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继光前往龙岩。上奏朝廷,令唐顺之巡抚汀州府,邵武府,潮州府,惠州府,南雄府。赣州府,南安府,建昌府八府。戚继光为平叛总兵官,节制福建,广东,江西兵马。这一件事情,交给他们我也放心了。”
    不放心也不行了。
    广东方面一点也不能信任。周梦臣夹带之中始终缺人。如果不是缺人,也不会,将这一件事情交给唐顺之。虽然唐顺之表现出自己知兵的一面。但是这个人可靠不可靠,周梦臣还不确定。
    唐顺之与胡宗宪,都是周梦臣的选择。但是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了唐顺之。毕竟胡宗宪与严党那里也一直勾勾搭搭,藕断丝连。周梦臣不敢相信。
    而唐顺之就聪明多了,他与严党虽然有合作,但始终不看好严党。
    这对戚继光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毕竟,之前戚继光都是在周梦臣麾下听用的。很多时候都是周梦臣给他兜底的。不要小看这种兜底,有人兜底,与没有人兜底,是完全不同的情况。而今戚继光真是一方主将了。对整个三省交接处的战场,都是最高的武官。虽然唐顺之还是他的上司。但是戚继光有爵位在身,也不让唐顺之多少。再加上有周梦臣在后面,戚继光有很大的自主权的。


第一百六十五章 海波暂平
    考验戚继光是将才,还是帅才的时候到了。
    周梦臣也只能期望自己培养出来的戚继光一定不会比历史上的戚继光差。能够成为大明最出色的帅才之一。
    不过,周梦臣也估计最近几个月,张琏那边不会有什么大仗。
    原因有三,第一广东方面要吃排头。周梦臣都要上书请罪,广东巡抚以及按察使,总兵都要找门路了。否则这事情不好过关。这个时候,广东方面哪里有心思组织对张琏的围剿。
    第二,戚继光这里只有一万多人。他其中一个营,已经拨给俞大猷。福建的军队正在整合之中。一时间也没有进攻能力。
    一万人虽然不少。如果张琏愿意与戚继光决一死战的话,周梦臣相信这一万多人,就足够消灭张琏所部。但奈何张琏选择了钻山沟。如果看地图就知道,张琏所部挺进的范围,其实与中央苏区很多地方有重合。
    这也是证明了当地是多么山高路险。
    想要围剿张琏,需要的不是打败张琏,而是四面八方堵住张琏的去处。然后瓮中捉鳖。这需要的兵力也就大了。周梦臣估计非十万人不可。
    所以周梦臣决定,福建军制改革提前,让戚继光在汀州设立大营,招收福建士卒。建立福建的营兵代替卫所兵。让胡宗宪加快对福建卫所的改革与撤销。等什么时候福建兵也有十营士卒,然后联合江西,广东的士卒再围剿不迟。
    第三个原因,就是江西的问题,江西多盗贼,这是从明初到明末都存在的事实。也与江西人口结构有关系。可以说平定江西盗贼的人,数不胜数。从王阳明到现在,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办法根除。
    不过平静一段时间,接下来又会爆发。
    周梦臣估计等张琏进入江西,定然有很多盗贼来汇合的。而张琏这个时候也会在整合内部。
    官军与张琏一时间都没有大战的想法。
    周梦臣到了江南将近一年了,这一年的事情,总算是让南中国暂时处于一种太平的氛围之中。不过,周梦臣也知道,这种氛围是一种假象。如果不做处置很快就会被打破的。
    所以,周梦臣要趁着这个空档做很多事情。
    周梦臣这边安置了俞大猷,随即又叫来另外一个人。也就是在整个月港事件之中表现很出色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谢彬。
    周梦臣对谢彬与其他人不同,就是因为谢彬身上有进士的功名。而且曾经担任过广东知府。这种士绅的身份,是很难对付的。周梦臣虽然也知道,谢彬这种人就是那种私自通海的福建士绅之中的典型。
    但正因为是典型。周梦臣反而不能轻易动他了。
    因为会引起连锁反应。虽然福建士绅而今一个个都好像躺平了,任周梦臣处置。但是周梦臣真这样认为,就是给下一任埋祸了。
    周梦臣与谢彬寒暄了几句,说道:“月港算是平定了。但是治标不治本。先生身为月港士绅之首,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安定月港?”
    谢彬说道:“大人客气了,在下只有一个想法,月港远离漳州,能不能设立县治,以安百姓。”
    “设立县治。”周梦臣细细琢磨,发现也是可以的。原因很简单,月港这里的水陆交通,距离临近的县都不是太近。而且人口聚集的也不少,从这里分割出来一个县,是符合标准的。同时,有县城,就有官员,有官员就有朝廷的触角,既然皇权不下乡,就多设一个县。
    毕竟如果什么也不做的话,不出几十年,月港就会变成原来的样子。这里的统治权,朝廷不要,就归于乡绅。但是这些乡绅,说强硬也强硬,说软弱也软弱。
    在朝廷体制之内,很多呼声是不能不重视的。但是让这些乡绅赤裸裸面对盗贼,他们反而成为软脚虾了。
    周梦臣暗自揣摩谢彬的心思,说道:“这倒也是一个解决办法。我会上奏朝廷。看看此地能否设县。不过,月港的事情,仅仅是设县就能解决吗?”
    谢彬的心思,很好的体现出了士绅阶层的双重性,一方面他们与朝廷博弈,想要更大的地方权力,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是朝廷统治的根基,自发的维护朝廷体制,同时也不妨碍他们挖大明朝的墙角。
    谢彬说道:“大人明鉴。不仅仅是月港,乃至整个福建的问题,就在海禁上,大人一到福建,不是说过要开海禁吗?福建上下翘首以待。这才是真正解决福建困境的办法。”
    周梦臣说道:“开海之事,我势在必行。只是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拿捏不准。正要向谢先生请教。”
    谢彬连忙说道:“大人直说便是,请教就太过了。”
    周梦臣说道:“不然,此事非谢先生没有人能解答我?”他微微一顿说道:“你可知道,陛下为什么给我这么大的权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并允许我开海,是因为我向陛下承诺了,开海之后,会给朝廷带来一大笔赋税。而今就是在这赋税之上,我看过朝廷市舶司收税,其中章程都有不甚明了的地方。正要请问谢先生,如何征税,才能既不伤民,又能收取足够的赋税。”
    谢彬一愣,他几乎以为周梦臣是在责问他。
    什么时候赋税能做到既不伤民,又能征收足够的赋税。就好像王安石的不加赋税,而国用自足一样,都是不可能的。赋税本来就是一种财富分配的方式。不管从谁手中征税,都会有人利益受损。
    可以说,朝廷有了钱,必然是有人承担了这钱,决计不存在,有赋税从虚空之中来的。即便是印钞,也是全国人民承担货币增发的成本。
    谢彬作为福建士绅之一,他很清楚赋税征收过程。可以说海禁一开,定然会有很多人参与海贸之中,包括他谢家。这个时候,周梦臣想他问这个问题。让谢彬一时间有些头疼。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当然了,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不是说,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如,周梦臣所。海上缴纳赋税之事,问谢彬可算是问对人了。谢彬从小在月港长大。真以为海盗们就很大方,对于过往船只就不收钱了。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对于海盗来说,最赚钱的生意,恐怕不是海贸,而是收保护费,郑芝龙郑家就是其中表现,刚刚收保护费,就能有千万两级别的收入。
    大明朝廷收税的方式,周梦臣看不上。一来很繁琐,二来容易胥吏上下其手。造成贪污。周梦臣也想制定一种方便快捷,并能容易维持的赋税征收方式。
    他问谢彬是真心请教,也带了一丝丝的试探。试探福建士绅能够接受多少海关赋税。
    毕竟,周梦臣希望海关赋税能够长长久久的征收下去。就必须与参与者形成一个共识。形成一个平衡。否则反反复复的折腾也很烦的。
    谢彬说道:“回大人,此事关系重大。一时间在下也难以回答。请大人容在下回去想想。”
    周梦臣说道:“放心,我不急于一时。这样吧,谢兄何不跟我回江南。只要做好这一件事情,我定然要向朝廷举贤,想来海上事务,也是需要很多如谢兄的人才。”
    谢彬一愣,心中盘算了很多。果然士绅的共同默契,比不上自己的前途重要。他立即行礼说道:“请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尽力,为大人提供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章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苏州
    周梦臣在月港待了几日,查访月港民情,得到了大量的人才,特别是航海的人才。可以说一夜之间,周梦臣手中有了一批最好的海洋人才,他们脑袋之中的知识,是大明最顶尖的航海知识,对南洋,对西洋,对东洋海外情况与航道,周梦臣甚至发现有些人从海路到过阿拉伯。
    周梦臣立即命人以这些人第一手经验为蓝本,然后结合之前关于海外的书籍,要编纂出一本海外指南。简单的命名为《海国图志》,当然了,与后世介绍外国思想为主的不一样。这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地理书而已。
    他甚至准备找来一些葡萄牙人,一并编纂。要将这一本饱含现在所有的已知世界的地理书籍。包括了新大陆。
    之所以起《海国图志》这个名字。不过是周梦臣内心中的念想而已。
    在月港这里编纂这一本书,有些不大合适。毕竟,这些人的经验是经验,想要落在文字上,却是差了一些意思。周梦臣准备将这一件事情,回到苏州之后,交给六艺学院来主编。
    的确,事情到了这一步。
    周梦臣在福建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东南的核心还是在江南。周梦臣已经筹备回江南了。
    他还要等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代巡抚汪道昆。
    不过,数日,汪道昆已经从福州而来了。
    周梦臣召见了汪道昆立即吩咐道:“而今福建大抵平定。但是你也说了,这是治标不治本。我要回江南筹备开海事宜。你在福建也要准备起来。”
    汪道昆说道:“大人准备在月港开港吗?”
    周梦臣摇摇头,说道:“月港的港口,有些差。我本意是泉州一口。只是福建的情况…………”
    月港虽然是大明最大的私港,但是在周梦臣看来,月港的港口条件,并不是太好的。甚至比不上上海,不过胜在隐秘,易守难攻。但是作为朝廷开海之地,别的不说,港口容纳力就相当不足。
    汪道昆说道:“大人知道福建的情况,福建走海路是比陆路更方便,福建百姓浮海而游,已经家常便饭。下官觉得,漳州,泉州,福州三地都需要开海。”
    周梦臣说道:“朝廷禁止的仅仅是海外贸易,彼此之间航运并没有禁止,何必如此?”
    汪道昆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朝廷之间的海禁,名存实亡。而我相信大人开海之后,对各地走私定然会严厉查处。而对于下面的人,可不管这批货物是去泉州,温州,还是去东洋西洋。而福建的交通大人也是知道。大多因山河地势相互分割。彼此陆路交通。就要翻山越岭。还请大人怜惜福建百姓不同,网开一面。”
    周梦臣听了,也微微一愣。
    他知道汪道昆说的也对。福建是有好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