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8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上,我们只有一艘船。其他船只赶过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邓钟说道:“不然,他们船只虽然多,但都是小船。而我的船虽然不大,却是战船。”
    邓钟说对面的是小船,也是真的。因为周梦臣放开海禁之后,大量的四桅船,五桅船。暂时还没有出现六桅船。一方面是技术问题,另外一方面,大家都有颜色的人。虽然说放开禁海了,大家也要有眼力劲,朝廷最大的船,也不过是五桅船,你造六桅船,是想做什么?
    再说了,船也不是越大越好,一些跑的近的商户,甚至还在用三桅船。
    但是总体上来说,这些汪直旧部,各种海盗们是完全落后了,他们的船都是三桅,毕竟在海禁时代,三桅以上的船根本没有人敢造。
    当然了邓钟船也不大,属于三桅船行列。原因很简单,这些派出了搜索的船只,都不会要大。真正主力。也就是那四十艘一号福船都在后面整装待发。他们才是准备一锤定音的力量。
    不过,邓钟对自己的船非常有信心。
    毕竟周梦臣对战船下足了本钱,不会因为战船大小,就有所区别。最好的硬木,甚至在一些关键地方还钉上了铁片。因为海上盐分的问题,这些铁片根本就是消耗品。一年要换几次。但是在朔州监建立之后,大明的铁价一直在降低。而晋商大量进入朔州之后,更是争先恐后地将铁降成白菜价。在南方也只有佛山镇在苦苦支撑着,两广云贵,西南,还有海外的市场。随着周梦臣进入东南,东南的市场佛山镇也丢了。
    总之,虽然有人琢磨防锈的事情,但是有更多人喜欢,打仗前钉上去,用完就扔,反正你也没有多少银子,而且这些铁板虽然锈了,但是对很多百姓来说,还是能用的。折价卖出去之后,还能有一点点小外快。
    单单这一点,就能看出东海水师船只质量与豪横到什么地步。
    事实证明。在水师上面,钱就是战斗力。


第二十五章 扫清群丑
    邓钟这边新船新炮,得心应手。对面船只虽然多,一看就是老旧破小。甚至有些船只明显看出颜色不一样,一看就是修补过的。而且修补的木材,怎么看就不什么好木头。
    邓钟这才有了信心。
    但是邓钟身边的人实在受不了,这位少爷的举动,纷纷劝谏。
    邓钟却是一个主意正的。他说道:“好了,不用说了。而今已经有了结果了。我们不找他。他们来找我了。我东海水师有不战而退的吗?”
    如果说刚刚开始,这边船只还是想要劫掠邓钟的船,而今却不一样了,邓钟这边明显的传递信号,倭寇也不是傻子。岂能看不出来。
    他们不知道这个信号是传递给谁的,不过,既然对方传递信号,本能要做的,就是将这个信号给灭了。
    所以数条船从各个方向包抄过来。
    邓钟临危不惧。下令转舵。却不是逃走。而是躲避开对方的追击,尽量与对方的船只一对一对决。
    很快邓钟与倭寇一艘船飞快地接近。却见倭寇船上,黑压压站了一群人,手持倭刀,一个个耀武扬威的。都准备跳过来。
    邓钟冷笑一声,下令关闭炮门。所有火炮都装最大分量的散弹。
    于是在两船交接的时候,不过数米。一个个倭寇都跳了起来,想要跳到邓钟船上。而今这个时候,船舷上的炮门一瞬间打开了,露出一个个黝黑的炮口。
    随即炮口之中,爆发出橘红色的火焰,无数星星点点的亮光,就好像流星雨瞬间爆发。一瞬间,它们化作一道道血色的红线,从一个个倭寇身上穿过,甚至一连打穿好几个人的身躯。即便有长刀硬木等障碍物,也发挥出自己的实力,长刀顿时打弯,甚至打断,至于厚重的实木,虽然没有被打穿,但是崩开的木刺,未必比散弹的威力大。
    说起来洋洋洒洒数百字,其实就是弹指之间。
    一瞬间倭寇甲板上就被弹雨给清洗了。
    本来陈旧木色的甲板,瞬间被红色洗了一遍,无数活着与死着的人,都将自己的血液迸发成了这艘船新的涂装。可以说仅仅一轮散弹,这一艘船,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虽然又用实弹轰击了几次,虽然没有打沉,但是对方的速度明显降下来了。
    随即邓钟听见一声轰鸣。一枚炮弹打在船舷上,发出“当”的一声。邓钟一看,一块铁板被硬生生地敲了下来。但这一击并没有给邓钟带来任何伤害。
    倭寇只是火炮少,并不是没有火炮。
    邓钟镇定精神,一边撤一边打,与倭寇纠缠着。
    他却不知道,这里的炮声。简直是周围官军船只最好督促,很快有一艘船。冲了过来,虽然没有与邓钟汇合,但也义无反顾的倭寇发动了进攻。
    第三艘,第四艘…………,等等。
    俞大猷为了一定不能错过倭寇的船队,一共派出七八十艘船只。甚至还从浙江地方借调了一批小炮舰。这区域之内,大明船只数量其实并不少,只是有些分散而已。随着这些船只陆陆续续赶到。
    倭寇这边已经感觉不妙了。
    倭寇感觉如何?但是俞大猷此刻如临大敌,与对大宾。
    在他看来,这是他主持东海水师以来,最大一次考试。万万不能考砸了,既对不起周大人的信任,也对不起江南百姓。
    他接到消息之后,只来得及向周梦臣报告一声,就带着东海水师的绝对主力,四十艘一号船,六十艘二号船,总计有数千门火炮的船队。这一艘船队,如果主力决战的话,对付西班牙的人主力,也未必不能打上一打。
    只是当俞大猷来到战场的时候,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表情。
    因为,作为军事经验非常丰富的俞大猷,一只要扫一眼,就知道,这仗差不多打完了。对,邓钟开火之后,陆陆续续有几十艘船进入战团。
    其他的船,要么距离这么太远了,根本没有看见烽火,要么就是能看见烽火,此刻拼命往这里赶。
    如果说,在汪直时代,大明海战能力远远比不上汪直。但是在今日,整个东亚估计没有东海水师的对手了。在今日之战中表现的明明白白的。
    当官军的船只超过二十艘的时候,倭寇就有一些吃不消了。
    但是对倭寇来说,吃不消也要吃。原因很简单,而今这个季节,从日本到舟山,是顺风,而从舟山到日本,就是逆风了。在逆风状态之中,根本不可能有顺风时候的速度。
    也就是说,他们而今船只情况,已经船上这么多人。根本不可能支撑他们回到日本。
    虽然船在海上,待了不到十日,但是倭寇众多,将粮食什么的都也都吃得差不多了。补给不大够他们回日本,最缺不是粮食,而是清水。
    在海上虽然都是水,海水却是不能喝的,淡水就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最少远补充一次淡水,他们才能回到日本。
    所以他们决定咬着牙坚持一定要将这战打赢。
    但是当战场之上,船只超过三十艘之后,虽然还是混战,但是倭寇这边,已经明显的支撑不住了。有时候船多,还真不一定能够打胜仗。
    坚持未必能有什么用。实力在这里放着。
    当官军的船只到了五十艘的时候,倭寇这边彻底坚持不住了,他们只能跑,而且是混乱的跑,根本没有什么目的的跑,只求能脱离战场,能活着就行。
    而俞大猷来到战场,看见就是这样的一幕。
    他辛苦打造的大舰队,他的东海水师绝对主力,他一锤定音的战略力量。却一锤子打空了。
    俞大猷内心之中,也有泛过一丝苦涩,不过,虽然这局面,不如俞大猷所料,但是好歹是打赢了。他作为东海水师总兵官,不管谁打赢了,都是他打赢了。所有他能很快调节自己的心态。
    但是俞大猷主力舰队的很多人,却未必能如此快的调节自己的心态。
    因为在东海水师建立之后,这些船队就是绝对主力,不管是挑选军官,还是士卒,都是他们先选,在补给的时候,他们也有优先补给的权力。
    至于其他船,根本就是给他们打下手的。
    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完全反过来了,以尹凤为首的军官,脸都崩不住了。明明打了胜仗,看上去好像是打了败仗了。
    俞大猷也注意到他们这种情绪,说道:“好了,不管怎么说,都是打赢了。立即去堵住这些船只。这一战要全歼,这恶海盗跑了,可是我等的罪过了。”
    “是。”身边的人纷纷答应下来。
    随即整个大船队分散开来,将到底乱跑的船只一个个追了下来。有的干脆击沉了。这些小船大炮,不管是火力密度,还是单个火炮的威力,都不如大船。
    所以何些小船,很难单独击沉倭寇的船。或者即便能击沉,也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射击。
    而大船就不一样了五十门火炮的集火,再加上海盗陈旧的老船,很容易在几轮之内击沉。更何况,这一战,主力船队一点功劳都没有捞到,正满肚子是火,这火自然要朝这些逃跑的倭寇身上发。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在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这一战总算打扫完战场,浩浩荡荡的船队回港了。
    俞大猷高兴之余,也有一点点尴尬。那就是该如何给周梦臣介绍这一战。总有一点难以开口的感觉。他也有一点点疑惑,那就是虽然防御于海上,但是水师的力量,有没有听太强大了一些?


第二十六章 征日之思
    “好。”周梦臣得到战报之后,兴奋之极。
    到了他这个地位,才不在乎下面谁是主力谁是附从。谁立功多谁立功少。只要能打赢了就是好。至于剩下的一些事情,都是俞大猷该摆平的事情。
    他对这一战的高兴,不仅仅是击溃近乎全歼一股倭寇。而是这一战证明,他的海上防御战略已经成功。
    这才是周梦臣绝对最高兴的地方。
    当然了,另外一个小问题,也需要周梦臣稍稍思考一点,那就是东海水师是否火力过剩了?
    其实周梦臣并没有察觉到一个事实。大明生产力已经有了大步的发展。比如火炮,明代红夷大炮,一门两千多两银子。周梦臣而今所造的舰炮,因为是大明自己造的,之前也没有造舰炮的经验,所以这大炮能不能比得上大名鼎鼎的红夷的大炮也不好说,大概率是比不过的。
    毕竟,大明面对敌人,也不是西洋人。
    但是价格在,一门只有几百两,一艘一号福船,再加上几十门火炮,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零件,综合起来,才有一万两上下。
    这个价格如果不是,朔州监在冶铁技术,炼钢技术,金属加工技术,工艺流程上大发展,是万万做不到的。如果像之前,每造一门,搞得好像是艺术品一般。那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价格。
    而造船也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引入木材加工一系列流程。将造船零配件通用,一体打造,然后再组装。船只也不会这样的价格。所以,这样的船只,如果没有这个多变革的话。
    那么一艘一号福船再加上上面的火炮,没有了几万两未必能下来。
    正因为是生产力的发展,周梦臣花同样的银子,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一百多万两打造出来的水师。胜过之前数百万两甚至更多价格打造出来的水师。
    这与周梦臣之前的估算有一些不大对。
    原本周梦臣觉得要建立数支水师才能够用。而今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