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奋斗在大明-第8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梦臣与杨继盛相视一笑,似乎回到了当初在大同的时光。当时他们通力合作,一起做成了别人觉得万万做不到的事情。此刻他又要携手面对另外的挑战,只是不知道成功与否。
    周梦臣将事情安排给杨继盛,京城的所有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是时候南下。


第一百二十七章 离京
    周梦臣带着杨继盛秘密见了周党很多人。
    当然了,也没有多少人。
    李儒虽然与周梦臣关系密切。但是李儒身为勋贵,掌管京营三分之一的兵力,不能与大臣有太过亲密的关系。所以周梦臣这一次在京,没有见面。
    而周党的人在各地人手不少,但是京师却没有多。仅仅是钦天监这个衙门,算是掌握在周梦臣的徒子徒孙之中。其他衙门之中有一些人手,仅仅在中下层之中。勉强算是眼线。
    周梦臣走得时候,并没有带让太多来送。
    周梦臣在京师,不过待了一个多月就要走了。李云珍是非常非常舍不得的。心中固然有悔叫夫婿觅封侯想法。只是这话是决计不会在周梦臣面前说的。
    周梦臣此刻正对着周大同,说道:“你想清楚了。”
    周大同说道:“想清楚了。”
    周梦臣说道:“真想清楚了?”
    周大同可爱的点点头,说道:“真想清楚了。”
    周梦臣说道:“那不准后悔啊。学武是很辛苦的。”
    周大同,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李云珍,最后一咬牙,说道:“我不后悔。”
    李云珍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几乎要抬手要打。周梦臣连忙拦住。说道:“我家也不要孩子有什么前程,让他有一技之长,能够立于世间,就已经行了。”
    “俞老将军,为人正派,即便不学武,在老将军门下,也不至于学坏。最少不能让他成为严世蕃一般的人物。”
    周梦臣这么宽容,其实他已经早就认清楚一个事实,他是不可复制的。他之所以胜过古代这个多。是因为他接受过现代的教育。
    且不说现代教育体系,十几年教育分配到每一个人身上,有多少钱。单单说,周梦臣学到的知识,放在这个时代,就是无价的。
    他没有可能让自己的儿子承受这样的教育。
    即便自己儿子是天才,也不大可能超过自己的成就。
    所以,他对自己儿子的期望很低的,有他的地位做支撑,太远不说,让自己的儿孙富贵一生,是决计没有任何问题的。既然如此,他自然由着自己的儿子,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小时候想成为的人,而不是父母喜欢成为的人。固然周大同想做左手压过郭靖,右手拳打杨过,有些不大可能。但是在武术上成为天下第一高手,是有可能的。
    只是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要看周大同自己的努力了。
    周梦臣只能给他找一个天下第一的老师。
    周梦臣这样的教育理念,与李云珍简直是格格不入。李云珍觉得周梦臣是进士,自己孩子至少是一个举人。周梦臣而今已经是尚书了。自己儿子将来最少能当一个巡抚。
    这才是周家门庭。
    这种理念上的冲突不可调和。
    李云珍冷笑一声,说道:“你觉得我是慈母多败儿?”
    周梦臣赔笑道:“孩子还小,现在还不懂事。等将来懂事了,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李云珍毕竟不是现代女人,现代女人在这一件事情,能与老公撕到离婚。但是李云珍却不会违逆周梦臣,见周梦臣赔笑,也就不说了。随即看着怀里的周图南,说道:“好。大同我就不管了。不过图南,我一定要教导好。老大不行,就让老二支撑门户。”
    周梦臣对李云珍练废大号,改练小号的事情,也只能表示赞同。
    毕竟周梦臣也知道,在大明一个进士出身是多重要的。可以说一个进士能庇护家族三代人。科举毕竟是这个时代正途。如果孩子愿意,周梦臣也不拒绝。
    周梦臣说道:“家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特别是母亲那边。”
    李云珍说道:“你放心便是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周梦臣走得很低调,没有招呼人来送别。但是一出城门,就被人叫住了。
    却发现不是别人,正是李春芳。
    周梦臣一愣,说道:“李兄,还没有恭贺李兄高升的。”
    李春芳说道:“周兄,你们是同年,何须如此客气。而今走了,连让我践行都不肯,实在是太生分了。”
    “哪里,哪里。”周梦臣口中说道,内心之中却在不住的转弯。想着李春芳为什么来。
    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本来应该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天然领袖。但是实际上,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的风头都被周梦臣给抢了。很多人也都是依附了周梦臣,才步步高升的。
    而周梦臣更是榜眼张居正关系极好。李春芳这个状元,反而被压了下去。
    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考试与做官不一样。很多状元都是没有什么名声。但是考得不怎么好的人,却声名远扬,成为一代名臣。
    如此一来,周梦臣与李春芳之间,难免有些上不了台面的不愉快。
    如果张居正来送自己,周梦臣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但是李春芳就很奇怪了。
    两人含蓄了两句,李春芳切入正题之中,说道:“今日老师本来准备来的。只是手头的事情太多,根本走不快,才让我来见你。”
    周梦臣一定就明了。说道:“首辅大人百忙之中,有什么指示。”
    李春芳说道:“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就是问一问一件事情,你感兴趣吗?如果你感兴趣,这一件事情叫让你在南京顺便办了,如果不感兴趣,他就要抽调人选专门来办了。”
    周梦臣说道:“何事?”
    李春芳荡开一笔,说道:“你知道严党之中,有一个人没有处置吗?”
    周梦臣默默想了想,说道:“鄢懋卿?”
    李春芳说道:“外面人都说,他向老师送了巨额贿赂,才算保全家小。我明说,他的确是想花钱保命,但是老师一点也没有收,老师怎么能与严嵩一样的。不过,留着他确实有老师的打算。”
    周梦臣相信徐阶的吃相比严嵩好太多了。但是却不相信徐阶分文不取。此刻也不与李春芳谈论这一件事情的时候,问道:“不知道首辅有什么打算?”
    李春芳说道:“盐政从来是痼疾,牵连甚广,不好大动。而今却有一个机会,将鄢懋卿案与清理盐政一并做了。这一件事情非一个精明强干,熟悉经济事务的人来做。所以,老师想到了周兄,周兄可有意乎?”
    周梦臣听了,一边有些心动,一边暗暗骂徐阶老奸巨猾。
    周梦臣对徐阶拿捏盐政的时机,很是佩服。
    盐政为什么难?
    是算不清楚账,是不明白运盐的路线,还是盐的生产有什么难解的问题?都不是。最大的难题,是达官权贵在盐政之中的分润。可以说,不搞清楚这一件事情,盐政就不可能好办。
    一办盐政,必然得罪不知道多少人,甚至还得罪宫里。
    但是而今不同,嘉靖严令对严党穷追不舍,几乎整个朝廷都换了一个遍,如此局面之下,徐阶正好借嘉靖之天威,将盐政背后的利益集团与严党画上等号,一并打击。
    盐政后面的政治集团,只是不可能为严党翻案,也只能避其锋芒。不得不吐出一些利益。
    如此一来,徐阶能让盐税多出一些钱来,也不至于与各方势力全部得罪了。算是重新建立起关于盐政的平衡。这个时机真的很不错。
    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时间去做,有的事倍功半,有的事半功倍,这就是其中的时机之妙。也是徐阶手腕的精妙之处。


第一百二十八章 流民图
    不过,即便如此。想要动盐政,也是一个得罪人的事情。
    所以,徐阶这个想法,并没有按什么好心。而且对周梦臣的心思算得很准。
    周梦臣想来有改革天下的想法,对于盐政可是看不顺眼很久很久了。之前盐政乃是严党的核心利益。周梦臣要动盐政,非要与严党翻脸不可。
    周梦臣势单力薄,不愿意与严党发生剧烈冲突。
    而今却是一个很合适的机会。能够处理盐政的问题,而且改善大明的财政问题。
    听方钝的意思,户部今后会一段时间比较混乱的。
    这样的情况,徐阶未必没有遇见,他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可能是从严嵩家抄家的财产。现银大概在四百万到五百万两上下,至于一些古玩宅院,乃至于土地的价格,都是不好确定的。
    甚至可以说是无价的。
    另外一方面,估计就指望盐政了。
    指望周梦臣去趟这个地雷阵。
    周梦臣内心之中,却真心动了。
    办成一件事情,需要很多前提条件。但是办不成一件事情。只有一个前提条件不够。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盐政这方面又是分外的棘手。即便抛开严党的因素,其中的利益纠葛也是很难办的。
    如果有徐阶的支持,很多事情都好办多了。
    虽然周梦臣知道徐阶有自己的心思。未必对他有利。但是周梦臣依然不得不佩服徐阶识人之心。徐阶的小算计,周梦臣觉得自己可以克服。但是整理盐政的大好时机,却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周梦臣思忖再三,在考虑了徐阶,上树抽屉,过河拆桥。倒打一耙。遗祸东吴,等各种手段之中。又想到如何见招拆招的种种办法。最后觉得,说道:“既然阁老有所托付,在下岂敢不从。”
    李春芳说道:“那就祝周兄一路顺风。”
    周梦臣送走李春芳。徐渭等人立即上前。周梦臣将事情三言两语的解释给他们听。
    徐渭立即说道:“大人,这里有问题。”
    周梦臣说道:“自然有问题。但是在大明做事,不管什么事,怎么能没有问题。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怎么,有问题都不做事了?”
    “该做的事情依然要做。”
    徐渭说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徐阁老就是拿捏了你一点。”
    周梦臣说道:“我周梦臣还是君子?”
    周梦臣摇摇头,他从政到现在,早就不奢求自己是什么君子了。他甚至不要求自己手上没有无辜人的鲜血。而今他一个命令,就能令不知道多少人死亡。其中有很多人罪有应得。但有的人真的有罪吗?
    周梦臣不知道。
    他只能扪心自问,问心无愧而已。
    一路从京师南下,因为追求速度。周梦臣本想走陆路,一路快马加鞭。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还是被阻挡在路上了。
    阻挡的不是别的。而是黄河。
    周梦臣知道嘉靖三十七年黄河决口。甚至当时还朝廷还专门从江南调用一批钱粮。让周梦臣好生为难。但是具体的事情,周梦臣仅仅是在奏折上看看而已,并没有多想。
    原因很简单。
    河道上的事情,有专门的河道总督负责。
    但是而今看见的一切,让周梦臣大为震撼,根本不可想象。
    他只知道,嘉靖三十七年夏季,黄河决口,河开十二道,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一年之后的今天,黄河还没有修好。而且赈灾措施也非常失分。
    在黄河北岸还好。一过黄河南岸。几乎到马不能行的地步。
    阻挡他的不是别的。而是灾民。大批大批的灾民几乎拦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