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大明-第8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梦臣记得很清楚,
徐阶的徐家最后在松江是何等的霸道。何等的猖狂。徐阶如果真有心控制自己的家人,也不会弄成如此田地,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污名。从徐阶父亲死后,只有几十亩薄田,到徐阶最后跨府连县,松江府都装不下徐家的家产了。
如果上海港背后没有他周梦臣。看看徐蟠又会是什么嘴脸。
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此。上海模式不要说推广有多少难题了。单单说一点,越来越有钱的上海,需要一个越来越硬的靠山。如果周梦臣撑不起这一切,将来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无非是他周某人倒台,所创作的一切,被无数人蚕食殆尽。一点也不剩。
他们自然没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心思,他们甚至会有意限制技术发展。反正他们用权力垄断了一切利益,技术发展不发展,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就好像徐家,如果徐蟠大举进入上海港区。在里面占据巨大的份额,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抗税,凭什么交税。交税还不如他们老爷子说一句话。如此一来,大明从新生产模式之中没有得到一点好处。财政问题依旧没有办法解决也就罢了。
这有为之君,恐怕要开历史倒车了。
一个生产模式,不管再先进,再好。如果无意于国家,那么在国家统治眼中,就是异端邪说。
周梦臣不怕自己的学说被打成异端邪说。但是他怕,他回来一趟,做了很多事情,他的学说反而在中国之外发展开来。这不是周梦臣开玩笑,别的不说,他在九州的作为,估计已经有一些日本人捧着周梦臣的著作研究了。
日本人从来不吝啬对强者学习。
“我没有退路了。”周梦臣心中坦然。他很多年前都想明白这个问题了。内阁首辅,他一定要坐一坐的。哪怕他的下场,如夏,张居正一样,落得晚景凄凉。很多人都感慨,一些改革家,谋国不谋身。似乎,两者是可以两全的。
但是此刻的周梦臣才知道,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之前,在内心之中,愿意为自己,为国家,为历史负责任的人,是没有时间与精力对自己负责。
周梦臣从来没有如此高兴与坚定的,愿意走上争夺最高权力的荆棘之路上。不管是成是败,是否遍体鳞伤,牵连妻小。在此刻,周梦臣也下了决心,在这一任总督卸任之后,一心一意谋求京官。如果能直入内阁固然好,如果不能六部尚书之中,他必须争夺一个。
第七十七章 陆揖的药
似乎是陆揖耗费时间太长了。一时间他满头大汗,牙齿上下相击,发出咯咯的声音。
周梦臣见状大惊,立即召唤郎中。一个郎中进来,立即给了陆揖一颗药丸。让陆揖合水吞服下来。好一阵子,陆揖出了满头大汗,神色却有几分缓解了。
周梦臣看这药丸,是中医寻常的蜜丸。也看不出来什么端倪。不过,对这药的效果,却有一些好奇。立即问道:“这是什么药?”
这个郎中说道:“这是乌香丸,以南洋乌香为根,配合各种药丸炮制而成,也是《大医精诚》上刚刚出的新药。在镇痛方面,有奇效。而今…………”这郎中微微一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含糊说道:“对陆先生有用的药,也就是这个了。”
《大医精诚》也是周梦臣案头书,但他并不是每一期都读的,原因很简单,没有那个时间。但是大体动向还是知道的。
周梦臣引入外科医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对人体探索,成为大医精诚的主流。各种部位的详细解剖图,成为大医精诚的主要内容,还有根据解剖图,来研究人体机理,对照之前的医理。
但是渐渐地这种风潮就淡了下来。
首先,人体构造虽然复杂,但是碍于这年头的工具。对人体构造一些细微的地方,是很难进一步研究的。而基本的人体构造研究的也就差不多了。也就是简单的事情搞完。想要进一步推进,就比较难了。没有那么快出成果。
其次,人体构造研究,本质上是为了治病。而治病就要用药。新思想的改革之下。李时珍更是对之前的药材,进行了大张旗鼓地扬起。特别是引入了一些化学的手法,对药材进行炮制。一方面否定了很多老药材的药力,一方面有提出很多新药材。
其实,这也是李时珍一直以来的想法,否则就没有《本草纲目》了。不过人的地位不同,做出来的事情影响力也就不同,仅仅是名医的李时珍。仅仅能搞出《本朝纲目》。而今的李时珍是天下知名的国手,是医道之中的领军人物。地位之高,不下当今薛已。
所以,他的思想通过了自己的弟子,以及在《大医精诚》上发表的文章,很快就形成了风潮。
周梦臣估计这股风潮,在很多年之后,会被称为国药整理,或者药材的重新发现之类的。已经不是李时珍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大部分医生,有想法的话,都会做一下,比如将之前的药材,用酒精泡泡,分解,蒸馏。等等各种手段。都试试。
一时间各种新药,简直是眼花缭乱。
当然了,因为对所谓之新药研发,也没有什么法律管理。有的大概就是对郎中治死的条款。一般来说,如果郎中有成方,也就是那种已经记录到官府药典的药方,治死人无罪。因为这些所谓之成方是治不死人的。如果所用的药方,不是成方。或者说超出了成方之外,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而今的所谓之新药,自然不在成方之中,因为没有成例。治死人之后,一定会重判。
不过,即便如此,也挡不住这风潮。
这乌香丸周梦臣没有听过,但是看情况,效果不错。只是让周梦臣对这乌香丸的药效,感到有一点点熟悉。他似乎想起来,有一个什么东西,就有特别好的镇痛效果。
只是一时间没有多想。
周梦臣见陆揖如此,说道:“你好好养病,等过些日子我再来看你。”
“不。”陆揖长出一口气,声音又虚弱了几分,说道:“大人,我这身子我知道,生死不过一瞬间的事情,就算我立即死了,我也不意外,老天爷给我四十载春秋,也算是厚待了。我一出生,所有人都说养不活,站不住,是先父,不惜与族人闹翻,也要让我承嗣。而也只有大人,不觉得我是一个随时会咽气的病秧子,托我以大任,让我陆揖好歹有一些东西,留在天地之间,知遇之恩,没齿难忘,只是天不假人愿。此恩只能来世再报。”
“我万万不能耽误大人大事。今日趁着还有力气。将能交代的都交代了。能说得都说了。我就是死,也瞑目了。”
周梦臣见陆揖情绪激动,说道:“好。好。好,有事咱们慢慢说,慢慢说。”
陆揖这才重重地躺在被子之中,呼吸之声越发大了。陆揖想让人将一个册子拿过来。说道:“大人,这是具体账目,我已经好些日子没有看了,都是犬子张罗,我此等大事,我不敢托付于两人。只是一时间没有人可信。只能交给他们了。大人拿走之后,一定要找人好生核算一番。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我刚刚说得都是大项,具体账目都在这里面。”
周梦臣双手接过,说道:“好。我知道了。”
陆揖说道:“大人,有些话我还是要说的。我不是为某些人开脱,实在是水至清则无鱼,有些事情,知道是一定要知道的。但不能如海瑞一般,不知道轻重缓急,这是要出事的。大人三思之。”
周梦臣一愣,他之前没有多想。但是此刻明白了,陆揖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了,这账目是有问题的。不过陆揖敢说出来,就说明这账册之中的问题不大。
海瑞的脾气陆揖是一点也看不惯的。即便临死之前,也要给海瑞上一点眼药。
倒不是说陆揖是个坏人。而是两人根本立场对立。海瑞是宁屈富户,不屈小民。而陆家是谁?是江南陆家,传说是陆逊那个陆家之后。即便不说太远的,就本朝以来,也是世代簪缨,陆揖做了周梦臣的幕僚,已经是陆家历代家主之中最没有出息的了。是陆揖身体不好,不得已而为之。但凡陆揖身体好一些,没有一个侍郎或者巡抚的官职,陆揖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上海士绅之首,可不是白给的。
他们两个能说到一起才是奇怪。
海瑞是眼睛之中不揉沙子。陆揖是和光同尘,维持局面大好,最好各取所需。
于是海瑞觉得陆揖是藏污纳垢,陆揖觉得海瑞是小题大做,一点点小事,就弄得鸡飞狗跳,上下不安的。
同时海瑞也对陆揖的才能有些钦佩。并不是谁都给周梦臣撑起一个几千万两大盘子。这样的人才,全天下都没有几个。而陆揖也对海瑞品行佩服,在很多事情其实也帮过海瑞。
但在做事上,两人说不到一起去。
周梦臣也不能说陆揖做得不对。
如果没有陆揖用一些利益将江南的地头蛇给套住了。上海港的发展也不会那么顺利。就好像徐蟠一样,徐蟠来上海港闹,并不是陆揖没有给徐家分润,而是徐蟠觉得,他徐家是松江之主,上海就是松江。所以上海港的所有利益,都是徐家的。
这才是陆揖与徐家不对付的原因。
甚至没有陆揖做得这边些工作。海瑞上海知县,能一直坐稳吗?如果说之前的上海知县,还是一个普通的知县,但是而今却不是了。上海知县手中过得钱,就要快超过苏州知府了。
这还是普通县吗?
是天下第一县吧。这样的肥差,岂能没有人盯着。周梦臣虽然护住海瑞,但是之前周梦臣到底是去日本了。如果有某些大佬,从上层也就是吏部哪里来一个突然袭击,拿下一个小小的知县,也不是不可能的。
知县吗?在上面大佬眼中,也就是一个芝麻绿豆的官。
第七十八章 陆揖所求
即便上海已经今非昔比。但是在官场上依然不能改变知县的地位。
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做法。周梦臣也不能说,海瑞不对,更不能说陆揖有错。
首辅之任,就协理阴阳。这一阴一阳。正如同海瑞与陆揖地做事手法。
只是从此之后,陆揖不在了,周梦臣在这上面又要伤脑筋了。毕竟陆揖是陆家的人。对于江南世家来说,根本就是自己人。很多事情都好说,而徐渭即便也是江南出身。但是到底身体没有到那个地位。在徐家之中,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庶子,而且父亲死得早,徐家本身就败落。虽然徐父不过一任同知而已,在普通百姓哪里自然是大官,但也接触不到江南世界的层次。
代替陆揖的人是很难找的。
陆揖说道:“有一事,我要提醒大人。就是军中之事。”
周梦臣心中一愣,说道:“军中何事?”
周梦臣最放心的就是军中了。而今的东南各部。都是周梦臣一手打造出来的,虽然不能说匹敌西北精锐,但是打倭寇山贼,那是搓搓有余。甚至如果北边有事的话,也是可以从东南调动一些兵力的。
这是他最放心的地方。
周梦臣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他细细想来,觉得是善待岛津家,伤了浙军军心?但想来也不对。
虽然浙军内部或许有怨言。但也仅仅是怨言而已。比起很多文臣做的事情,就好像严嵩对曾铣余部的打击,硬生生将西北军力几乎打残了。军中就没有怨言了?自然是有的。但别的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