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7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怜惜福建百姓不同,网开一面。”
    周梦臣听了,也微微一愣。
    他知道汪道昆说的也对。福建是有好几个沿海盆地组成的,他们大多是又相应的河流冲击而成的。从上游乘船到港口直接出海是最方便不过的。如果到另外的港口出海,就要走数百里的陆路,甚至还有山路,那耗损就太大了。
    周梦臣更是明白,大明基层是什么样子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下面简单好操作,不要寄希望于他们有什么独立的判断权力,不是他们太笨,而是太聪明了。中国人钻空子的本事,谁也比不过,如果除却开港之外的港口,也能随意出海。他们可能报短途跑长途,以此来偷税。周梦臣不用脑子都能搞出好几个法子。更不要说与胥吏相勾结,更是有无数种办法。
    正如汪道昆所言,周梦臣准备除却开海的一些港口之外,其余沿海港口,只能有渔船出海。而且渔船的规模也要被限制,反正大明渔民也没有什么远洋渔业。
    只是如此一来,周梦臣之前想的,一个省有开一个口子的办法就不大适用了。
    很多事情都要重新思考了。
    周梦臣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我要在考虑一下,不过,你可以准备起来。对了月港设县的想法不错,你也可以推进一下。朝廷那边,我去分说。”
    汪道昆说道:“属下明白。”
    周梦臣随即又将卫所撤销,支援戚继光围剿张琏等事,一一交代了。汪道昆一一答应了。只是周梦臣看出来,汪道昆有几分欲言又止。
    周梦臣问道:“你又什么事情?”
    汪道昆说道:“大人,阮鄂的事情有了一些意外。”
    周梦臣微微一愣,这是他立威的重要一环,怎么可出问题。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汪道昆说道:“阮鄂的事情一点也不难查,大人可知道,他曾经与海盗谈判,贿赂海盗让他们不上岸劫掠。”
    周梦臣听了微微一愣,忽然明白为什么福建局面转变的这么快,海盗一点不将官府放在眼里,有这样一个巡抚,周梦臣也不会将官府放在眼里,说道:“此言当真?”
    汪道昆说道:“属下以性命担保,此事决计是真的。之前就有传闻,我一查一个准,特别是有些经手之人,也被大人俘获了。可谓人证物证具在。”
    周梦臣有些奇怪了,说道:“有这些证据,阮鄂必死无疑。又能出什么问题?”
    汪道昆说道:“有人来暗示,让我往大了弄,他听他们的意思,是要以阮鄂为线索,坐实严世蕃通倭。”
    周梦臣一听,就知道这是徐阶的人。即便不是徐阶下令,也是徐阶默许的。
    阮鄂是一个关键人物,而今阮鄂通倭是证据确凿。而阮鄂自己又是给严世蕃送过重礼。如果确定,严世蕃,阮鄂,倭寇这一条线,那就能矛头直指严嵩了。
    至于严世蕃是否真的通倭了,其实并不重要。只需让他百口模辩就行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是徐阶要反…攻了吗?”
    这个时候,王宗沐已经从京师回来了。京师发生的一切,周梦臣也都知道了。但是知道归知道。他虽然对徐阶的不满,也是日益增长。但是双方的联盟,不会因为这一点点小问题而解散。
    毕竟,这个联盟的根基建立在对付严嵩身上,严嵩不死。双方谁也不会不识大体的。只有小摩擦,在大方面上,还是相互配合。
    汪道昆说道:“大人,这一件是该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配合他们。不过,我们只提供证据。关于阮鄂的所有事情,要查的清清楚楚。事无巨细全部给他们。下面的事情就与我们没有关系,看看京师怎么唱戏了。”
    周梦臣其实很喜欢徐阶与严嵩两个人斗起来,斗得越狠越好。毕竟双方斗得厉害,那就没有心思管周梦臣在江南做什么了。只要周梦臣老老实实在外面,一些出格的事情,他们也能当做看不见的。
    这就给了周梦臣极大的自由度。
    只是周梦臣也没有想到,倒严的大幕,就是阮鄂案拉开了序幕。
    嘉靖三十六年,周梦臣从去年一直忙到现在,入闽的时候,才是夏季,而今要离开的时候,已经入秋了。再加上路上形成延迟。等周梦臣回到了苏州快要冬天了。
    只觉嘉靖三十六年,他一直忙于打仗。不是在打仗的路上,就是在筹备打仗,很多事情都还没有来得及做。
    今后数个月,周梦臣就要勤练内功了。理顺东南经济体系,最好能让工业化的生产体系引入江南,这才是他要面对最大的考验。是周梦臣在江南做的最难的事情,不管多难,他都要做的事情。



第九卷 海上惊涛


第一章 嘉靖三十七年
    恍惚之间,一年过去了。而今已经是嘉靖三十七年了。
    周梦臣在这一年的事情之内,没有做别的事情,做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将总督府,从苏州迁到上海县。更是在上海基础设施建设上下了大功夫。首先是疏通了吴淞江。苏州到伤上海的水道畅通无比。而苏州又是整个江南。不,是正经江南浙北的水路中心。苏州通往上海的水路畅通无比,也就说明,大明最富庶的地方,江南四府,加上浙江杭州府以北的地区,都可以通过上海进行海贸。
    而且都是水路。水路消耗最少,即便是多一些里程也没有什么。
    如此一来,就奠定了上海乃是第一大港的地位。
    也正是这样的地位。周梦臣才下定决心,将总督府从苏州迁到了上海。
    从城市定位上来看,苏州是生产中心,消费中心。他的核心地位是没有动摇的。但是上海却代表着海洋经济的崛起。而今上海依旧是附属于苏州的经济体系,但是这种主客易位需要多少年?
    周梦臣并不知道。
    但是他非常期望这一件事情发生。
    因为当这样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那就意味着要么中国在海外占据足够的经济份额,以至于对外经济的分量最少与大明国内经济等量齐观,甚至要超越。要么就是有敌人人从海上来。大明内部的经济体系不得不依赖于外部经济。
    后者,也就是上海崛起的过程,上海的崛起就是西方入侵进一步加剧的过程。
    当然了,周梦臣期望的自然不是前者。他期望的是,大明有足够的海外领地,而本土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撑这些海外领地,并远销到其他国家。让大明在在十六世界就能成为世界工厂。
    对于这一点。周梦臣也下了大功夫。
    首先是江南造船场。江南造船场可以说是上海最大工坊,雇佣劳工数万再加上一系列木工工具。最近正接下一个大胆子。不是别的。就是给东海水师换装。东海水师二百多艘船,都是老船旧船,俘获的船只。
    而且在周梦臣看来,也并不符合未来的海战。因此周梦臣制定了四十艘炮舰的计划。这四十艘船,都是福船船型稍稍改进了一下,进行过特别加固。有丰富的水密舱。还有专门的炮位。
    一艘船宽五丈,长十五丈,有六十个炮位。一般来说,装五十门火炮就足够了。而这火炮也是由朔州军器监专门订制的,炮身更重,每一门重一千二百斤。火力凶猛。适合海上作战。甚至还有线膛炮的版本,只是因为钢材的原因,三五炮就能打平线膛。而且因为是前装炮,装炮弹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用长柄软木槌,轻轻敲击,一点点的将炮弹装进去。太浪费时间了。只有两三门的样炮。但也有当年北…京城下一炮的风采了。
    这也代表了,大明最高的制造水准。
    不过,这也很贵了。一艘船加上火炮,一万两还稍稍出头的。
    而且这样的船只,完全没有什么运货能力。几乎上能装满所需弹药补给,粮食清水等物资,就差不多了。额外运载量,简直是少得可怜。不过,这才是周梦臣心目之中真正的战船。
    而且不是之前将在船头增添几门火炮就能当战船用了。
    除此之外,还为东海水师增加了其他很多船只。毕竟正规的水师不是一种船型打天下的。总之,东海水师总体上有船只二百多艘,临近三百艘。除却这四十最大的战船,还有一半比最大福船小上一号两号的小战船,分别能容纳四十门火炮,还有二十门火炮的船只。至于更小的船只。东海水师就不装备了。不过,这样的小船,浙军,闽军,还有刚刚建立起的南直隶军,还是要一点的。
    这也是俞大猷思忖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做出的抉择,他将近海防御的责任都让给了当地军方。
    为了这一件事情,俞大猷还有戚继光,卢镗等人好生争论了一番。
    无他,俞大猷手中船越大,炮越多,就越发不适应海边的环境。
    因为海边岛屿复杂的环境,最适合其实是灵活的小船。而不是大船。大船在大海之上,最容易发挥战力。但是在近海,因为风向多变的原因,很容易出现转向不灵,比不上小船灵活。
    当大船失去了速度,失去了转向的空间。那就是是任人屠杀的地步。
    历史上,郑芝龙击败荷兰人战事,料罗湾海战,就是这样大的。而所谓的破西洋船的秘法,火攻船等等,都是基于这个远离的。
    在海上,固然是大船胜小船,大炮胜小炮,但是在近海这个问题,就不一定了。
    近海防御最好是大量小船。
    俞大猷如果将这些小船都纳入东海水师的话,就会出现经费太高了,其次,管理上也很麻烦。
    所以,俞大猷最后决定将这些力量下放给沿海各省。
    当然了沿海各省不愿意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俞大猷还保留着这些小船队的指挥权,也就是说,当海上遇见战事之后,这些船队都要归东海水师一并指挥。这才让各省总兵官恼火的事情,凭什么花我们的钱,养你们的人。甚至有大批文官觉得,如此一来,东海水师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建议将东海水师拆分,分给沿海各省,让沿海各省组建自己的水师。
    周梦臣好说歹说,才算是将所有事情给摆平了。
    他给了沿海各省水师一个重要的权力,那就是缉私权力。
    虽然而今海禁还没有全部放开。但是江南每一个百姓都知道,开海是必然的,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每一个从正规港口出口,并缴纳赋税的船只,都会颁发凭证。缉私船可以在海上拦截人会船只。只要没有凭证,就能压回去。通知人来缴纳罚款,当然了,如果不来,这船连货物都要充公,至于船上的水手,都要流放海外。
    而今大明所言的海外,还只有大琉球,也就是台湾。不过渐渐被称为东海。因为东海水师,在舟山,宁波,温州,崇明,厦门,等第有驻扎地之外,还在澎湖,台湾上有三个港口驻地。
    并建立了东海五卫。在很多人约定成俗的称呼,都是东海那边。
    周梦臣估计将来台湾岛被叫做东海岛也不奇怪。
    造船场另外的业务就是给福建,广东,浙江,南直隶,造这种每艘船上只有十门火炮,船又轻,甚至可以帆桨并用的近海船只。每一个省都是一百艘打底。
    这种给官府造船的单子,利润是很低的。真正给造船船带来大量利润的,是商船的营造。
    因为开海的风声,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而且大家都知道,上海必然是开海第一港,所以大明对船只的需求量,一下子飞速增长。可谓供不应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