困难的时候,即便是从牙缝之中扣出银子,也没有断这两三万军队用度。这
    刘显所部虽然是刚刚调过来,但是来了之后,周梦臣也是大笔重赏。
    大明大多少军队都是这样的,只要钱给到位了,还是有一些战斗力的。当然了,烂到底的卫所兵不在其中。
    而决定战斗意志的更多在将领这边,俞大猷不用说了。只要还有胜利的希望,俞大猷就是拼了老命,也不会撤的。卢镗,汤克宽,刘显都是战将,不会轻易退却的。
    今日之战,他们都是能咬着牙打到底的。
    但是倭寇这边就不一样了。
    主导海战的倭寇大多都是大明人,真正的倭人是不占主动权的。他们在与朝廷决战的时候,内心之中未必没有焦虑的。即便将领没有,下面的士卒也未必没有。毕竟他们都是大明朝廷管理下长大的。虽然有一部分人与大明朝的贪官污吏有血海深仇。但是大部分更多是为了钱而已。
    底气上就有所不足。
    更不要说,他们各自都有私心。说到底汪直是海盗的盟主,还不是海盗的上司。这些海盗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的。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想象之中的利益不大好到手的时候,他们就要另外的事情。
    比如,如何保全实力。
    毕竟,今日一战,不管胜负,他们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总不能将本钱全部扔在这里,将来怎么办啊?
    更何况,一鼓做气,二而衰,三而竭。
    今日本来是他们伏击官军的。结果发现官军有备,这已经让他们的勇气衰竭了不少,随即发现官军其实很难对付,被打的稀里哗啦,追了好几百里。这又是丧失了不少勇气。
    而今汪直发动反击,已经是最后的勇气了。
    这忽然的一声爆炸,他们看见汪直的座船被炸了。其实并不是汪直的座船,只是汪直座船就在这五艘大船只一,战场之上很多时候是分辨不清楚的。他们见到有一艘船爆炸了,想当然的就以为这一汪直的座船。
    或许是这些下面这些倭寇坚持不下去的表征之一。
    总之这一声爆炸,让很多还在作战的倭寇不得不打起自己的算盘了。
    而谢和就是其中之一,谢和所在战场并不是核心战场,他此刻带着自己的部众与福建出身的海盗一起,与卢镗所部缠斗之中,看到这个情况,谢和心中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
    立即将身边的几个人叫过来,说道:“诸位,今个这关,恐怕难过了。我们再这样拼下去,只会徒徒伤亡下面的喽啰之外,别无他用,而今日之后,恐怕也不是汪直的天下了,朝廷是不能完全控制海上的,到时候海上这一把交椅。”
    话说到这里,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谢和在汪直集团之中,一直是数二数三的存在,汪直有些时候也要尊称一声谢老。而且谢和也不是离开汪直就没有其他地方去了,汪直是徽州人,但混海上最多的人是福建人。
    谢和资格老,关系广,他而今不与汪直混了,回福建去,难道不能找到接纳的人吗?即便不能,大不了去混南洋,天下福建人虽然不能说是一家,但是在海外相互照顾却是可以的。
    这个时代,福建人在海外就已经有很多据点了。当然了,还不能与之后想起,甚至可以说在倭乱之后,福建才开始连续数百年对外大移民,以至于海外的汉语都是闽南语。
    谢和这样的在沿海混不下去,最后去南洋的人为数不少。
    谢和看得清楚,手中有人有船,不在大明混了,在什么地方不能称王称霸。毕竟在这个时代,世界范围之内,有大明这样国力的国家有几个人?大部分地方即便不是无主之地,当地国家的战斗力也完全不能与大明相比的。
    谢和下定决心之后,就还是缓缓的脱离的战场。
    谢和与谢和联系的福建首领手中的船只,大概有二三百艘之多,这还是有很多船只已经撤不下来了。这几乎占据了汪直麾下六分之一的兵力,他们撤出战场,想不受瞩目都不行。
    谢和的所做所为,就已经注定了汪直败局已定。
    汪直看见谢和撤走的时候,整个人几乎站不稳了。毛海峰连忙搀扶住了。说道:“义父,你要坚持住啊。”
    汪直苦笑说道:“这个时候,说这个又有什么用啊?快换船吧。”
    毛海峰说道:“换船?”
    汪直说道:“我的座船如此显眼,俞大猷放过谁,也不会放过他们的。我也安排了死士,今日就是汪直葬身大海的时候。我纵横半辈子,岂能没有想过有今日这个结果,你如果愿意,就与我一起去南洋,从此隐姓埋名。做一方土豪,如果不愿意,我剩下的部众,你都可以带走。从此就当我死了。”
    “你选吧。”
    毛海峰说道:“义父去什么地方,我就去什么地方。只是义母与二弟他们怎么办?”
    汪直说道:“这些事情,我都没有告诉他们,如果将来安顿好了,未必不能将他们偷偷接过来,而今我们去南洋,虽然我也做了一些准备,但是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也不清楚。就让他们当我们死了。大内家的家主是一个厚道人,他看在我的面子上,会善待他们的。而且,他们也不适合海上生活,就让他们在日本安安分分的活着吧。”
    其实汪直也不知道他去南洋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他已经做好死的准备的。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知道,他在这里是东海,乃至于日本,是一点活路都没有的。今日战后,朝廷必然将拿下他汪直作为重心,而实力损失太大的他,还要面对海上无数敌人的挑战,甚至与他关系最厚的日本人,也会抛弃他。因为日本人想要的是海上贸易,而汪直的存在已经是海上贸易的阻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